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281部分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281部分

小说: 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政东很是有些感触的说道:

“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清楚,在长滩,你们能理解我的想法,能提出中肯建议,能不计利害得失的客观分析问题,这样我才能有所收获,到现在我都怀念那段经历。”

被陆政东这一番话都说得有些感动,无论是周天放还是骆长松等人,都被禁不住为之感慨不已,和陆政东在一起共事,虽然最初未必是心甘情愿志同道合,但是随着大家相互间的了解加深,大家都自觉不自觉的走得更近了,而在这其中,陆政东无形之中充当着纽带而和领头雁的作用。

陆政东不禁想到,这些都是自己的老同事老部下,而且都和自己还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往来联系,就算是平常不相见,但逢年过节都还要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虽然很多时候连饭都没有机会吃一顿,但是在一起坐一坐聊两句。总能让人心中浮起一丝温暖之意。

这些人大概就应该是自己所谓的班底了,而在绵西这边,自己也逐步在人事上建立起一个能按照自己的工作思路推进的体系保障,除了杨一白是从外面调进去,骆长松等打算从外面调进去之外,在绵西,他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人马,虽然由于他在绵西的工作时间不长,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力量体系,但是大概也有一些雏形了……

既然是这样的相聚,在一起也就是热闹热闹,也就是畅叙感情,所以也引导着大家把话题越谈越宽,尽量营造一种很轻松的氛围。

一大群人本来都是许久没见面,加上陆政东这样的引导都扎堆儿的聊起天来,天南地北,显得很是轻松,又很是热闹,道不尽的知心话,说不完的未了言,一片欢声笑语,喜意盎然。借这个机会让大家聚在一起,让平素难得有机会交流交流各自在工作生活中的想法意图的人们都能敞开心扉随便聊聊,陆政东觉得这样的聚会很是不错。

但是在座的诸位大到一市之长,小到副县长副书记,连在县里也是一实权的科级,都是忙人,相聚的时光很是短暂,临别的时候都有些意犹未尽——这一次相聚,不知道下一次大家相聚又是什么时候了……陆政东也匆匆回到了绵西,因为杨一白来电话讲有事情要向他汇报。

“政东,万利明和张新普的关系,我终于搞清楚了,万利明和张新普看似没什么关联,实际上相识多年,在十年动乱的时候,两人的关系很亲密。”

据杨一白调查,“十年动乱”中的张新普只不过是一个仅上过小学的工厂司炉工,因“造反有功”转眼间便登上绵西团市委书记的高位,在政治上“暴发”起来。

而在十年动乱中飞黄腾达的人在八十年代初期都进行了审查和甑别,全市清理“三种人”的名单中,张新普名列其中,并险些被罢官革职。但张新普使出浑身解数,托人情、表决心,最终涉嫌过关,耍手腕、玩权术,一步一步得到升迁,最终从一个司炉工走到了市委书记的位置上。

而万利明在十年动乱的时候,是跟着张新普同一个造反派阵营的人,虽然在其中并没有充当重要的角色,但是一直都是追随在张新普左右。

虽然两人之间的这么一层关系从法律和纪律层面上讲,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但是至少表明万利明和张新普确实颇有渊源,从侧面印证了一些问题。在目前这样的阶段,陆政东并没有指望一下就能查到张新普的确凿的线索,他只是需要印证之前的怀疑,就说明方向没有错。

“万利明的儿子万朝河和尹忠海一起走私的事情,这事我也已经有些眉目了,至于其和一些混社会的往来情况,我也一一进行了摸排,也有了一些线索,万朝河这个家伙就是个典型的衙内,五毒俱全……”

杨一白这话让陆政东精神为之一振,张新普是一个老狐狸,张新普一直隐藏得很深,即便是真有什么事情,万利明是肯定将所有事情揽上身地,只要自己的后台老板张新普不倒,有张新普的关系网,万利明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坎过不去。

但只要是万朝河真有问题,那就有了个突破口,有突破口就好办……

陆政东不由看着杨一白,杨一白不愧在纪委浸淫这么些年,办案确实是很有一套,很专业。陆政东沉吟了一下道:“既然是这样,那马上就把这些线索移交给省厅负责调查这次走私案的人员那里!”

杨一白尽管很专业,但是毕竟是纪检监察系统,对付万朝河这样的企业人员,相较于公安系统劣势就显示出来了。

既然有了一定的线索,就要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他个措手不及,省得其有所准备,夜长梦多……

陆政东和杨一白这一番动作,张新普很快就觉察到了。

张新普有些头痛,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万利明虽然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但其儿子却多少有些不成器,还有企业效益好了,手下的人就难免有些得意忘形。

监察局突然把矛头对准了市汽车物资公司,如果是就事论事,这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杨一白是陆政东的铁杆,到了绵西一直没有什么大动作,这一次盯上汽车物资公司,是不是陆政东冲着他而来的?

这问题他不得不关心,他不像熊正良,老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味的排斥,他也不像蒋炳明,身在局中,必须去争,去斗,蒋炳明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而他觉得对陆政东的态度最好是有限度的控制和为我所用,而他就在幕后居中协调,但儿大不由娘,这些人都是各怀心思。

而陆政东也不是一省油的灯,张新普心里不由浮现出陆政东年轻的面孔,当初陆政东初到的时候,从内心讲,他是乐观其成的,甚至在选举上,也还是提供了一些帮助的,在他看来,人年轻就好对付,按照他的想法是把陆政东架空,但事情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么发展,陆政东当选之后就露出了他锋利的獠牙,接下来几次争斗,本来是稳操胜券之局,结果却是陆政东获胜,这也让他警觉,也让他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也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和对陆政东的忌惮感。

就是忌惮,这是张新普几十年政治生活的一种本能的判断,这种如芒在背的感觉让张新普很是别扭。

张新普微微叹了一口气,正在这时候,门外传来了敲门身,市委副书记熊正良敲门走了进来。

张新普招呼熊正良坐下之后,脸上已经变得不动声色,不紧不慢的喝着茶,不动声色地听熊正良的抱怨和呱噪。

熊正良是隐隐约约知道张新普和万利明的关系的,但是他肯定是不会明讲的,只是嘴里讲着陆政东来到绵西,绵西就不得安宁,陆政东人年轻,太没有大局观念和驾驭能力,这些做法大大的破坏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他根本就没有主政一市的能力。

张新普默默听着,并不发表意见,只是有时候不置可否的恩恩两声。

和万利明的联系也是在不会留下把柄的情况下进行的,他能够感受得到万利明对于儿子被省厅缉私专案组突然控制感到非常突然,也有些不安。

其实张新普也同样如此,他在市委书记位置上的时候,在省厅也结交了一些关系,但是眼下根本就起不到作用,而市公安局,他就是经营得再好也插不上手,他和万利明都无法得到万朝河的任何消息,事情不在自己的把控之中,这对于一个曾经一言九鼎的人来说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也是让其最忧心的事情,何况这很被动不说,也很大程度会是哪个说明对方是有备而来。

王继山的下台、监察局盯着汽车物资公司,省厅缉私专案组控制了万朝河,张新普不由的把这一系列事情串联起来,这一系列的事情显得有些山雨欲来的感觉,越是在这样的时候,他就是越要撇清和汽车物资公司以及万利明父子的关系。

张新普平素里对熊正良并不是太感冒,也不喜欢他的呱噪,但这个时候熊正良能来,那他的态度自然又不一样。毕竟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

熊正良绕了一个圈子,终于把话题渐渐引入到汽车物资公司:“老书记啊,陆政东有些搞法很不对头啊,中央和省里一直讲要政企分开,让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可陆政东倒好,汽车物资公司不过就是企业的差旅费招待费多了一点,就让监察局就兴师问罪,进行查处,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嘛,就是开历史的倒车。真要是按照陆政东的标准,那全市的国有企业岂不是大多数都有问题?陆政东这样吹毛求疵,鸡蛋里挑石头,他这样搞下去,我们绵西的大好前景都会被他给破坏掉!”

张新普自然清楚了熊正良的来意,熊正良这几次冲在前面和陆政东斗,结果都栽了跟斗,让熊正良本就不高的威信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在市里都有些招呼不动有些干部了,这是想借着汽车物资公司的事情,借他的手一起反击。

但依然只是认真的听着,还是不说话,熊正良也早已经习惯了张新普的做派,继续道:“我就先不说汽车物资公司的事情,和其他事情比起来,这只是小事,老书记,陆政东提出了城市建设、交通建设,本来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有错,但是他也太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急躁冒进了,以至于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这些我都不一一列举了,在材料上都有,说得不好听一点是罄竹难书……”

张新普听到熊正良给陆政东上纲上线,也是一怔。看了熊正良一眼,但依然还是没有说话。

熊正良道:

“老书,现在吴书记是个好好先生,很多事情都是和稀泥,在绵西,您资历最老,绵西有今天的局面,也是您一手一脚的打拼出来,就这样毁在陆政东手里,那既是让您一番辛劳付之东流不说,也是耽搁绵西的发展呀……”

见张新普还是不动声色,熊正良大声道:

“老书记这不是儿戏啊,今天陆政东可能是用莫须有的罪名搞汽车物资公司,明天就指不定会又搞上什么,我看他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啊!您可不能坐视不管了,我听说咱们绵西很多干部群众都对陆政东意见很大,人民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嘛!只是眼下是为了顾全大局,才没有什么动静……”

张新普沉吟着,汽车物资公司的事情,即便是陆政东查出什么来,也很难直接牵连到他头上,那怕就是陆政东等人心里就是认定了,但只要万利明抗住,他就没事,但是这样总是太被动,他在绵西多年,这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但弊端也很明显,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越长,那遗留下的问题也就越多,保不准什么时候又被陆政东发现什么事情,张新普良久道:“是啊,这样的情况看来是不能再拖下去了。”

熊正良一听张新普这话,知道张新普是下了决心了。

而张新普和熊正良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熊正良想要如何对付陆政东,他已经知道了,熊正良的意思就是想他动员一些干部和人大代表联名,而熊正良和蒋炳明动员一些干部和政协委员联名,这样向省里反映陆政东的情况,一起向陆政东发难,毕其功于一役!

张新普也觉得到了眼下这样的地步,要么不动,要动就要大动,最好是把陆政东给拉下马来,最不济也要让陆政东伤筋动骨,从此在绵西一蹶不振!

当然他也清楚熊正良心里打的小九九,蒋炳明这人他很了解,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是要出力的,但这样的事情绝不会冲在前面,熊正良心思其实和蒋炳明差不多,虽然是叫得凶,实际上也是想趁此机会让他这个老将冲在最前面,反正他是推居二线的人,连人大主任都干不了多久了。

只是熊正良和他玩这一套简直是太嫩了,他只要稍微在其中动动心思,这冲在最前面的肯定就会变成熊正良了……

第41章乱拳打死老师傅

熊正良等人向省里告他的状的事情,陆政东很快就得知。

省里也很重视,一个由省委秘书长宁政发带队的检查组很快就到了绵西,当然检查组名义上是来绵西检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

省里的检查组就到了绵西,这不同于之前的检查组,由省委常委带队的级别要高得多。

检查组的到来让绵西干部中流言四起,大家都讲检查组名义上是来检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上检查组是接到绵西市广大干部群众反映之后,来绵西调查核实陆政东的问题的。

督查组一行婉拒了绵西市委为之安排的市委招待所,而是住进了绵西一家宾馆,当天下午,检查组领导就与绵西市委主要干部开了个简短的座谈会,最后只留下吴金泉谈话,此举更令人遐想连篇。

从宾馆出来,几名参与座谈的干部神态各异,熊正良掩饰不住脸上的喜色,微笑不已,眼前仿佛看到了陆政东灰溜溜离开绵西的落魄模样,不由长出一口气,心中舒畅至极。

而和陆政东关系比较好的常委等人脸色就未免有些沉重。

陆政东从宾馆出来上了车,默默靠在后座,司机老刘不用他吩咐,就打火起车,向市政府驶去,老刘知道市长的习惯,不管心情如何,一般都愿意呆在办公室里。

陆政东不顾里开着空调,默默点起了一颗烟,回想着伍秘书长刚刚说的每一句话,宁秘书长,温文儒雅。很有些风范。

宁秘书长讲的话显得很四平八稳,除了谈了一番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还讲了一番勉励绵西干部的客气话,但末尾也讲了一番班子要团结的问题,而讲话的时候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耐人寻味。

熊正良等人的恶人告状是来势汹汹,就连得到消息的小舅都有些担心的来电询问怎么回事,凝重的问他能否在绵西控制住局势。

陆政东预料到对方会反扑,但对于对方如此迅速和猛烈还是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告状显然是让省里也感到担心,不然不会下来这么一个高规格的督查组来了解情况。

这一次看来对方是势在必得,陆政东拿起手机,想拨给外公,按了两个键,又忍住,京城距离绵西还是太遥远了,小范围的碰撞也帮不上忙,向刘振强等省里领导求援?

那自己几乎等于是完败,而且就是要解开这个局,还是要在绵西有所作为,熊正良等人反映的情况多数是夸大其词,捕风捉影,这些东西一了解便会清楚。

督查组在绵西肯定要停留一段时间,眼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