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296部分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296部分

小说: 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缺乏资源,而更为重要的是,熊正良和蒋炳明等人表面看着现在依然关系还不错,而实际上,因为熊正良和张新普关系过于亲密,而张新普现在被双规了,所以实际上也是比较疏远熊正良,至于其他人就更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它了,所以熊正良在市里挺孤立的。

当然,陆政东也知道,这就是死马当做活马医了,反正这件事不成也没有什么。

不曾想郑敏依的枕边风威力居然这么强大,居然让熊正良是真的破釜沉舟了!

实际上,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而是陆政东请的这个说项者,真是有苏秦之才。

透出了一些捕风捉影的风声,讲熊正良如果不想办法有可能要平调到市人大去工作,而又把陆政东在省里深得省里多为领导的垂青暗示了一番。

熊正良现在在市里的日子很不好过,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其中冷暖,唯有自知。

而市委副书记到人大副主任,看似平调,实则淡出权力核心,这都还不算准确,实际上是意味着他的政治生命走到了终点,他还没到五十,还要熬十几年才退休,那日子实在是太难熬了一些,这让他更是有些不甘心。

而陆政东或许能够改变这样的结果,哪怕是这一届干满,他觉得也就知足了。

思前想后,熊正良内心经过了不足为外人道的激烈挣扎,才终于下定了决心,也才会出现常委会上突兀的一幕……

陆政东虽然不知道这些,但是熊正良向自己靠拢这就足够了,这肯定会对市里其他领导产生一些微妙的影响,都会思考着,吴金泉在常委会示意通过了杨之宝的人事案,实际上是迫不得已,这说明陆政东并没有真正赢得吴金泉的支持,与之相反,这反而说明吴金泉和陆政东原本看着还算不错的关系,事实上出现了问题。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在两人之中,谁将胜出?

看不清的人,肯定会保持中立,这样自己在市里遇到的阻力也就越来越小,而且在不少关键的位置都有了自己的人马,檐口区有杨之宝,玉杯县有马善海,城市发展公司有关明正等等,通过一系列的角力,至此,陆政东的权力触角几乎渗入了政府所有要害部门,对政府行政力量地控制,早已远远超越吴金泉在市长位置上主政时地影响。

在关键位置有了自己的人,自己的意志也就更容易得到贯彻,而更为重要的是,常委会上掀起的波澜依然向着四面八方散发出自己的力量,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端倪,但身处其中的人,一下就能感受到带来的变化。尤其是市政府这边明显的感觉到,似乎来市里这边办事开会的区县领导们变得更加殷勤热情,而市府布置的各项工作落实效率似乎也一下子变得高了不少,这些事情一两件具体上显现不出来,却总能最敏感的体会到这期间的差别。

当然,有得必有失,杨之宝争取到了檐口区长的位置,骆长松和钟林学的事情就有些麻烦了,钟林学在檐口区常务副区长位置上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是一个能够为几方都能够得到认可的人选,没有这么一出,调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应当不是太大的问题,但现在这事估计黄了。

陆政东原本想把骆长松调到绵西的事情估计暂时是不可能了,这两个人只有想其他办法了。

还有更大的后遗症是他的影响力越大,吴金泉恐怕是越会寝食不安,两个人今后的争斗恐怕会少不了。

人事的调整总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得到升迁的人自然是一样的喜笑颜开,而失落的人心情则是各有不同。

吴昂呆呆的坐在客厅里。时间已经很晚了,电视都没有任何信号,只是一片雪花在闪烁,但他依然是一点睡意都没有,吴昂呆呆的靠在沙发上,面容憔悴,仿佛一夜间就老了。

为了争取区长的位置,他是费尽了心力,也花费了不少储蓄,但终于是打通了蒋炳明的关系,得到了吴金泉的认可,坐上区长的位置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虽然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有这样的结果,他觉得一切都值得,却是想不到,煮熟的鸭子竟然就这样飞走了,这机会一失去,这辈子恐怕就很难有所寸进了。

这让吴昂实在有些接受不了。

回想着自己这些年一路行程,自己如何一步一个脚印,靠着自己的能力从一名百货公司的售货员到县商业局的秘书,供销科副科长,科长,副局长,又如何渐渐取得时当县委书记蒋炳明的信任,调到县里比较好的城郊乡的乡长,在自己大胆放开政策后,城郊乡又如何一步步成为县里经济最发达的第一乡,撤乡并镇的时候,自己又如何将一个个对手斗下去,终于成为城郊镇的一把手,后来又成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然后调到市商业局当副局长,然后终于如愿坐上局长的位置。

这一路走来,看似顺风顺水,实际上是自己每一次都站对了位置,跟对了人,但这一次却是栽了跟斗,这让吴昂越想越心里不是滋味。

他这大半辈子学的都是怎么和人斗,对斗争的哲学,吴昂自认没几个人比自己理解的更透彻。正是因为对这个很透彻,所以他才能跟对人,站稳队,而吴金泉是一把手,蒋炳明是分管党群人事的副书记,怎么就没搞过陆政东这个市长,这让他很是想不明白。

吴昂想不明白,但他明白,在商业系统下属的那些基层的员工眼里,他或许还算是个人物,但在市里的层面,是两大巨头为代表的集体碰撞,以自己的地位,只能仰视。其实在全盘的博弈下,他不过是一个卒子,随时可以牺牲掉的卒子而已……

陆政东自然是不会去体会吴昂的感受的,吴昂还没那个分量让他记挂在心,陆政东在常委会尘埃落定之后,就忙着市里要紧的事务,特别是落实峰峰集团的事情了。

在省城的时候,陆政东接到了通达集团的主席曾先生的电话,说到了高塘,准备到绵西拜访他。

通达实业虽然不及六七十年代兴起的香港几个财团有底蕴,但却是最近发展得最为迅猛的,已经在香港的大财团中拥有了一席之地,这里面还有陆政东很大的一份功劳,所以两人之间一直都保持着交情。

而曾先生夫妇每年都会出席桂云寺的佛光节,陆政东也不以为意,笑着说他也正在高塘,于是便约了一个地方叙旧。

只不过这一次曾先生却不是只想和来真的叙叙旧,而是带着儿子一起来大陆的,打算在绵西投入一个项目,准备把儿子丢在大陆一段时间。

曾先生的独子曾松山,从美国学成归国,被曾先生寄予厚望,已经露出话风,要将曾松山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曾松山知道父母对桂云寺是情有独钟,也知道正是因为那个叫陆政东的官员,家里的事业这几年才会如此突飞猛进,但他还是想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不把他放在其他发达城市,而把是准备把他丢在一个他都没听说过的小城市。

两个人下楼到门厅迎接陆政东的时候,曾先生却是把儿子的神情尽收眼底,道:“松山,我们在大陆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

曾先生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哈佛的高材生,心高气傲,所以叮嘱着。

曾松山道:

“除了要有眼光,还得要有人脉……”

曾先生又郑重的道:

“等下将和陆政东见面,你在绵西,无论如何都要和他打好关系,千万不要得罪他知道吗?”

曾松山有些诧异,父亲名义上是要到桂云寺参加佛光节,实际上是带自己考察大陆市场,熟悉集团在大陆的业务,从踏上大陆的那一刻起,都是四处拜会权要,曾松山想不到父亲进军大陆并没有多长的时间,想不到交际却是这般广阔,识得内地许多权势人物,但这样郑重其事的叮嘱,这还是第一次。

但曾松山也没有多言,既然父亲这样郑重其事,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对父亲,他是极为信服的。

两个人在门厅没等多久,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人和一个年轻人走下车,曾松山看着父亲笑着迎了上去,就知道是今天要见的客人了。

“陆市长,后生可畏呀,看到陆市长这样年轻有为的俊才,我感觉真是老了……”

陆政东微微一笑道:

“曾先生正是大展宏图之际,何言老矣……”

曾先生回头介绍:

“这是犬子松山,和你年纪倒是相近,不过还混混不懂事……”

陆政东又与曾松山握了握手,陆政东表现得很淡定,而曾松山心中却极为震惊,他原本以为这个年轻人是哪个叫什么陆政东的市长的秘书之类的,不曾想这个年青人,好像还没自己大吧?就已经是一市之长?而且听父亲讲,是地市级的市长,这之前他接触了很对权贵,知道地市级是一个什么概念,在很讲究资历的内地官场,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曾先生父子把陆政东迎进了酒店茶楼的包间,笑着道:“通达实业能有现在的成绩,还得多多谢谢陆先生……”

曾先生也顺应陆政东的要求,不再口称市长,但也没有如陆政东所讲的叫小陆。

陆政东一笑道:

“曾先生如此讲,实在是愧不敢当,通达集团能够发展迅速,主要还是曾先生慧眼如炬,目光深远。”

说笑几句,酒菜送上,秘书管诗章有自知之明,负责倒酒敬酒,陆政东和曾先生是老熟人老朋友气氛自然极为融洽,曾先生和陆政东干了一杯,道:“陆先生,这次来,我们是准备在绵西投资建厂的,还请多多关照啊!”

陆政东哈哈一笑道:

“这是曾先生关照我,关照我们绵西,我们求之不得。”

说着不由问道:“不知道林先生准备投资什么项目?”

曾先生道:

“我们通达集团也摸索了这么几年,也渐渐厘清了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准备全力集中于发展房地产,听说绵西正在大搞城市建设,我们也想尽一点微薄之力。”

陆政东知道,曾先生是和他有交情,但也是一个有原则的商人,而且通达集团也已经不是前几年的通达集团了,已经是实力倍增了,就房地产而言,以绵西目前的城市地位,交通状况,发展程度而言,对于这样的资本大鳄来讲,不是什么好选择,甚至连西河的省会高塘和副部级的云雾都不是好选择。要投资肯定是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比如京上广。而现在曾先生却是愿意把绵西作为一个投资方向,这里面肯定是有讲究的。

陆政东知道曾先生既然开口讲这事,那就绝不是开玩笑,于是笑着道:“曾先生对绵西很有信心?”

曾先生微笑着道:

“你们省里领导都对绵西充满信心,何况我这个老头子可是知道陆先生是大陆不可多得的人才,有你在的地方,我就有信心。”

陆政东轻轻点头,举杯道:

“那我就代表我本人以及绵西的父老乡亲谢谢曾先生的厚爱。”

曾先生没有讲什么通达集团能够有今天,多亏当初他陆政东怎么样怎么样的客套话,而是只接讲就是定点“投资”。

这里面多少有些恭维他能力的因素,但更深层次的是曾先生应该是完全了解清楚了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的身份,想必也是通过这样的事情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使赚得少了一点,但是只要和自己的关系真正拉近,特别是曾松山和自己建立起关系,那等于是为他儿子将来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曾先生考虑得还是真长远啊!

曾先生有打算,但这样主动上门的投资,陆政东肯定也是求之不得,通达集团参与进来,加上李林忠的北山集团,那绵西房地产这一块肯定比他预想的还要好,至于如何处理好和这些企业家的关系,陆政东心里自然是非常清楚……

第59章锲而不舍美人计

曾先生看着陆政东的神情,知道这样做,陆政东并不反感,这几年的接触已经让他认识到陆政东的与众不同,这个人不是靠金钱可以打动的,他追求的决不是什么物质上的东西,而是志存高远,这一步看来是走对了。

宾主尽欢,曾先生父子约定好去长滩参加完佛光节之后再到绵西考察访问……

周东峰兄弟这些天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因为铝镁合金项目终于出现了大的转机,两个人在唏嘘感叹的同时,也不由自主的谈论起陆政东。

“陆政东是个人物,我们在京城找的那个掮客应该说还是有点门路,但是比陆政东差远了……”

周南峰很是有些感慨,京城部委深似海,等闲人物无人睬,他们兄弟在西河还算拿得上台面的人物,而在京城,连个屁都不是,即便是有掮客帮着打理,也没人正眼瞧他们一眼。而铝镁合金的项目在京城的审批终于有了重大进展,周南峰听说这不过是陆政东一句话的事情,这是什么能量?想到这里不由笑道:“如此倒好,倒是省下了我们一大笔公关费用。”

周东峰却是没有理会其弟带有一点戏谑的话,道:“陆政东没有深厚的背景,那可能如此年纪就身居高位?这一次铝镁合金项目倒是因祸得福啊,因为这事倒是和陆政东结下了这点香火缘,真要是没这事,想要和来真的拉近关系,恐怕是比登天还难……”

周东峰话里也是很感叹:

“陆政东有能力又有深厚的背景,这个人往上走是一定的,二十六七岁的市长啊,在这个位置上坐上几年,估计三十出头就会往副部级上走,甚至成为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吏,甚至于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真是前途无量啊!”

“哥,甭管他日后怎么发展,抱住这根大柱肯定没错倒是真的,而要抱住这根大柱子,那肯定就要加强私人之间的感情,建立起亲密的私人关系才牢靠,现在花点小血本,日后就能有大收益这绝对没错。”

周南峰也是和兄长同样的感觉,对于陆政东,两个人不是没花费功夫了解,只是在党政部门的关系,层次低了得根本不知道陆政东到底在京城有啥关系,层次高的他们又不好相询,两个人还是没有摸到真正的底细,但是都是一致认为其后台深不可测。

“怎么花血本,你也试探过了,他根本对钱财没兴趣。”

“大哥,你是不知道京城有些公子哥,钱肯定是要收的,但肯定不是自己亲自收,而是有人专门替他们收钱的,这样真要有什么事情,也很难把他们兜进去,但玩玩女人,却都是不在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