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墨鼓 >

第49部分

墨鼓-第49部分

小说: 墨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楼望是生是死谁都不知道,肯不肯出世更是未知之数,连申儿都知道事在人为,不试怎知呢?都说朔阳侯人面最广,号称三教九流无人不识,让他暗中寻访,或许会有所得呢?再说,这也是先帝未竟的愿望不是?”

他久久注视着她,双眸深邃如海,闪动着异样的光彩,看得她脸上微微发热。

“怎么了?”她明知故问。

“我在想……”

“想什么?”

“我不信,我学不会这东西。” 皇帝猛地坐了起来,又折了根草叶放在唇边,学她那样深吸了口气从喉咙深处徐徐吐出,倒也学得四五分神韵。皇帝颇为自得地瞥了她一眼,结果气息一下没有掌握好,后劲不继,“扑”地一声,草叶被他吹破了。乐歌扑倒在草地上笑得直不起身来,皇帝恼羞成怒,扔了草叶扑上去胳肢她,两人笑闹成一团。

夏日的午后,闷热得发慌,乐歌同往常一样来探卫明珠。

因卫明珠喜静,沉芳殿内外一点声音也无,冰绡青帘曳地,沉檀芳香袅袅。

“参见皇后。”乐歌走进殿来,见卫明珠躺在榻上,面色不豫,便吩咐宫婢们取来软枕垫在她身后,搀她坐起来。

“乐歌来了。”卫明珠牵动嘴角,朝她淡淡一笑。

“好些没?近日得了个有效的方子,拿来给你试试。”乐歌依照张丘的方子重新誊抄了一份,交给太医院,太医院确认无误后,按照方子煎好药,由太医院副医令安裘送过来。她亲自尝了药,用银匙舀了送到卫明珠唇边。

“……我怕苦。”卫明珠微微侧头,一脸嫌恶的神情,倒挺象乐申看到苦药时的表情,一时逗乐了她:“良药苦口,再说这药我尝了,一点都不苦。”

“我的病是沉痼之疾,无奏效之药。你为我费心张罗,辛苦了。”

“又来了,你最爱讲究这些虚礼。”这是先前卫明珠笑她的话,现在她原封不动还了回去。一时,两人目光相视,皆忍俊不禁。

“乐歌儿,你真好!”乐歌只觉手腕上一紧,是卫明珠用力一握:“在这内廷里,只有你真心真意地对我好,胜过自家姊妹。”

“还是皇后呢……和孩子似的!赶紧吃药吧。”乐歌将药反复吹了又吹,再次递了过来。

久违的温暖,让卫明珠眼中一酸,险些就要落下眼来。她自是忘不了卫绰儿的挖苦之言:做皇帝的女人若不得宠,无非是冷遇终年,生不如死。

长日无聊,她虽顶着“皇后”的光环,却也不过终日寂寥无事。独自作画,独自写字,做些女红针线用以消磨时光。从清晨枯坐到日落,特别到了夜里,沉芳殿空寂无声,寂寞悄然蔓延,她也害怕,她也彷徨,这一辈子还那么长,她该怎么办?可她是皇后,身份尊贵,喜怒均要不形于色,她的痛苦和无奈没有人可以倾诉,更没有人会理解。

虽然畏苦,卫明珠不忍拂了她的好意,便喝了几口。

药汁入口酸涩,略有杏仁的苦味,无比熟悉的味道,让她的身躯不由一震,面色红了又白,白了又红。

乐歌只佯装不见,自顾自地从怀中拿出一张药方,递到她手中说:“ 款冬花一钱、桑白皮两钱、紫菀、苏子、沉香、茯苓、杏仁各一钱半、另有橘红、制半夏和黄芩若干,专治痰恋不化;气机阻滞……若欲除根;须经年累月;服药不断。”

“你……” 卫明珠的双眼瞬间红了起来,紧紧揪住自己的衣襟,整个人微微颤抖。

67

67、深宫秋思 。。。

作者有话要说:《秋思》是笋笋写的,我挪两句来用用,实在是没时间想词曲。

给我RP吧!祝我考试通过吧!星期一再见了。

再没有人能写出比他更好的字,温润秀劲,风骨奇绝。

纵是卫明珠一再强忍,可眼泪还是在眼眶里打转,渐渐模糊了视线。

为了她的病,他曾风雨无阻地走遍了雍州城所有的药坊和医铺。有一次,他为了寻找一个蜀地来的名医,竟日日徒步上寒山,还爬上了高高的盘龙崖,害她担心后怕了好久。

一年时间的劳心劳力,终于换来了一纸良方。望着他又黑又瘦的憔悴模样,她狠狠地冲他发了一通脾气,可他却置若罔闻,只握着她的手说:“明珠,好好吃药!等来日你的病痊愈了,能经得起舟车劳顿,我就带你回吴中去,那里山水清嘉,你一定会喜欢。”

来日?还能有来日吗?

高高的宫墙和无可奈何的身份断绝了她全部的希望,她永远都会是皇后,大齐的皇后。活着的时候陪伴君侧,是最光鲜亮丽的摆设,死后则变成一纸画像,一方牌位,供奉在奉先殿内。

想到此处,她心里愈苦,反倒觉得药是甜的,一仰头全都喝了下去。

乐歌趁她喝药之际,突然将她手中捏得紧紧的药方夺了过来,擦起火折子将它点燃, “哧”的一声后,纸笺瞬间付之一炬。

“不要!”卫明珠大声喝阻她,却已经来不及了。她红着眼,早将心中禁忌抛诸脑后,怒问道:“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乐歌手上加力,紧紧地握住了卫明珠的臂膀,斩钉截铁地说:“这药方是我从燕国带来的,交给太医院供皇后缓解哮症所用,皇后你要记住了,一定要记住了!”

一语惊动梦中人,卫明珠听罢身子一软,良久怔怔无言。

是了,若乐歌不这样做,她一定会把这方子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贴身存放。可人再怎么仔细,总会有疏漏之处,以张丘的翰墨工巧,无人能出其右,字迹太过容易被人辨识。一旦被居心叵测之人发现,她和张丘纵是清清白白,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卫明珠徐徐抬首,望着乐歌欲语还休。

乐歌改换身份,被封为昭仪后,太后曾不厌其烦地反复告诫她:“明珠你要记得,乐氏才是你真正的对手!”

可这个 “对手”却实实在在地关心她,春风细雨般地爱护她,处处为她着想!

此时,她仅有的疑虑和防备都顾不上了,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乐歌,放声大哭起来:“乐歌儿,我好苦啊!”

乐歌回搂着她,叹息一声,轻轻地拍着她的背,温柔低语蕴含着安定人心的力量:“没事了,哭出来就好了。”

七月凉风渐起,内人、宫婢们均忙得手足不停,一为中秋之喜,二为太后寿诞将近,灵安庙要修缮、乐坊“集雅馆”内也要挖个大池子出来。各郡府陆续上贡的寿礼,光点算入库一事就让少府一众官员在背地里骂娘。

闽州郡所献的铜胎海藤妙法莲华观音像早早地就被抬入灵安庙,诵经开光,更有越州郡得意绣坊赶制大礼所用的十八罗汉悬幛,流光炫紫,线绣错综。梁楹重漆,炉尊新铸,尽显皇家的气度和雍雅。

卫明珠因用药得宜,身体日渐康复。她本是内廷之主,主理寿诞一事责无旁贷,便也跟着忙碌了起来。

这日午后,卫明珠约乐歌一道,去乐坊择赏歌舞,以备太后寿诞当日所用。

内廷乐坊设于太祖广弘十年,专司雅乐、器礼和舞蹈。洪德年始,因太后酷爱艺乐,增设了戏、诵、耍、评四馆,一时舍人、乐工云集。

两人相携而来,刚跨入“集雅馆”内,便见十二人一行的伶人们身着葵黄半臂帛绡长裙,一顺的云髻斜偏,个个年轻窈窕,仪容出众。她们吹管笙、击钟磬,操琴瑟,同奏则五音和谐,迭奏则空灵婉转。十二人齐身下拜,声音清婉悦耳:“参见皇后,参见昭仪。”

卫明珠精于书画,不甚通乐律,择伶选乐皆由乐歌做主。若遇不解之处,她便向乐歌请教,两人一个说一个听,倒也不觉时光流逝。

“这是什么?倒也新奇有趣。”卫明珠指了指伶人手中的木管。只见这木管形状奇特,管口上插着苇制的哨子用以发音。

“这叫筚篥,乃胡地乐器,其声悲戚,大多为教坊所用。”乐歌向她介绍道。

“果然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卫明珠不由赞叹。

乐歌和卫明珠立在一旁看了一阵伶人排演的曲目,卫明珠便问乐歌:“我在这上头不太懂,你觉得如何?”

乐歌点点头,笑道:“好则好矣,只是——都是些司空见惯的东西,无甚惊艳之处。可惜自郭怀叙逝后,内廷便再也不起‘巍山之舞’了,实乃憾事啊。”

“巍山之舞?”卫明珠闻所未闻。

“嗯”,乐歌点头道:“太祖广弘十五年,龙驾亲临巍山祭天时的祭舞,舞曲由巍山道观的道人们所谱。博士洪广躬逢其盛,感其煌煌大观,便将曲谱拿回来交给了乐坊,乐坊遂排演了‘巍山之舞’。此舞雄浑壮阔,气势昂昂,非能人不可驾驭也!”

“噢!原来如此,那真是可惜了,天下哪里还能找出第二个郭舍人呢?”卫明珠也不禁惋惜。

“是啊,郭舍人乃不世出的奇才,佳人难再得。”乐歌点头叹道。

过了一阵,卫明珠忽然眼睛一亮,转头对乐歌道:“你还记不记得‘城隍神诞’大祭上跳剑舞的那个伶人霍兰?”

“霍兰?”乐歌微微一愣。

“对啊,就是他。当日众妃不是都异口同声地说霍兰舞姿精妙尤胜舍人郭怀叙吗?要不,我们就让他进宫,重排‘巍山之舞’,如何?”

“嗯,若霍兰能重现‘巍山之舞’,母后一定会高兴。只是——霍兰乃一介市井草民,虽才艺出众,怕也未必能重现这雅乐大典吧?”乐歌微一沉吟。

“无妨,乐坊既有曲谱便不难复原。悠悠百年,太祖遗音重现人间,既可引后人追思,又可彰显我朝盛世,皇上也会喜欢的。”卫明珠眼神发亮。

乐歌点头笑道:“既然如此,一切全凭皇后做主。”

卫明珠打定了主意,对立在一旁的乐坊坊主贾奇令道:“让太清楼伶官霍兰即刻入宫,封舍人,居集雅馆,主持排演‘巍山之舞’。”

“遵皇后懿旨。”

卫明珠定下这件大事,便松了口气,又同乐歌看了一阵,两人才说说笑笑地回宫而去。

走得很远了,乐歌听见伶人们齐声颂唱起《秋思》:

空照返,鹊巢枝雁归南,行人过欲尽,斯人独不还,

霜满天,听空山夜啼猿,一更复一漏,辗转摧心肝。

悲郁浓重的旋律,长久地萦绕在宫廷。

秋老虎热得骇人,天上仿佛要堕下火来。

韦璧接了寻访楼望的差事,广派人手去各郡府打听,可一直没有音讯。他自己也不敢闲着,走街串巷、不着边际地找人闲唠,想从中寻出关于楼望行踪的蛛丝马迹来。

兰亭大街后的泗水、虎头两大胡同,是贩夫走卒、佣工匠役、三教九流云集之所,各郡府来雍州城讨生计的流民也大多拥集在此处。这些人一歇下活,嘴皮子最不能闲,专拿市井流言、内廷隐事、官场秘闻来说事。

“当今皇上都登基三年了吧,宫里头号称佳丽三千,这些婆娘虽长得漂亮,却都是些不会下蛋的母鸡啊。”

“可不是嘛,听说朝廷里御史大人们都有意见了。”

“依我看是‘那位’那活儿不行吧!”不知是谁压低声音,语出惊人,众人都心照不宣地哈哈大笑起来。内中有老成的,一边笑一边忙又低声喝斥道:“活得不耐烦了?!满嘴的胡诌啥呢!”

“太祖传太宗、太宗传英宗、英宗传先帝,当今皇上若绝了后,这龙椅不知由谁来坐呢?”一人又问道。

另一人见越说越不像话,便横来一眼道:“算了算了,快别胡说了,当心祸从口出。总之轮不到你也轮不到我,任是谁呢?只要不打仗,给我们一口饭吃就成!”

“可不是,只要不折腾到我们头上,管他娘的呢!还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是正经……”

韦璧穿行其间,耳边听到的都是这些粗俗腌臜之语,气不打一处来,顿时没了查访楼望的心情,当即就折返,沿着兰亭大街回朝房。途径仙华门外场,正遇白子安入宫觐见,两人停下脚步,说了几句。这不说倒还好,一说皆是脸色大变。

“眼下军中都传遍了,什么大逆不道、龌龊的话都有!听说是韩贾、楚次留二位御史率先上的折子,什么皇嗣有关国体、牵涉国运云云,说的是振振有词。言下之意是要皇上从宗室子弟中择贤者封为太子。皇上还年轻,这不是存心恶心人吗?”白子安怒道。

韦璧本就是聪明绝顶之人,细想之下立刻明白过来:“蓄之既久,其发必烈,有人这回是卯足力气反击了。拿皇嗣做文章,高!实在是高!”

白子安也醒悟了:“怪不得韩贾和楚次留的折子一到尚书署,就被御史大人遮遮掩掩地藏了起来,邢度舟还惺惺作态地骂了句:这两个狗屁混账东西。一句粗话,倒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了。”

“御史大人是树叶子打下来,都怕被打破头的人,但凡有事能不沾就不沾。可这件事不一样,皇上的位置坐得稳不稳,关系到他的位置坐得稳不稳,他一定会站在皇上这边。至于田咫,左右摇摆的小人!眼下你我应立即暗中联络朝中官员,务必让更多人站在皇上这边。此事非同小可,断不能让邢家得逞。”

白子安眉头紧皱:“这么严重?”

“怎么不严重?”韦璧久涉朝政,十分明白官场险恶,些许微风就可掀起滔天巨浪。

“好!你我分头行事。”

“嗯。”

两人正欲离去,便见王舟疾步而来:“朔阳侯、白大人请留步!皇上有请。”

韦璧、白子安对视一眼,连忙脚步不停,跟着王舟就往广弘殿走。

王舟边走边照常提醒他们一句:“侯爷,白大人,皇上正在气头上……昭仪娘娘还在殿门口站着呢!”

68

68、乃见狂且 。。。

白子安、韦璧在殿外见到乐歌,两人同她见过礼,便匆忙地走入殿中。行入殿门前,白子安转头看了她一眼,只见她立在廊下,衣袂轻扬,看到自己回头,便含笑对他颔首致意。白子安心中一酸,忙掉头紧随韦璧而入。

甫一入阁,便有宫婢递来凉茶冰碗。他二人无心食用,皆正襟危坐,神情沉肃,等着皇帝先开口。

王舟惦记着乐歌还在殿外侯着,上前说:“皇上,昭仪她还……”

“不见不见!谁都不见!”皇帝烦躁地一挥手。

“是。”王舟无奈退下。白子安和韦璧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均暗暗吃惊。

皇帝埋首文书,既不抬头,也不说话,一时气氛微僵。

白子安、韦璧与尚隐是龙潜之交,又心思灵透,岂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