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墨鼓 >

第29部分

墨鼓-第29部分

小说: 墨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件喜事。

洪德二年九月,白露,良辰吉日。

辰时,迎接皇后的鸾车将从陈桥卫府出发,途径雍州城最繁华热闹的兰亭大街。兰亭大街本就是雍州城的通衢之道,街道上酒肆商铺遍地都是,馆所驿站林立,往常都是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可今日却全无闭塞之感,雍州城的老百姓全都站在主道边,等着看皇后的鸾车经过。

卫明珠发绾如意髻,头戴紫金冠,身穿芙蓉素纱鲜红礼服,石榴纹曳地长裙,风姿袅袅的立在鸾车之上。銮车前有甲兵开路,后有宫婢随行,一路逶迤往东司马门方向入宫。

鸾车在经过兰亭大街的时,偶有微风吹开卫明珠面上红纱的一角,人群中便爆出发一阵阵惊呼。泽如明珠之光辉,笑若春风之淡雅,这才是百姓心中盼望的皇后,大齐的皇后。

皇帝在一人高的铜镜前立好,乐歌和御前众宫婢们,上前来为他穿衣带冠。待正红礼服上身,冠、带、鞋、佩按照礼仪全都穿戴齐整,众人便收拾箱盒一一退了出去,惟有乐歌还傻站在一旁,神情恍惚。

还记得是大庆年间的那一个夏天,她也曾在乐府的西厢见乐易试过新装。乐家迎娶安德公主的婚宴,她至今还记忆犹新,高朋满座,满朝文武皆来拜贺。

“如何?”皇帝突然发问。乐歌抬头,眼神中有些迷茫

“朕……穿这个怎样?”乐歌冲镜子看了一眼,点了点头说:“好。”

“哪里好?”皇帝莞尔。

乐歌侧头一想,自己都没料到,好听的话竟能张口就来:“风姿卓越,气度不凡。”

皇帝大笑了起来,扔给她一句:“俗气。”

“喜庆的都是俗气的。”

“是吗?”皇帝透过铜镜看着她,一身湖水绿的半臂锦白长裙,纤纤静美。他不禁有些奇怪,为什么她站在自己身旁,素雅和浓重竟能恰如其分地融合到一处来,在镜中绽放。

皇家婚礼庄重而繁琐,老亲王尚临为迎亲使,英勇侯邢度舟为主婚人,先在东司马门前奉迎,又在宁福殿外行册立礼,庙告之后,便是大宴。大宴从申时开始一直热闹到亥时也不曾散去。

中宫的沉芳殿,红烛高烧,明灯如昼。龙凤喜床上皇后卫明珠正襟危坐,众多宫婢环侍,皆是笑脸盈盈。卫明珠头盖红绸,只能看到内殿陈设的边边角角,这样陌生的环境让她很是紧张,她指尖微微颤抖,却又藏入袖中不想让人看见。

似过了许久,卫明珠微闻袍服轻动之声,身旁的宫婢们依次跪下行礼。

皇帝步履沉稳,一步步往床榻方向走来,在她面前停下。他今夜多饮了几杯酒,可从宴中出来被冷风一吹倒也清醒了不少。这铺天盖地的红色,深深浅浅,压抑得他似要喘不过气来,可即便是如此,他还是要和天下所有的新郎倌一样,行完一切虚礼,去接受这份喜气。

他随意用喜秤挑开卫明珠头上的红盖,伸手抬高她的下巴,一见之下倒也有刹那间的失神。

眼前女子,眉似远山,眼若秋水,虽珠翠满头,一身锦绣,却也盖不过她容颜之绝丽。

卫明珠,倒真是人如其名。

目光交错,卫明珠更是紧张,而他则在她的脸上细细寻找自己母亲的影子。

皇后……嫡妻,虽是明珠……可却姓卫!

皇帝挥退众人,殿中顿时极静。他伸手去解卫明珠领上的绣扣,她向后一退,怯怯地看着他。

他又俯身去吻她的唇,而她又是一躲。他心中大奇,只停下动作,盯着她看。

“表哥,我是……明珠。”她的自我介绍,让皇帝忍不住发笑,谁不知道她是明珠?

“那个……姑母,不,是太后说,表哥你喜欢文墨,明珠下过些功夫,也略有所得,不如我和表哥来谈谈书画?”

“谈书画?”皇帝唇角勾起,只觉得匪夷所思,新婚之夜,合卺缠绵之时,他的皇后却要和他秉烛夜谈,议论书画。虽觉得奇怪,可他还是坐下来问她:“你想谈什么?”

卫明珠下榻,竟从自己的嫁妆匣笼里翻出几副画来。她一一将这些画卷摊在喜床上,微笑着对皇帝说:“都是我临的,临的好不好?表哥看看。”

皇帝心中更疑,一一将画卷看过,倒也诚心赞美她:“不错,疏雅简洁,有高古之风。”

“真的好?”卫明珠目光中盈盈的期盼,让他不得不又对她的画再次肯定道:“嗯,真的好。”

“君无戏言?”

他实在有些忍俊不禁道:“君无戏言。”

卫明珠被他一赞,竟是极喜,捧着手中画卷呵呵笑出声来。

皇帝倾身靠在迎枕上,抬头盯着卫明珠看。只觉得她一颦一笑像个孩子,与他之间似更像表兄表妹,只有亲情没有情爱。卫明珠并不傻,她只是在用她的行为含蓄地同他表达,她不想和他同床,也不想和他欢好,她只愿意做这个皇后。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后!

皇帝一时兴致索然,起身对卫明珠说:“今日你累了,先歇着吧。朕还有些折子要看,不陪你了。”

“好。”卫明珠如释重负,对他淡淡一笑,笑容极是明媚。

皇帝转身离去,刚欲跨出殿去,只见卫明珠疾步追了过来,他以为她要改变主意,不料她言语斟酌,小心翼翼地对他说:“表哥,烦你明晨来接我,我们……要去姑母这里请安。”

他目中精光乍起,神情变幻莫测,轻轻应了句:“好。”

洞房花烛,良辰美景,他却被新娘赶了出来,皇帝想到这里不由觉得有些好笑。王舟侯在殿外,见他出来顿时张大了嘴,表情更是愣愣的。

夜色沉沉如墨,当空一轮明月,天地之间清光同沐。皇帝当前走着,王舟在后头跟着,两人穿过长长的永巷。走了一阵子,王舟终是没有忍住,轻声问了句:“皇上,要去何处?”

皇帝停步,望着夜色中重重殿宇,深深的内廷,心中暗想:“是啊,去哪呢?”

他沉凝片刻,复又起步,往广弘殿方向走去。

“今日是谁当值,竟……”王舟先走几步,来迎皇帝入阁。却见偌大一个内阁竟没有一个宫婢守夜,不禁有些恼怒。

“嘘!”皇帝跟着入内,一眼就看见乐歌靠在茶案边,支手浅眠,忙示意王舟不可扬声。

王舟很是乖觉,多看了乐歌两眼,默默地退了下去。

皇帝蹲□,好笑地看着乐歌。乐歌则微闭双眼,睡得正好。

他凑近来,只觉得幽香淡淡,沁入心脾。一缕秀发调皮地从她耳后钻出来,更衬得她的耳廓子略比白腻的肌肤要红一些,他看着这咫尺间的皎洁容颜,突然想起数日前,白子安曾来向自己求娶过她。

他当时是怎么说的?

“让朕再想想。”是了,就是这句,再想想。

40

40、变生肘腋 。。。

“儿子(明珠)给母后请安。”

太后晨起正在偏殿拜佛,见帝后二人携手而来,心中高兴,便拉着卫明珠到身边来坐,细细地将她打量了一番,笑道:“明珠觉着可好啊?”

“……好。”卫明珠带着几分新妇的羞涩,垂着头应了一句。

“那你呢?”太后又转身去问皇帝。

“儿子也好。”

皇帝心中好笑,轻轻瞥了卫明珠一眼,落在太后眼里自是一番小儿女的情态。

“你们好就是哀家好,也是天下好。”

“是。”帝后二人同应道。

太后的声音清澈,其中蕴含着深意,她用手轻轻去抚卫明珠的脸,带着几分慈母般的关怀:“他若是欺负你,你就和哀家说,哀家帮你治他。这内廷之中,除了哀家数你位份最高,别的女子都越不过你去。哀家还指望着你为我们大齐添几个皇子呢。”

卫明珠与太后目光交错,硬是强迫自己挤出个笑容来,点头称是。

皇帝坐了一阵子,便推说要去阁中议事,太后也不留他,只说:“去吧去吧,明珠留下,陪哀家说说话。”

皇帝走后,太后喊乏,卫明珠欲上前去替太后捶背,却被太后拒绝:“这些事自有宫婢们做,你贵为皇后,除了稳固地位,生下麟儿,别的什么都不用做。”太后语重心长,对她谆谆教诲:“在内廷不比在家中,不能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人人对你都只是面上恭敬,心里指不定想怎么害你呢。这是战场,虽无硝烟,其中残酷并不逊于沙场争斗。哀家昔日位分低,看尽人情世故、攀高踩低,荣耀地位全凭自己争取……你可比哀家幸运多了。”

“卫氏一族全凭母后造化。”

卫明珠的谦恭之态,让太后心里很是舒服,她和颜悦色地说:“内廷之中现在只有一个白美人,是已故国相白利天之女。这白利天城府颇深,最擅谋事,可生了个女儿却是温柔敦厚的性子。白子安常在皇帝身边,最说得上话……你对白氏倒可以多加笼络。接着还要入宫的韦氏、郑氏几个,哀家已经帮你掌过眼了,皆是姿色平平、懦弱无能之辈。可即便是如此,明珠你也不可掉以轻心,你的美貌是上天厚赐,你一定要善加利用,除了争宠更要争爱。”

太后说着说着,见卫明珠有些心不在焉,目光只在自己身后流连。她回过头去,见身后没有其他,只有一副内廷画馆昨日送来的《映日荷花图》,便疑道:“你也喜欢文墨?”

卫明珠面上一红,点了点头:“闺中无事,常常作画消遣。”

太后想了想,竟笑了起来:“好……好!和皇帝一个性子。”

“明珠画画只为打发时间,和皇上翰墨工巧不可同日而语。”

“你要是真比他强,他还不乐意了呢!你总须记得,世上男子有几个是真心看重女子才华的?对女子来说,容颜身段最最要紧,还有……”太后倾身过来,在卫明珠耳边窃窃低语,听得卫明珠面色越来越红,如海棠春醉一般。

“记住了?”太后说完,笑着问她。

“……嗯。”

卫明珠在太后阁中坐了一阵子,便告辞出来。宫婢们拥着她,从涵碧殿穿过曲桥碧池往中宫方向走去。 一路上,她见内廷草木遍地,滴翠流光,便起了兴致要去御园走走。

宫婢们引着她一路穿过红枫林,来到御河旁。卫明珠见河岸浓荫匝地,掩映碧瓦朱墙、水榭亭台,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先前太后对她说的那些争宠献媚之事也全不去想。

她站在阳光下回忆,记忆中只有那一句话:“若我们老了,就去寻一处有山有水的地方,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作画你煮茶,看儿孙们绕膝歌唱,就这样一辈子。”

她想着想着,突就涌上缱绻柔情的笑意,和几分若有似无的惆怅。

皇帝刚跨入阁中,就听见门外响起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只见乐歌抱着好几本书,走了进来。

“怎么了?”皇帝见她面色微红,鼻尖更是微微沁出汗意,不禁问道。

“奴婢见日头好,正在外院晒书。”乐歌回答完皇帝的话,便踮起脚,高举双手,欲将手中的书卷放到高高的花梨书架上去。

皇帝见她的身子摇摇晃晃,指尖像是总也够不着,便伸手将书拿过,轻轻帮她放入书架中。

“整得挺像样。”他见架上书籍按照年代、类别、作者都重新做了整理,看上去一目了然,不由赞道。

“政论史籍、大儒著说、地方志史、诗词、杂记、天文历法从下至上,分常读和不常读,方便取阅。至于……各地简章,奴婢将它放在皇上手边,以便皇上随时了解民生。”乐歌指了指御案边的乌木大匣,轻声说。

“好。”皇帝望着从上到下浩繁的书卷,低头问她一句:“你可读过隋山人的《广林记》?”

乐歌侧头一想,轻轻回应:“隋山人名动京华,著说颇多,可都是些辞藻华丽、言语晦涩的文章,不耐读。只有《广林记》文字素朴,情致动人,有时候读完了,过几个月再重新拾起来,又有新的意趣。

“那安嘉人的《衡山奇话》呢?”

“安嘉人是丞相公子,贵胄出身,世人都说他不知民间疾苦,好作无病呻吟之文。《衡山奇话》倒是其中异数,整篇巍巍大气,特别是他对当时四国争霸的形势分析,看得透彻。”

言谈之间,皇帝不由自主地深深凝视乐歌的眼眸,竟能从她眸中看到自己清晰的投影。

“你最喜欢哪部书 ?http://。朕喜欢……”皇帝边说边伸手去抽王敏的《南山集》,乐歌同时也伸出手去,两只手不经意地相覆在一起。

“……奴婢僭越。”乐歌连忙将手抽回。皇帝只觉冰凉柔腻,瞬间消逝无痕。他轻咳了一声,本想转身,但却怎么也迈不动步子。

“王敏本是书法名家,略逊文字,可《南山集》却似他擅长的那笔草书,结构简省,文意连绵,其中写到的各处市井风貌,诙谐有趣又不流俗,极好的。”乐歌连忙用说话来掩饰自己的那份窘意。

“朕对市井风俗所知不多,看了《南山集》方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有趣的事……”

光阴不动声色的流淌而过,又有不少贵族女子带着荣耀和梦想进入内廷。

谕旨布下:平遥侯韦留芳之女韦氏封为韦美人、车郎将戴成得之女戴氏封为戴美人、大鸿胪郑锦亮之女郑氏封为郑夫人,一时之间内廷中莺莺燕燕,脂粉浓香。

许多事被捕风捉影,在内人宫婢们的舌尖上翻转,无非是谁得了宠幸,谁受了冷落。不过人人都知道皇帝最眷顾中宫,宫婢们也时常可以看见帝后二人,并肩作画,携手同游,一时被传为佳话。

转眼到了中秋,皇帝委实有些忙碌,新税法初初推行不说,光是应付各地藩王的朝见,便片刻都没有空闲。齐国原来规定,藩王朝见,一般都在秋末初冬。可每次朝见下来,路近的几位藩王倒还好说,可身在南越、琅琊的几位藩王每每因为回到家中连年都过完了,便不由怨声载道。

皇帝体恤藩王们辛苦,将朝见之期往前挪了挪,故而刚到中秋,各地藩王驻扎的护卫营就把雍州城郊的地都给占了。

白子安身为安禄勋,司京城警卫之事,对此时特别敏感警惕。他总以英宗年间雍州城郊连营作乱之事为戒,广派人手扮作老百姓,混入雍州城的大街小巷,乡野城郊,以防止各营藩王护军哗变。

雍州城郊稻田连绵,沟渠纵横。雍水从其间而过,波澜壮阔。此时正是日落时分,田垄边走来一大一小两个男子。

“你跟着我走,我去哪儿你去哪儿。”

乐申耐不住家中寂寞,强烈要求白子安带他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