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543部分

田园大唐-第543部分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遍遍地看着,张说的心情从开始的高兴,到后来的疑惑,以及如今的沉重,他终于是想到问题的所在了。

把手上的信交给张九龄,让其看着说道:“张小宝和王鹃竟然算计了我一把,他们是故意的,就是想让我动手。然后和宇文融起冲突,如今他们成功了,在最关键的时候还给我送了一份大礼,我是收还是不收呢?”

张九龄接过信,短短的一句话,两眼就看完了,之后吸了口凉气,无奈地看向张说,说道:“是不好吞进去,这份礼送的有点重,他们分明就是想借刀杀人,但没有这封信,新蔡县那里就很可能输掉,可一旦用了,那就是帮了张小宝和王鹃的忙。

他们两个想收拾冯常功,偏偏又要躲在后面,让我们出头,坏,实在是太坏了,大人,你看看,这里还有一封信,是他们想要推举何一伟的,到底帮不帮他们这个忙?”

张九龄很想直接就说帮他们,但见到了另一封信,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张小宝和王鹃了,两个人也不闲累,绕一大圈,把张说给圈进去了,就为了对付个人而已,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

张九龄终于是清楚了张小宝和王鹃那中睚眦必报的性格,只要得罪过他们,就别指望能够过安稳的日子,总会给你找点事情来说。

张说又接过另外一封信,看完之后,气笑了“好,好啊,本官一路升到这个位置,不知道遇到过多少次厉害的对手,却从未真正地佩服过谁,今天终于有了佩服的人,张小宝、王鹃,好本事。

这是在说,我给了你一个大礼,你也要还我一个才行,两不相欠,毕竟只要在那追梦的身上作点文章,我们于新蔡县的事情就轻松了。”

“大人,那如果收了他们的礼,又不帮着他们安排人呢?他们虽然是在对付冯常功的方面利用了一下我们,但我们也收到了好处,他们还能怎么办?”

张九龄还没反应过来,于是又问道。

张说叹息一声,说道:“那就更简单了,不要以为这封送礼的信真的就是送礼,其实是用来威胁我的,如果我不答应他们,他们就要动手,把对方的人再给保下来。

没看心中只是直接的说事情,而没有任何弹劾的意思么?只要我这边不先跟他们说好安排何一伟,他们就有手段再拿出来一封信,比如说冯常功道士是找了,经过他们的了解,发现那个追梦的道士,并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而是另有人陷害。

谁陷害的?估计那个时候我们已经用第一封信收拾起冯常功来了,最大的可能必然是我们了,皇上会怎么想?好计,明明把刀递过来了却是不给开刃,还能随时抽回去。”

张九龄听的直点头,心里面佩服得不得了,两个半大的孩子就把张说如此给算计了一番,说道:“那答应不答应?”

“答应,怎么可以不答应呢,好不容易有个能占住那里的机会了,不答应也不行,此次大意了,张小宝和王鹃送来那时的信的时候,我就应该想到不会简单,却被他们两个的年龄给骗了。

早知道如此,上回关于封禅的名单,就应该与他们两个好好商量下,就算不能让出他们要求的人数,也可以少安排几个,那样就不会让他们总惦记我。

以后可要小心,不能阴沟里翻船,给洛阳去信,何一伟的事情定下来,那样我们才能对冯常功动手。”

张说,输了一局,他却不认为自己输的冤枉,反而是觉得很有意思,被两个小家伙给算计了,还丝毫没脾气,谁让自己棋差一招呢,人家画了个圈圈,不等别人推,自己就蹦进去了。

好在这次也没什么损失,以后真要注意才行。

张九龄知道张说是让自己写信,在旁边铺开纸,用暗示性的话,答应了张小宝和王鹃要求提拔何一伟的事情。

就在两个人为张小宝和王鹃无奈的时候,李隆基与高力士却是非常高兴。

李隆基也从最近的事情看出来张说被张小宝和王鹃给算计了,加上张小宝写给高力士的信中说的内容,已经很清楚地把怎么安排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给说出来。

“力士啊,你那儿子可真好玩,想收拾个人,竟然还转了一圈,让张说和宇文融不得不斗一下,其实朕更希望他们两个能够配合着把事情做好了,而不是如此地斗来斗去。”

李隆基在知道了事情之后,笑着对高力士说道。

高力士可不认为李隆基说的什么心中想的就是什么,或许正需要下面的人这样斗呢,于是恭敬地回道:“小宝要是说对付个人,直接写信过来,那个冯常功不愿意吃百姓家中同样的饭菜,还要强别人的鱼。

并且为了自己的私利就打算连累新蔡县的百姓,这几个理由足够收拾他了,何必非要把张说给拉进去,哎~!还是不懂事。”

前面的话都是随便说说,只有最后一句才是高力士要表达的,那意思就是跟李隆基说,别看张小宝和王鹃算计人厉害,但孩子就是孩子,做点什么事情,就要跟别人说说,心里藏不住事儿,在事情的对待上不能像大人那样,当然,在本事的对待上可以像大人。

“是呀,好不容易算计了张说一把,仅怕别人不知道,还要给你写封信说说,就像偷偷吃到糖的娃子一样,其实就是他们不说,仔细想想也能看明白,那个何一伟也算是运气好。”

李隆基也承认高力士的话,如果张小宝和王鹃不给张说送上那一封如刀子一样的信,或许猜测出来他们两个人的本意还很难,一旦猜测出来了,就不得不高看一眼,或者说是提防。

但拿出来那封信不说,还专门用这个威胁张说,给何一伟要个官,同时又把心中的盘算让高力士知道,分明就是没长大的孩子。

高力士脸上也露出笑容,说道:“陛下,其实这正说明了何一伟这个人还不错,他的心中有朝廷,在发现不用贪钱也能让家中的日子好过之后就愿意一心地为百姓做事情,不容易啊,比起那些个明明有了钱财还不好好做的官员强多了。”

“恩,恩,正是。”李隆基点头道。

两个人说着话,旁边的宫女和太监就低个头当成什么也没听见,这时从外面小跑进来一个太监,禀报道:“陛下,从洛阳又送来了一封信,说是翱翔计划就快要成功了,到时候让陛下亲眼看看人是怎么带着翅膀在天上飞的。”

小太监说着话,递给了高力士一个信封,信已经打开,但里面还有一个小信封,小信封上有火漆,意思是不让别人随便动。

查验过后,高力士对李隆基点点头,打开信,向上一看,就见上面有一幅图,在图的旁边还有各个地方的介绍,很详细。

“陛下,心中是图,图中讲了为什么人可以飞到天上,您看。”

高力士看明白过后,在吃惊之余,边说边把图纸递到李隆基的手上。

李隆基也好奇呀,结果来信仔细观看,上面写了人可以飞在天上的原理,就是风筝一样,气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吹的,鸟为什么能够在天上自由翱翔。

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科普教育的内容而已,如果换成张小宝和王鹃那个时候的小学生看了,都不会有一点感兴趣的样子,因为都知道了。

但李隆基不知道,今天是头一次听说,已往是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明白天地间的事情还能这样去想。

仔细地看了两遍,高兴地合上信,对高力士说道:“竟然是这样,那是不是只要有大的风,就算是在平地也能飞起来呢?不用从高的地方向下跳。”

“臣不知,估计陛下说的不会差,待臣写一封信到那边问问,只是那个大风却不好出来。”

高力士谨慎地回答,他确实不知道。

李隆基略微一想“大风好办,水云间那里,还有朕的几处房子,不是连了风扇么,只要风扇够多,转的速度快,那风就大了,到时候连个架子,把人放在上面,用这风来吹,这样人和架子就一同飞起来了。

如果能够在架子上放个什么东西,直接就能让风扇转动,有用来推的,有用来拉的,那后许人在天上飞的就更轻松了,再于上面装几个手榴弹,从上往下扔,试问这天下还有何人可与之一敌?

就是怎么能做出来可以放在架子上使风扇转动的东西难了,也不知小宝和王鹃背后的高人能不能想出来办法,你写信的时候,把朕的想法一同写进去,问问。”

“是。”高力士也不管李隆基说的办法能不能成,反正皇上说的就是好,哪怕不行,也得让小宝和鹃鹃尝试一下。

高力士还真不知道,他这封信送给张小宝和王鹃之后,会让两个人生出多少的想法,两个人一定会觉得李隆基能够想到这些非常不容易,因为这就是当时飞机发明时候的想法,甚至是更厉害,直接就考虑到了扔炸弹方面,人家当时的飞机是用来侦察的,还没变成轰炸机。

此时的张小宝和王鹃已经准备要离开洛阳,回褒信县了,小贝等人也同样要跟着再回去,毕竟教育上不能落下。

小贝收拾东西的时候,还不忘了在身后背上一个迷你型降落伞的伞包,最近两天不停地跟人说,她也跳过伞了,哥哥和姐姐带着跳的,很好玩。

张王氏已经为这个事情说过张小宝与王鹃了,那天别人跳伞的时候,张小宝和王鹃也上去跳,两个人分别跳成功了之后,胆子大的小贝也央求着跳一次。

张小宝和王鹃考虑了一下,还真的给小贝绑了一个伞包,然后两个人带着小贝一同从台子上跳下来,小贝竟然是自己开的伞,比王鹃和张小宝先开一步,其实没准备让她开伞,张小宝和王鹃是准备三个人合用一个大伞,当然,还有一个备用的。

结果小贝的伞一开,张小宝和王鹃郁闷了,张小宝在空中推了王鹃一下,把王鹃推开一段距离好开伞,别与小贝的缠在一起,张小宝自己则是,在空中完成了跳水动作当先扎下来了。

多亏没有大风,不然小贝还不知道会被吹到什么地方,最后慢悠悠地落到了水面上哥哥的怀中,兴奋地大喊大叫。

从那之后,她就每天都要背个小伞包,并且被人十二个时辰看管,以免她自己找一个认为高的地方跳下来,那样连打开伞的机会都没有。

当张小宝和王鹃的队伍起程的时候,小贝就背着她的伞跑到张小宝的旁边,问道:“哥,要去的地方能跳伞吗?”

“不能。”张小宝哪敢说能。

“那以后真的可以用翅膀在天上飞?小贝也要飞,好不好?”小贝很遗憾,又问了一个事情。

“好,以后只要能飞了,就带小贝一起飞。”张小宝说这个话的时候,已经决定,以后真的把滑翔翼给做好了,训练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能让小贝看到,胆子也太大了。

张小宝和王鹃走在路途上的时候,张说答应事情的那封也送到了两个人的手中,打开来看看,张小宝笑了起来,对王鹃说道:“张说跟我们说,这次他帮忙了,下次就不会如此简单,意思是他被算计了一次,以后我们再算计他就不容易。”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三百三十四章 悄悄出行刚来到

第三百三十四章 悄悄出行刚来到

水在船舷橹在摇。两岸垂柳絮是飘。谁家稚子捉青蝶,迷入竹林折柳箫。

随着夏天的来临,冬天寒冷地方的人也有了更多的事情可做,今天是华原县的学堂放假,民户家中的大人基本上都已出去做事,留下孩子闲着无聊就去找小伙伴们玩耍。

德艺医学院是不能随便接近的,德艺医院就没有任何限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医院的占地面积越来越,有专门治疗各种病的分科,有疗养之所。

除非是在医院中疗养的人怕被打扰,那样会专门在院落外立起个牌子,禁止无关人等进入,更有门卫看守。

如不怕打扰,自然可以放行,但进出之人只要成年,必然需要登记入册,当地的小孩子免去了这一环节,可以随意出入,路边都有牌子。哪个地方能够放开玩,哪个地方是病人休息的小孩子们都知道。

医院中要说最好的疗养之地,便是四季坊了。

能住得起这个地方的人,小富小贵根本就见不到,正常收费的话,只一天,就需三百贯,即使这样,依旧有人想要进来住,毕竟这里可以感受到四季变幻的景色,哪怕是想堆个由冰沫做成的雪人都可以。

四季坊也是当地小孩子最喜欢来的地方,这里有一片青竹林,里面脆鸟声声,值此时节,可折一青竹添做管箫,或摘片竹叶沾唇而鸣,若吹的好,据说还有百鸟相鸣,只是从没有人亲眼看过。

今天学堂停课,一群小孩子就拥到了这边,看看院子外面的牌子,见上面并没有写着不让入呢,欢呼着就冲了进去,一路走着追蝴蝶,便进到竹林当中,折下看上的竹子,用随身携带的小工具。制成一支支的管箫,相互比着吹起来。

真要说声音,并不是那么动听,更谈不上悠扬,但让人听着,总能感觉到一种欢快。

离竹林半里路的地方,有三层小楼建在流水之旁,楼上一人推窗端坐,手中拿一诗集,听着不远处传来的箫笛之声,面露笑容。

“皇后,可是听得烦了?小婢去让他们离开。”随着声音响起,坐于窗前的女子身后婷婷走来一个身穿宫装的人。

“烦?怎会烦?这才是最好听的声音,已近午时,小竹,可让人给小家伙们送去汤饭,若他们想到这边,也唤其过来。”

皇后微微摇头,接着又看看书,吟道:“莫比神仙只在凡,青草含情花露颜。竹笛喳喳别有趣,最是欢笑在此间。”

被呼为小竹的宫女点头而笑“皇后,您最近学的是越来越快了,想要吟上那么一首诗,便是张口可来,是不是该回了?”

“回呀?待秋时吧。”皇后看向窗外,略带惆怅地说道。

“那小婢去给他们送饭食。”宫女小竹发现自己说错话后,连忙应了一声离去。

走下楼时,又回头看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走向厨房,这时旁边又钻出来一个宫女,同样看看小楼,轻声问道:“小竹姐姐,皇后可是好些了?”

“好多了,方才还顺口吟上一首诗呢,再回京城的时候,就不怕像以前那样被姓武的欺负了,咱们的皇后在这里学了很多的本事,吟诗对赋虽说不是那样好,但也非同已往,还能弹琴跳舞。

还有那王家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