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锦医卫(全本) >

第274部分

锦医卫(全本)-第274部分

小说: 锦医卫(全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曹喜实施了利用白象敢住行刺的计划。
白象从缅甸人手中进贡朝廷,要先在驯象所驯养三个月,教它熟悉朝仪、音乐和各种动作,曹喜就利用这个机会,以饿肚子、鞭打、烙铁烙等驯象手段,训练敢住一听到净鞭绷响时发出的声音,就立刻转入进攻状态,朝着黄绫缎子指示的位置冲锋。
这其实并不困难,本来敢住长大之后就会成为沙场上威风凛凛的战象之王,孟养土司家从小就对它进行过相应的针对性训练。
曹喜的计划也非常巧妙。
驯象所为了防止大象在宫里撒野惊到圣驾和百官,也会做出许多预防措施,比如敲锣打鼓制造噪音、放宫中的大乐,甚至鸣炮、放枪,让它习惯这些声音,如果曹喜选择铜锣、鼓点之类的常见声音作为进攻信号,就很容易在训练时暴露出来。
唯独净鞭绷响时发出的次声波,频率是固定的,平时驯象并不会出现,作为进攻信号实在是太完美了。
就算曹喜并不随白象敢住上朝,只要皇帝在、只要太监鸣鞭,敢住就会毫不犹豫的朝那个穿黄色衣服的人冲过去,把他踩成肉泥。
哪知道计划百密一疏,曹喜的行为被同为象奴的华老桩发现,并且准备向秦林告发。
眼看暴露在即,曹喜不得不行险一击,用特殊工具发出了进攻信号……
说到这里,那发出次声波的特殊工具也就昭然若揭了:就是他那根用生丝织成,和净鞭的材质、质地完全相同的腰带。
曹喜将腰带绷响,发出的声音在人耳听来又低沉、又轻微,混杂在当时嘈杂的背景声中,根本不会引起任何注意,可对于白象敢住来说,却是清清楚楚的进攻信号,于是它以战象的本能,毫不犹豫的冲着黄布手帕扬起的方向横冲直撞……
案情的真相,一旦解开那神秘声音的来源,就立刻变得简单明了,秦林揭开谜底实在不费吹灰之力。
不过他并没有当场揭破,而是将计就计,安排了后面朝觐时,这出赤手格象的好戏。
反正曹喜还关在牢里头,慢慢收拾他也不迟,先把屎盆子往莽应里头上扣,不管于公于私,都得把缅甸弄到绝贡另外嘛,秦长官当然也要再捞点好处,哇咔咔咔……
得了万历帝亲口夸赞一身是胆,赤手格象的英雄壮举更是文武群臣有目共睹,这好处还能落下?
白象被捆了起来,万历重新回到御座,群臣依旧站好班次,万历缓缓启口道:“这次是朕自己不好,原本秦将军和温指挥都说白象野性未驯,是朕一意孤行要看,闹出乱子来怪不得别人。温指挥,刘都督,你二人皆无罪。”
张居正点点头,表示赞成学生的处置。
刘守有谢恩回班,原本也没有多害怕,毕竟他只是间接责任,前头还顶着个救驾的秦林呢。
温德胜就像是鬼门关打了个转回来,暗自庆幸听了秦林的,让白象敢住的原主思忘忧装成象奴跟着来了,否则只怕乱子还要闹得大些……这件事啊,他心头暗自发誓,一辈子也不往外说。
既然万历肯自己承担责任,便没人会傻到再去乱攀,又有吏部尚书王国光出班奏道:“秦林护驾有功,该当论功行赏。”
“对!”万历用力一挥手:“当时朕看得很清楚,多亏秦将军拦住大象,啧啧,原来秦爱卿天生神力,竟能抵得住狂象还请元辅帝师张先生和诸位臣工议一议,秦将军该如何升赏?”
张居正笑眯眯地看了秦林一眼,迟疑未决。
毕竟秦林年未弱冠,积功已加到锦衣卫指挥同知、怀远将军、掌南镇抚司,再一路加上去,未免有点儿骇人听闻。
论起来这御前救驾之功可大得很,加勋就算加到上护军、柱国也担得起,可不到二十岁就加柱国,实在太夸张了吧!古诗有云“杀将破军为柱国,君今官极更何加?”一旦加勋到上柱国,那就加无可加、功高不赏了……
秦林的脾性,在张居正看来并不是沉静内敛,相反还有点飞扬跋扈,恐怕升授太快不是培养人才之道。
可要给低了,也叫别人看了寒心,搞不好这家伙还得给张相爷捣捣乱……
身为帝师首辅,张居正一时间竟有些为难。
曾省吾不愧为江陵党的大将,略为察言观色就猜到了张相爷的心思,大声道:“以微臣之见,秦林年未弱冠而位列朝堂,这勋官嘛就暂且不忙,等他后面再立新功一并升赏,年纪轻轻就已护驾立功,还怕将来做了咱大明朝的擎天玉柱,不再立几个天大的功劳吗?”
秦林和曾省吾关系很好,曾省吾怎么劝不给他加勋呢?!
虚的可以免了,要给实际的嘛。
张居正立刻明白了曾省吾的意思,正中下怀:“曾侍郎所言甚是。以老夫之见,秦林立功甚大,然资历尚浅,便升锦衣卫指挥使,授昭勇将军,掌北镇抚司,陛下以为呢?!”
刘守有的脸色一下子难看得要命,文武百官窃窃私议,特别是武臣班次中的,瞧着秦林的神色颇有几分羡慕。
柱国勋官从一品,上护军勋官正二品,一旦加到正一品的上柱国,作为臣子就到了无功可赏、功高不赏的地步,实在不是秦林这个年纪能得到的;锦衣卫指挥使乃正三品官,这个倒不算什么,刘守有都加到正一品左都督了;可最后一个掌北镇抚司那才叫厉害。
北镇抚司为洪武十五年添设,专理诏狱钦案,成化元年增铸北镇抚司大印,历任掌司官凭此大印生杀决断,一切刑狱不必禀告掌锦衣卫都督,专折直达御前。
秦林得掌北镇抚司,从今往后办案便有了先斩后奏之权,传说中的天牢诏狱,就在他控制之下另一方面,北镇抚司虽然在锦衣卫体系内,秦林却是直接对皇帝负责,完全可以和刘守有分庭抗礼了。
张居正既然提出了建议,万历有可能反驳吗?小胖子点头同意之际还有点遗憾:救驾大功,只给升了一级啊……
殊不知秦长官已经喜形于色,心头高歌欢唱,浪里个浪,浪里个浪,现而今咱鸟枪换炮,执掌诏狱,手握大印,先斩后奏,嘿嘿!


第454章 绝贡之罚
赏功罚过,秦林的功劳赏过了,藩属缅甸的过错当然也要受到惩罚。
莽应里王子瘫在地上,有气无力的直哼哼。
方才他手心被大象的缰绳勒得鲜血淋漓,正所谓十指连心,真正痛入骨髓,忙不迭松开手,又被大象后腿碰了一下。
可怜这位王子四十多岁,也是员沙场上能征惯战的宿将,但遇到大象发狂也毫无办法,这一碰就不得了,横着斜斜飞了出去,跌了个倒栽葱,重重地摔在地上,搞得一身筋骨都快被拆散了。
百多斤的人和几千上万斤的大象碰,那就叫癞蛤蟆被牛踩……浑身是伤啊!
只有莽应里自己带来的几名随从忙着替他掐人中、揉胸口,有个缅甸属官不识相,还找太监讨热水给自家王子灌下去,那太监眼睛望着天,鼻孔冲着人,重重地哼了一声,脸上皮笑肉不笑的。
莽应里并没有受到致命伤,已经悠悠醒转,见此情形就是心头一寒,情知大势不妙。
可不是嘛,方才引他进来的太监、负责接待的礼部官员、引导礼节的鸿胪寺官员,本来都是曾经受过他常例孝敬的,但此时尽皆冷眼旁观,甚至低声冷笑。
闹出这么大乱子,你还讨得了好?咱们不趁机踩你几脚,就算对得起天地良心啦。
莽应里心头直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没奈何,忍着全身伤痛,挣扎着爬到御座前跪下,砰砰砰的朝上磕头:“藩臣献的白象惊了圣驾,藩臣罪该万死!”
万历帝的脸色好不到哪儿去,瞧着这缅甸人一肚子的火,身为至尊方才在大象冲来时吓得动弹不得,天子的颜面尽失,对他这样一个要强、急于在文武百官面前证明自己的年轻人来说,无异于奇耻大辱。
张居正面色古井不波,只是挑起修眉,丹凤眼闪出几许寒光。
正所谓圣人怒发不上脸,熟悉张相爷的朝臣都知道,帝师首辅这个样子,就是已经怒火中烧了。
本来想借白象这个祥瑞,以天人感应之说为新政加分,巩固自己权位,而且刚才也有人把白象和张居正降生时汉江浮出的白龟相提并论了,结果到头来白象突然发狂冲撞圣驾,这又怎么说?要是被人编进稗官野史里头,搞不好还会变成弑君杀驾的阴谋呢!
只不过毕竟是个畜生发狂,要上纲上线又显得天朝太小家子气,张居正便将袍袖一拂,沉声道:“你缅甸献的好祥瑞!难道进献之前,就没有好生驯养吗?”
莽应里哭丧着脸,本来就鼻青脸肿,看起来越发像个猪头:“藩臣从云南一路过来,大半年里头它都没有发过疯,这次、这次……想是天朝皇威太大,白象才受惊发狂。”
张居正冷笑,神色颇有几分讥嘲,暗道这缅甸王子倒也有几分急智,竟绕着圈儿夸天朝皇威盛大,把白象发狂的责任推卸开,这一手连捧带推,也算难为他了。
其实莽应里做王子到四十多岁,实是国中一员干臣,辅佐父王莽应龙打下来大大的江山,一辈子顺风顺水,只是遇到秦长官这妖孽才一而再再而三的吃瘪。
看看张居正神色稍有和缓,莽应里就微微松了口气,想着趁热打铁,把姿态放低一点,拼着丢尽脸面也要尽量糊弄过去。
别看这家伙在乌蛮市上牛皮哄哄的威胁要绝贡、要动兵,如果大明朝真和缅甸绝贡,他们连哭都哭不出来。
这万历朝的大明,朝中张相爷励精图治,文有王国光、张学颜、曾省吾精明干练,武有戚继光、俞大猷一班儿武将个个都是天煞星下凡,国力蒸蒸日上,在四夷眼中实乃煌煌天朝。
要是天朝主动和谁绝贡,就意味着将它开除出朝贡体系,比后世开除出联合国还要厉害,别的国家可以光明正大的打它,中华天朝不会阻止,它要反击,则会随时面临大明的报复。
具体到缅甸,一旦被中华绝贡,被它征服的老挝、暹罗,都会对它离心离德;原本就阳奉阴违的柬埔寨和敌对的安南,以及更多的缅北和云南边陲土司,都会受到极大的鼓舞,在天朝撑腰之下对它采取更加敌对的态度。
走啊,大家伙儿联手打缅甸啊,要是缺了兵器,有大明工部支援,短了粮饷,云南巡抚派饷,兵力不足,黔国公传檄增援,打赢了自然不消说,打输了背后有天朝替你撑腰!
这么爽的事情,各藩属国各土司只要不傻,都会踊跃上阵,俗话说蚁多咬死象,缅甸虽强,经得起大伙儿一窝蜂齐上?就算不把缅甸打个稀巴烂,也叫他焦头烂额。
所以莽应里在乌蛮市牛皮吹得再大,到了朝觐之时,还是老老实实低头来朝,不敢任何嚣张,出了乱子,又赶紧认罪、下跪,希图就这么糊弄过去,千万别搞到绝贡。
本来嘛,为了头畜生就绝贡,天朝还不至于这么小气,可咱们秦林秦长官会轻易放过莽大王子?
“咳咳,微臣有事启奏……”秦林出班朝上禀道。
莽应里一见秦林,心尖尖打了个哆嗦,这家伙现在站出来,铁定没什么好话呀。
万历、张居正、冯保和文武百官,则都看着秦林,这位刚才大展神威救驾的大功臣,又要说什么呢?!
秦林正言厉色地道:“缅甸进贡白象,恐怕并不是什么祥瑞,据微臣所知,缅王莽应龙自号白象大王,而这头白象是当世唯一的,他为什么会将珍宝入贡?留在缅甸,不是更能昭示王位稳固吗?”
莽应里强辩道:“身为藩属,有什么好东西当然应该先献给中华天朝,这才叫忠心。”
这面子话却没人肯信,莽应龙号白象大王,这白象对于他就是政权稳定的极大象征,而进贡中国的话,虽然也是祥瑞,却远没有在缅甸那么重要了。
“因为你们心头有鬼,这不是什么祥瑞,而是祸国殃民的妖孽!”秦林一句话掷地有声,朝着白象凌厉的一指。
敢住温柔地看着秦林,昂昂叫了两声,一副无辜的样子:秦长官,不带这么污蔑人,哦不,污蔑象的呀!
呃,敢住你配合吼两声、龇龇牙嘛!秦林干笑着摸了摸下巴,紧接着道:“微臣听说这头白象其实是从孟养宣慰使思个家中抢来的,缅方进攻孟养,思个全家被害,老小十不存一,以此看来白象并非祥瑞,而是杀身破家的不祥之物,所以缅甸才毫不犹豫的献给了天朝,实在是居心叵测!”
竟然是这么回事!
从万历帝到文武百官全都惊呆了,思个被害、全家尽数死亡的事情,朝廷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因为把这件事看作边境土司部族冲突,没有加以重视。
但原本是祥瑞的白象,竟然是从身死家亡邦灭的孟养土司思家抢来的,那么它还是祥瑞吗?明明就是极为不详的乱国之物啊!
此时儒家信奉天人感应,缅甸将这祸乱之兆送给中国,其居心何在?
张居正声音变得极其冰冷,目光炯炯地盯着莽应里:“缅甸贡使,你们献上的白象,可是从孟养思家抢来的?”
饶是莽应里经验丰富、颇有急智,这时候也结结巴巴一句话说不出来,正如秦林的分析,本来他父王莽应龙自号白象大王,是很想留下敢住的,可孟养思家全家死绝,血流成河,又觉得抢来的白象怕是不吉利,这才献给中华天朝。
原本吧,就算秦林道破这一节,缅方也可以用“献捷天子”糊弄过去,因为藩属国打了胜仗,把战利品献给宗主国,这也是惯例。
可现在白象在陛下和百官面前发狂,就明明白白坐实了秦林不祥之兆的说法,莽应里实在辩无可辩,当下呆若木鸡,嘴里连半个字也吐不出来。
躲在白象敢住后面的思忘忧,瘪着小嘴,用仇恨的目光盯着莽应里,不停抚摸着白象,低声在它耳朵边道:“敢住乖,哥哥帮我们整缅甸恶贼,你要乖乖的哦。”
说着说着,小女孩的眼泪就流了下来,白象成为不祥之物,恐怕下场不会很好;可这是昨天秦林就和她说明了的,为了替思家报仇雪恨,为了对付缅甸人,也只好牺牲可怜的敢住……
朝堂之上,百官议论纷纷,吏部尚书王国光愤声道:“缅甸人竟敢公然欺君,将不祥之兆说成祥瑞进贡,其心可诛!”
徐文璧也道:“缅甸蕞尔小国,焉敢如此欺我天朝?”
万历帝气得够呛,作为年轻的皇帝,被缅甸如此欺骗,方才又在文武百官面前大大的丢了次脸,真正怒气填胸,待要发作,终于还是忍住,问着张居正:“元辅张先生,还是您来拿主意,这缅甸如此可恶,咱们总不能平白放过。”
冯保也恨缅甸人,刚才他抱着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