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122部分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122部分

小说: 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要与时间争生命,电缆、变压器、水泵都要进入,其中最重的泵重达几吨吨,全靠人扛肩抬,而且要把这台泵分拆后运到井下再进行安装,抬一节重数上百公斤左右的泵管,从人站在上面都有下坠感觉的斜坡抬下去,困难可想而知。更为复杂的是,交叉作业,又使狭小的空间显得更为拥挤,这样按部就班根本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组建议,由于矿井外面就是山崖,这是一件好事,在矿井的蜂腰部位通过石油勘探队的钻孔实施小规模爆破,再通过爆破面进行钻探排水,这样速度才会更快,但是这个措施的风险也是非常之大,若是爆破出现了坍塌,冒顶之类的,不要说救人,连尸体都找不着,那更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陆政东听完汇报之后问道。

“市里怎么讲?有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作为支撑?”

县安办的副主任、县安监局负责安全的工程师卢志国道:“市里……他们认为采取爆破手段风险有一定的风险,主要是怕引起次生灾害造成矿井壁坍塌,那样连其他救援的措施也没有了。他们认为通过井口排水是最好的途径,不过他们也不了解具体情况,具体如何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我的想法也是仅供参考……”

陆政东摆摆手:

“不管有什么想法,都提出来,既然按照常规的办法根本不行,那现在需要的是创造性的方案。你们提出的任何方案采纳之后不管出现什么结果,这个责任我来负!卢工你只管大胆的讲!”

卢志国是六十年代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动力系的老牌大学生,原来在大型矿上企业工作过,和县交通局的局长一样,由于老婆孩子都在农村,为了解决两地分居才回到县里工作,在县里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和权威,对于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来讲,多少还是有些知识分子的责任感,所以还是提出了一个新方案,但是市安监局没有完全赞同,显然也担心到时候这方案出了问题,责任会落在他头上。

而陆政东对这个根本是外行,在这个时候必须要听取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而且这个时候更要给他们打气,让他们充分的表达出意见。

卢志国听到他如此说,飞快的在纸上画了一张草图,介绍着:“云山矿井外的山体基本是坚硬的岩石,爆破的受力面……”

陆政东根本就不了解这些,但是他听得出来,这个办法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只要下面的人还活着,那还是有希望的,听完之后,沉吟了一下,问道:“市里的领导和增援的队伍到哪里了?”

电话线已经架设到井口附近的指挥部,以便随时调集救援器材物资和随时和市里和县里保持着联络。

“临山一辆大煤车坏在了路上,贺副市长带领的市里的增员队伍被堵在了临山,正在想尽一切办法疏通车辆,另外贺副市长已经步行通过堵车的地方,然后想办法转车先到县里再到矿上。起码还要四五个小时……”

负责对外联络的政府办主任楚明生汇报道。

陆政东忍不住擂了一下旁边的树:这条烂路真是要命,市里是指望不上了,陆政东和申国中、陈国庆、于长海简单碰了一下头,分析了一下利弊,如果不能尽快为井下打开了一道通风的通道,连理论上存活的希望都没有,至少采取爆破还能有那么一丝希望,但是究竟采不采取爆破措施,大家都看着他。

陆政东清楚,这个决心必须要由他来下。

权力和责任往往是对等的,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这一刻,陆政东是深刻的体会到了。陆政东也是沉思良久,才终于说道:“我的意见是采取爆破措施,把方案报到市里……”

申国中把手里的烟头狠狠的抽了几口,然后用力的在树上摁熄,也说道:“我同意……”

这全部在井下死掉,而且都是附近的村民,想打埋伏都打不了。宜蓝小煤矿众多,申国中在如何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来处理矿难上其实也有不少经验,灾难等级是按照死亡人数来划分,比如把人先送到医院抢救,就可以往上报成受伤,不算当场死亡,而且尽全力抢救,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无论从哪方面都说得过去,或者上报失踪,在计算死亡人数方面有着细小却很重要地差别,但是这一回这些小伎俩都派不上用场,这个时候也只有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陆政东下了最后的决心之后,心情反而平静了不少。

石油勘探队的人钻探很专业,煤矿也不缺少雷管炸药,爆破的准备工作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就准备就绪。

“开始吧……”

陆政东讲完,死死的盯着爆破口,其他人也都死死的盯着,一声闷响之后,蜂腰部被炸开了一道很深的豁口,技术人员仔细的检查了一番,没有发现有其他次生问题。

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石油勘探队的工人很快就在豁口钻开了两个排水口,又想尽办法把排水口扩大,这一下排水的速度大大加快,水位很快就下降了不少。

早有准备的其他救援人员也开始准备下井了解情况,陆政东也不由分说,进了黑咕隆咚的矿井,公安局长陈国庆暗中拉了拉他的袖子,低声道:“陆书记,你是总指挥,你不能在这里,赶紧出去……”

于长海见陆政东下了矿井,犹豫了片刻,还是跟着进去,进去也劝道:“陆书记,你快出去,这里危险……”

卢志国也道:

“陆书记,你出去吧,这里面这么窄也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下矿的人看到县委书记能够跟着进来,已经觉得不错了,陆政东看呆在里面确实有点碍手碍脚的,陆政东在大家的劝说之下还是退出了矿井,陆政东在矿洞的时间虽然很短,但由于里面黑黑的,陆政东摸着石壁沿着拉煤的小轨道前进的时候,手上全是黑灰,出来的时候身上已经黑黑的了。

参与救援的人员也累得不行了,全部坐在地上,接过旁边递过来的水,也不管手是不是干净,咕咕隆隆就下了肚,大海碗转眼便空了。

等待,这个时候也只有等待奇迹的出现了……

※※※

西河省会高塘。

省委、省政府召开年度全省目标责任考核总结表彰会议,长滩市在各方面都完成得不错,获得年度考核优秀奖励,这可是省里最重要的一项考核。

与会的长滩市委书记孙伟阳和市长肖清扬虽然脸色平静,内心都是满心欢喜,但在会场外,孙伟阳和肖清扬的秘书周义华和小杜却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团团转。

看到孙伟阳出来之后,连忙就跑了过去,低声道:“孙书记,宜蓝煤矿出事了……”

孙伟阳一听也不禁愣了一下,忍不住大声道:“多少人,你再说一遍……”

孙伟阳的声音太大,以至于随着他一起出来的其他地市的领导都侧目看着他,在不远处和其他地方打着招呼的肖清扬也听到了,抬头望这边一看,看到自己的秘书小杜急着给他打眼色,忙走了过来。

“老肖,市里有事情……”孙伟阳沉着脸,低声说道:“市里来电话,宜蓝县出了矿难,透水,三十多人被困井下,现在全部生死不明……”

肖清扬一听也是吓了一大跳,他原来就是搞火电的,对于透水事故实在是太了解了,大型的煤矿还好一点,会有一些安全措施,像宜蓝那种小型煤矿透水事故基本上就意味着死亡。

肖清扬也面色凝重的说道:

“万一……那就是今年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矿难事故……”

两个人的心里都不是滋味,这刚刚在全省拿了一个大奖,这马上就是出了这么个大事情,心里要多堵就有多堵,大喜大悲,不外如是!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道:

“此事须尽快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我去找杨书记,市里已经组织了救援队伍前去增援,但还堵在路上,你是专家,赶快回去宜蓝组织抢救,尽量减少负面影响。我随后就回来……”

在这种大事面前,肖清扬也不敢有丝毫怠慢,道:“我马上就回去。”

两个人碰了下头,就赶紧分头行动……

云岭煤矿,陆政东也在紧张的等着下井人员的消息……

突然,矿洞里传来一阵狂呼,很快,一名矿工飞奔出来,口里狂叫:“还有活着的,还有活着的。”

陆政东一跃而起,他抓住这名飞奔地矿工,道:“有多少人活着?”

“有声音,肯定不止一个人活着,具体情况还要等一会。”

陆政东也忍不住道:

“那就好,那就好,有活着的就好……”

第22章不幸中的万幸

云岭煤矿救援现场,陆陆续续有矿工被救了上来,陆政东的心里也才真正踏实了很多。

“通了。”

此时孙伟阳已经来到了省委办公厅,他刚刚给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卢向河打电话,省委书记杨成功和其他省领导从会场直接去西河宾馆会见外国友人,他就只得在杨成功办公室旁边的小会议室里等着,而他的秘书周义华则在楼下等着。

孙伟阳和杨成功私交甚笃,办公厅的人员都与他极熟,但是实在不巧,今天到了办公厅,熟悉的人要么还在会场没回来,要么跟着杨成功去了西河宾馆,一个熟人都没有。

守在办公厅的是一位面生的年轻人,听来人自我介绍是长滩市委书记,却并不过多寒暄,给他泡了一杯开水,就将孙伟阳丢在了一旁。

孙伟阳也没心思去找熟人,虽然他自己唱讲每逢大事须静心,泰山压顶不变色,但真正事到临头,他心情还是很烦躁,三十六条人命,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他心头。

孙伟阳不由想着当初把金忠平派到宜蓝是一大败笔,出现这样的事情,从根本上讲是金忠平在宜蓝没有把实现他预定的整顿小煤矿的目标,而把陆政东派到宜蓝或许是更大的败笔,陆政东恐怕是难以应付这样复杂的事情。

不但是用人,在对待宜蓝煤矿的问题上,为了发展的全局,他一直希望是以最小的代价来解决宜蓝存在的问题,而没有采取断然的手段,现在看来策略上也有问题。

真不知道陆政东会怎么处理,孙伟阳看了看手头的电话,云岭煤矿此刻的电话就是热线根本就打不通……

这时,他拿在手上的大哥大突兀的响了起来,他想都没想就接了电话,是陆政东急切的声音:“孙书记,云岭煤矿透水事故被困三十六人,已经救出来三十来人,还在继续救援之中。根据了解的情况,暂时只有一例死亡……”

孙伟阳一听心里的一块巨石总算是落了地,道:“好好好,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孙伟阳询问了救援细节,指示道:

“要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救援……”

指示完又道:

“我正在省委,准备向杨书记汇报此事,肖市长正赶往宜蓝赶……你下一步有何打算?”

陆政东沉思了一会道:

“我对宜蓝煤矿的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私挖滥采严重,绝大多数的煤矿安全措施几乎是形同虚设,这一回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是这样的状况,出大问题也是迟早的问题,这件事是坏事,也是好事,给很多人敲响了一记警钟,也会让有的人惊醒,这样阻力也会小些,我的想法是趁着这个机会,开始着手治理整顿煤矿……”

孙伟阳原来心里的那些负面东西已经完全丢到爪哇国去了,听到陆政东这么讲,道:“宜蓝煤矿的问题看来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看来解决这件事是宜早不宜迟,你能这样看待问题,能变坏事为好事,很不错。”

孙伟阳讲完,又交待道:

“善后事情必须要处理好,另外我会和市委张秘书长和宣传部的同志打招呼,要大力宣传救援工作,同时全市要掀起大力整治安全隐患为主题的活动。”

陆政东明白,孙伟阳这才是真正的把坏事变成好事,市里大张旗鼓的宣传整治治安隐患也能为他创造一些整顿煤矿的条件。

孙伟阳还准备交代一下,看到省委副秘书长卢向河走了进来,也就挂了电话。

卢向河满面春风的道:

“孙书记是不是心情大好,要请老弟我喝酒啊,什么事,这么急。”

两人关系不一般,孙伟阳也就没有绕弯子,直接道:“原本是天大的事情,刚接了以电话,现在稍为松了一口气。”

卢向河听孙伟阳介绍了宜蓝云岭煤矿的情况,也是吓了一大跳,连道:“好险,如果真是死了三十多人,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老兄,长滩现在发展得很不错,千万不要因为这样的事情影响到发展大局……”

孙伟阳点点头,有些感慨的道:

“是啊,任何事情都不能掉以轻心,幸亏县里处理得很及时,行动也非常坚决有力,一直没有放弃,硬是创造了奇迹,不然……”

卢向河这才道:

“快进去吧,杨书记等一会还要见部委下来的领导,只留了几分钟的时间听你汇报。”

※※※

陆政东挂了电话,没多久,井下被困人员都救了出来,一人身亡,五人受伤。

看着拉着伤员的救护车呼啸而去,陆政东的心也终于踏实了不少。其他领导也都一样,几个人也不顾记者在一边照相摄影,都一屁股坐在石坎上。

先前谁都没心思吃饭,都专注在救人上,现在这一松弛下来,一个个都是又累又饿,长洲镇的党委书记骆长松还是考虑得比较周到,在得到被困人员大部分都还活着的时候已经安排妇女主任下山去弄些吃的上来了。

吃的也很简单,就是馆子里现成的包子馒头。几个人也就不顾形象的蹲在那里,用手拿着就着开水就开吃。

简单吃了点东西,陆政东接了个电话,和申国中商量了一下,就把把陈国庆和于长海招呼到周围,说道:“于县长,贺市长和市里相关部门的人员快要到云岭了,你就留在长洲镇,负责协助市里相关部门对这次事故的调查认定,而是解决事故善后工作,不要留下后遗症。”

于长海整个人都变成了黑炭一般,虽然显得很狼狈,而且背心一直都是湿的,一半是因为紧张忙碌出汗所致,而另一半则是冷汗,但是这个时候,他的心情却是已经平静下来。

原本以为三十六个人全军覆没,作为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他很有可能要去蹲监狱,这一点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现在救出来三十五个,已经是超乎他想象的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