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皇商[完结] >

第55部分

红楼之皇商[完结]-第55部分

小说: 红楼之皇商[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我现在也挺有名声的嘛!”薛蟠摸了摸鼻子,自嘲的笑道。
一旁卫若兰寒暄道:“岂止是有名,简直就是赫赫威名啊!”
毕竟敢和南安王府硬碰硬的着实不多。
薛蟠漫不经心的勾了勾嘴角,甄宝玉也拱了拱手厮见道:“在下甄颙,表字子瞻。”
冯紫英打量甄宝玉一番,惊奇的说道:“你就是那个甄家宝玉,果然和凤凰蛋长的一模一样。”
“不对,比凤凰蛋多了一份英气和儒雅的气派。”卫若兰取笑道:“凤凰蛋那可是一身的脂粉娇贵气啊!”
于是大家哄然大笑。贾宝玉也不好意思的抓了抓脑袋。
就听冯紫英道:“相请不如偶遇,不如大家找个地方聚一聚,吃顿酒水可好?”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遂都把目光放在薛蟠身上。
薛蟠因为神武将军夫人在南安王府替薛家母女解围的事情非常感激。爱屋及乌之下,对于冯紫英也就高看了一眼。今天本就没什么事情,听见冯紫英的邀请,便高高兴兴的应了下来。又主动说请人去福源馆吃酒,毕竟那里是自家的营生。众人都没有意见,于是大队人马朝着福源馆的方向走去。
因为自己是少东家的缘故,虽然临近中午福源馆的生意非常好,但他们还是非常顺利的要了一个上等的包间儿。顺便将跟在少爷身后的一众长随们在大堂安排好了位子吃酒。众人这才施施然的上了三楼雅间儿。
路过二楼的时候,能看见一伙书生模样的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神情很是激动的模样。引得众人侧目而视。薛蟠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低头冲着引路的小二吩咐道:“去叫他们说话小点儿声,别影响了其他客人吃饭。”
那小二低声应了,连忙躬身上前,客客气气的请众人降低音量。
岂料其中一个非但不听劝,反而更激动的大声说道:“南安郡王血战沙场,护国有功。他留在京中的家眷却被一介粗鄙商户之子给欺压了。南安郡王为了息事宁人,非但没有追究,反而亲自上门赔礼道歉……那薛家不过是仗着新皇的宠爱罢了,就不把功臣放在眼里。长此以往,恐怕又是个祸国殃民的奸佞,欺下瞒上,残害忠良,李林甫杨国忠之流。”
另一个也立刻接口说道:“非但如此,这金陵薛家竟然还纠集一帮商户贱民为非作歹,肆意破坏京中秩序,导致日常用品价格紊乱……不顾百姓死活,国之祸患啊!”
“以钱压人,嚣张跋扈……”
那店小二听见众人的斥骂,急的脸上直冒冷汗。连连低声劝道:“几位客官,几位客官可不要乱说啊……”
其中一个书生突然说道:“这间福源馆也是那金陵薛家的买卖,怪不得这店小二不让我们说话,原来是怕得罪了主家。瞧这贼眉鼠眼的模样,恐怕也是个为虎作伥之徒。”
那店小二一听,白净脸面气的通红一片。不满的斥道:“几位客官怎么如此不知好歹,我不让你们大声喧哗,是觉得你们这般嘈杂影响了其他客人。都说读书人是最知礼节的,大庭广众之下,你们为了泄一己私愤就这般信口胡说,不分青红皂白。充其量也就是于国于家无用的酸臭腐儒,有什么资格讲究我的品行?”
那几位书生一听,气急败坏的喊道:“你说话注意些,我们可都是进京赶考的举子,前途远大,岂是你一个文墨不通的店小二能非议的。”
“我虽然是不通文墨,可也比你们这些个不通事理的酸腐之人强百倍。世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我看你们这些人连基本的是非黑白都不懂,谈何前途?不过也是些汲汲于功名的利禄小人罢了。你们今日在这酒楼当中诋毁我们东家,敢说不是为了讨好南安郡王以得进身之道?只是靠诽谤他人得进身之阶,不论后果如何,尔等人品,可见一般。”那店小二冷冷一笑,不屑的说道。
“你——”
“好!”那头贾宝玉暴喝一声,连连鼓掌说道:“这席话说的太好了。我瞧这位小哥儿才是胸中有大丘壑之人啊!”
当下上前躬身问道:“敢问小哥儿高姓大名。”
那店小二被贾宝玉骤然的动作弄得面红耳赤,又见他是和自家东家一块儿上来的。心知这人身份绝非一般,当即侧了身子让开道:“小人不过是区区一个店小二而已,何敢当公子如此大礼。”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身,我瞧你说话言谈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倒也不像个寻常的店小二……你读过书?”一时间,薛蟠也来了兴致。
但见那店小二红了红脸面,躬身叫道:“见过少东家。”
直起腰身后,又说道:“小人田文镜,乃是京中福源馆大管事田仰生之子。父亲曾送我到书馆念了几年书,倒也识得一些字,明白一些理儿。”
“咳咳……”薛蟠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之前出了个李卫被他弄到了精诚商会帮他代管事务。现如今又冒出来一个田文镜……
这是红楼吧?是红楼吧?
旁边那群书生一听田文镜叫薛蟠为少东家,立刻明白过来,立即冷笑道:“原来你就是薛蟠。怪不得这店小二不让我们训斥你的小人行径,原来是主人家来了,想方设法要溜须拍马。呸!”
薛蟠不屑的撇了撇嘴,不咸不淡的说道:“你们识字?”
那几个书生不明所以,却傲然抬头道:“自然,我们可都是进京赶考的举人——”
薛蟠一指墙边的鸡块黑漆木板道:“认不认得上面写的是什么字?”
那几位书生循着看过去,只见上面写到“酒楼清雅,请不要大声喧哗,妨碍其他人的进餐。”
那几位书生当即红了红脸。却强词夺理的道:“既是酒楼,为何不让人说话?”
“没说不让说话。可是说话总归不是大吵大嚷。又不是泼妇骂街,扯着脖子喊什么?”薛蟠好整以暇的勾了勾嘴角。“这二楼乃是专门为了读书人或者喜好清雅之人准备的地方。每张桌子周围都被绿树包围,悠然恬静,气氛高雅,琴声悠悠。你若是很喜欢大声喧哗,高谈阔论的话可以去一楼大堂。下面都是寻常的贩夫走卒,他们最喜大声说话。抑或也可去三楼雅间儿,里头自有隔音设备,你再怎么吵嚷旁人也听不到。你们几个却置若罔闻非得在二楼喧哗……可见是听不懂人话。亦或是……故意来找茬的?”
薛蟠一席话霎时间引起了二楼众人的共鸣。他们忍这几个书生已经很久了,可一般在二楼大厅的都是家中稍有田产可供他们富裕生活但靠山又不强大的小老百姓。听到这几人都是进京赶考的举子,而且说得又是最近风头正盛的金陵薛家的坏话,因此倒也不敢太过得罪。如今听到薛蟠亲自出头,当即纷纷应和道:“薛家大爷此言有理。”
那几个书生被说的面红耳赤,其中一个挂不住脸的说道:“我等俱都是上京赶考的举子,岂会和你这个以钱压人的粗鄙商户一般见识。你说了这么多,不过是不忿我们为南安郡王伸张正义罢了。”
薛蟠不以为然的耸了耸肩膀,“伸张正义这个词儿可不是谁都配说的。我们家和南安王府的事情究竟缘由何在,你们又了解多少呢?”
“总归是你们仗着新皇撑腰以钱压人罢了。南安太妃和郡主孤儿寡母,一介妇孺却被你这等欺压——”
薛蟠嗤之以鼻,“就算是孤儿寡母也不是寻常人能说道的,你最好别乱说话。省得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惹了一身骚。”
“你这是在威胁我们,你别以为我们会怕,我们可都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何况我们都是进京赶考的——”
“不就是个区区举子吗?”薛蟠好整以暇的挑了挑眉:“真以为谁都怕你们。我薛蟠往日敢惹南安郡王府,今日还怕了你们这些小小的举子?”
“你要干什么?”几个书生勃然色变。“我们可都是读书人,士农工商,岂是你这一介粗鄙商户能威胁的。”
“这样就被吓到了。那你们还是别给读书人丢脸了。就你们这样的脾性,在读书人里也就是个给人提鞋的货色。信不信我一句话就能让你们在读书人的圈子里混不下去?”薛蟠不屑的撇了撇嘴。
那书生大怒,指着薛蟠说道:“竖子不要太猖狂。不过是仗着新皇宠爱的奸佞之徒罢了。我等行得正,坐得直。只不过是不忿你欺压妇孺说了几句罢了。你难道敢在新皇面前构陷我等。想圣上何等英明之主,岂会信了你这小人的谗言。不说别的,就是南安郡王也不会容你如此霸道。”
口中虽然这么说,心下却是一震窃喜。如果这薛蟠真的忍不住对他们做了什么。恐怕南安郡王也不会坐视不理,毕竟他们可都是为了王府伸张正义。到时候他们只要在南安郡王面前哭诉一番……
意图这么明显,别说是薛蟠了。即便是贾宝玉、冯紫英几个也都明白过来。当即不屑的撇了撇嘴,贾宝玉呸了一声,开口嘀咕道:“又是一群沽名钓誉的势利之徒……”
薛蟠则不以为然的抱胸说道:“想太多了。你们是什么牌面上的人,说给圣上听恐怕污了圣上的耳朵。只是……你们是否知道我的师傅是谁?”
几人面面相觑,最终不屑的说话。“如今又想着以势压人了。不论是谁,朗朗乾坤之下,也容不得你构陷进京赶考的举人。”
其中一个趾高气昂的说道:“也不怕你知道,我舅舅乃是工部尚书王洪旭。”
另一个也自报家门道:“我二伯乃是栾婷芳。”
……
众人一听,不由得好笑的摇了摇头。好嘛,感情都是官宦子弟,怪不得这么大胆子敢惹这个呆霸王呢!
薛蟠怜悯的瞧了他们一眼,开口说道:“我师傅乃是庄少游,我师兄是三元及第林墨之。”
霎时间,众人哑然。要说那林墨之不过是所有读书人的楷模和奋斗的目标,那庄少游就是所有读书人只能仰望的存在。传闻中庄子的后裔,上皇御笔亲封的传世大儒,几乎所有读书人在上学堂的第一天都会被告诫铭记的一个现如今还活着的被世人称颂为“贤者”的清流人士。其人的影响力在翰林清流当中不可估量。而且这人还有个赫赫有名的恶习——那就是护短,极其偏向令人发指的护短。
而这个人,居然是纨绔子弟薛蟠的启蒙老师……
八竿子都想不到的事儿。
薛蟠见状,轻轻的叹了口气。在这个拼爹拼背景的年代,果然靠山硬才是硬道理啊!
就像两方打仗一般,薛蟠既然狠话放出去了,对这几个人也就没什么兴趣了。当即施施然的伸了个懒腰,吩咐田文镜道:“带我们上包间儿。”
田文镜极其仰望的看了薛蟠一眼,立刻弓着身子走上前去,将人引到了天字一号房。
包间儿自是装修的十分清雅舒适,符合上流人装逼的口味。上了茶水糕点又点过菜后,田文镜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冯紫英这才拍着桌子笑道:“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啊!”
贾宝玉也笑的前仰后合的。“你们瞧见没有,那几个书生的脸都绿了。”
“太好玩儿了。”卫若兰抚掌大笑:“我以前还好奇为什么有些人动辄爱说什么我爹是……我舅舅是……今天终于找到原因了。太好玩儿了。”
“改明儿个咱也试试。”陈也俊一脸坏笑的说道:“我爹是兵部商户陈士元。哈哈……”
薛蟠一脸淡定的笑道:“这才哪儿到哪儿啊!等着吧,早晚有一天叫他们哭着来求我。”
冯紫英诧异的说道:“你玩真的?”
“当然了。”薛蟠挑眉说道:“都被人欺负到家了,不还手不是我性格呀!”
众人一时无语,愈发体会了呆霸王睚眦必报的性格。不过众人也十分腻歪那几个书生的行径,遂也不提了。
只是冯紫英随口劝了一句:“他们几个都是自找的,倒也无所谓。只是别怪兄弟交浅言深,南安郡王那里……”
“怎么,你和南安郡王交情很好?”薛蟠诧异的挑眉问道。
“我是哪个牌面上的人,能和他有交情。”冯紫英自嘲的一笑。“只是敬佩他的为人罢了。”
卫若兰也接口说道:“是啊,他十二岁的时候就主动请缨到了前线,从一个阵前小卒做起,直到现如今统领十万大军。功勋卓著这一点当之无愧。”
陈也俊也叹息的说道:“虽说我们几个也上过战场,可到底有家里头上下打点,用不着我们去太危险的地方。不过是蹭些功劳罢了,即便是有危险那也是有限的。可南安郡王那是实打实的硬上……再有现如今的忠纯亲王,那也是个好样的。”
薛蟠听得心中一动,不由得开口问道:“我听南安郡王所讲此次战役,忠纯亲王带着亲兵五千深入敌军抓住了敌人首领,导致敌方阵营大乱,南安郡王才一举得胜。真是如此?”
“十足的真,一点儿虚言都没有。”冯紫英摇头叹道:“这也是个血性的汉子。对比起来,我们愈发什么都不是了。”
“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卫若兰摇头叹道。
“倒也不是这么说。只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责罢了。”薛蟠不以为然的说道:“我虽然不通军事。但也晓得三军调动,务必要做到令行禁止,配合默契。忠纯亲王主动请缨做了先锋官深入敌军,其英勇气概虽说令人信服。但若是没有你们大家的配合默契,掐断敌军的后路将他们包了饺子……最终是个什么结果也很难说。所以你们也不用妄自菲薄。在我看来,你们敢于上战场拼杀就已经是英雄了。同为富贵子弟,我是没那个胆子上前线的。”
贾宝玉也接口说道:“我也不敢。”
于是众人霎时间觉得自己的形象又高大起来。看着薛蟠等人的目光也愈发亲切自在了。
薛蟠顺势不动声色的问道:“这几天我听人说忠纯亲王都听得耳朵生茧了。却也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们可否给我说说?”
冯紫英三分对视一眼,开口说道:“要说这忠纯亲王,今年不过十六岁,也是第一次上战场。不过他为人和气,仗义爽朗,光明磊落,倒不像是个皇子一般。而且在军中的时候,也都是和大家一样同吃同住,一点儿也没有天潢贵胄的架子。”
“更难得的是忠纯亲王武艺精湛,精于骑射,发必命中。他这次擒了敌首,据说也是因为在万军之中窥见了敌方首领的身影,然后一箭射去。”卫若兰手舞足蹈的说道:“嗖的一声,那敌首应声下马。忠纯亲王机智的用藩语喊道,尔等首领已死,还不快快受降——”
“藩语?”薛蟠有些莫名其妙的重复道。
“是啊,这些个都是藩外而来的夷人。黄头发蓝眼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