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561部分

田园大唐-第561部分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被人离间并各个击破,买东西也是一样。

县中的寻常百姓还比不了陆州,但你们商人是不是应该和我联合一下。买卖的时候,一同去和地方的商人谈,少吃点亏,多占便宜。”

李瑀也不想显示自己的才华有多高,见很多人听不懂,马上就换一种方式说出来,并用眼睛看向众商人,那意思就是你们想不想。

商人们现在也知道了,李瑀这个候爷准备和张王两家学,心中便犹豫起来,张王两家能成事。是因为两家的人厉害,自己这边难道也行?

或许猜出了商人的想法,李瑀又接着说道:“先试着做,如发现不好办的时候,我再去问问张小宝,如何?”

“全听大人吩咐。”王顺风表态了,李瑀的最后一句话起到了作用。

众商人也纷纷附和,只要李瑀可以去找张小宝,那就没问题了。

******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黄河之上,或者说是渭水这一段,张小宝和王鹃的船队缓缓前进,小贝小远大男小男一帮小家伙坐在南面船舷旁边,声音飘忽不定地唱着。

逆流中经过了不断改进的人力螺旋桨持续地转着,更本用不着纤夫,加上旁边还有两个大轮子,全速行进的话,还是非常快的。

因轮船层多,太高,小家伙们看不到近处下面的船只,只能看向南岸,南岸相对来说比较繁华,岸边有捕渔的小船,有等着摆渡的客船,河水浅缓处还有光着身子游泳的小娃子。

小贝等人唱着唱着就停下声音,看着岸边发呆,船在水中轻轻晃动却无法让他们晕船,护卫的人也不打扰他们,只是在这边的船舷下方撑起网,以免有人掉进去,虽说小贝一群小家伙都会游泳,但那也要看是什么水中才行。

他们在看岸上的人,岸上的人同样也在看着他们,因船是靠北岸行驶,距离远,又没有望远镜,只能看到一群小娃子在船边上坐着。

只有经常来往做买卖的商人知道这艘船上的人是谁。两个手拉手的稻苗旗帜已经非常清楚地告诉熟识的人,这是张王两家的小公子和小娘子出动了。

“不会是又有谁得罪了大唐,要打仗了吧?”有从剑南道过来的商人手下的一个伙计,看到那旗帜后,紧张地问旁边的人。

旁边的人也猜测不出,说道:“还打谁?难道是有厉害的敌人?不然小宝和鹃鹃为何同时出动?不能啊,突厥那边早就老实了,至于把他们两个派出去吗?”

“你们两个瞎说什么,没看到船上有小贝他们在,你打仗带他们出去?估计是游玩,要是能去剑南道游玩就好了,说不定我那买卖还能卖他们点东西。”

两个伙计的东家也停下来观看,听到两个伙计说的话,跟着说道。

船上的人不知道别人说什么,依旧忙着自己的事情。

张小宝在做饭,王鹃于一旁打下手。

小贝最近几天吃骨头吃的太多了,提意见说是想吃青菜,所以张小宝今天就做青菜,烧个茄子,又做了一个黄瓜炒鸡蛋,主食王鹃负责,拿婆婆丁,也就是蒲公英烙馅饼,里面放点海米和油吱啦。

把面裹得薄薄的,只第一锅放点油,后面的一律干烙,小馅饼做的直径只有五厘米,吃起来方便,把一平锅都摊上小馅饼,王鹃看着火的时候对张小宝问道:“咱们真的负责全部的费用?”

给黄瓜打皮的张小宝手上的动作放慢下“那当然,赚钱的机会不利用,晚上我都睡不着觉。”

打完黄瓜皮,张小宝只选中间靠前最嫩的一段切下来备用,又拿过茄子,皮不要,最里面的也不要,只选中间的,不过油,用水焯。

王鹃看到之后,说道:“让你惯的,这要是吃豆芽是不是还得掐头去尾?想好故事了没有?”

“又没有扔掉,剩下的正好做乱炖,黄瓜就拌凉菜,故事想好了,从前啊,有一户人家……。”张小宝边干边说。

故事就是为吃饭准备的,小孩子偏食,最近吃的肉确实太多了点,小远就不喜欢吃青菜,为了让弟弟妹妹们主动去吃,张小宝和王鹃每次做饭的时候都要想故事,围绕着做的菜来说,故事的中心思想就是这道才如何如何的好吃,别人吃起来如何如何的不容易,吃完之后又如何如何。

而不是直接给小孩子讲吃这个东西有什么用,补充营养等没有丝毫作用的话。

如此一来,小孩子吃饭的时候心中就会想着故事的情节,在做的并不算太差的情况下,小孩子就会主动吃掉,很多时候某个人喜欢吃什么菜,并不是这道菜真的好吃,而是思维上的一种习惯。

王鹃把饼翻了下,拿过面来继续包的时候又说道:“你估计李隆基会同意你的办法吗?”

“我估计他就是想让我们这样做,一会儿我就安排人提前过去布置。”张小宝回道。

******

今天一章,状态不好,三千字写快四个小时,屋子里冷。明天再多更。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三百五十三章 落水救人欲改变

第三百五十三章 落水救人欲改变

涛拍船舷,白日浮云随风转。夕阳下,红照柳升烟。

这一天傍晚时分,张小宝和王鹃的船队终于进到了漕渠,按照此时的速度,再走上两天就能进到京城。

小贝胳膊上面的夹板也在前天拿下来,一个来月没有洗过这条胳膊的小贝找到空闲的时候就用水泡,泡到今天发现不对了,身上多数的地方比这条胳膊显得黑点,这条胳膊也太白了,怎么看怎么别扭。

问过一圈人,哥哥和姐姐跑到前面那艘船上去做安排,小贝只好用一件薄沙的衣服挡住胳膊找别人帮忙。

小远正在跟别人显示他的聪明,念着‘泾以渭浊,湜湜其止。’时,小贝找来了。

“小远哥,问你个事。”小贝平时直呼小远,今天多加个哥字。

小远被吓一跳,警惕地看着小贝,又瞧瞧周围,还好,有人在。这才问道:“啥事儿?”

“我不给你用绊马索了,看你吓的。”小贝看着小远胆小的样子说道。

“当然不能用了,这里是在水上,我怕你火烧连环。”小远丝毫不松懈。

“我考你一下,你知道为什么人能变黑吗?”小贝眼珠转了转,背着手一副有学问的样子。

小远点头道:“知道,晒的,晒不到的地方就是白的,你看,经常在屋子中呆着的人,通常都白,在外面干活的人就黑,给你个望远镜,你看,后面船上在夕阳的时候还坐在阴凉下文书,他就白,你再看,那个水中扑腾着的人,他就黑,一看就是不小心掉到水中的,你看他的脸,黑吧,还有旁边翻着的船。”

“看到了,救人啊,快点救人啊,有人落水啦,零号队。零号队呢,给我下去。”小贝听着小远说,用望远镜来回看的时候,突然发现那个在水中扑腾的人不是游泳,是船翻了,再于周围扫下,发现有一个人正拖着两个人努力地向岸边游。

小贝哪还有心思想变白变黑,对着周围的人就大喊起来,她喊出来的时候,前面的船上已经有人跳进水中,浪花翻转间快速朝着落水的人接近。

看到茁壮零号护苗队的人碰到了人,紧张中的小家伙们这才长出口气,虚脱一样地坐在甲板上。

“吓死我啦,小远,你刚才说晒就行是吧?白的地方晒了变黑,黑的是不是更黑?”见真是零号队的人下去,小贝就不再担心,想起自己的事情,又问小远。

“那当然,越晒越黑,最后跟煤一样。你问这个干什么。”小远答道。

“没,没什么,随便问下,我的衣服不舒服,换一身去。”小贝扔下一句话便匆匆离开,进到船舱当中,坐在那里想了会儿,打开门,向外面守着的护卫说道:“去让人给我做身衣服,右胳膊没有袖子的那种。”

护卫点头答应一声,就去找人汇报,小贝等人的衣服并不多,他们长的快,一般都是每个季度三套衣服,一边长一边做了,除非是破了才会临时做一套,以免浪费。

这套小贝提出来的衣服需要报告一下,尤其是小贝提的要求,必须要让张小宝和王鹃知道才可以。

消息很快就通过旗语传到张小宝和王鹃这边,两个人正等护苗队的人把人给救上来,多亏是在漕渠里翻的,换成黄河中间水流最急并带旋涡的地方,救人可就难了。

得到消息,王鹃怎么想也没想明白小贝为何要一个不带右边袖子的衣服,张小宝却笑了,对王鹃说道:“小贝一定是觉得右胳膊的颜色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我以前就有过这样的想法,只不过我那时没让人做衣服,而是把裤腿给挽起来。那时觉得很聪明,现在知道很傻。”

王鹃一想,差不多如此,也笑了起来“小贝一定很着急,想个办法,衣服就不用做了。”

“好,明天中午吃过饭,让人捞点淤泥上来,给他们贴在身身上,多晒晒,一天就能把颜色变差不多。”

张小宝想了个主意。

平时小贝他们也总会晒晒太阳,比起经常在屋子中呆着的小孩子们,显得略黑一点,却更健康,其实小家伙们的身上,都是一块黑一块白,只不过小贝原来黑点的胳膊太白了。

这时落水的人已经被带回来,一个船夫,三个乘客,趁着此时漕运不算繁忙的时候,这才摆渡过来,没想到眼见就要靠岸的时候不小心翻掉,船夫只能勉强救两个人。剩下的那个则是差点死掉。

张小宝和王鹃没去与被救上来的人见面,两个人都在看着下面的水想事情。

过了一会儿,张小宝开口说道:“要是给当地来回摆渡的人提供大点的船,是不是就能够省去翻船的危险?”

“他们就是干一辈子也买不起大船。”王鹃否定了张小宝的提议。

“那先借给他们用,一点一点还呢?”张小宝又说道。

“那我们就赔了,一直到大船坏掉,也赚不会本钱。”王鹃诧异地看向张小宝,那意思你今天怎么变傻了。

张小宝点点头“对呀,所以说这个来回摆渡的事情还要进行下去,可船不是白坐的,每次最少也要一个铜钱。如果是两次一个铜钱,你说愿意走这边的人是不是能多点?”

“那客流量除非是能够达到如今的两倍才能保持同样的收入,你想干什么?我刚才考虑是不是咱们出点钱,在这里修座桥,不指望赚钱,留个好名声。”

王鹃被张小宝给说糊涂了,她觉得张小宝的思维突然间就变得迟钝起来。

张小宝接着说道:“我的意思也是修桥,但不是白让别人过,如果是单次过,一次收取一文钱,如果是经常过,可以办个月卡或者是年卡,不仅仅是人可以过,货物也行,但货物要是达到三百斤,就要多交一文钱。”

“你想收护桥费?那可是一种挑战了,你听说这里谁走路过桥花钱的?”王鹃提醒道。

“别用我们的名义呀,随便找个人,桥好修,不用非用桥墩,两岸连起来就可以,用铁索,上面卡上木板,两边也不用非得是大铁牛或者是铜牛,水泥一灌,放进点鹅卵石,又沉又结实。

先安排几个人守在桥的两边,如果不会出现有人过了桥不给钱跑的情况,守一边就够了,如果以后有孩子需要奔走两岸上学的话,这个可以免费,但孩子不能携带太多的东西。

这个价钱就比渡船便宜了吧?而且还安全,到时候大家是走桥还是乘船就能够选择,一点一点的,百姓就能够接受过桥花钱的事情,到时候路也是一样,现在修路其实赚不到什么钱。

赶上繁华的地方修路。可以通过在路旁开商铺赚钱,人少的话,只是往里搭钱,等百姓习惯过桥花钱之后,我们就多修路,在旧路的旁边修新路,走一次就花一份钱,不想花钱的就走旧路,速度自然比不上新路,而且走新路的人可以在路旁边每隔一段距离建的小屋中免费休息。

两头分别开票据,到时候没有票据的就要补上,服务区中最主要的是提供热水,凡是商队的人,只要过来,那么就每人提供一壶,如果是行人的话,单个的行人就不能要钱了。”

张小宝阐述着自己的想法,王鹃在一旁听,等张小宝说完,王鹃问道:“那如果是有人在旧路上过到新路,等着快到地方了,又回到旧路你怎么办?”

“让服务区的人看着,通常是每隔半天的路程处就设一个服务区,里面热水免费,休息免费,但必须要有过来时的凭证,可里面别的东西不免费,比如药物,还有干粮,维修车的需要的工具等都不免费。

再偶尔不定时地派人骑马巡逻一下,逮到了就要交双倍的钱,不给钱,就把他们的货物拿走也不给他们钱。”

张小宝觉得自己以后的钱太多了,一时花不了,就准备用在修路上,并且收取过路费,很可能因为来往的人少,一年赚的钱除去维修的费用就根本剩不了多少,但那也比一文钱都没有强。

要不然以后也要多修路,能回点本就是一点。

王鹃低头想了想,问道:“你觉得能行吗?”

“我哪知道能不能行,先试试,不行再说不行的,万一行了呢,先修桥,从桥开始,马上安排人去做。”

张小宝下了决心,找自己内院的人进来安排了一下。

王鹃则说道:“你怎么不在长江那座桥先试试?”

“那可不行,那里不是我们家的,何况那个地方来往的人太多,万一有人不满意闹事儿怎么办?走路过桥不花钱,在这边可是根深蒂固的想法,哪怕是商人也这样想的,他们才不管修桥和修路花掉多少钱呢,咱们从人少的地方先来。”

张小宝还没疯,不敢去动长江大桥,只能选择一个差点的地方,当然,只凭来往收的过桥费根本就无法回本,那水泥造价低,铁链子却不便宜,估计过桥的费用收的话,三十年能回本就是好的了。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三百五十四章 金口一开无虚言

第三百五十四章 金口一开无虚言

张小宝说做还真的就安排人去做了。修这样的桥速度快,先让人用船把麻绳拉过去,到时候两边一抻,逐渐加粗麻绳,等着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在一头换上铁链子拉过去,到时候两边一固定,铺上木板就可以,估计用不上半个月。

只要肯花钱,铁链子不用担心打造不出来,那时收的钱就是渡船的一半,如果渡船帮忙拉货物也降价的话,桥上同样再次降价,就非要让百姓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