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正德五十年 >

第56部分

正德五十年-第56部分

小说: 正德五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上门儿。

门首上挂着个黑底金字儿的大牌匾,上书‘连记米粮’四个大字,是极漂亮的柳体,不消说,自然是连子宁的手笔。

门口两个小二笑容可掬,迎来送往,客人络绎不绝,生意显然是极好的。连子宁打眼儿往百米之外的斜对过儿一瞧,那边也有几家粮油铺子,却是门可罗雀,冷落鞍马。

他们那几家铺子一个是不如这家店大,本来就生意差了点儿,再加上没有那等打折营销的手段,因此客源也就进一步的被分流了。

看着自家店面好生兴旺,连子宁也不由得心里一阵安稳,现下粮油铺子已经开始盈利了,每一日的净利润竟然能达到二百两之多,要知道,这才不过是一家铺子而已。连子宁心里感叹,果然在大明朝,做什么都不如经商来钱快,几乎没有商业税,只需要花个撒俩钱儿打发了那些管片子的锦衣卫就成了,更何况,自从上一次戴清岚的马车来了一趟之后,这儿就连锦衣卫也不上门了。

连子宁心里越发坚定了做实业的心思。

眼光下意识的往紧凑着自家店面的旁边一扫,他顿时是愣住了,连子宁睁大眼睛盯着自家铺子旁边那个店面看了好一阵儿,抹了抹眼睛:“咦,没看花啊?”

连家粮油铺子的隔壁,也是一个很大的店面,那儿本来是一个车马店,做的好大的生意,常年有长途大车跑济南府、归德府、开封府等北地大埠,大车百多辆,伙计数百。不过前些日子听说那东家的老娘过世了,那东家也赚够了钱,便把店转了,大车卖了,伙计也都放出去了,拿着现银子回老家准备做个富家翁。

正面七间大开间儿,虽说不如连记的阔大,但是也有七八丈横阔,正中们手上面挂着一个烫金的大匾,上面竟然赫然写着‘集雅轩’三个大字。

“集雅轩?难不成是于苏苏搬过来了?”连子宁心里暗自想着。

他见那几间临街的大屋墙壁上都给凿出了几个大洞,上面镶嵌了花窗,果然是于苏苏的风格。

连子宁笑了笑,一拨码头,便向着自家店面的后院儿而去。五间大屋后面是一个很大的院落,在一边儿的还开了一个侧门,连子宁搬过来有些日子了,那些伙计下人自然都是识得他的,门子见了他,赶紧接过马缰,弯腰行礼道:“大爷回来了?”

连子宁唔了一声,下了马,道:“小姐呢?可在店里?”

“在呢,正和那位于老板在后院儿说话,跟小的交代了,让小的看见大爷回来跟您言语一声,让您也过去。”连子宁点点头,道一声好生把马伺候着,便举步往后院儿走去。

第二卷辰字百户所总旗一二八生意扩大

(今天第三章送到,还有一章。

多谢‘悟性’兄弟的打赏和评价票,呵呵。

还有,跟兄弟们报个喜,刚接到通知,下周有推荐,那啥,这个推荐很需要点击和推荐票,所以,在这儿跟大伙儿厚颜预定一下下周的推荐……拜托了。)

明人说话习惯,这大爷,在大户人家是大少爷的意思,是对家里长子的尊称,可不是街面上那层意思。现在家大业大,想不买人伺候都不成了,那些伙计二掌柜的都留下了了,可偌大的后院儿,也不能没人伺候着。于苏苏便陪着城瑜,寻人牙子买了十来个下人,八个丫鬟,四个小厮,丫鬟都是拣着年龄小的,小厮也是眉清目秀,眉眼机灵,腿脚利索的。

店面后面是一个足有二十米长宽的大平场,此时平场上面停满了大车,大部分都是驽马拉着的,车身做工都一般,也都有些破旧。平场左边是两列南北的石屋,石屋造的很粗糙,但是每一列足有二十米长,深度和高度也都在两丈上下,容量惊人。这两列石屋是仓库,虽然是大夏天的,里面也两块儿的紧,米面粮油什么的都存在里面。那些大车就靠在这石屋中间,几个伙计和一些庄户人家打扮的汉子正在往里面一麻袋一麻袋的搬运。

平场的右边,则是一个很大的空地,上面摆放了十来个大碾子,一边铺着些粗布,几个伙计正从麻袋里往上面倒着麦子,这是正在把去年的陈粮拿出来晒一晒,碾成面也好卖。而在这片空地的边儿上,贴着墙,是一溜厢房,还套着一个小院儿,那是没地儿去的伙计们住的地方。

连子宁一路走过来,那些伙计都是纷纷行礼,大伙儿都知道这位大爷是极有本事的,乡里乡邻的都说这是为文曲星下凡一般的人物。

连子宁也很和气,笑着点头回应。

在平场的尽头,是一道横亘东西的高墙,下面一个小小的月洞门,精致得很。这高墙后面,便是后宅了,乃是闲人免进,男子免进的。

一个小丫头正站在那儿等着,见了连子宁,脸上露出一丝欢喜,福了一福,笑道:“大爷回来了?小姐和于东家刚才还说起您呢,让奴婢在这儿等着。”

这丫头叫抱琴,大约有十三四岁,长得不能说难看,但是也是很普通,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儿,大多是水灵灵如嫩葱一般的,长得不好看,几乎就可以说是难看了。而且那身材,跟个搓衣板儿一样,一点儿都没发育。城瑜买回来的那八个小丫鬟,个顶个儿的都是长相平凡,身材平板,也不知道在防着谁?

连子宁暗叹一口气,点点头,头前走着。

墙后面是一个小小的花园,不大,大约只有二十米见方,但是却是建的很精致,花木扶疏,此时正是盛夏,各种各样的鲜花盛开,层层叠叠,如云如锦,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却营造出一种绵延无尽的感觉。

花木之中,还有一条小溪,流水潺潺,小溪引得是地下的活水,尽头是一个小池,池畔有水榭,跟水榭隔着七八米,还有一栋小楼,掩映在花木之中。

一水榭,一小楼,便是整个后宅中唯二的两座建筑物。

虽然是炎炎夏日,但是靠近水榭,还是感觉一阵凉爽,四周花木掩映着。水榭的四周挂上了轻纱帐,里面看不真切,连子宁把外面的官服脱了,递给抱琴,举步走了进去。

水榭里头很是凉快儿,只感觉凉风飕飕的,四角各自放了一个铜炉,里面燃着蚊香。城瑜和于苏苏都穿着家居的衣服,正说着话,见连子宁进来,城瑜先是脸上一喜,然后便是隐去,哼了一声:“还知道回来!”

连子宁哈哈一笑,也不管她的态度,上面便是伸手在她的小脑袋上摸了一下,气的城瑜怒视他。

于苏苏在旁边只是笑。

城瑜对他毕竟还是极亲昵的,连子宁逗了她几句,小丫头便是又笑逐颜开,拉着哥哥的手坐在一边。

“这么着急找我,有什么事儿?”连子宁端起一碗凉茶来猛灌了一口,问道。

“是这样,哥哥。”城瑜笑容中有些得意:“那边的几家粮油铺子让咱们挤得没什么生意了,那些老板便有意出手,这不就寻人过来说了,我和苏苏姐姐商量了一下,这倒也是个不错的路子。便想买下来,但是这不是手里没钱么?”

连子宁笑道:“好啊,原来找我是要钱的。”

“这些还不都是你的?”于苏苏瞪了他一眼,正色道:“那几个铺子挨着的都是很近的,买下来之后,可以把中间那两家也买下,这样便能连成一片,这等地界儿,是很难找的。而且把那几家店买下来,整个皇城西面这一片儿,就是连记独大了,生意又是一个好处。那些店面,就算是买下来不做粮油铺子,改作他用也是可以。”

连子宁点点头,在这方面,他是对于苏苏极为相信的,便问道:“大致需要多少银子?”

于苏苏道:“那些店面都不如这家阔大,又是被咱们挤得没办法了才卖的,所以三家加起来也不过是八千两银子而已。”

得益于连子宁的那两个话本儿,现在于苏苏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说话自然也就不同往常,八千两银子,在现在的她看来,确实也是寻常。

连子宁点点头:“八千两银子的话,现在我那儿的现钱还不够,这样吧,再等三日,再过三日钞关的银子就下来了,到时候八千两应该不成问题。”

“再等三天那倒是也无妨。”于苏苏笑道:“现在京城里头的买卖人可都知道了,新开了一个京南钞关,就卡着往南去的路,银子那是收到手软,肥的流油啊!”

“哦?消息这么快就传开了么?”连子宁问道:“那外人是怎么说的?”

于苏苏伸手指了指东边儿:“那边王家济南富户出身,就是个开大车店的,专门跑保定、天津卫、济南那边的几条线,人家都跑了一个来回了,都是乡里乡邻的,这话自然就传开了。”

第二卷辰字百户所总旗一二九组建财阀(第四更)

(今天第四章送到,推荐……)

城瑜抢着道:“大伙儿都说哥哥不错呢,是个好官儿,手下的那些兵为人和气,从来不刁难人,那王家店主说回来的时候他的大车陷进泥坑里了,还是军爷们帮着抬出来的。而且守规矩,收的银子也不多,比进城门收的还少。呵呵,他们知道哥哥就是京南钞关的管事,那天还专门给送了些山东的土仪特产来呢!”

连子宁一笑,这就是他要的效果,收税是要收的,但是又不能招人骂,其中的度一定要把握好。幸好大明朝的官府没啥服务百姓的概念,收税的兵丁素质更是差得离谱儿,吃拿卡要,无所不干,所以自己只要是表现的稍微好点儿,这民间的口碑就出来了。民间口碑一起,那么京南钞关自身就站得稳,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想要攻讦也是无从谈起。

“那哥哥你收这么少的税,岂不是自己手里头也剩不下仨瓜俩枣儿?”亏得城瑜是知道哥哥绝对不会吃亏的性格的,感觉这有点儿不符合哥哥的行事习惯,便如是问道。

于苏苏撇了撇嘴:“你这个丫头啊,还真当你哥哥是善茬啊?京南钞关那么多的车马每日里经过,哪怕稍稍收上一点儿,手上也是金山银海的就过去了。怎么样,这些日子可没少捞银子吧?”

连子宁也不隐瞒:“上头的那些老爷,不通事得很,他们看临清钞关一年也不过是十万两银子的额度,咱们路上的钞关又怎么比得上漕运?于是便给定下了叁万两银子的份额,嘿,我也不瞒你们,到现在为止,钞关收的银子就已经有两万四千多两了,开关还不到一个月?”

“啊?”城瑜张大了嘴巴,满脸都是不可思议,她现在虽然虽然已经掌管了偌大的家业,但是这些钱,对于他来说,还是一个不敢想象的数字。

小丫头眼里头都是小星星:“这些钱,都是哥哥你的?”

连子宁呵呵一笑,摸了摸她的脑袋:“差不多吧!”

于苏苏似笑非笑道:“只怕这些钱还不算是大头儿吧,我听说自从钞关开了之后,官道刘镇繁华了何止十倍?要说其中没有你的功劳,说出来我可是不信。”

连子宁心里一惊,感叹于苏苏当真是商业天才,这她都能猜到?

他咳嗽一声:“女孩子太聪明,小心以后找不到婆家。”

“去你的!”于苏苏啐了他一口:“你就说是不是吧?”

连子宁翘起大拇指:“不错,我之所以费尽心力开这个京南钞关,收税只是其次,目的是为了把那些商队给卡到晚上,逼得他们不得不在镇上留宿吃喝,这样一来,镇子岂不是就能繁华了?”

于苏苏叹口气:“你这想法,当真是天马行空,匪夷所思,但是仔细想想,却是也是个极妙的法子。当初听那王店主说你手下的兵丁价差的那般仔细我就心里有些纳闷儿,咱们大明朝的兵,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果然那……”

连子宁苦笑:“你这个比喻,当真生动。”

他想起刚才见得来,便问道:“你怎的把集雅轩也搬过来了?”

“这还要多亏你了。”一提这话于苏苏脸上便全是笑意:“你那白蛇传奇大卖,比上一本婴宁还要好得多,这些日子我的集雅轩可是赚了不少,手里头有钱了,就寻思着,那集雅轩窝在个小巷子里,格局有限,正巧这儿的老板要出手,便搬到这儿来。皇宫里闲人尽多,在这儿开店,也能把那一块儿生意揽过来。你不说这事儿我还忘了,这话本儿净赚五千两,里头可还有你的份子呢,过会儿我拿给你。”

连子宁摆摆手:“这倒不必了。”

几百两银子,现在他还真是看不上眼,于苏苏正色道:“那可不行,一定得给你。”

“好吧,随你!”连子宁拗不过她,只得答应,他想起上一次托于苏苏帮忙看庄子的事儿来,道:“倒是上一次托你买庄子,你店里那个雕工师傅那一千多亩,未免有些太小了,你再去问问他,那附近还有没有庄子想要投效的,我一块儿买过来。”

“到底是有钱人了,这说话就是不一样。”于苏苏咯咯娇笑一声:“成,我给你问问,说罢,大约多少亩上下?”

“五千亩吧!”

“五千亩!”于苏苏倒吸一口凉气儿:“你现在到底有多少钱?”

“跟你说了,钞关和镇子,那就是两座金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城瑜啊!”于苏苏看着城瑜,可怜巴巴道:“以后你就嫁给我吧,也让我沾你哥点儿光……”

“哎呀,你说什么,苏苏姐姐!”城瑜羞红了脸,不依的跟于苏苏闹了起来。

连子宁在一边笑嘻嘻的看着,待她们闹完了,便道:“你想沾光,倒也不用城瑜嫁给你。现下就有个机会。”

“什么机会?”于苏苏顿时两眼放光,一脸的财迷,果然是个合格的商人。

“我以后每个月的进项定然是不少的,嗯,跟你透个底儿吧,大致在三万白银上下,这些钱,死放着也生不出钱来,所以我便想把这些钱拿出来做些生意,不单单是这个粮油店,还有其他的。”连子宁细细说道:“但是我又抽不出功夫来做这些事儿,一开始想的是让城瑜做,但是这丫头历练毕竟还浅了些,所以呢,我就想着,让你来做这件事,城瑜在旁边帮衬着学着。你看如何?”

于苏苏眼珠子灵动的乱转了几下:“报酬几何?”

连子宁哈哈一笑,伸出一根手指:“一成的份子,怎样?”

“成交!”于苏苏一拍巴掌,干净爽快的答应下来。

连子宁熟知她的性子,也不诧异。

既然答应下来,两人便又仔细的商量了一下,定下了章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