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689部分

田园大唐-第689部分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部都事的位置上好好干。

其实,我羡慕你,也有点恨你不长进,要是我能得到张小宝的举荐,不管在哪个位置上,我都会好好做事,让张小宝满意了,能继续提拔,你这是捧个金饭碗要饭。

继续对表吧,以后少喝酒,有什么不懂的问我,听说张小宝快要回京城了,你表现好点,等你升上去,我才能坐到你的位置上,要是有机会能让我跟张小宝说句话,小贝也行啊,我一旬请你喝顿酒。”

李白感激地看着主簿,点头道:“我已经知道了,官不好当,我决定往后三天喝一顿酒,只是负责表格已把我累的要死,也不知张小宝如何管那么一堆事儿,我听说了风之物流的事情,却怎么也想不通。”

“想不通就不要想,只想想此事乃张小宝动手,一切便都能想通了,太白,今天要是没心思做事,不如上午过后,你我告个假,我跟你去状元楼饮酒,好好喝一顿,明日开始努力做事。

状元楼今天早上的时候在外面贴了新菜谱,十道菜,俱与蒜苗有关,我手上还有此季度在张王两家酒楼用膳时的四十贯记名现金券,因为上个季度考评时得了优尚书才给的。”

主簿为了能有与张小宝见面的机会,打算与李白的关系更进一步。

蒜苗确实是个好东西,有的人觉得比韭菜好吃,随着风之物流的事情出现又结束,蒜苗一时间成为了流行品。

各个饭馆酒楼,为了吸引顾客,全学着张王两家酒楼那样推出了蒜苗一系列的菜。

凡是吃蒜苗的人,在吃的时候伙计都会给讲一次河南道风之物流的故事,说说那风桥正二一时的厉害,说说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海内还外,百姓吃不到蒜的痛苦,最后强调张小宝那本是,高处不胜寒啊。

反正就是告诉吃饭的人,你们吃的不是蒜苗,是孤独与寂寞的意思。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蒜苗火了,蒜的价格又稍微提高了一点,可达不到风桥正二炒时的那个程度,主要是大蒜生苗可以割几茬,一个蒜瓣生出来的蒜苗要比蒜瓣的本身多。

蒜苗火了,相应的,与蒜苗长的差不多的韭菜价格开始下降。

就在有人担心韭菜不好卖,李隆基期待着张小宝怎么给自己家弄好处的时候,水云间与碧海银沙再一次推出系列套菜,全韭宴。

韭菜的大部分做法不希奇,让人希奇的是,不知道张王两家从哪里弄来那么多的黄苗韭菜,跟蒜苗似的,这东西希奇哎,尝过之后,发现没有韭菜那么辣,又多了与蒜苗一样的柔嫩。

稀罕的东西,定价也高,别人弄不到,想品尝,就只能去张王两家酒楼,受蒜苗的影响,很多人对韭黄这种与蒜苗长相差不多的东西偏爱有加。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天上月亮动红鸾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天上月亮动红鸾

非是无情云压境,漫卷狂风尘遮影。路人偶问车中物,洁白如雪透晶莹。

黄颜色韭菜的推出,一时间竟然有隐隐压过蒜苗的趋势。

宫中,李隆基吃着用黄颜色韭菜做的三鲜馅饺子,又不伦不类地喝一碗蒜苗汤,似与殿中众太监宫女道:“如何?如何?朕说的如何?可是被朕猜到了?骆宾,你来说。”

骆宾茫然,不明陛下所问何事,见皇上看过来,连忙道:“陛下真乃神算也,前几日话中之意,不成想今天应验,陛下之威,让人长叹,不如不如,多有不如。”

听到骆宾的夸赞,李隆基高兴地又吃掉一个饺子,对骆宾再问:“可知朕如何猜出具体事宜?”

骆宾这下懵了,具体?谁知道具体是什么?

正犯愁间,高力士手擎一托盘从外走进,替骆宾解围道:“陛下前段日子所言,臣是最清楚不过,道张小宝还有后手未出,待出时必然可使张王两家有钱能赚,陛下谋算之深,臣佩服。”

“哼哼,小计而,小计而,任他张小宝狡猾如狐,也休想骗到朕,没有那蒜苗在先,黄色的韭菜又如何能卖得火热?”

李隆基一副老谋深算的模样,微仰起下巴,做目空一切状。

“陛下,甜蒜腌制好了,您尝尝,以后想吃黄颜色的韭菜,可让司农寺专门种植,其方法简单,遮其光,久处阴凉,其叶必黄。”

高力士换回李隆基的下巴,把托盘放到案几上,介绍韭黄的种植方法。

李隆基略顿,不成想黄颜色的韭菜种植这般简单,再看看盘子中的蒜,夹起一个放到口中轻咬,马上满意点头“恩,好好好,不错,此蒜味道甚佳,可佐饭食之,爽口开胃,此后,我大唐多一美味矣。”

“陛下所言极是,然,往后我朝耕种之地,定要多出无数蒜秧,臣恐蒜常丰,蒜农亏,还要仔细斟酌才是。”

高力士提醒道,眼睛看向李隆基剥掉的蒜皮,剔透中带有光泽,又言:“陛下不知,甜蒜表皮依旧能够入口,比照蒜瓣清脆,更添些许韧劲,选青蒜腌制,其皮韧而不柴,纹理适中,撕丝成线,或连不断。”

李隆基听高力士说,忍不住又夹起一个,这回连皮一起吃,点头道:“确实不错,明日早朝商议此事。”

高力士把话记下,又对李隆基说道:“陛下,臣方才前去取蒜时,得一电报,言及新罗事。”

“何事?”

“那小宝连环计中的一环,前段时日,从新罗调大蒜入我唐,乃用甜蒜配方交换,故新罗于国内收集大蒜,用以制作甜蒜,然,甜蒜配方中所需糖却不少,新罗无糖可用,欲从我唐购买。”

高力士不急不缓地道出电报内容。

“哦?还有这等事情?”要是以前的李隆基,可能还不会有多大的反应,如今的他对张小宝所做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感觉此事绝对非同寻常。

“有,已有人想要把别处的糖运到登州,装船卖给新罗,但是……。”

“但是小宝给阻止了是不是?”不等高力士说完,李隆基接着话问道。

“陛下圣明,小宝在登州让人下了购买糖的定单,说等大量新蒜下来时好集中制成甜蒜,是以,欲向新罗贩卖糖的商人立即转卖张王两家,无人敢杵,那边聚集运糖车辆一眼扫去,望不到头。”

高力士面有荣焉地回话。

李隆基放下筷子,道:“哪有那么多糖?估计是商人带了空车,想从新罗多换东西,有小宝出手,自然是无人敢反对,风之物流之时,恍若昨日,你可知小宝这番行事为哪般?”

“臣不知,想是定有深意。”

“朕还用你说,小宝说过几时回来?让他尽快,朕要治罪于他,在芙蓉园那里治罪,你负责,顺便从御厨房搬炊具一同去,来电报答应给朕做辣椒炒土豆片,朕是等了又等,带罪之身,还敢拖延时间。”

李隆基想不出来张小宝后续动作,却惦记起张小宝承诺给做的菜,到现在还不知道土豆长什么样呢。

“是,臣记下了,算时日,小宝或许已经动身,与小宝同来的还有突厥的各部首领,陛下到时需要亲自封官,以彰大唐恩德。”

高力士答应下来,同时对土豆炒辣椒也期待不已。

“到了京城,估计能把婚事定下来,接着还住在一起?”连接罗水河到京城的小河上,张小宝亲自摇桨,王鹃坐在张小宝对面,两个人一路慢慢行进,同时闲聊。

小船上就他们二人,其他人则是乘坐别的船,张小宝想起离开前家中来电所言之事,向王鹃问道。

“从小一直住在一起,难道就因为订婚,刻意分开?我才没那么虚伪,谁还敢在背后说坏话败坏咱们两个的名声?”王鹃没多想,直接回道。

“不是,那到是无所谓,我的意思是说,你看啊,咱们两个已经不小了,现在也是提倡晚婚,主要的原因在于晚育,毕竟生小宝宝对女人的身体有影响,一般二十岁左右就差不多了。

但是呢…。。那个……其实吧……如果那什么……就是先不要……不进行人类的生命繁衍,到了我们这样的年龄,也是……是吧?”

这段话被张小宝说的断断续续,到最后也没有直接说要干什么,不只说话吞吐,脸也红了,手还在摇桨,但如果仔细看,能发现桨贴在水面的时候,居然荡起一圈圈连续地波纹,再也展现不出那单桨轻推贴岸的水平。

王鹃斜看着天,吸吸鼻子,眼看沉寂的时间太长,方问道:“你想要做什么你就直说,咱们两个之间还用客气?”

“啊?直说?好吧,那我可说了,现在天暖和了,订完亲,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可以……那个,一起数星星?”

鼓足勇气的张小宝终于是把话说出来了,说完之后,整个身子都虚脱了,委在那里。

王鹃不看天了,转回来看张小宝,语重心长地说道:“小宝,你情商差了点,星星就别数了,你还是数月亮吧,乖啊。”

当张小宝数了一段时间的月亮之后,队伍进到京城,默棘连一行人告别张小宝,先去报道,学习面见圣上的礼节,不能有失礼之处。

张小宝则是嘟囔着‘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与一路上总是抿嘴笑的王鹃住进状元楼,连京城置的家宅也不回了。

比张小宝一行提前到了的是建安大棚出产的几样新菜,不多,还准备继续留种子用,拿来的菜,一部分给李隆基,一部分自己家吃。

惦记着辣椒炒土豆的李隆基听到当值太监报告人来了之后,根本没把默棘连放在心里,第一个询问的就是张小宝再哪?为何没进宫?

“回陛下,小……张节度使与王副节度使回状元楼了,连京城中张王两家都没去,小的听来人报,说张节度使路上说什么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估计,估计是病了,风寒?”

当值太监还给张小宝找理由,拿人钱财了,自然得维护。

李隆基信才怪了“风寒到现在还没治疗好?他一路走一路嘀咕?那朕立即下旨封了德艺医学院,他带着弟弟妹妹,会不带好医生?

哦,天上,月亮,恩,朕懂了,月亮里有什么?嫦娥呀,小宝是年岁大了,也该把亲事订下来,安排人……还是你亲自去一趟吧,跟小宝说,明日早朝,朕把所有事情都压后,先与群臣商议渤海节度正副使成亲事宜,朕饿了。”

李隆基终于是聪明了一把,虽说猜想的线索不对,但结果是一样滴。

至于把一个臣子成亲的事情放在五品官可参加的大朝之上是否合适,他没多去考虑,相信明白的自然明白,不明白的也会明白。

当值太监比较聪明,不傻,没去给李隆基安排御膳,答应一声,恭敬地退出去,用最快的速度赶往状元楼。

到地方的他没费多大工夫就见到了数月亮数迷糊的张小宝,张小宝别看数月亮数不明白,做其他事情还是条理清晰,此时正紧要笔头,眼睛死死地盯在面前的纸上,另一只手一下下地轻点着脸,喃喃低唱。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望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连续反复几次,又道:“我让你们全给我数月亮去,还想在我大唐买糖?等我能数星星了再说。”

当值太监愣了,这张小宝怎么了?又唱又说的。

一直陪在旁边的王鹃‘噗嗤’一声笑了,捏住笔杆从张小宝嘴里拿出来,飞了张小宝一眼道:“哎呀,小宝,我不得不承认,你情商是差了点,但智商绝对没问题。

让你数几天月亮,你也能用在算计别人的身上,行,等过段日子,我就让你数星星有几颗,恩,圣上派人来看你了,还不迎接?”

“有几颗?”张小宝看了太监一眼,边起身边问。

“很多很多。”王鹃扭过脸去说道。

“我当然知道很多,可是……。”

“哎呀,张公子,您坐,小的就是过来看看,听人说张公子与王小娘子回来,小的恨不能长出翅膀飞来看看,却是当值,好在陛下开恩,这才派小的来。”

当值太监哪敢让张小宝说迎接的话,要不是他听着两个人的对话更迷糊,他都不能让张小宝起来。

“啥事?一会儿在这吃完再走,来人啊,吩咐后厨房,做地级一星套餐,减一道菜,加一道从海外带回来的番茄炒蛋。”

张小宝也不与来人说客套话,向外吩咐。

当值太监一听‘海外’二字,笑容中多一分感激,他还从未吃过,他不怕张小宝留他吃饭,刚才他已经说自己当值,想是会用食盒装了带走,连忙道:“多谢张公子,呃~朕饿了。”

“恩?哦~~回去与陛下说,臣马上下命令,调渤海都护府精制大米一千石进宫。”张小宝稍微愣下,明白过来,来人是学李隆基的话,因为东北大米成熟期长,所以味道好点,于是顺着来人的话说道。

当值太监眨眨眼睛,看着张小宝,说道:“张公子,不是调米,是……小的突然想起一事,陛下有言在‘先’,明日大朝,其他事宜延后,先议渤海正副节度使成亲之事,张公子,看陛下的意思,是想给渤海的正副节度使行朝礼。”

“啊?有这事儿?鹃鹃,别看墙了,跟我走,圣上饿了,臣当为圣上亲自下厨才能表臣之忠心,能对渤海节度使那般照顾的圣上,身为臣子,心有荣焉。”

张小宝书案也不收拾了,拉起突然面色变得红润的王鹃匆匆向外走去,临到门口,回头对当值太监说道:“我们一起走,你别等饭菜,回头再说。”

“好,好的,张公子,等等小的,张公子……。”

“好,真好,此二物,炒在一起,味道清新,香辣爽口,小贝,小远,还有你们,都尝尝。”

芙蓉园中,李隆基开心地吃着,菜是热乎的,刚炒出来,不用别人去试毒,见跟张小宝过来的小贝低个头努力地对付面前碟子中的浇汁鹿肉,出言相邀。

小贝到皇宫跟到家没什么区别,丝毫没有见皇上的胆怯,闻言,微微抬头,撇撇嘴道:“不好吃,我喜欢吃土豆泥,哥哥自己做的酱,配上细细的葱花,往上一浇,那才香。”

“哦,还能做成别的菜式?”李隆基又知道一样,看到小贝嘴边沾的芡汁,呵呵一笑,问道:“小贝,我给你们巡查大唐所有官员的官,你可查到了?”

一说这事小贝高兴了,自己权力更大,伸舌头把嘴角芡汁舔回去,回道:“还没,得到消息时,到三水县啦,我查谁?顺流见到皇上伯伯之前,一路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