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木仙府种田纪事 >

第14部分

木仙府种田纪事-第14部分

小说: 木仙府种田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实可靠的形象,在她心里已经扎了根儿,他看过她凭空变大米,看过她种的葵花一夜长高一尺,都没有任何惊讶,恐怕心里早不把她当正常人看待了。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再遇肖恒

(喜欢本书的朋友们,给两张推荐票啊,红酒传了半月了,推荐还没过一百呢!

走了几家书友的小窝,实在太受打击,大家的书都好红啊!

只有红酒的太可怜了!

我加油码字,大家如果看着还喜欢,就多多支持啊!)

牛车慢慢悠悠的赶着路,依旧是在晌午十分进了城,两个人约好了傍晚还在上次住过的客栈聚集,然后二牛去采买乡亲们托付的东西,木艾则找了家成衣铺,不到一刻钟,再出来时已经换了件宝蓝锦缎长衫,腰缠绣了银丝暗纹的宽带,又用镂空云纹银箍束了头发,摇身一变,好一个温润如玉的翩翩佳公子。到附近车行雇了辆马车,说了地址,然后坐在车里闭目养神,足足走了两柱香的功夫,车夫喊道,“公子,您要找的地方到了。”

木艾利落的跳下车,付了车钱,回身打量起眼前的这座院子,据成衣店老板娘说,这里是花王城最好的造房匠师周老师傅的家。

从门前的宽度来看,这个小院应该不大,灰墙红门,古朴大气,可惜的是暂时看不到院子里的摸样。

抬腿刚要上台阶扣门拜访,没想到门却突然从里面开了,一老一少两人笑谈着结伴而出。木艾看见那稍年轻些的男子,就是微微一愣,心想这世界还真小,这人她认识,肖恒,仙客楼老板。

同样肖恒也看到了她,似乎不能相信一样,仔细看了好几眼,才一脸惊喜的几步跨下台阶来,拱手行礼,“哎呀,木兄弟!为兄这几日就头疼到哪里去找你,没想到今日在这里得以相遇,真是太巧了!这才仅仅隔了一月,木兄弟风采更胜当初,愚兄差点没认出啊。”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肖兄,这一向可好?”木艾脸上淡淡笑着,和他相互客套。

“好,好,愚兄光顾客气了,忘记这是周老的门前了,木兄弟到这里来,可是要拜访周老?”

“是的,小弟要盖所宅院,听人说起,周老技艺高超,所以特来拜访。”木艾爽快的把她的目的和盘托出。

肖恒听了就是一笑,“那可真是太巧了,我托周老修缮的庭院刚刚完工,来,我为你引荐一下。”

“有劳肖兄了。”木艾拱手道谢。

两个人一起走上台阶,木艾一边走一边抬打量那站在门前的老人,大约超出六旬的年纪,石青色长衫黑布鞋,头发灰白,梳理的一丝不乱,脸色红润,长须飘然,一派慈祥睿智的长者风范。

与此同时,老人也在打量木艾,这年轻公子多说能有二十岁的年纪,举止有礼,衣衫华美,显然不是穷苦之人。看他一头黑发如墨,用古朴的银扣紧紧束在头顶,剩下几缕披在肩头。露出的脸庞如白玉一般,如果严格说起来,容貌只能算是中上之姿,但是老人却敏锐的发现,在她的眉宇之中隐隐有光华透出,这就使得她整个人露出一种温润如玉,飘然出尘之感。

“周老,肖某突遇故人,刚刚真是失礼了,还望您海涵。”肖恒很是恭敬的对老人道了歉。

老人半点儿没有生气,笑着摇摇头,“肖老板,客气了”。

“周老,请容肖某给您引荐一人。这是我的知交好友,木艾木兄弟。”肖恒闪身把木艾让到身前,看她上前见礼,“周老,在下木艾,冒昧前来,还请见谅。”

老人连忙虚扶一把,“哈哈,都不必多礼了,天气太热,先进屋喝杯茶吧。”

三人一路穿过庭院,进了堂屋落座,木艾心里忍不住赞叹,和她先前猜测的一样,这个院子真的不大,甚至可以说狭小,但是,一路走来,石桌,花丛,拱门,围墙,窗棂,无处不见精巧细致,简直是一步一景,绝对配得上老人建筑大师的身份。

木艾也不啰嗦,喝了口茶,就开门见山的说出了她的请求。

“周老,在下今日冒昧前来叨扰,实是有事相商。前些时日,我在离此五十里远的李家村买了一块地方,打算建一座实用宽敞的宅院。听人说起周老技艺高超,所以,前来相请周老出山主持。”

老人没有立刻回答,笑着看了她一会儿,然后问道,“木公子,如果是一座农家宅院,有很多人可以建造,为何一定要请老夫前去?”

木艾也不多解释,从怀里拿出厚厚一叠图纸双手递到他面前。“周老请看完这些图纸,您就会知道,我一定要请您的原因了。”

老爷子接过图纸,慢慢展开。上面第一张是一副两进宅院的俯瞰图,大门、二门、游廊、东西厢房、耳房、跨院,正房俱全,结构倒是不算奇特,只是比他以前常建的动辄假山花园的大宅院,要更加紧凑些。若是在山村里,家族人口较多,建造一座这样的宅子确实很实用。

再展开第二张图纸,老爷子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忍不住几步挪到门旁的光亮处细看。

肖恒一直在旁边喝茶,没有多说话,心里一直在考虑着,要怎么留下木艾喝杯酒,然后探问一下他手里是否还存有香米,以解自己的“艰难处境”。此时见老爷子如此神色,就忍不住凑到跟前,一边帮忙扯着纸角,一边细细观瞧。他也刚刚修葺完宅院,自认图纸还是能看懂一些的,可是,这张图上画的一条条交错的像回廊一样的图案,他却怎么也没看懂。

“哈哈,木公子,容老夫猜测一下,您这第二张图上画的是一种取暖的类似烟道的结构,对吗?”

“是的,周老果然不负盛名,我还没有解释,您就已经猜出大概了。”木艾也来到近前,三个人就在门口重新找了座位坐下。

木艾接着解释她的新结构,“周老,我是南方人,不习惯咱们这里的气候,恐怕冬季严寒难耐,所以才冥思苦想,琢磨出这个办法,我为它取名地热。看着图纸复杂,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在我们平日常踩着的青石地面下,搭建一些烟道。冬日里,在旁边的耳房,或者经由灶间烧火,烟气在底下绕行,最终通过烟囱排出。这样屋内由地面散出热量,就不必放火盆取暖。这样的地热,我想在东西厢房、正房,跨院,每栋房子里都建造一间。另外,如果是贫苦之家,可以把这地热建得和平日的木床一样高,晚间歇息时,铺上被褥就可睡觉,应该比床铺要暖和许多。当然,具体怎么建造,到时候还要周老修改指正,在下毕竟是个外行。”

老爷越听他说,眼睛越亮,“好,好,木公子真是好灵巧的心思,老夫佩服之极。今日就大胆应下木公子的差事了,如若真能亲手建成这地热,以后这北方百姓冬日就不必挨冻了。”

木艾听他第一个提及普通百姓的寒暖,丝毫未在意自己的佣金,心里更加尊敬这个睿智慈祥的老人。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再谈买卖

老爷子和肖恒又打开了第三幅图纸,两个人微微一愣,这张图严格说起来,不能算是图纸,如果说是画作会更为贴切些。这是一座背靠西方的砖质房屋,尖顶房盖,其上没有铺灰瓦,只是覆了厚厚一层茅草。房子正面有四根立柱,撑着前廊,稍微靠里侧,也只是砌了几窄墙,空处则装了几扇微微敞开的红木门,隐约能看见里面的桌椅摆设。房子右侧还建了一座不大的凉亭,四面中空,也是茅草尖顶。只在离地面半米高处铺了层木板。左面没什么奇特的,就是一面普通的围墙。而这房子、凉亭、围墙的中间空地,挖了一口青砖铺底的水池,里面养了大群的红色游鱼,水池边有条石头小路,路边又栽种了几丛灌木。配上橘黄色的灯光,真是一幅悠闲雅致的安居之处啊。

过了好半晌,肖恒和周老才从这副画里收回心神。

“真是太逼真了,老夫本以为木公子只是心思灵巧,没想到,画作也是如此出色。这副画,任谁看了都会想要立刻住进去。而且这屋子结构虽然有些简单,但是,却也少了雕琢的匠气,实乃朴实大气之所。”老爷子连连夸赞,肖恒也跟着点头,一脸的激动艳羡,“木兄弟这是用什么颜料画成的,颜色如此自然,愚兄今日真是开了眼界。这是木兄弟想要建造的另一所房子吗?真是让人看了就想进去歇息一下的好住处。”

“肖兄,周老,太过赞誉了。前面的图纸只有两进院子,我想把第三进建成画上的样子,当做夏日里常住消暑之处。周老,不知这样安排是否可行?”

“当然可行。”老爷子低头思索了一下,“木公子,现时大多宅院都是取青石和方木建造的,较红砖要坚固耐用许多。不知,木公子是要整座都是砖质,还是只有这第三进如此?”

“前两进和围墙全都和别家一样用青石,但是,屋内隔断要用砖质。而第三进,不管里外全用砖质。劳烦周老估算一下,这样建下来,需要多少银钱,在下也好做到心中有数。”木艾把要求细细说给老爷子听。

老爷子低头掐指细算,说道,“老夫比照以往建造的宅院估算,这样一座宅院只需六百两银,但是木公子加进了地热,就要多费些银钱,但是有八百两银也足够了,加上雇佣帮工之人所需工钱、吃食用度,全算进去怕是要超一千两银。当然屋里家具摆设您还要另找人打造,银钱也另算。”

木艾点点头,心里烦闷,这盖个房子真繁琐,如果是现代找个工程队包出去就好了。

肖恒以为他是在为银钱烦恼,马上接口说,“木兄弟,银钱方面不必多担心,不管缺多少,直管到愚兄这里来取就是。”

木艾笑着谢了他,“谢肖兄慷慨,小弟暂时不缺银钱,只是在烦恼建房子如此繁琐,恐怕要忙乱好些时日了。”

肖恒听了就是一笑,刚想要说,他可以派个管事去帮忙张罗,又想起这木兄弟如此神秘,想来是不欲与人多接近,贸然说要借人与他使,恐怕他会多心。只得出声安慰,“建宅子是很繁琐,但是,等建成之日,住进新屋子,木兄弟的劳累就得到回报了。”

“肖兄说的是。”木艾点头回答,又转向周老,“周老,那在下的宅院就劳烦您了,至于佣金方面,在下必会让您满意。只是有一点,时间上可能有些急,需要尽早开工才好。不知周老这里能否迁就?”

老爷子摆摆手笑了,“佣金之类的都是小事,木公子所想出的地热,如果真的成功了,老夫就是白作工又能如何?至于,需要赶工,公子也不必担心,我手下有一批常合作的熟手,您只需多招些做力气活计的帮工就好。”

“那真是太好了,在下第一次操持建房,以后有事还望周老多多指点。”木艾连忙行礼道谢。

三个人又说了几句客套话,木艾和老爷子约好,后日派马车来接他去李家村住下,这才随同肖恒告辞出来。

刚近申时初刻,日头已经没有那么晒,两个人也没雇马车,慢慢一起走在路上,木艾心里盘算着家里的地瓜和葵花籽,是否要继续卖给肖恒,要什么价格合适。而肖恒也在犹豫怎么开口问香米的事情,正巧路边有座茶棚,盖在树荫下,看上去很是清凉,在座的客人也不多,于是,两人走了进去,要了一壶凉茶。

还是木艾先开了口,“肖兄,今日真是要多谢您为我引荐周老,否则恐怕小弟还要多费些周折。”

“木兄弟客气了,周老为人和气,就是偶尔碰到技艺方面的问题会脾气倔强些,当然这些你以后就会知道了。愚兄也很是庆幸今日去结算佣金,这才有缘与木兄弟再聚,真是十分高兴。”

“小弟也没有想到会碰到肖兄,原本还想办完了事情,去仙客楼拜访。现在碰到,就不必多跑一趟了。”

肖恒连忙放下手里的茶水,一脸喜色,“哎呀,真的吗,愚兄还以为木兄弟…,哎呀,不说这些,不知兄弟是否有事需要愚兄相助,请尽管开口就是。”

“没有什么事情,只是想问一下肖兄,过了这些时日,不知香米卖的如何?如果有需要,我这里还能再拿出一些,价钱照旧就可。另外我还种了几样新作物,具体如何,我也不细说了,但是我能保证,也是此地没有的吃食。再有一月就要收获了,不知,肖兄有没有兴趣…”木艾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慢悠悠的喝了口茶,打量几眼角落里的两桌客人,都在聊着什么闲话,并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在说什么。

肖恒没有想到,他一直烦心的事情,被木艾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解决了。上一次,他花巨资买了四百斤香米,开始时,只在酒楼每日拿出一斤来,安排专人蒸熟,以每碗一两银的高价卖出。不但没人说贵,反倒客似云来,凡是上门的没有不点香米饭的,有些熟客,来晚了没有吃到,就会一直跟他抱怨连连,闹得他实在没办法,只好改成每日做二斤米,再后来又改成三斤米…。这样一个月下来,香米就用进去了一半。别的酒楼同行,也十分眼红他的生意红火,虽然忌讳于他的背景,不敢明目张胆来惹事,但是,也派了许多人多方打探,想要找出香米的来源,甚至不惜重金收买店里的小伙计。

正文 第二十六章 坦白

如果都是这些商贾之事,他还能应付,但是,花王城说大不算大,说小也真是不小,有头有脸有背景的也有那么十几家,与他家也算世交,平日里逢年过节也互相走动。如今,仙客楼的香米被传的这么热闹,家里老人就不知从谁那听说,这香米如何美味,如何能使人延年益寿,这等新奇的好东西,当然要子孙们买些回来尝尝。于是,这些子孙们就来找他攀情面,话说的好听,咱也不要太多,五斤就好。他也不好折了这些世交的情面,索性那几十两银的本钱也不计较,当孝敬长辈的礼品白送了。自然送了一家就不能不送第二家,开了这个口子,没几日又送出去几十斤。

前两日,掌柜就已经细细称过了,总共还有七十三香米,也就够酒楼再卖不到一月的,万一香米断了供应,生意肯定会大受影响,再者说,那香米什么滋味他可是知道的,那些世交家里的老人,怎么可能不爱吃,一旦把几斤米吃完,一定会再来找他。他正急得焦头烂额,又不知去哪里找这个叫木艾的卖米人,正这时,卖米人不但出现了,而且还要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