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正德五十年 >

第185部分

正德五十年-第185部分

小说: 正德五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桂萼张张嘴,刚想说话,便被正德摆手制止:

“你不必说好话,朕心里明白!汉武大帝一声屡次北征匈奴,封狼居胥,立下了赫赫威名,而朕呢?四边都是强敌,哪有一个是好惹的?只得兢兢业业,休养生息,而今,我大明生聚三十年,已是兵强马壮,天下富足,也是到了用兵的时候了!也该让咱们这些恶邻们见识见识,咱们大明朝的厉害!”

“此次征北一战,至关重要,徐鹏举,莫要负了朕的期望!”

徐鹏举凛然从命:“陛下,臣定然死而后已!”

戴章浦见事情已成定局,只得暗自一叹,心中想着如何补救。

毕竟已经上了了年纪,说了这么一阵子话,皇上已经有些疲累,便问道:“诸位爱卿还有什么说的么?”

戴章浦出列道:“回禀陛下,武毅军总统连子宁已经率军从扶桑凯旋而来,行文已经到了兵部。”

“哦?连子宁回来了?”正德帝显然对他甚是感兴趣,问道:“怎么,朕要的那一千颗倭奴的人头,可是带回来了?”

“托皇上洪福,全都带回来了。”戴章浦笑道:“非但如此,还俘虏了几百个扶桑的贵族大人物,都是押解回来,说是要在圣前献俘,让皇上您乐呵乐呵呢!”

正德闻言,心中高兴,哈哈一笑,很是满意的说道:“好,他有心了!戴卿,兵部行文,传他入京,圣前献俘!”

“是,陛下!臣遵旨!”戴章浦应道。

听到他们谈论连子宁,徐鹏举的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嫉妒。

————分割线——————RT!。

第四卷烽火山东三一九解决马政推广种玉米(五十张月票加更)

(嗯,这是五十张月票加更的一章,六十张月票的一章明天加更。另外,今天还有一章五千字,稍后更新,兄弟们,又是一万三啊,看在俺如此勤恳的份儿上,给点月票什么的吧,攒着又不能生娃不是……

嗯,另外,给自己打个广告:‘在日出之国血染的征程,一卷即将结束,新的一卷即将开始,京城的权谋争端,辽东松花江两岸的浴血奋战,受命于天的传国玉玺将如何处置,又将给连子宁带来怎样的好处?一切尽在下一卷——军行塞上!)

连子宁回来已经有五日了。

公文早就已经发到了兵部,想来这几日间就可以接到消息了。

回来几天,别是忙着处理积压的政事,毕竟六个县偌大的地盘儿,虽然有那几个老成持重的绍兴师爷领着几十个干吏处置,但是需要他拿主意处理的事情也很是不少,这些日子积压下来,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这一日,梅花岭上。

连子宁却是没在精舍之中,而是在一边新建一个一栋小楼之中,这里四面植满了繁花,青砖白墙,雅致的很。

这里是琥珀的居所。

此时已经是深春,天气已经渐渐地转热,在这栋小楼面东的一侧,整面墙都被凿了下去,用小小的青石垒成了一个大大的落地窗的模样,上面用木头构建了一个个的格子,然后又在屋顶上放了一个大木桶,然后整个屋顶都建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池的样子,上面铺满了青石,以防漏水。大木桶下面有窟窿,水便从窟窿中流出来漫到水池里面,然后又顺着缺口从东边流下来,形成一个小小的瀑布。

有清风吹过,便是带来一片冰爽的凉意,屋子里面凉爽的很。

这是一间很宽敞的书房,里面放了一张小叶檀木的桌子,连子宁便是坐在后面批阅文件。

让他感到颇为惊讶和欣慰的是,几个女子并未像他之前想象的那般而是相处的相当融洽,可能是因为这几个,都是很聪明的女孩子,知道如果争风吃醋的话反而会引起连子宁的反感,所以也不知道暗地里达成了什么协议,反正就是把连子宁给瓜分了………………

对,就是给瓜分了。

现在连子宁上午在精舍,下午就在琥珀这儿然后晚上回去睡觉…

门扉被推开了,琥珀端着杯凉茶走了进来,放到连子宁面前的桌上,笑道:“老爷,外面有三个人请见,孟繁谦柳华腾,还有王大春王镇抚。”

“嗯,让他们进来,看来是那件事儿了。”连子宁点点头,拿起凉茶喝了一口,入口甘甜清冽,笑道:“加了冰?”

琥珀点点头道:“知道老爷不耐酷暑,爱喝些凉的。”

她出去通报,没多一会儿王大春几个人便是进来。

见了礼三个人坐下,连子宁问道:“孟老,柳老板,你们两家现在的马场各自经营的如何了?”

一说这个孟繁谦和柳华腾两人对视一眼,孟繁谦苦笑一声道:“连大人哟,您也不是不知道,养马这等活儿,可是吃力不讨好的。现在老朽家中已经是开辟出来一万亩草场和荒地作为马场,前些日子从您这儿认领的三千头小马驹倒是都生长的不错,只是这些畜生jiāo生惯养的,一个个比大爷还难伺候,每顿饭要吃黄豆和鸡蛋,若是干草,瞧也不瞧一眼。这每日的靡费,可真是不小。”

柳华腾在一边也是频频点头,很是赞同的样子。

朝廷马政,便是寻找那些水草丰美,是和战马生长的地方,然后把马驹分配给当地的农户,让他们饲养,等长大了,足以骑乘征战了,便是以价格收购。马政之苦,便是苦在日常的生长之中。战马的使役年龄是在三岁到十五岁,而从一匹小马驹成长到一匹合格的战马,至少也要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因着是生长期,所以必须要喂以营养丰富的精饲料,主要就是鸡蛋和黄豆—若是只喂食干草的话,别说是小马长不起来,就是成年战马也受不了。

在那个年代,人也不是每顿都能吃上鸡蛋的!用来喂马,自然是太过奢侈,但是如果不用这个来喂养的话,战马就会出问题,生病或者是长不好,到时候有司一来检查,发现这些不合格的,立刻就要追究养马马户的责任!若是碰上像是周扒皮那等,少不得又得折腾一个家破人而朝廷用来收购的银子,远远少于这些年中马户的花费,所以说马政苦民,便是在此。

连子宁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受苦,但是他的职司里面又有一个兼理马政的衔儿,于是这个苦差事就落在了他的头上。若是别人,定然不堪其苦,但是连子宁何等样人,在后世的经验中扒拉扒拉,顿时便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来——摊乐"陵等四县马政的指标是两万匹战马,炸两万匹小马驹早在还没开春的时候兵部便差司员送到这儿来了,sī交归sī交,但是这等朝廷大计,戴章浦是绝对不和连子宁含糊的。

小马驹一来,连子宁就把六县的商人们给召集起来了,说,诸位啊,这些日子八千多武毅军吃穿用度,武器换装,都是从你们这里采买,你们也着实是沾了不少光,现在呢,连老爷我碰上一点儿麻烦,你们不会坐视不管吧?

大伙儿自然都说愿意为连老爷分忧,连子宁就说了,既然这样,那我就不客气了。是个这,朝廷要让咱们养马,两万匹战马的缺额,但是呢,马政苦啊!诸位也都看得清楚,因为马政苛刻,已经是jī起了依次白袍起义了,想必诸位也不愿意再jī起一次起义吧?那咱们各位都要完蛋啊!所以啊,为了本官的乌纱,为了各位的xìng命,为了咱们六县百姓的安康,本官想出来一个主意。

大伙儿基本上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了,但是也没法子,只要硬着头皮问:“连大人想出什么妙-计来了?”

连子宁就说了,老百姓们,小门小户的,承受不起养马的亏损,各位都是财大气粗的,也不在乎这点儿钱是吧!各位,今儿个你们就每个人领一批小马驹回去,为本官,为朝廷,为万岁爷分忧吧!

一顶顶大帽子扣下来,把六县的商人们砸的是七荤八素,但是事已至此,已经是无可奈何。孟繁谦得了连子宁好处不少,又是六县第一大户,连子宁早就和他通了气儿,因此当先便是认领了三千匹马驹,柳华腾紧随其后,也是认领了两千匹。这两家便是把马政的缺额解决了两成半,剩下的那些商贾一看,这带头人都出现了,咱们也认了吧!于是便根据财力大小,纷纷认领了一些,两万匹战马,便是被摊派完毕。

虽然这些商人并不把养马的这些钱放在心上,但是毕竟也没有人愿意胡乱花钱,因此对于这项摊派,都是有些抵触情绪,只是因着连子宁的威严所以不敢多说。不过在连子宁自扶桑带了大笔的财富回来之后,这股抵触情绪便是减弱了许多。毕竟是真真切切的获得了好处。

连子宁笑道:“孟老,这话若是别人说我还信,若是你说,我可真不信!别的不说,这一次扶桑之行,你的那些货怎么着也净赚了三十万两往上数吧!这点儿钱又算啥?”

“不过呢,本官也不会让孟老吃亏便是!”连子宁笑道。

“哦?大人此话怎讲?”孟繁谦眼睛一亮,他知道这位连大人博览群书,很有主意,这一次也不知道是准备如何做。

连子宁招呼道:“琥珀,把我那宝贝玉米拿来!”

琥珀一声轻笑,嗯了一声,转身进了内室,很快便是捧出一个匣子来,打开放在桌上。

匣子里面有两个玉米棒子,还有一些玉米粒。

孟繁谦和柳华腾看了看,两个人大眼瞪小眼,都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敢为大人,这是何物啊?可是叫做玉米?是吃的还是怎么?”柳华腾问道。

连子宁道:“咱们先不忙说这个问题,我且问一下,孟老,柳老板,你们家中各自有多少田地?”

两人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都是据实相告,孟繁谦道:“十一万九千亩。”

柳华腾道:“在下少些,只有五万亩。”

连子宁点点头:“两位这土地已经是很不少了,便是山东地面儿上,只怕也是数得着的!那你们这些田地,每年麦收之后,却是种些什么?”

“一半儿是闲着,直接便把麦秸留在地里等到入了夏下大雨,麦秸腐烂用来肥.地。另外一半儿则是种上大豆棉花之类,如此第二年便轮换,保持地力。”孟繁谦说道。

柳华腾说辞也是差不多。

连子宁呵呵一笑:“二位,今日我便在此给你指一条路子!”

他指着那玉米道:“此物名为玉米,乃是极东之处数万里大海另一边几万里之遥的一个大陆上传过来的作物,可以直接蒸着吃,也可以如麦子一般,磨成粉蒸成馒头或者是烙饼吃,也可做粥。本官说的对不对,待会儿你们回去之后一尝便可。”

“此物喜欢湿热,生长期极短,不过是区区三四个月而已,最是适合麦收之后种植。咱们山东地面儿,入了夏天,天气极热,下一场雨便是要热上几日,跟蒸笼一般,最是适合这种玉米生长。”

两人已经基本上明白了连子宁的意思,都是有些奇怪,连大人叫咱们就是为了种这个东西,有点儿大惊小怪了吧?!。

第四卷烽火山东三二零燧发枪,千呼万唤始出来

连子宁自然明白他们的心思,微微一笑,道:“二位,最重要的一点我还没说呢!这等玉米,产量极高,便是薄田,也有两石的产量,若是肥田,便是三石也是寻常!你们想想,若是咱们大明朝都种上了玉米,还会有人挨饿么?”

此言一出,两人都是悚然一惊,看着这匣中黄橙橙的玉米,都是不敢想象,这玩意儿产量这么高!

怎么可能?

好一会儿,孟繁谦才起身,向连子宁深深一揖,道:“连大人,若是真如您所说,那您当真是万家生佛一般的人物!造福天下啊!”

连子宁哈哈一笑:“不须说这些,本官恬为大明臣子,自然应该为万岁分忧,为大明分忧。不过二位也当知道,国人素来不信新东西,想要把此物推行开来必然极难,所以要咱们先种下,等到丰收,消息传出,自然天下风起景从!”

“这个?”两人面lù犹豫之sè,毕竟还是不敢完全确信,而几万亩土地的规模,一旦颗粒无收,也是很大的损失。

连子宁的下一句话让他们下定了决心:“二位,本官已经决定,待到秋收,本官户下的五十万亩土地全部种上玉米,你们还担心什么?”

(好吧,我脑子犯浑了,之前把乐"陵"县县令吴大亮写成了吴大春,好吧……改过来)

然后连子宁的下一句话便是让他们的积极xìng被调集了起来:“若是丰收的话,本官会以一两白银四石的价格收购,而若是歉收,你们地里夏天这一季的产出是多少,本官全都赔给你们!”

孟繁谦和柳华腾赶紧客气,连称不敢。

连子宁笑道:“这个没什么敢不敢的,马政之事,已经算是让你们为本官分忧了·这件事儿,也算是对你们的补偿。对了,这个消息你们也可以传出去,若是有谁想要种的·来本官这里要种子便成了。”

那一日柳华腾和孟繁谦回去之后,便把这件事广为宣传,在六县的商人之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很是有不少人来连子宁这里打算要种子回去种植,他们之所以会这么爽快,主要是源自于对连子宁的信心—这位大人行事磊落的很,要坑你就直说,要说有好事儿·肯定就是有好处要分润与你,这一点,从那一趟扶桑之行就能看出来了。但凡是相信连子宁的,都是赚的盆满钵满,那些心存犹豫生怕连子宁把他们给吞了的,都是后悔不跌。

眼见来的人运来越多,连子宁干脆便在府上举办了一个玉米宴来宴请这些商人,玉米宴上的各种食物·玉米烙饼,玉米粥也就是后世山东方言中所称的黏粥,还有煮熟的玉米棒子等等·这些在后世常见的东西这时候是不折不扣的稀罕物,新奇之下,这些商人们都是吃的不亦乐在用自己的嘴验证了连子宁的话之后,他们彻底的放下心来,每个人都从连子宁这里认领了若干的玉米种子。

这些商人多的有田产数万亩,少的也有上千亩,他们加起来,保守估计这一次玉米的种植面积也有百万亩,再加上连子宁的五十万亩良田,就是一百五十万亩。一百五十万亩·产量怎么着也在五百万石上下。连子宁打算把这些收购之后,通过连氏财阀的销售网络,运送到京城的各大粮油铺子销售,想必讲究实惠的老百姓们会对这种又便宜又好吃又新奇的东西很欢迎的。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