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768部分

田园大唐-第768部分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隆基刚刚吩咐完,骆宾还不等走,张小宝已经和王鹃过来了,手上同样拿着电报,在出门不长时间,他也得到消息,速度比起朝廷来说,只快不慢。

二人不用别人通报,直接可以进来,这是李隆基给的权力,别说是兴庆宫,如果真有需要,张小宝和王鹃可以直接闯进晚上关闭的宫门,哪怕李隆基正在宠幸某个宫中的女子,张小宝两个人也可以把他从床上揪起来的权力。

李隆基清楚,真到了需要小宝和鹃鹃闯宫的地步,绝对是出了大事,天大的事,能让他两个无法直接解决必须通过朝廷才能办的事情,想想就让人害怕,得危急到何种地步?

当然,到现在也没出现过此事,李隆基很欣慰,小宝与鹃鹃还处在游刃有余的情况下。

“陛下也得到情报了?那我不多说,我家的队伍已经出动,刚刚给我传来消息,陛下放心,绝对不会出大事。”

张小宝进来一看骆宾和自己的干爹都在,手上还拿着纸,便知道怎么回事儿了,与王鹃对视一眼后,跟李隆基说道。

李隆基也不清楚为什么,自己只要看到小宝和鹃鹃,就不会担忧,跟吃了定心丸一样。

对骆宾吩咐道:“除了刚才朕说的事情,也回电给灵州,告诉他们,丰州牧场已动,出动时间,晚灵州首次发报六刻。”

骆宾领命而去。

李隆基转回头,笑着对张小宝和王鹃说道:“小宝,鹃鹃,朕对你们家的反应速度已经嫉妒了,灵州子时六刻发报,至少也要传递七层才能到丰州。

你们家的队伍,居然能在灵州发报之后的不到一个时辰之内,整装完毕,然后出发,你能跟朕说说,他们是怎么准备的吗?层层发报还有一个时间呢。”

李隆基说的全是真心话,那种速度让人感觉到一种恐惧,因为换成张小宝说的那个时间,也就是一个半小时。

一个半小时,从灵州发报开始,传递七层,然后丰州收到消息,把应该用的东西装好,把鹰、狗、鹿都叫起来,然后出发,船队也从休息和卸货的时候停下来,重新装上能用的东西,逆流而去。

如果非要拿出来一个差不多的事情来比,那就是翼州后勤营在大唐之内那段路的反应速度了。

李隆基感慨。

张小宝却觉得没什么,很正常啊,看王鹃,王鹃也是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他们两个知道,他们那时军队的反应速度,那叫全球全天候六小时反击,不是洲际导弹过去,洲际导弹一般都是在半个小时内飞过去,从大气层外面绕。

六个小时是指出现事情,整装,出动,空降兵和歼击机及轰炸机到达指定位置,战术安排完毕。

所以那几个大的国家都不互相打仗,大家都在相互威慑和拉拢小国,玩这种游戏,真打起来,大家一起玩完吧。

所有张小宝显得很平静,回道:“陛下,反应速度确实还不够快,没办法,他们毕竟不是茁壮护苗队,慢是慢了一些,但相信会是最先到达的队伍。

看样子,黄河船行要加快速度了,陛下出行的日子也得提前,陛下要有个准备,以免手忙脚乱。”

李隆基直接无视张小宝谦虚的话,他不晓得张小宝和王鹃那时的军队速度,所以认为张小宝在得了便宜还卖乖。

遂说道:“灵州的常平仓动了,估计会空出很大一块,要及时补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没看法,缺了就补呗,我只希望灵州没有百姓伤亡,陛下再发一道命令,让周围地方的医学院的人紧急赶往灵州,慢,实在是太慢了,没有飞机的日子真难过。”

张小宝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灵州离京城太远,鞭长莫及。

“飞机?何物?”李隆基从张小宝的话中听出来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忙问。

张小宝反应过来,说走嘴了,解释道:“一种和热气球差不多的东西,可以在天上飞,很快,但是飞不远,需要工部做出来的那个石油分离以后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就没办法飞。

补充一次,飞的距离大概能从京城到灵州稍微远一点,不知道工部什么时候可以做出来,臣估计短时间内技术达不到,等吧。”

王鹃连连点头证明,她总不能补充一下,说,飞机其实还可以飞的更远,而且还有空中加油的大飞机帮忙。

李隆基稍微明白了一些,遗憾道:“努力吧,真有那东西,朕去积利州也更方便了,小宝、鹃鹃,其他后续的事情不用你二人操心,让别的官员做。

你两个现在好好准备一下,朕既然要提早离开去视察积利州,武举也应该早早开了,以免耽误工夫。”

李隆基还没忘了王鹃参加武举的事情,张小宝是进士科的状元,王鹃就要是武科的状元,此事不能更改。

王鹃示意张小宝说话,张小宝便开口道:“陛下,臣等来此,正是为了武举的事情。”

“哦?打算提前了?”李隆基问。

“是,也不是,是这样……。”张小宝把和王鹃说的事情与李隆基复述了一遍,在其中着重地强调了,有百姓支持的军队才是胜利之军的概念。

李隆基静静地听着,不时还点下头,表示赞同,觉得张小宝和王鹃考虑的非常好。

他并不知道两个人还玩了别的手段。

听张小宝说完,这才说道:“如此也好,那沙盘上的战斗……?”

“可在船上进行,正好过去的船分几层,一层专门放置大的沙盘,一层是将领们呆的,一层是臣与鹃鹃还有家中的人呆的,如是,不耽误事情。”

张小宝解释着。

他说的沙盘推演可不是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中间摆一个沙盘,你放个小旗,然后说一通,我再放一个小旗说一通,那叫辩论。

武举的时候这样的,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放置大的沙盘,双方先把规则制定好,比如敌我相克的时候,损失几何,地形和兵种,天气的影响又是几何,这个有以前的具体数据,也有最近实验时候的大概数据。

然后放沙盘的地方有专门的裁判向上插旗帜,再按照制定的规则,判断双方是否相遇,战况如何。

张小宝和王鹃、家中的将领们分开来,阁成一个个的小房子,互相之间不通信,每个人面前都有自己的沙盘,然后在战前有一个开会的机会。

开完会,各自回到自己的地方,开始指挥自己的军队。

大唐的将领们同样如此,你们不可以坐在一起商量,没人给你那个机会,你可以用电报通讯,但这里有个预判的时间和各种影响。

什么时候两个将领可以合在一起呢,那就是在各自在沙盘上运兵的时候,两个自己的部队相遇了,这个情况下,相遇的两个将领可以挪到一个屋子里面。

等他们指挥的队伍开始分开时,他们也要分开。

摆放大的沙盘地方的裁判就根据两边的情况汇总,如果张小宝负责的后勤部队潜伏的时候让人发现了,按照判定,先给出一个数据,裁判会跟张小宝说。

说你的队伍这样这样了,那样那样了,你临阵指挥吧,我们继续进行规则评估。

而突然遇到,或者是真的算计到张小宝的将领,也会得到裁判的提示,说你偶然遇到了敌方的后勤部队,你伏击到了敌方的后勤部队,你临阵指挥吧。

这是眼下张小宝和王鹃能够想出来的最好的办法了,也是最贴近实战的沙盘推演。

王鹃其实很想有一套电子设备,真正地穿在每一个士兵的身上,然后派出士兵,在真正的江南道布阵,双方按照电子记录的反应,该死就死,该突破就突破。

如果你在那个情况下,突然把脚给崴了,那你就是崴了,如果你不小心掉到悬崖下面,死了,那你是真死了,有死亡名额的。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五百七十一章 工业发展与原料

第五百七十一章 工业发展与原料

王鹃很怀念那个时候的演习,和真正的打仗唯一有区别的就是,士兵们没有面对死亡时候的压迫感。

反正都知道,就算死也是假死,当然,不小心摔死的除外。

那可比现在沙盘好玩多了,花费也多,不像现在弄点钱就行。

那个时候天上的卫星是真需要配合,双方接触之后,最先开始的是电子战,然后是远程战,最后才是歼灭战。

坦克和火箭炮及其他炮里面真的往外打*弹,只是打出来的炮弹不会爆炸,会发出电子信号,落到的地方周围如果有敌军,按照无规律的信号爆炸有弹片飞舞的模拟信号,该受伤你就要受伤,一部分功能不可使用,该死亡你就退出战场。

头上有防护的头盔,炮弹即便是落脑袋上也不容易死亡,意外就是你正在一棵高高的树上进行狙击,突然一发炮弹落你脑袋上,把你砸下去,那……死亡名额有你一个名字。

而现在的沙盘推演判定,无论如何完善,总有漏洞,单兵作战的能力体现不出来。

比如判定遭遇站,一方用弓箭与飞刀,一方用枪,正常判定的话,在一定距离上,拿枪的把你击毙。

但是,现实中可能出现一种情况,就是用弓箭与飞刀的人,能够进行无规则躲避的情况下,贴近你,一把飞刀把你干掉。

一小队的精锐,甚至能够决定一个局部战术的成功与失败,沙盘无法准确表现,差很远。

最简单的例子,让张小宝带领护苗队的人进行战术配合,在对方有枪炮,自己一方用冷兵器的情况下,能出现张小宝所带的百人队,完胜对方的三百人甚至五百人。

士兵的个人素质不是相同的,沙盘上你怎么体现,难道让每一个人再较量一次?

因此王鹃一边制定规则,一边遗憾,只能做到尽量,总比两个人坐在沙盘的左右耍嘴皮子强。

李隆基不知道王鹃的遗憾,他还以为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有没有本事,一试便知。

立即安排人通知武将们,让他们准备笔试。

张小宝和王鹃满意地离开了。

将军们则是在收到皇上的通知之后傻眼了,平时打仗而已,怎么和百姓扯上这种关系了?难道是开玩笑?

张小宝没工夫考虑将军们如何想,跟王鹃从皇宫出来,直奔工部,找张小宝的父亲张忠,商量家里的买卖扩张的事宜。

没等到工部,得到消息,张忠不在工部,而是去了城外工部戒严的实验的地方,二人又找了马车,转向城外。

到达地方的时候,有不少人围在那里看热闹。

张忠也在人群当中,手上拿着望远镜,看向二百米开外的一个柴油机。

等着张小宝二人凑近,从旁边手中接过望远镜观看的时候,见到的是柴油机正常运转,发出震耳朵的声音,另一端连接的并不是什么手扶式拖拉机,而是一台车床。

车床上的轴连接在柴油机上面,伴随着柴油机的转动,车床上的车刀也跟着旋转,刀片上面被人抹了颜色,一个小点一个小点的。

张小宝看到的是一条条的线圈,而且看一会儿,有一种反向转动的感觉,就好像车轮一样,明明是向前转动的,车轮上面的窟窿由于旋转而而形成的线条却是往后转动。

属于视觉上的欺骗,很平常的事情。

在车床旁边,有一个柜子,哦,不是,是一个人,身上穿着不知道什么金属制作的盔甲,手上拿着一根铁棒朝刀接近。

张小宝看懂了,这人穿的盔甲是防止刀或者是铁棒崩到自己,也是防止柴油机炸开,真不容易啊,英雄。

众人也在观看,眼瞧着那人把铁棒接触到旋转的割刀上面,伴随着一阵火花冒出,铁棒应声而断。

登时间,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的声音,让张小宝和王鹃感觉到柴油机的噪音原来也不是很大。

那人拣起地上被割断的铁棒,连着手上的一起,抱着朝人群处跑来,只不过动作很笨拙,跑出来十几步,脚下一个不稳,轰隆一声摔倒在地。

马上有不怕死的人冲过去,连拖带拽地把这个人给弄了回来。

帮忙把此人身上的‘衣服’脱去,众人这才观看被割开的两断铁棒。

张小宝和王鹃也凑上前,一同看着。

众人经过学习,都没有傻忽忽地用手直接摸刚刚的那个断口,知道烫人。

“还不错,刀口很齐,切面光滑、平整,说明刀片没有太大的水平面的凸凹。”张小宝看了之后评价道。

王鹃点点头,切割刀的好坏,最直观的就是体现在被切割物品的切面上,看眼前的铁棒,钢口还不错,就是不知道切割刀磨损程度如何。

听到张小宝的话,张忠才发现儿子和儿媳妇来了,忙拉过儿子,介绍道:“小宝,你看,这是刚刚从高炉炼出来的钢,很硬,用平常的切割办法,要费非常大的力气才能弄断,而且切口需要重新打磨。

工部的人就琢磨,能不能把柴油机用上,结果还真成了,看看,看看这个切口,又平又光滑,以后能提高不少效率,就是柴油机还不怎么稳定,我们打算多生产这样的钢,然后用来制作柴油机。”

张小宝点头,表示明白,工业就是这样,相互促进,来回翻模,如车床,先是手工打造尽量精细的零件,然后用车床去车更精密的零件用在车床上,接着来回反复,在材料同样提高的基础上,一代代更新。

没有任何一个东西,说是不经过体系的发展就能凭空制造出来。

“爹,柴油机该停了。”张小宝提醒道。

“停?不能停,等油烧完再说,烧完了,它自己会停下来,如果没烧完,突然坏了,我们也好知道哪个地方出了差错。”张忠说给儿子听。

张小宝看王鹃,王鹃眨眨眼睛,那意思她知道钱怎么花的了,也更佩服工部的技术人员,明明知道造一台柴油机不容易,却还是希望柴油机出毛病。

可以说是另一个版本的心忧炭贱愿天寒。

一遍遍的打造,一遍遍地实验,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地向前走,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科学精神就是如此。

除了理论知识不行,钻研方面他们并不比科学院的院士差。

张忠还在兴奋的状态下,对儿子又说道:“有的新的钢,我们就能弄出更好的切割刀片,车床也该换代了,小宝你过来是……?”

张忠才想起来,儿子平时不怎么过来,今天寻到此地,一定是有事。

张小宝绝对父亲已经开始从一个行政人员的身份向技术人员转变了,平时王鹃也没给父亲上过课,竟然学到不少。

回道:“我和鹃鹃商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