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203部分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203部分

小说: 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趾部很长,弯弯的钩拢在一起,看上去十分优雅,趾甲晶莹剔透,闪着靓丽的光泽,足弓微微向上弯起,足面翘得很高,非常性感,足踝圆滑光洁,几乎看不见踝骨,整只脚如玉似翠,简直就是一件高贵夫人工艺品……

即便是盖着被子,横看竖看左瞧右瞥都像在作无声的引诱,陆政东不由想到一句话:女人不喝醉,男人没机会,看来还真是至理名言。

不过,周毓宁脸上的一抹泪痕提醒着周毓宁此时的心境,才把他从那种旖旎中拉了出来,也幸亏他是曾经沧海,对美女有一定的免疫力,也幸亏周毓宁和雪玉之间的关系,让他有所顾忌,也幸亏周毓宁讲的她的初恋,否则面对这样的玉体横陈,已经喝得有些高了的陆政东能坐怀不乱才是怪事……

陆政东尽最大可能的不去想那些旖旎念头,最终压抑住身体本能的歪念,老老实实为周毓宁盖好薄被,只是周毓宁依然在胡乱说些陆政东听不懂的呓语。

陆政东也担心她回呕吐之类的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坐在边上梳妆台的椅子上,点起一支烟,看着天花板,逐渐安静平和下来,周毓宁带着醉意缓缓睡去,呼吸开始平稳,不再说天马行空的酒话醉话,有点心疼,也许一觉醒来,就是新的一天,忘却今晚肆无忌惮的宣泄。

但是明天呢?

陆政东不知道周毓宁经过这样肆无忌惮的宣泄之后,能否就从中走了出来,陆政东能想象她这些年是怎样熬过来,就像当年他落魄到极点的时候那种心境吧,陆政东想到这里不由低下头瞥了周毓宁一眼……

第120章涟漪

陆政东从周毓宁的房间出来,还不由自主的下意识看了周毓宁的房间一眼,不过被风一吹,整个人也更清醒。说实话周毓宁这种大美女有机会不做点什么实在是暴殄天物,但酒后乱性是猪狗不如,陆政东挺为自己能够把持住而欣慰……

在陆政东出门之后,一直醉酒的周毓宁却爬起了床,抱着双手站在窗边,此时身边的周毓宁靠着窗做着,侧着头,眼看着陆政东上车而去,但目光依旧没有收回来,落在了外面的景色,从窗外吹拂进来的微风,就好像是分时调皮的孩子一般,在她发丝上不断地跳动着。甚至卷起了她的几缕发丝,吹拂到嘴角上。

薄薄的嘴唇微微的抿着,并有涂口红,但是却更加迷人。自然的,就是最美丽的。没有经过了那些低俗的胭脂水粉的修饰,周毓宁脸上总是充满那样的美丽。似乎,她天生就是这样风华绝对。成熟优雅的她,不需要接触那些外物来掩饰,她就好像是造物主精心创造的完美杰作一般!

此时站在那里沉思的她,是多么的诱人。虽然依旧是脸绯红娇艳欲滴,但那不是一个酒醉到需要别人一路搀扶女人该有地清醒神态。

站在窗前,周毓宁想了许多,其实,就是没有能一起出国,天也没有塌下来,现在回头再看。他有他地骄傲和固执。他如果肯低头,也许在他看来,也就失去了她在一起的基础。

他的缺点不是太爱钻牛角尖,而是缺乏韧性,其实就算没有一起出国,但也人生总是要遇到坎坎坷坷,没有韧性,要么落于平庸,要么就像他那般激进得失去理智,输了就再无反败为胜地机会。

也许他在社会上经历一段时间肯定就不会那么傻了,她也不至于为此抱憾,可命运并没有给他和她这样的机会,周毓宁只能感慨命运无常……

想到这里,周毓宁不由又想到陆政东,虽然陆政东整个晚上都没有说很多话,但一句“重要的是心路历程,经历过,收获过、痛苦过、彷徨过,所以也就沧桑过”,说明陆政东也是经历过不少波折,特别是刚刚看到陆政东远去的背影,在这凌晨的夜晚显得有些寂寞,陆政东小小年纪就已经到了副市长的高位,当了官,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背景又深厚,照理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可周毓宁怎么看他的背影却是透着一种说不出的苍桑,更印证了她的想法——陆政东肯定也是经历了一些刻骨铭心的磨难的。

年轻而又沧桑,听着似乎很矛盾,可实际在周毓宁看来,陆政东似乎把这样对立的两面糅合在了一起,也许正是这样的一个特质,让她从一开始对陆政东充满好奇,是因为陆政东而不是因为雪玉,这一点,周毓宁心里已经已经很笃定。

想到这里,周毓宁不禁觉得自己的脸更发烫了,她确实是喝了很多酒,脑子有点晕,但还没有要陆政东搀扶的地步,她也清楚让陆政东送她进房间,搞不好就会出现什么状况,但陆政东半扶着她,那充满男子汉的气息如同酥麻般的电流瞬间便流遍了她的身体,让她有些慌乱,但那一道道充满着罪恶与快感的电流不断地冲击着她的心房,让她不禁想到这些年的孤苦,有一个人这样对她,自己一直都好像弥补当初的遗憾,心里有些蠢蠢欲动的东西让她无法遏制,似乎多年来压抑的自己,现在只想要好好放松一下。放纵也好,放松也罢,她什么都不愿多想,脑子里似乎都停止了思维,周毓宁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虽然明明知道不对,但是她却好像真的上了毒瘾一般,还是让陆政东把她送进了房间,完全归咎于酒喝高了,周毓宁也知道那是自己欺骗自己。

可是有一点周毓宁却怎么也不能够否认的是,自己心中其实也是喜欢和陆政东在一起的感觉。

但不管怎么压抑,只要是人,就会有欲望,即使是圣人,也不例外。更何况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而已呢?自己也会有女人的欲望,理智,却想要控制欲望,而欲望则是想要推翻理智。

周毓宁不由看了一眼,旁边的镜子,镜子里面长发飘飘摆动,在微风之中摇曳生姿,乌黑的秀发随风飘扬。她的脸上红霞密布,仿佛被烈火灼烧过一般,仿佛醉酒仙子一般诱人之极,周毓宁伸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只觉触手滚烫不已!

周毓宁禁不住着镜子轻轻啐了自己一口。她的那双雪白藕臂她的双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肌肤,触手依然是那样的光滑,比起那些十八九岁的小姑娘来说也不遑多让。

这一点她很有自信的,平时她就保养得很好,而且她的脸蛋也没有一丝皱纹精致的五官就好像是天然融合而成一般,一头挽起的长发而成熟性感。

有时候,赞美女人不需要什么花言巧语,一个眼神也就足够了,周毓宁能够从陆政东的眼神中看到她的欣赏。

此时的周毓宁看着里面的那个自己,口中低声呢喃道:“我到底是在想什么啊!怎么会想这些羞人的事情了呢!而且陆政东还是雪玉的未婚夫,实在是太荒唐了……”

想到这里,沉重的道德压力让周毓宁又有种喘不过起来,自己的心,好像在痉挛着一般,很难受。感情和婚姻是两码事。浪漫和现实之间往往有无数沟壑横亘,美好和灿烂只是瞬间。

幸亏陆政东毅然决然的走了,不然有些事情一旦发生便是覆水难收,再难回到从前,那一切都改变了,就这样暧昧一下,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世界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未来,没有任何人会知道。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掌握,但是,只要改变现在,那么就能够改变未来,自己不能再生活在过去,不可否认,初恋的阴影一直伴随着她,只是此时此刻她终于已经可以不用小心翼翼地躲避一切有关他的回忆,有的人就让他活在心底就足够了。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另一面的,只是平时被掩盖起来而已。而当找到了突破口的时候,就会倾泻而出。

周毓宁心中的湖面,好像被投进了一块小石头,荡漾起了一圈圈的波纹……

第121章座谈会

第二天下午,陆政东在省委党校又见到了周毓宁,昨晚的醉猫已经又重新变得神采奕奕光彩照人,周毓宁讲的是关于发展私营经济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演讲很精彩,不过周毓宁的眼神始终游离在他的身影之外,看样子,心里多少还是觉得有些赫然。不过陆政东也明白,周毓宁只是在某种特殊环境下在特定的情绪下的突然爆发而已……

听完演讲,陆政东正准备出门,班长周义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些经济学家、教授讲得很精彩,可是关于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现在又开始出现很大争议,让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难办。”

周义华是省政府办公厅的副主任,属于“天子门生”,被认定了班长。

陆政东知道周义华所讲的争议很大来自于什么,这一时期有个新的东西出现,就是在全社会广泛流传的万言书。万言书这种东西在明清时期就有,写一张纸贴在城门或者茶馆里,表达自己的不同政见。比如清朝末年,李鸿章主导洋务运动,开展经济体制改革,成立了京师同文馆,学习数学、天文、外语等等。当时北京的皇族非常不满意,到处贴揭帖,散发万言书,说放着四书五经不学,去学这些西方的东西,简直就是卖国。

一些反对私有经济发展的人士学了这些招数,年初的一份万言书讲私营经济已经很强了,再鼓励支持不就变成私营经济为主体了,也正是私营经济发展得快了,所以国营、集体企业才出现大面积的亏损,更耸人听闻的是,他们讲国家的所有制结构变了,阶级关系变了,社会意识变了,执政党也变了。私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资产阶级,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把党“连锅端”。所以私营经济是祸水,而是人们讲的活水。这些人自行印制文章散发,散发得很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该看的人全看到了。

这份万言书开列了一个很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名单,名单中包括许多著名媒介,许多经济学家、法学家、作家和理论家。万言书要求对这些人和媒介采取严厉行动。

这造成很大困扰。一位省委宣传部部长讲,一些负责经济方面的干部看了万言书之后,心有余悸,想说话不敢张嘴,想走路不敢抬腿。

某省的省委书记看到这个万言书之后,心有余悸,推迟了本来要召开的一次扩大开放的会议,想看看京城的动向的再说。所以,万言书广泛流传,对改革开放的造成了不小的困惑。

陆政东是知道后来情况的演变的,十余年后,非国有经济加在一起,创造了一半以上的GDP、六成的税收和近八成的出口,并且吸纳了将近两亿人就业。这个事实说明私营经济不是祸水,而是活水。

想到这里,陆政东道:

“我觉得这样的观点也太左了,现在的问题正好相反,不要说私营企业,就是乡镇企业在竞争中都是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比如在金融、土地等方面,比如在准入门槛上,得不到支持,有点像是后娘养的,不是亲生的。可就是这样,这些私营经济依然是活力无限,这就说明很多问题,我认为私营经济在市场准入等等方面要通过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渐达到和公有制经济相对平等的一个竞争平台上,这才是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要解决的问题……”

陆政东是从基层一路打拼上来的,对于私营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得更为具体和直观。但经过县委书记和副市长岗位锻炼,陆政东气质越来越稳重,他很清楚,万言书根本就改变不了什么,所以也愿意在周义华面前只谈现在基本已经形成了共识的东西,而国有企业的改制,现在还没有真正进入攻坚阶段,有些提法上面还没定下来,那是雷区,搞不好就会被扣上一顶国有资产流失的罪魁祸首的帽子,所以他就回避了国有企业的问题。

周义华感叹一声道:

“从我个人来说,我也认为还是要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但理论是政策的先导,若祸水论成为主流,将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相关的干部,说不定到时还要承担责任。”

两个人正说着,省工商局的副局长周志鑫也从后面跟了上来,邀约一起去吃饭。

派别和山头,存在自然有其理由,物以类聚,人与群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读党校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认识一些“道”上的朋友,这些朋友都是各地各部门的头头,多一个朋友,即使对自己的前程没有太大的帮助,可是将来总多一条办事的途径。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走得更近的团体,诸如,省直机关的干部平时接触得多一些,或者说是互相利用的价值更大一些,所以在一起聚会的时间更多。来自各市的领导由于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在一起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聚在一起的时间就要稍多一些。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小团体。

陆政东还没有来得及表态,就有另外一位副市长争着请客,陆政东和他们不一样,心态就平和得多,官场和商场是最为势利的地方,没有实力和明显潜力,纵然是天大的人才也会受人白眼。在官场,友情只是陪衬,处于官场人际关系补充地位……

一行人约好吃饭的地方之后,陆政东回到宿舍,准备收拾一下就出去吃饭,电话响了起来。

“武山,什么事?”

“今天晚上省委省政府要接待了几位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还要开座谈会,刘部长请你也参加。”

辛武山赶紧利落的说完笑着说还要通知其他人就挂了电话,陆政东挂掉电话又把本来已经换好的比较休闲的T恤换成了比较正式的衬衣。就给周义华打电话,准备推脱晚上的夜宴,不过周义华也接到了电话,也要参加晚上的座谈会。

于是两人相约一起过去,下了楼正好遇到了省体改委副主任张义民。

“周主任,办公厅的车就要来了,我们一起去吃饭。”

明明见到了陆政东和周义华在一起,却只是招呼了周义华。省体改委是省政府组成部门,是研究,协调和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综合性专门机构,在政府部门中权重很大,所以张义民还真没有把下面市里的副市长瞧在眼里,但周义华不一样,周义华作为省政府的党组成员,办公厅副主任,天天围绕着省长和副省长转,前途光明,因此他对周义华很是热情。

周义华带着点遗憾的样子道:

“今天晚上我和陆市长都参加不了,刚刚接到通知,参加经济学家的座谈会。”

张义民听到这话一愣,等到周义华和陆政东离开之后,他就赶紧给体改委办公室打电话询问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