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锦医卫(全本) >

第246部分

锦医卫(全本)-第246部分

小说: 锦医卫(全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通世故,像个炮筒子一样到处得罪人,有可能吗?功劳再大都没用,俞大猷战功赫赫,结果还曾闹到蒙冤下狱的地步呢!
因为游七、姚八对秦林的态度十分亲切热络,又说他和张居正在丹墀分饼吃,攀谈中戚继光便将他当作张居正的嫡系,说话并无避忌。
正如秦林的猜想,张居正对戚继光的确有着超出一般的提拔重用,特别在蓟镇总兵任上,大明朝制度是以文统武,蓟辽总督管着蓟镇总兵,可张居正信任戚继光到了什么程度呢?!凡是和戚继光不对付的总督,一概贬谪、调任必须是能和戚继光配合好的文臣,才允许放到蓟辽总督的位置上。
至于边军所需的粮饷衣甲,戚继光编练新军必需的火器装备,张居正更是不遗余力的替他置办,甚至闹到京师官员折俸的地步,也没减边军的一分粮饷。
而戚继光也投桃报李,对张居正铭感五内,不仅从边军中抽调精锐火枪手充作张居正的前导卫队,周密保护帝师首辅的安全,还想尽办法买到波斯胡姬、海狗肾、缅铃等物来孝敬张相爷。
这一出《将相和》唱得漂亮!
戚继光赴蓟镇之前,土蛮部小王子十余万控弦之士屡屡寇边,朵颜部董狐狸时叛时降,边关烽火接连不断,以至于总督王忬、杨选因失机被诛,十七年间先后换了十名大将,结局毫无例外……都是昂首挺胸去奔赴新任,垂头丧气被革职拿办。
等到戚继光来了蓟镇,风气为之一变,先后重创小王子、董狐狸等部,从隆庆二年戚继光结束南方抗倭战争,调任蓟镇以来,已经十多年了,土蛮、朵颜等部坐拥十余万控弦之士,竟始终不能越蓟镇雷池一步。
戚帅统兵之能,与前头被诛杀被革职的两总督、十大将相比,真不啻天渊之别!
攀谈间,秦林得知四品武官是戚继光的侄儿戚金,在戚继光军中任职,他们这是专程从三百里外的蓟镇赶回京师,要在初二这天拜访有着知遇之恩的张居正。
见戚继光并不摆架子,秦林也就脱略形迹,和他随口攀谈:“听说前月土蛮部小王子率四万铁骑叩关辽东,李成梁颇有斩获,老哥你也奉令出征,何以并无战功报来?下官居锦衣卫白虎大堂,看到各处边关报来军情,辽东李帅捷报频传,蓟镇却不声不响,是什么道理?”
戚继光捋了捋山羊胡子,略一思忖便笑盈盈地道:“老哥哥这几年雄心壮志都消磨了,保得京师平安就是万事大吉,不似李帅仍锐意进取,战功当然比他少得多啰。”
“伯父”戚金十分不服气,又生怕秦林误会,便准备辩解。
戚继光却把手摆了摆,回头严厉地看了他一眼,戚金只好闭上嘴巴,神色仍是气鼓鼓的。
交浅言深,毕竟是初次会面,秦林也不好追问。
戚继光早已把牛大力腰间的火枪瞧在眼中,正好借此转开话题,笑着将手一指:“想必此物就是令岳魏国公呈献朝廷的掣电枪?老哥哥是见了新式火器就走不动路的,秦老弟能否借来一观?”
新式火枪不是由曾省吾负责制造,向边军中推广使用了吗?
并且除了最先换装的京师车营,接下来就轮到蓟镇新军,怎么听戚继光口气还没有摸过掣电枪?难道进度被拖延了?
秦林心头诧异,但想到朝廷办事往往程序冗长繁杂,便也不作深究,立刻命牛大力把掣电枪解下来给戚继光看。
戚继光将枪接到手中,神色一下子就变了,他先聚精会神的观察一番,摸索着使用方法,继而动作非常娴熟的扳开击锤,充满力量的双手握枪平端,枪身登时纹丝不动稳如泰山,闭上左眼只用右眼瞄准,睁开的眼睛精光烁烁,人和枪几乎融为一体,坐在椅子上没有站起身,气势仍是极盛。
秦林在旁边看着,心中毕剥一跳:果然,这才是凶如下山虎的戚少保戚老虎为祸东南的倭寇,闻戚继光之名无不丧胆,听到“戚老虎”来了,立刻魂飞魄散,这位少保可不简单。
“不错,这掣电枪果然不错……”把枪支轻轻放在桌上,戚继光又恢复了刚才那种笑眯眯地、带着三分庸俗气的模样,仿佛持枪时神光慑人的一幕,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击发的火皮受不受潮,枪支的射程如何,制造的费用究竟多少,能不能洞穿铁甲,风雨天能否使用,戚继光的问题比俞大猷还要多、还要细,一样一样的和秦林探讨。
等到一一问得分明,戚继光忽然脸色一沉:“秦老弟,你这两种新枪害人不浅哪,老哥哥我又要大亏特亏啦!”
秦林摸不着头脑,“掣电枪的制造成本比三眼铳还要低些,戚老哥的意思是?”
“我那《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都是按鸟枪、三眼铳的规制来写的,有了你和令岳鼓捣出来的两种新枪,作战的阵法、战术通通要变,老哥哥少不得要通宵增删这两本书,然后刻新版印刷又要花钱,秦老弟,你说你这不是害人么?”
戚继光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秦林却是心头骇然,怪不得戚继光得享盛名,一生战必胜攻必取,他不仅统兵打仗厉害,连战术思维也这么独到。
南京诸卫指挥使,根本不懂得新式枪械的意义;俞大猷认识到它增强了火力、增加了战斗力;可唯独是戚继光,刚刚接触不久就富有远见卓识的指出,新式火器将带来兵法战术的一系列改变,以至于他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都要改版。
秦林感叹一番,也顺着戚继光开开玩笑:“戚帅的两本兵书,还是暂时别改版重印的好,兄弟还有几个改进火器的点子,只怕将来做成功之后,老哥你还得改版,岂不多费事?不如到了后来,一块改吧。”
“秦兄弟真乃妙人!”戚继光拊掌大笑:“老哥我的兵法啊!不怕改,是改得越多越好,改得越勤越好。”
秦林点头叹服,从一开始的不可思议,甚至略有轻视,到现在的衷心敬佩:天下无敌戚少保,名不虚传。
戚继光将掣电枪拿在手里又摩挲几下,最后颇有些不舍的递还给牛大力。
秦林笑道:“老哥既然喜欢,这一支便送给你吧!实不相瞒,老弟家里还有七八十支,供应大军虽不够,戚老哥拿一支去,老弟还不至于心疼。”
戚继光大喜,立刻就将掣电枪递给侄儿,戚金非常高兴的把它插在腰间。
胖子满头大汗的从家里跑了来,果然取了两只还没卖出去的新缅铃,戚继光登时大乐,叫戚金取了锦盒,珍而重之的装起来,又取笔墨,工工整整的把礼物名目添注在礼单上面。
姚八从里头走出,戚继光赶上一步,将锦盒递给他:“多亏秦老弟肯帮忙,这才幸不辱命。”
“秦长官神通广大,戚老哥,你和他来往,越到后头才越晓得好处多哩……”姚八笑着将锦盒收起,通知他们张相爷已经送走了申阁老和王天官,这就请两位一块进去。
张居正等在正堂,戚继光这番又不一样,秦林还在不紧不慢的走着,这位大帅就一溜小跑着上前,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口称“门下沐恩小的戚继光叩头跪禀”,大串阿谀之辞滔滔不绝,又双手高举将礼单呈上。
秦林虽早有心理准备,见状也不禁哑然失笑。
不过一样米养百样人,谁说抗倭英雄就一定傲气自负、意态睥睨?为什么战无不胜的戚继光就不能向提拔赏识他的首辅帝师张居正猛拍马屁?
倒是张居正看了看礼单,看到末尾添注着的缅铃,这位相爷就会心的一笑,将礼单放进袖子里面,双手把戚继光搀扶起来:“我的戚大帅啊,你也算用心良苦了,老夫多承惠赐,哈哈,多承惠赐。”
秦林却照老规矩没跪,戚继光见状颇为讶异,当着张居正的面自然什么也没说。
新春贺喜,倒没什么紧要的事情,东拉西扯说些吉祥话儿,张居正不爱搭理秦林,几句话就吹胡子瞪眼睛把他堵回去,又叫戚继光见了觉着好笑。
对戚继光,张居正说的话就多了,不过军事上的一句话都没有问,只问他军饷足备不、编练新军还需多少银钱、和总督杨兆相处如何。
看来,在军事上张居正百分之百的信任戚继光。
别的问题,戚继光问一答十,唯独到杨兆这里,他稍微犹豫了一下:“杨总督嘛,对沐恩是没有什么掣肘的……”
“那就好,那就好!”张居正捋着胡须,这时候阿古丽和布丽雅两位波斯胡姬笑眯眯地从外头走过,张居正微微一笑,无暇细问戚继光,这就端茶送客。
秦林却是若有所思,从相府出来,就邀约戚继光去便宜坊吃烤鸭。


第404章 烤鸭立功
听说吃便宜坊的烤鸭,旁人倒也罢了,戚金头一个乐了,扯扯戚继光的袖子:“大伯,咱们去吧!自打您到蓟镇赴任,这十多年侄儿也往京师跑了几十趟了,还一次都没尝过便宜坊的鸭子呢。”
陆远志和牛大力互相看看,两个家伙笑得贼眉鼠眼,暗道戚大帅给张相爷送礼是无所不用其极,对自己侄儿却抠门得很,到蓟镇十几年居然连京师最有名的烤鸭都没吃过,嘿嘿,咱哥俩跟着秦长官,可是连御宴都尝过了呢,便宜坊算个啥?
戚继光略为沉吟,便冲着秦林笑道:“好啊!我和秦老弟一见如故,正该小酌一番。”
正月初二,京师大多数商铺饭馆都歇业过年,但便宜坊、宜春居、八仙酒楼这种专做官宦显贵生意的馆子还照常营业,并且宾客盈门,比平日的生意还要好上几倍。
此时日头偏西,正是晚饭时间,众人还在门外就看见便宜坊里头人满为患,不晓得有多少食客,尽是京师各衙门的官员。
“呵,全是些衣冠禽兽啊!”陆远志撇撇嘴。
这时候“衣冠禽兽”并不是贬义词,因明朝官员胸口的补服,文官是孔雀白鹇等飞禽,武官是狮子虎豹等走兽,所以便以衣冠禽兽来借指朝廷官员。
没有空座,戚继光顿时面露为难之色,戚金则鼓嘟着嘴巴闷闷不乐,眼巴巴地看了看秦林,指望他换一家馆子请客。
戚金是个直肠子,自小给戚继光做亲兵,追随戚少保学习兵法韬略,打仗的本事已得了伯父的七分真传,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攀交情、拍马屁等等做官的本事,却赶戚继光差了十万八千里,有什么心思全都写在了脸上。
客满?难不倒秦林。
他轻描淡写的使个眼色,陆胖子就径直走到便宜坊,和那同样胖乎乎的掌柜说了几句什么,掌柜立马一溜小跑到门口,点头哈腰地道:“秦长官,您订的雅间在楼上,请,这边请!”
这会儿还有好多食客排队等着呢,可人家胖掌柜说得清楚,这位秦长官是事先订好的位置,他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哎呀,原来秦长官提前就把位置订好了!”戚金兴高采烈。
本来照戚继光和秦林平辈论交,他就该叫声秦老叔,可戚金的年纪足足比秦林大了十岁,所以他只肯叫声长官。
戚继光则笑了笑,朝秦林拱拱手:“姚老八说的是,秦老弟在京师果然神通广大。”
像便宜坊之类的头等馆子,比如张鲸、徐爵这种惹不起的大爷突然来吃,却没有位置了,一怒之下搞不好就把你店封掉、人抓走,所以得事先留着一两间雅室,出现万一的时候好应急。
便宜坊的食客多是京师官员,譬如它的招牌,还是嘉靖年间弹劾严嵩的大忠臣杨继盛题写的呢,等闲的官员人家是不会动那预留雅室的。
可秦林秦长官不同,且不说他锯头验伤的凶名已传遍京师,就是锦衣卫掌南衙的官职也足以叫外人胆寒,外间甚至传说冯督公为了他,把自己侄儿、原来的掌南衙冯邦宁打得屁股开花呢。
得罪了秦长官还想在京师做生意吗?
那胖掌柜脸上堆着的笑,把眼睛鼻子都挤得看不见了。
戚金是个直心肠,不懂这里头的套套,戚继光却是心知肚明,越发晓得秦林在京师颇有些手笔。
雅间中宾主落座,秦林和戚继光对坐,牛大力、陆远志、戚金两边打横。
胖掌柜加意讨好,还没喝完半盏茶,香喷喷油亮亮的三只烤鸭就端了上来,胖掌柜亲自操刀片皮,刀光直如雪花纷飞,瞧得众人眼花缭乱,还没看清楚怎么回事儿,三只烤鸭的皮肉就被片了下来,只剩下鸭架子了。
还在胖掌柜片鸭子的时候,戚金就瞧得口水滴答,等一片完就伸出筷子。
啪的一声,戚继光用自己筷子把戚金的拨开,“夯货!这是包着荷叶饼、大葱蘸酱吃的。”
说罢戚继光朝秦林笑笑,面有得色:“不瞒秦老弟,老哥哥还是大前年在相爷府上吃过烤鸭,所以晓得这点子排场。”
秦林点头笑笑,心下却是纳罕:听戚继光的口气,身为武职一品的左都督、少保、总兵大将,在京师十几年就只在张居正府上吃过烤鸭?莫非是他不喜此物?
可看后来,戚继光虽然吃相斯文,仍一个接一个的包了荷叶饼细细品尝,几番赞不绝口;戚金更是风卷残云般不停手,他身子虽不像牛大力高大魁梧,却是常年战阵练出来的,肩膀宽、胸口阔,格外结实,肚量也大得很,牛大力、陆胖子两个吃货,居然还没他吃得多。
饶是秦林智计多端,也搞不懂戚家两爷子这是唱的哪一出了。
不过他本来也不是为了看戚继光吃鸭子才请客的,等到吃的有五六分饱,鸭架子熬的汤也端了上来,便慢慢推杯换盏,说些当年抗倭、现在御虏的事情。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是东南沿海百姓流传的民谣,戚继光抗倭立下殊勋,乃是他平生最得意之事,秦林既然有意提起,他也很愿意说几句。
不过戚继光说话总是格外自谦,不是朝廷运筹帷幄,恩相措置机宜,就是督抚指挥得力,说到他自己的功劳就立马一笔带过,若是光听他的说法,简直就在战场上寸功未立。
早知道戚继光的性子,秦林倒也不觉奇怪了。
倒是戚金说话直率,不过他年轻,打倭寇时还是个小孩子,说的主要是在蓟镇打小王子、董狐狸的事情,虽然口齿不如伯父那么灵便,却是战场上实打实的血火厮杀,几句话就把众人引到了那个碧血黄沙的战场上,叫陆远志、牛大力听得热血沸腾,一扫方才对戚家两位的些许轻视。
等酒过三巡,大家面上都有了几分红晕,秦林突然发问:“杨兆杨总督贪污怕是很厉害吧?!”
戚金正说的嘴滑,冷不防被秦林问起,登时冲口而出:“咦,你怎么知道?”
戚继光眉头大皱,极其严厉的把侄儿瞪了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