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明朝好丈夫 >

第59部分

明朝好丈夫-第59部分

小说: 明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日之期已经过去,前九天,柳乘风每天清早就开始给朱厚照讲故事,或是到这东宫的花园闲逛散步,看了一株花,或是讲到了哪个人物,便教朱厚照先想一想,感悟之后,再动笔写文章,之后再一遍遍地给他讲解、修改,这样的教育方法让朱厚照兴致盎然,朱厚照本就是绝顶聪明的人,四五十篇文章写下来,虽然不至于得心应手,可是引经据典和采用词句方面已经不再是从前那样生涩了。

柳乘风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不丢人就好,若是能超水准发挥,那就更好不过。毕竟朱厚照的对手不是进士、秀才,而是一群草包宗室,这些人也就在朱家的圈子里还能得意一下,出去随便拉一个秀才出来,也足够震慑全场了。

到了第十天,柳乘风居然不教朱厚照读书了,而是叫人刻了麻将,教朱厚照打麻将,这么做,自然是要让朱厚照好放松自己,免得他紧张,麻将这东西,制作起来本来就不麻烦,再加上这是东宫,只要柳乘风一句吩咐,立即有太监请来工匠照做,一个时辰也就能制出来,大家凑在一起,‘小赌’怡情倒也是一件美事。

柳乘风叫人撤了麻将桌子,收了拮据,大家便各自散去,回房睡了。

黯淡的月色照在这东宫的琉璃瓦上,桂花树亭亭玉立在月影之下,柳乘风在这长廊里发了一会儿呆,借着月光,也回了自己的卧房。

若说他不紧张也是假的,这一场比试事关着他的前程,能否得到皇帝的青睐,做这天子门生,也只能孤注这一掷了。

“但愿……明日能取胜吧!”柳乘风在心里想着,幽幽地吁了口气。

……………………………………………………

一大清早,北京城里雾蒙蒙的,更夫打了最后一次更,已是拖着疲乏的脚步回去歇了。北京的内城与外城不同,若是外城,这个时候街上想必已有了不少的人影,各忙各家的生业开始奔波起来。而内城这边却是宛如旷野一样的寂静,连也夜里悬在各家府邸门前的灯笼,此刻也都熄了。

偶尔,会有几家府邸开了侧门,会有几个小厮、家仆出入,不过这些人都知道规矩,都尽量地蹑手蹑脚,像是生怕吵到了谁家的贵人似的。

闵梳台的东面,是一溜儿衙门,其中最宏伟的自是那鸿胪寺了,鸿胪寺占地极大,连绵数百丈,与皇内城遥遥相望,高拱的围墙之下郁郁葱葱,亭台楼阁络绎不绝。这儿与后世的国宾馆类似,是接待各藩国使臣的场所,往常的时候,这里大多是静籁无声,住的人极少,出入的也都是清扫、修葺的差役,可是这几日却大大不同了,藩王们络绎到京,都已安排在这里住下,各藩王之间,天南地北,虽说百年前是一家,可是却都素未蒙面,谁也不认识,于是大家所住的居所也都是曲径分明,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

藩王、王子其实并不多,满打满算也不过数十个而已,可是带来的仆役和随扈却是不少,这么一大帮子人,操着各种口音,自然让这里多了几分生气。

辰时刚过,鸿胪寺的大门已是张开了,从那幽幽的门洞里走出三三两两的人来,打前的是提着灯笼弓着身给主人照路的仆役,再后头就是几个随扈,而此刻,两个华服之人肩并肩的踱步出来。

年长的那个,戴着王冠,身披四爪蟒袍,大腹便便,富贵逼人。

跟随在这年长之人身后的,则是一个蟒袍的青年,生得颇为俊朗,眉宇之间隐含着几分锐气,那一双眸子颇有咄咄逼人的气势。

“两位王爷,看着点路走。”前头打灯的奴仆谄笑着提醒。

不过这二人却并不理会,瞧这亲昵交谈的姿态却像一对父子,一门二王,大明朝不是没有,不过当下,却只有宁王和上高王两人。

宁王朱觐钧看了看这天色,慢吞吞地道:“这时间过得真慢,也不知宫门开了没有。”

上高王朱宸濠朝父王笑了笑,道:“父王是迫不及待要让皇上和太子出丑了?”

“等了这么久,终于有了一次机会,父王还真有点儿等不及了!”朱觐钧淡淡一笑,肥头大耳的脸上变得有些红润起来,继续道:“咱们宁王一系吃了多少亏?到现在,咱们的祖宗还被天下人笑话是小丑,宸濠,你看……”朱觐钧用手遥指着薄雾中的紫禁城轮廓,朝那轮廓叹了口气,道:“先祖就在这里被燕王赶出了京城,这一去就是五十年。五十年,他们住在紫禁城里,手掌天下翻云覆雨。再看看你我……”

朱宸濠被父王大逆不道的话吓了一跳,连忙道:“父王慎言,小心隔墙有耳,本文字由贴吧提供。”

朱觐钧冷笑一声,左右张望一眼,道:“这里都是心腹之人,没什么不敢说的,父王的意思是要告诉你,这是他们欠咱们的,他们欠了咱们,今日父王来,不过是讨点利息。”




第九十九章:所图甚大

清晨的曙光自这个时候绽放出来,阴霾的天空翻滚出一缕刺人的光芒。

宁王朱觐钧负着手,与上高王朱宸濠二人肩并肩在这一缕晨光下慢慢踱步,身后的侍卫、奴仆、车仗步步紧随。

“咱们在南昌,吃了多少苦啊……”朱觐钧目光地遥遥看着紫禁城,不由发出感叹:“在南昌府的时候,至多忧愤而已,今日到了京城,看到这巍峨的宫城,父王才知道,咱们先祖一念之差,便将这大好的山河拱手让人了,与他们一比,咱们的这点富贵,就像金玉和败絮一样。”

朱宸濠双眉沉起,道:“父王,木已成舟,又何必介怀?”

朱觐钧驻足,朝朱宸濠冷笑道:“木已成舟了吗?依父王看却是未必,当年宋室烛影斧声,宋太宗做了皇帝,可是几十年后,天下还不是又回到了太祖一系的头上?世事难料,你知道吗?”

“可是……”朱宸濠忧心重重地道:“可是就算世事难料,父王更该隐忍不发,又何必借着今日这个机会羞辱他们?他们现在毕竟是皇上和太子,若是惹得急了……”

朱觐钧笑吟吟地打断朱宸濠道:“宸濠,这一次你错了,父王这么做,就是要表现父王的愚蠢,当今这皇帝,父王观之倒是有为之君,他这个人表面宽厚,可是却暗藏机心,深不可测。咱们在南昌的许多动作,难道他会一点儿都不知道?不,他知道,他知道咱们随意欺辱朝廷委派的巡抚,也知道布政司等官员是咱们的人,更知道王府之中,豪杰纷纷依附……”

朱觐钧深深叹了口气,嘴角浮出一丝似有似无的冷笑,那一双眼睛仿佛透过了薄雾洞察一切,他慢悠悠地继续道:“他知道,但是没有动手,怕的是什么?无非是他想做圣君,不愿有宗室相残的污点,另一方面,也是查无实据而已。咱们要让他放心,让他知道咱们闹不出什么动静来,你以为对他俯首帖耳就成了吗?错了!咱们要闹,闹个天翻地覆,让他知道,咱们招募豪杰、笼络官员,其实都是愚夫的行径,宁王在这里急不可待地挑衅当今天子,这是向人表明心迹,是告诉别人,我们有野心,但是不懂得隐忍,不知进退,愚不可及,做不得什么大喵事。如此,他才能放心,反而会对咱们做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顾全自己的宽厚之名。”

朱宸濠似乎在消化着父王的话,良久,他双眸抖张,顿悟道:“父王高明,孩儿明白了。”

弘治那样的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名声,爱惜自己的羽毛,是绝不可能和一个连隐忍都不懂,不知进退,没有任何机心的王爷动手的。屠戮宗室就是不仁,不仁就是毁坏自己的声名。

从某种意义来说,朱觐钧这么做,一方面是要出一口恶气,可是另一方面却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

朱宸濠心中暗暗私咐:这样的事古已有之,当年燕王朱棣装疯卖傻,为的就是表示自己并无威胁朱允文的野心,背地里却是厉兵秣马,此后靖难之役,一举夺得九鼎。而父王现在所做所为,岂不是和那燕王一样?父王的心机,果然深不可测。

正在这时,朱觐钧又是叹了口气,道:“只是当今天下升平,弘治在一日,父皇只怕也唯有壮士未酬了。倒是那个太子……”朱觐钧冷笑道:“那个太子却是连当年的朱允文都不如,顽劣不堪,耽于享乐,昏聩糊涂。宸濠,这是你的机会,异日太子登极,弘治营造的盛世太平也就结束了,宁王一系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了,而父王现在所做的,也都是为你搭桥铺路,一旦时机成熟,切莫犹豫,做妇人姿态,知道了吗?”

朱宸濠听得热血沸腾,握紧拳头,道:“孩儿知道了。”

朱觐钧微微一笑道:“上车吧,入宫,今日你一定要全力以赴,让天下人看看太子的丑态,也要让天下人看看本王所诞的龙子与那个太子相较,谁才是真命所归。”

拂晓之下,二人分别上了车马,在诸多侍卫的拱卫之下,马车渐行渐远,与此同时,被远远抛在背后的鸿胪寺人声渐渐鼎沸起来,一辆辆车马停驻在门口,等待着各家的王爷准备启程。

靠着鸿胪寺的小河蜿蜒向远方,岸边的垂柳微风颤抖,一大清早,已有人在沿岸垂钓了,垂钓之人戴着大大的斗笠,笠沿之下,是模糊不清的脸,被那阴影遮住,其中一个人沉声道:“昨日夜里,宁王与唐王会饮,宁王多有怨言,屡屡提及靖难之事。”

“此事事关重大,要不要知会北镇副司一声,让他们在南昌府的人仔细打探?”

“不必,厂公的意思……”那戴着斗笠之人懒洋洋地道:“东厂不要和北镇府司打交道,这种事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

紫禁城的小殿里,朱佑樘一如既往地起了个大早,柳乘风的药方已是有了一些效果,这十日以来,朱佑樘睡得足了,精神更是焕发一新,他喝了一碗延年粥,便出现在小殿里,过了片刻,内阁的三位大臣也相继来了。

这是弘治朝的规矩,因为朱佑樘勤政,所以早朝之前,都会让内阁的人来和他通通气,制定好既定的办法,早朝时再把决定下发出去。

只是今日,这小殿里却是出奇的沉默。

朱佑樘略带几分不安,眉宇之间又隐隐有些怒意。而三位阁臣显然也知道陛下在想些什么,只是这宗室的事,他们又插不上口。

冷了一会儿场,外头有个小太监蹑手蹑脚地进来,悄悄地到朱佑樘的耳畔低声说了几句话。

朱佑樘点点头,抿着嘴,不由地发出冷笑。

“下去吧,告诉东厂,继续探听。”

小太监躬身退出。

朱佑樘才慢吞吞地道:“宁王他们已经启程了,今日的朝会,应该会很热闹。”

刘健捋须,默不作声。

李东阳低着头,装模作样地喝茶。

谢迁的脸上闪露出一丝怒色,显然对宁王带着不满。

朱佑樘继续道:“方才东厂禀告,说是昨天夜里,在鸿胪寺,酉时三刻,唐王与宁王会饮,宁王屡屡口出狂言,大逆不道,刘爱卿,你怎么看?”

刘健呆了一下,想不到这一次皇上指名点到自己,不由苦笑一声,心中想:“宗王的事,又岂是外臣能干涉的?陛下这不是将老夫推入火坑吗?”

对这种事,外臣一向是忌讳莫深的,晁错就是先例,当年晁错倡议削藩,此后引发动乱,最后被腰斩于街市。

不过既然点了名,刘健只好说话了,他微微一笑道:“宁王无端,不过依老臣看,这宁王有野心而无机心,到了京城竟也不遮掩,这样的人成不了什么大喵事,只需陛下一道旨意,便可让他废为庶人。陛下又何必为他动怒?这样的人,不足为患。”

“嗯……”朱佑樘的脸色缓和了一些,淡淡道:“不足为患,朕又何必与他计较?只是此人可恨而已。”

李东阳道:“刘公所说却也未必。”

李东阳的眼眸中掠过一丝狡黠,沉默了一下道:“陛下可曾听说过文皇帝在北京的典故吗?”

这一句一下子惊醒了梦中人,几乎所有人都呆了一下,连刘健都不禁动容,道:“若是如此,那宁王岂不是大奸大恶?看来是所图甚大了。”

李东阳微微一笑道:“这也未必,到底是真是假,谁也说不准儿。”

朱佑樘这时候的脸色已是青一块红一块,若宁王当真所图甚大,又有如此机心,这个人一定不好对付。若是不处置他,便是养虎为患。可是要是动手,自己的人生就等于多了一个污点,再加上现在没有实据,贸然动手,只会引起诸侯王不安。

朱佑樘沉默良久,长吐一口气道:“这件事,再议吧。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解决太子的事,宁王挑衅,若是太子在朝会时大失颜面,朕岂不是要被天下人笑话?”

李东阳微微一笑道:“老臣听说,陛下已经委托柳乘风调教太子,这柳乘风为人机智,或许已经见了成效了。”

气氛这时候渐渐松弛下来,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刘健微微笑道:“却也未必,十日之功太短促了。”

正说着,外头有太监禀告:“陛下,太子殿下与柳乘风入宫了。”

“来了!”朱佑樘不由精神一振,抚着御案道:“来人,快叫他们进来。”

过不多时,朱厚照与柳乘风二人进了小殿,朱厚照乖乖地朝朱佑樘行了个礼:“儿臣见过父皇。”

柳乘风差点想说,学生见过恩府,不过还是忍住没出口,乖乖地道:“微臣见过陛下。”




第一百章:朝见

朱佑樘见了朱厚照,那目中的冷冽转化为慈爱,微微一笑,对朱厚照道:“厚照,朕听说你这几日都很用功,很好,今日就算不能胜,可是这精神气却是要嘉奖。”

朱厚照笑呵呵地道:“父皇要赏赐,何不如赏我一千两银子的月钱。”

听了朱厚照的话,柳乘风的冷汗飕飕冒出来,心里不由道:“这家伙,不会是要告状吧。只是赢他一点儿钱而已,这小子小鸡肚肠,真不是东西。”

朱佑樘的眼中露出狐疑之色,道:“一千两?你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朱佑樘对朱厚照虽然宠爱,可是在月钱方面却是一向谨慎的,这时候朱厚照开口便是一千两,朱佑樘此时已经感觉不对劲了。

朱厚照小脸一红,连忙道:“没……没什么。”

柳乘风见状,呵呵笑道:“陛下,这朝议要开始了吧?”

朱佑樘的目光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