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

第242部分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第242部分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作者:大刀老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享也没有强求钱学森领导着这些人很快就能有所成就,导弹火箭这类高尖科技不是比着样品就能很快研制出来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多复制另一个样品,而无法进行更多的创新。

“要打好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孟享一再强调。实际应用有基地可以支撑,别的国家至少也才刚刚起步,不急着抢占先头堡。这三百多人需要的是时间和发展空间的培养,一旦他们培养起来就是未来华夏火箭事业的奠基人。

戈培德的经验和样品的实践教学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

孟享的目光不仅仅是注视到了导弹和火箭。

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孟享就根据后世的发展草拟了一份科学发展规划,瞄准了二战发展起来的高科技技术。类似后世的863计划,孟享也以代号称呼为388计划。导弹和火箭的基础科学研究只是其中之一。其他比如雷达、喷气式发动机、计算机、激光等都被列入了其中,甚至核弹技术也开始开展了基础理论研究。

雷达的技术组现在时束星北来领导研究,受过多位名师指点,还曾在爱因斯坦的实验室担任过研究员助手的他,在45年早出了华夏首部雷达。这个华夏第一,孟享有点印象,所以还是让这个华夏雷达之父来主持研究雷达技术。同样不要求出成果,只要求那一百多人打好基础。

航空发动机实验室同样也扩展到了三百来人,只是其中一半还是在校的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其中的吴大观还是个大二的学生。很多人都是头一次接触,就连孟享钦点的吴仲华也是从头开始学起。

后世的航空发动机一直是国人心中的痛楚,在于航天事业的一对比下,简直是让人打击自尊的无语。面对后世神舟系列捷报频传,华夏的航空事业却总是屡屡面临着发动机的问题,而受制于人。

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海军的数米度日和陆军的大裁减,唯有空军兴盛起来,带动着国内航空业的特殊关照,一切优惠条件首先对航空和航天业开放。但就是这个特殊照顾,却使得航空业成了唐僧肉。同时也造就了华夏的航空部门,是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是典型的败家子管理方式。一个领导上台了,就很有针对性的推翻上一任领导的计划,然后不切实际的实行自己的一套。结果造成了华夏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多次中途夭折,多次半途而废。有多少时间、经费和感情因此付诸东流。

钱学森是幸运的,因为他能指挥得了航天事业,领导们给了他足够的权力和尊重。而华夏的航空内同样是国际著名科学家的三元流体力学的创始人吴仲华却是最倒霉的。

吴仲华是三元流体力学的创始人,说是一代宗师当不为过。50年代初他发表的《轴流、径流和混流式亚声速与超声速叶轮机械中三元流动的普遍理论》论文,在国际上被称为吴氏通用理论,其主要方程被称为吴氏方程。60年代,又提出了使用任意非正交速度分量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基本方程组。吴氏通用理论在国际上已广泛地应用于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中,他领导研究发展的整套亚、跨、超声速计算机方法与计算机程序,也在国内广泛应用。即使在世界各国,包括美国、英国等所谓的发达国家中,吴仲华的徒子徒孙也为数不少。后世里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老外总说发动机的压气机是个理论部件。我们这边专家的领导就装模作样询问了,压气机依靠什么理论?老外就说了,就是贵国吴仲华先生创立的三元流体力学哇

而吴仲华只是航空工厂当中的一位曾扫过大街的普通技术专家,没有权力影响航空工业的发展方向。他的价值后世主要体现在了谈判方面。比如后世某段时期跟英国人谈判买三叉戟飞机,谈着谈着谈不下去了,华夏代表就把吴仲华叫来,英国方面一看老师来了,立马杀价。怎么也得给老师个面子啊

可他的主要作用也仅限于此了,国家的飞机发动机水平也仅限于人家的脚跟水准了,到了二十一世纪也始终在国外六七十年代的水平打转转。直到孟享从那个时空穿梭而来,华夏依旧老犯着心脏病。

所以这个时代,孟享早早的就开始打造基础,航空发动机的规模是最大的。他们仅仅研究喷气发动机,活塞式发动机等由另外一个内燃机实验室来研究。但仅仅这个喷气发动机,就有空气喷气和火箭喷气之分。火箭喷气是火箭实验中心的研究项目,而空气喷气中又有涡喷发动机、涡扇发动机、涡轴发动机桨扇发动机等。限于此时的条件,此时主攻的重点涡喷发动机和涡轴发动机,但仅仅涡喷发动机就让众人头疼的。幸好他们有一个最好的老师,喷气式发动机的创世人弗兰克.惠特尔。

当惠特尔23岁获得喷气式发动机的专利的时候,29年的天空中是活塞式发动机的疆域。人们对惠特尔的毕业论文中提到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原理不感兴趣。直到35年,他才获得了一个银行家组成的商行的资助。37年,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造出了第一台涡喷发动机。

此时英国皇家空军才开始对之资助。并签了合约。但因为长期辛劳,惠特尔的身体状况已经变得很糟糕了。加上第一台发动机一直不稳定,无法持续正常运转。即使第二台发动机也是仅仅稳定工作了两个小时就解体了。陆续的所有的合作者都离他而去,惠特尔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时候,一直关注他动向的孟享大喜,通过3月份就安排在他身边学习的两名华夏留学生的牵线搭桥,邀请他到华夏来研究,并免费替他治疗身体。此时情绪最低落的惠特尔只是稍稍犹豫就答应了。

正是由于惠特尔的加入,航空发动机的编制才一下子扩大到了三百多人,毕竟此时华夏的大学生稀缺的很,一共才十几万人。各行各业都缺人才。孟享的388计划也缺少人才使得一些项目无法顺利开展。

比如,光学实验室的激光项目,此时还无人研究,孟享记得的那个王大衍此时正在英国留学,学习应用光学。孟享也不愿意及早打断他的成长轨迹。此时的光学实验室只是在龚祖同的带领下消化吸收着那个威廉送来的一些光学玻璃的技术资料。

计算机项目也是同样刚搭起框架,有刚到特区不久的华罗庚来主持这个新的项目。但他手底下此时仅有十几个,而且都是刚开始接触这方面知识。而他的主要工作也是在数学研究中心编写着他的论文。

倒不如王淦昌领导的核能研究所人多,国内由于条件缺乏,研究数学和理论物理的人才很多,吴有训领导的物理实验中心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才使得核能实验室很快组建了起来。

388计划进行的很不顺利与国内的人才缺乏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几个尖端人才也不管用,需要下边金字塔式的科技人才基础把顶尖的人才托起来,他们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孟享也在为此夯实着基础。除了普及十年义务教育外,特区内新成立的大学毕竟师资缺乏,最快的方式就是吸取别人的经验。孟享的留学计划不断在扩大,到现在为止已经资助了一万名学生和学者去国外学习和深造了。即使是388计划中涉及的人也随时可以去国外进行深造,毕竟此时国外的科技更全面,对华夏也没有太多的技术封锁。

这些人或者两年或者三年,每年都是一千大洋。为此,孟享每年都要拿出一千万来资助这些人来学习和生活。而在39年还有近万名学生和学者又将迈出国门去留学深造。

他们去的国家,孟享不会傻乎乎的都集中到美国,以免出现一种声音的论调。

日本和苏俄是坚决不去的,那都是危险的地方。

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都是学生们留学的地方,只要避开那些战乱之国问题不大。二战的阴影虽然笼罩,但对于华夏的学生却是没有太大影响。相反趁此机会还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接触到那些科学界大牛的机会。

即使二战爆发后,孟享依旧不会停止派遣学生去学习,二战是华夏赶超世界强国的良好机会。

这些留学的费用,孟享卖上一艘战列舰就全有了,然不似中央政府那般拮据。

但孟享还想着在国外开展一些产业,一是为了赚些钱,二是为了让留学生们有个落脚之所,把他们团结起来。

第二卷扬帆,38到39 第363章 华夏美食

第363章 华夏美食

“咚咚,咚咚咚……”

“那些华夏人在干什么?”伯劳文诧异的望着远处锣鼓喧天的场景。

“他们的又一处全家福开业了。”旁边的工友鲍勃斯笑道,“这回这个离得我们近了,以后我们吃东西可就方便了。”

“全家福?华夏餐馆?不是有一个中华楼不错吗?”伯劳文歪了歪头想到了他和妻子去吃的那一次华夏大餐,味道很不错,就是略有些清淡了些。

“你还不知道?今天中午下工后,我带你去尝一尝”鲍勃斯咂吧了一下嘴巴道。

“可是你知道,我们中午休息的时间很短,只有一个小时。我们哪里有时间坐下来和那两根该死的华夏棍子较劲?”伯劳文皱了皱眉头道。

“放心那里是快餐。不比你吃华清面的时间长多少。”鲍勃斯看了看伯劳文挂在墙上的鼓囊囊的包。那里边塞了两包华清方便面,最近伯劳文餐餐都配着四川榨菜吃这种便宜方便的华清面。午餐的时间太短,吃完华清面空闲的时间还可以多抽两根烟。

里昂的冬天也是短暂的,很快鲍勃斯领着伯劳文来到了全家福。

伯劳文老远就看到一个大大的F在招牌的一侧,招牌上三个华夏字,看来就是他们的店名了。

招牌下方的门口两个一男一女福娃卡通玩偶在大门边上格外显眼,成为孩子们游戏的玩具。

“这么多人啊?”伯劳文一看里边,已经人满为患了。

“第一天营业他们会搞各种促销活动,很实惠的。周围的人都跑来,就是贪图这里便宜。”鲍勃斯笑道,这也是他早早的拖着伯劳文过来的原因之一了。全家福搞促销活动的时候,太实惠了。只需要很少的钱,就可以享受到各种美食。

大厅里边并不是像中华楼那样古色古香的,而是现代化气息很浓厚,其中夹杂着华夏元素的纹饰。

“这么多种食品?比聚会还丰盛一点都不比中华楼的逊色。”但伯劳文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他被众多色泽缤纷的食品吸引住了。

“我们的总店完善的菜单上现在已经超过了100种的食品。本店现在只推出了28种食品,以后我们还会慢慢增加。两位可以先到那边查看一下”看到新客人过来,张鼎华忙过去用标准的法语解释道。

他指的方向,有一圈半间隔开的柜台,每个柜台后边都有独立的操作间,负责一两种小吃。

天津狗不理、陕西肉夹馍、大刀米皮、兰州拉面、云南米线,等等孟享前世比较熟悉的街头小吃先推了出来,混沌、蒸包、烧饼、汤圆也都纷纷亮相。

在法国这个美食大国要想站住脚跟,面对着挑剔的法国人,仅靠着一两种美食小吃是不够了。虽然品种多,增加了成本,但孟享还是把全家福各地的小吃的品种增加了。

在外国的华人众多,又收到排挤,使得他们谋生困难。进工厂进不去,仗着华夏食品品种众多,开个华夏小餐馆勉强度日的人很多。

孟享现在已经在世界各地主要的大城市建起了十几座中华楼,以此来宣扬正统的华夏美食,并使其成为了先锋军在国外的办事驻地,也是当地华人落脚聚集的地方。但孟享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大举进入国外的餐饮行业也对当地的华人餐馆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

为此,孟享在中华楼主打华夏正统美食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全家福这种新的快餐模式,与当地原有的华人餐馆合作。那些每一个独立的操作间就相当于一个华夏小饭馆,这里是属于那些华人餐馆的,他们只需要做出自己的拿手菜,来根据销售量分红,其他的服务管理都是全家福的事情了。

这就相当于一个餐饮超市一样,与正常的食品超市不同的是,这里的食品都是现做现卖的。

对于很赚钱的超市,孟享也有此念头,但随即就打消了。不久后的二战会使得商品匮乏,交通困难,各种商品都极端紧缺下,此时推出超市只会砸买卖。即使美国都会有限制,加上超市的人员和管理的问题。此时并不是一个推广的好时机。孟享只是在美国设置了一家影子公司做着前期的摸索。

全家福只是一种快餐,它是面对低端民众,所以主要是以各类小吃为主。孟享的目的不仅仅是在于赚钱,他需要的是向国外推广华夏的美食,全方位的来树立华夏文化的概念。

其实,孟享手中的快餐品种可不止这个以品种美味取胜的全家福,还有与孟享已经收购的百事可乐合作的肯德基,以及与手中抱着20可口可乐股份的麦当劳。

当孟享闻听这两个快餐店此时还都没有出现的时候也是吃惊,他不知道这两家都是四五十年代才出现定型的。不过,山德士大叔的秘密调料配方却是在30年早就出来了。孟享在打听到后,立即与他取得了联系,并提供了压力锅处理鸡的秘诀,肯德基提前开张了。

同样,麦当劳兄弟的麦当劳快餐店也在加利福尼亚州开张了。他们获得的几个投资商的股份都紧紧的攥在孟享的手中。这是孟享的老法子了,国外的公司一般都是原有的管理者掌握着最大的股份,但其他影子公司控制的几个投资商手中的股份合起来将会超过百分之五十。

这两家快餐目前都是在美国发展,随着二战,美国人的触角将会伸向世界各地,这些美国的公司也将延伸过去,大把的金钱也会落入孟享的口袋。

“垃圾食品就是要有多垃圾就多垃圾。只要能赚钱我要把这两家打造成最大的垃圾制造”

张鼎文走出了店门,凑到了那个女福娃的旁边,轻声道:“漪文,怎么样?不行,就换我来?”

“没事,这些厚厚的装扮服很暖和,在里边一点都不冷。不用了,这里很多小孩子,还好玩的。”里边传出了一个女孩子的声音。

“这不公平啊鼎华,你怎么不来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