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

第102部分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第102部分

小说: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境.这跟武侠本身是一个道理。上升一个档次.就叫文化!”李思明说道.他总觉得外国人看中国功夫片看的就是这一点。
“明白了。”梅编剧似乎抓了关键。
“再改一改吧。你将会出一炮打响的。”李思明看他眉头紧锁的样子,觉得有必要画一张大饼诱惑他。这一点他在做军队指挥官时.做得习惯了,在令行禁止的同时,还要时不时给下属一些甜枣吃。
“我真有可能出名吗?”果然梅编剧听到这话.喜不自胜.“那我马上回去改。”
“慢慢来.你会成为本港第一编剧的!”李思明看着他匆忙的背影喊着.带着一些调侃的味道。
“你不地道!”曾智指着李思明笑骂道。
“我这是知人善任呐.这是科学管理,你懂不?没准人家还要谢我呢!”李思明不以为意。
他话还没说完.梅编剧去而复返.那顶着黑眼圈的头颅从门外伸进来:“谢谢你,李导演!”
“哈哈!”李思明大笑,连坐在一角看报纸的小刀也笑了.只有曾智一个人哭笑不得。
 
   
第二十章 神棍的预言


梅编剧走后.李思明和曾智两人讨论开工事宜.开拍还早呢。
“我需要一个副导演,就刘导算了.我跟他捉过,他有点动心。现在你曾太子以曾大老板的身份三顾茅庐,他立马就会答应。这事一定要抓紧喽!”李思明对着曾智说道。
“还有开头这场‘牡丹坊’这场戏.需要女主角会中国民间舞蹈。所以我需要一个舞蹈老师,要会跳更要会编舞.一定要具有中国传统舞蹈的风韵.让观众在前三分钟就会被吸引。咱不止会打打杀杀.咱是文化人!要多文化有多文化!”
“服装要专门设计.要体现出唐代的浮华为本.色彩绚丽多彩,要让观众有惊艳之感。男演员的服装也要看上去要多英气有多英气,像大侠的样子,别像眼下功夫片里大多是民初的功夫装.让人看得腻味。”
“武打要有专门武师去设计.不是李小龙式的.我需要打起来好看.至实用不实用我就不管了,有没有违背地心吸力的物理学常识也不用管.总之是要多好看有多好看!”
“需要专门的中国古典音乐作曲家,因为这场戏中每一场都几乎用到.一定是咱老祖宗留传下来的音乐风格.比如十面埋伏这一类的。西方音乐适合的也要借用。我需要借助音乐烘托主体,表现人物心理和现场气氛。比如逃亡这一段戏。让观众跟着音乐起.要多吸引有吸引。”
“还需要技术高的录音师,绝对是最真实可信的声音。每一个声音都要有独特的表现力.一定要和人物,故事,情感有关,否则坚决舍弃。比如刀砍断竹子地声音.要厚重却干净利落,突出它的杀伤力和神秘感,要多震撼有多震撼!”
“其他摄影,道具,美工之类,一定要专业人士去做.因为我们的电影不管精不精彩,画面一定是精致的,要多精致有多精致。”
…………
李思明背着手,在办公桌前踱着步子.他的要求一个接一个的从嘴中蹦出。
“你在听吗?”李思明停下来看着已经石化了的曾智。
“啊……我在想这要花多少钱?”曾智合上了张了半天地嘴。
“一千万吧,包括所有的费用。”李思明报了个数字。
“一千万?”曾智合上笔记本,“你真得疯了!”
“你别吃惊.也许只要五百万.也许要两千万或者更多.反正我对物价,人工费什么的没什么概念。”
“我开头还以为你会先花个百八十万,先拍个低成本的练练手,你胆子不小。哎.我交友不慎呐!”
“咱不是有钱吗.我这个大股东都不怕,你怕个球啊!再说了,我相信大投入才有大丰收!”李思明道。
“我在想.这事要是传出去.说我曾智花一千万请来一个来自大陆地楞头青拍电影.全香港的人恐怕都排队等着看我笑话。你说丢人不丢人?你不要面子我还要面子呢!”曾智抗议道。
“面子从来就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只要咱们挣回来地.什么都有了,面子值多少?”李思明不理他的抗议,“大文豪鲁迅说过: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们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再说了,要是所有人都等着看我们笑话.我们就赚了。”
“还赚了?我没听错吧?”曾智睁大眼睛不解地问道.大有不说清楚就拼命地架势。
“你看,你曾太子花了这么巨的一笔钱,请我来拍电影,是个人都会认为你疯了。人们就会想了,是什么让你敢花这么一笔钱?有没有什么内幕?人都是有好奇心的.这一来二去,我们这部电影还没影儿.全香港人都知道了。同时.我们还可以找几个枪手.全是骂我们的那种,花钱请人骂我们.吊足了全香港人的味口,这叫新闻炒作!”
“花钱请人骂我们?你不仅是疯了.得的还是失心疯的那种!”
“对!我们不像邵氏,嘉禾,新艺城这样的公司,咱只能出此奇谋.保准让所有地人为了看笑话走进电影院!这得省了多少宣传费?”
“我不得不说.你是全香港最无耻的裔人!”曾智感叹道。
“谢谢夸奖!”李思明耸耸肩,两手一摊,“不过我不承你地情.因为我只是一位未来的电影导演而已.香江电影公司的老板正是你曾某人。”
曾智也不争辩.低头想了想,将搭在座椅上的西服往身上一套.拉着李思明就往外走。
“干什么呀你.你不会现在就带我去报社揭穿我吧?真要那样,也得先放出消息才行!”李思明拉住他道。
“少啰嗦,你跟我去见一个人!”曾智走在请前面.快速地钻进车内。
李思明被他心急火燎的架势搞得糊涂了。
“快上车.我带你去请教一下‘权威邝’!”曾智从车内伸出脑袋,叫道。
“那是何方神圣?”李思明不解地问道。
“权威邝”是何许人?居然让长在红旗下的无神论者曾智巴巴地跑去请教他?难道他是电影界老前辈?非也,“权威邝”并非电影界中人,对电影是一窍不通。他是前程的预告人,迷津的指导者,俗称“看相佬”.也就是看相的,因为他讲话斩钉截铁,从不转弯抹角,批你穷就穷,说你富就富。谁确程度十分高,大家才称他做“权威邝”。
香港人就是有些迷信,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地导演们在开拍之前.总会举办隆重的开机仪式.无非是祭拜关公爷.以寻求保佑。这纯属无稽之谈.没听说拜了关公,就一定会成功,那些拍摄过程中出意外的事件还少吗?这些意外事件往往又被娱记们拿来炒作。这股风气后来又被大陆人学去了.好地不学尽学不好的。但是中国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作怪.拜一下神灵,求得心理安慰而已。
李思明对曾智的奇谈怪论嗤之以鼻。不过.他对这个号称半仙的人还是挺感兴趣的.自然要识一下庐山真面目。想看看其到底是装腔作势还是真材实料。
曾智怀着忐忑的心情,来问拍电影地前途。前面来问前途的人络绎不绝,生意挺红火的,红包自然大大的有。李思明觉得这个行业很“钱途”,全凭一张嘴.无需任何成本投入!
“权威邝”身穿长衫,下巴留着长长地美须,很显然经过细心地修剪.一副高深莫测仙风道骨的样子,用他炯炯有神的目光盯着两人,又看他们的手掌.又问他们地出生日期。他们两个就像小学生一样,等待老师派发成绩表。沉默一会之后.“权威邝”突然面色一沉,大力一拍桌台,如同衙门里的县官审案,重拍惊堂木一般,全神贯注的曾智被他这一举动惊得心惊肉跳。“权威邝”用手指着他们两人说:“你们俩合组公司.我保证五年之内.你们一定……”
“一定大亏啦!”曾智想,困为从他严肃表情看来己告诉他。
“权威邝”清理一下喉咙,伸出一只手五个手指头:“五年之内.你们一定会赚这个数。”
“五千万?”曾智小心地问道。他心里非常开心.虽然离李思明吹嘘的少了点.至少是有赚了。曾智高兴得目瞪口呆。
岂料“权威邝”再大力拍台,说:“系美金计算,系五亿美金啦。”
李思明忍不住笑了笑,这跟自己希望得到地最低数字相同,不料“权威邝”下面一句话让他也目瞪口呆
“不对啊.一只手五根手指头。你们应该是五个人,怎么少了三个人。”“权威邝”瞧了瞧站在一旁的小刀.“如果是五个人的话,应该不止这个数的!我再算一卦……嗯,你们确实是前途无量啊,怎么钱都被你们赚了?没道理!”
李思明和曾智,还有小刀三人都被震住了.他怎么就知道是五个人?还是李思明最先回过神来,大力一拍巳经石化了的曾智:“天灵灵.地灵灵,快快还魂喽!”
醒悟过来的曾智,从兜里掏出一叠钞票,递给“权威邝”。不料“权威邝”却非说要参股他的公司。
“这样吧,等我们的公司将来要是上市了.一定送你干股!”李思明许下空头支票道。不理还在喋喋不休地“权威邝”.李思明和小刀拉着还在做着白日梦的曾智离开了。
正在外面等着地司机程叔看到曾太子被架着出来,以为出了什么事.连忙下车帮忙。
“程叔.他没事.就是太兴奋了!开车.到海边去.扔下去洗个澡就好了。”李思明道。
“要去你去!”曾智终于还魂了,甩开两人的手,又活蹦乱跳了。
“我说你也是富人家的孩子,岁说你也吃过几年苦.也曾经历过背朝蓝天面朝土的日子,就那样见钱眼开?”
“家里是家里.我是我.这不一样!”曾智认真地说道。
“好,好.我错了.算你有志气!”
“咱们要尽快开工,时间就是金钱呐!”曾智道.现在他的信心百倍.“还有大帅他们要毕业了吧?”
“我说你在香港这才几年.就变得这样迷信了,一个神棍的话你也信?就算他是个预言家.凭他一句话.你就换了一个人似的?唯心!”
“那这五兄弟是怎么回事?”
“说不定是跟你串通一气!”
“那我岂不是自己骗自己?”曾智反问道。李思明还其无话反驳他,这样也好,总比曾智天天拿着计算器,计算口袋里的钱还剩下多少要好。
“如果这个神棍的预言成真的话,那真算得上一个还算伟大的预言!”李思明暗想道。
 
   
第二十一章 千万不要得罪女记者


有了“权威邝”的预言.曾智的干劲十足。
人要是有了希望.看到成功己在前面向自己招手了.就会变成曾智这个样子:每天东奔西跑.一付办大事业的样子。现在他已经不再乎什么面子的问题了,他已经将这部电影的信息通过他的狐朋狗友,给散发了出去,很快这一消息就扩散开来,人人都在谈论这部大制作成功的可能性。
李思明心里想.要是砸了,曾智会不会暴走,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他说不定去谋杀“权威邝”。刘导倒是被说动了.其中曾智自然是三顾茅庐,给足了面子。刘导很敬业,从答应那天起.就过来和李思明、曾智、梅大编剧一起研究起剧本起来,当他看到剧本时,就被吸引住了。当李思明抛出几个想法或者说是创意的东西.刘导更有信心了。所以李思明成功地掩盖起自己的无知,确立了自己的“权威”。
有了刘导的加盟.李思明自然不会让他闲着,选演员、推荐摄影师、录音师、化妆师、剪辑师、美工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全压给他了。李思明干什么了?他每天继续在摄影棚间偷师.用他的解释说是:闭门练内功。
“我忽然发现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后果很严重的问题!”曾智某天说道。
“有什么事你老就说.别玩深沉!”李思明道。
“我们需要外景吧,比如竹林这场戏的外景在香港可没有?按照你的想法.我们大部分戏都得去外景地拍!”曾智说道。
“啊?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你怎么不早说?”李思明责怪道.这个新情况他应该早点想到。
“你还是导演呢!”曾智抱怨道.“剧本里需要的外景,恐怕只有大陆才有吧。很久没投资拍电影了.我都给忘了。”
“那就派人去大陆找。”李思明道。
“你以为去大陆只要你我带着证件就行了?在大陆拍电影不是你想去就去的。”
“那怎么办?”李思明也有点急了.他可没想到这一点。
“现在有一个办法。不过我们可能会损失一点利益!”
“别废话了.你说说看。”
“香港有一个叫做银都机构的.是以前长城、凤凰、新联三家电影公司组成的.他们是左派电影公司.换句话说,有内地背景。全香港只有他们才有在大陆自由拍摄电影的权利。”曾智道。
在香港地电影史上.有一段时间有好几间公司代表左右双方。各以自己的电影手法表达自己的政治恩想。左派有长凤新:长城、凤凰和新联。两派在银幕上除了各抒己见外,银幕下更互相攻击和抵制,甚至使用银弹政策.争夺演员和导演。后来.这热潮逐渐退却.这是因为市场的力量。一般市民进入电影院为的只是开心和娱乐.政治斗争对他们来说,只是花边新闻而已。除了鲜明的政治背景,长城、凤凰和新联三间电影公司也各有特色.拍摄了多部极富思想性、娱乐性和艺术性的电影。五十年代后期.为了更贴近市场.长风新的制作渐趋多元化,戏曲片、喜剧片、奇情片、武打片和纪录片,这些电影在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困为它们拥有到内地拍摄的优势。不少在五、六十年代至今令人难忘的大明星都来自这三间公司.如关山、林黛、傅奇、石慧、乐蒂等等。当然,不得不提的是.长城的大公主——夏梦。文革十年.中国社会动荡。长城、凤凰和新联亦受到政治运动影响而产量大减。长城、凤凰和新联在一九八一年,正式合并为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并着意培养新晋导演,例如方育平、许鞍华、严浩,对香港电影地新浪潮运动有一定贡献。虽然面对环境的变化.银都机构并没有脱离长凤新时代那种写实主义和关怀社会地风格。九十年代的《飞越黄昏》、《笼民》、《童党》、《庙街皇后》等,都触及了主流商业电影所忽略的题材。
“你的意思是跟他们合作?”李思明问道。他对这新情况一无所知。
“是的.恐怕我们得付出一些代价。听说他们准备去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