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30部分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30部分

小说: 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政东其实也是明知故问,外公一家也是局中之人,自然特别关心这样的消息,小舅在这样的家庭熏陶这么多年,这样的政治敏感性是绝对有的,看到云江民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还是指了指天,说道:“文章有些提法极富新鲜感和挑战性,能够这样来谈论改革、谈论国家意识形态的人,放眼全国,唯一人而已。”

云江民一听他这话,很是有些惊讶的说道:

“政东,你在农村工作,居然还能从报纸中看出这个?看不出来,你的政治嗅觉很灵敏嘛。不错啊,居然能够和你小舅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了……”

陆政东笑了一下,他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引起云江民的注意。

外公一家正是在这场世纪思想大碰撞当中,判断错了形势和方向,在里面陷得实在太深,大舅云江华更是一头扎了进去,到后来连调头的机会都没有,结果一败涂地,最后才导致完全衰落。

他费劲心思的找到这份报纸,也就是想在这个时候给外公一家提醒提醒,预预警。

陆政东见云江民一副刮目相看的样子,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的说道:“其实这样的文章稍微有些政治经验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关键是这篇文章背后的深层次的含义,小舅,你看看这篇文章发表的时间,大年正月初一,这肯定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再看看这样的提法,这样的口吻,这能说明很多东西啊!这说明……”

云江民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说道:

“政东,你人年轻,又远在农村,有些东西你现在是不会明白的,这些东西不是你该操心的,也不是你能操心的,你还是在下面老老实实的工作,千万不要去掺和……”

云江民说着,沉吟了一下低声:

“政东,眼下的形势已经到了这样,这样的东西已经翻不起大浪了,你心里明白这一点就行,这样的话题你我舅甥还可以说说,外人面前不要谈这些……”

云江民的话虽然声音很低,但是说到翻不起大浪的时候几乎是没有任何忌讳,很是大胆而又肯定的说道。

陆政东他也明白云江民为什么敢说得这么笃定,从目前看,国家大气候是东欧剧变,国内小气候是该退的已经退了,似乎已经不具备足够的威慑力了;该成长的还没成熟,还挑不起大梁,这样青黄不接很难有所作为,而保守思潮优势越来越明显,胜利的希望似乎就在眼前,似乎就要马到成功了,好不容易把握住这样一次机会绝佳的机会,岂能那么轻易的放弃?

这样的想法恐怕也存在不少干部中。但是这仅仅是他们的一厢情愿,黄粱一梦而已。

陆政东看了云江民一眼,显然云江民也是做梦者之一,于是也就顺着云江民的话说道:“我是不会去掺和的,其实……小舅,人家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风云变幻,风险实在很大,大家都不要去掺和为好,最好还是置身事外,那样可进可退,游刃有余……搞不好,这一回,很多人就会被这场大风暴吹倒……”

“政东!”

云江民显得很不高兴,语气也非常严厉:

“你怎么回事?你这事在说家里的事情吧?你不要以为知道点皮毛就能在这样的大事上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说三道四,你这样子实在是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听到云江民严厉的话,陆政东,陆政东不由苦笑一下,自己人轻言微,说这些在云江民眼里把不但是不知天高地厚,简直就是荒谬,陆政东也知道以自己眼下的年纪身份地位就这样讲讲就能打动云江民难度很大,让外公一家改弦易辙,那也太异想天开了。

但是他既然专门找这样的机会和云江民讲这事,肯定也还是有后续手段的,他绝不会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外公一家往火坑里跳!

第61章石破惊天(上)

陆政东看云江民很生气的样子,若他继续这样讲下去,这谈话也没办法进行下去,也就说道:“小舅,我在乡下消息闭塞,也难得遇到像小舅这样层次的人,更不用说请教这些事情了,所以有点小激动,说话的时候就不太注意,请小舅不要见怪。”

陆政东不过痕迹的给自己的小舅戴了戴高帽子。

好话没有人不爱听,云江民本来被陆政东有些无状的言语弄得很生气,但是一想到陆政东还年轻,估计也是心里有点好想法,就想在他这个小舅面前表现表现,也好得到他这个小舅鼓励鼓励表扬表扬,这么一想气也消了不少,于是说道:“政东,你的心思,我明白着,你想在这条路上有所作为,有些事情我得给你讲讲,这些年你一直在外面,和家里几乎和家里没有什么联系,恐怕你妈也很少给你讲这些东西,家里的有些规矩你不懂,但是现在既然联系上了,有些事情我就讲讲,家里有家里的规矩,不是该你说的话绝不能说,不是该你做的事情绝不能做,不要说你对家里的事情指指点点,就是你小舅我都没那资格。一定要慎言慎行,这一点你一定要谨记。

在外面,从现在开始,你的一举一动,你不是代表你自己,你说的什么话,做的什么事,别人不会一定就认为是你你的事情,而是会揣摩是不是家里的意思,所以在外面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然连小舅也帮不了你什么大忙……”

云江民见陆政东若有所思的样子,这些话说到这份上已经够了,他也不想在这大春节的把气氛弄得太沉闷了,于是说道:“你想了解国家大事,大政方针,开阔自己的视野,这样的想法还是不错的,只有认清了方向,才能按照正确的目标前进。”

陆政东本来就还想找机会,一听就打蛇随棍上,说道:“那我就趁这样的机会,再向小舅请教请教……恩,国内的太敏感,那就说说国外的吧,苏联的改革,小舅怎么看?”

云江民看陆政东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也笑呵呵的说道:“看你这样子,对苏联的改革也肯定关注过,你先讲讲吧,我先看你是一个什么样的认识。”

陆政东想了一下说道:

“我觉得戈尔巴乔夫采取的全盘否定自身、放弃舆论阵地等等激进的改革,自己都否定了自己,还想别人认同?这完全是自乱阵脚,加上经济严重滑坡,各加盟共和国分裂力量抬头,戈尔巴乔夫又想利用保守和自由两派互相牵扯,结果是左右不讨好,逐渐失去对局面的控制,这样下去注定是要失败的,……”

苏联垮掉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从建国一开始就留下加盟共和国可以自行退出这样的隐患、比如干部终身制、特权阶层的形成等等等等,那是几本书都写不完,并且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陆政东目的不是探讨苏联垮掉的原因,而是找一个说话的契机。

陆政东不知道云江民本身对戈尔巴乔夫是如何一个看法,但是从其本身的政治立场上,肯定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持反对立场的。

他选择这样的话题、这样的判断,实际上也是选云江民爱听的。他是想借这个话题进行迂回,其目的和之前一样。只是这样的方式让云江民更容易接受。

果然,云江民听他这么一讲就点点头:

“看来你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那不叫改革,叫放弃阵地,叫举手投降,搞成那样子,性质都变了……”

舅甥俩你一言我一语的探讨了半天,陆政东笑着说道:“小舅,既然咱们都不看好苏联,那咱们舅甥俩就猜猜戈尔巴乔夫和苏联的结局吧?谁猜得和结果最接近算谁赢,如果我赢了,小舅就给我两条特供烟,如果我输了,就认真学习,给小舅写一份很深刻的万字学习心得,如何?我猜戈尔巴乔夫八九月份就要垮台,至于苏联,年内就要寿寝正终。”

云江民还以为陆政东是绕着圈子要烟,心里想着陆政东毕竟还是年轻,多少还是有些年轻人的跳脱,和家里那些一个个都老成持重的晚辈相比,倒多了一份朝气和亲切,也不由笑骂道:“苏联那么大哥庞然大物,要垮也会有些征兆,你就不要拿这种事情信口开河了,你想打你小舅的秋风就直说,还来这一套?不是给了你一条的吗?我给你还留了点的,等你走的时候会给你的。”

陆政东知道云江民肯定不会相信他的猜测,虽然东欧剧变之后,高层也对苏联的局势进行了研判,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是谁也没想到苏联会在半年后就会发生保守派发动的八一九政变,进而在年底,苏联就解体……

陆政东却摆摆手:

“我是认真的,我有这样一个预感,如果戈尔巴乔夫倒台了,苏联真的也垮了,那国内很快就要统一思想,更加坚定不移的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上来。”

在陆政东这么做是想三利用八一九事件和十二月苏联解体来提醒云江民,如果真如他“预测”发生了八一九事件,肯定会引起云江民的警觉,就是这不行,十二月的苏联解体也还可以提示一下,只要在统一思想之前能够改变态度,那都还有机会,对于高层来说,只要不是一条道走到黑,适时的调整方向,那就是“改正错误还是好同志”,不会一棍子打死……

云江民旋即明白过来,陆政东绕来绕去,绕半天还是想要说刚才的事情,陆政东照理说也不是一个没眼力劲的孩子,他已经训了他一顿了,还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说这事,那肯定是有什么讲究,虽然心里听不高兴,还是耐着性子问道:“政东,你这话完全是自相矛盾吧?真要是连苏联都垮了,那我们国家更应该吸取教训进行反思,防患于未然,我看你平常也不是这个样子,你今天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今天回这样胡言乱语?你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改革开放必然要进行下去……”

陆政东见小舅脸色更加不豫,赶紧说道:

“小舅,不管你是认为我是不知天高地厚狂妄自大也好,是狂犬吠日胡言乱语也好,都请你听我把话说完再做评论……”

第62章石破惊天(中)

陆政东看了云江民一眼,缓缓说道:

“小舅,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动荡主要原因是出在思想僵化,体制落后,经济上不去,人民吃不饱饭,穿不好衣,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严重下降,长期过紧日子,人民极度不满等等这些问题上,这才是东欧剧变的最根本的东西,老百姓希望过安定而又丰衣足食的生活,这才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堵不如疏。他的这个思路是一贯的、明确的,虽然中间会有调整和反复,但是都没有偏离这个主线太远。”

陆政东的话并没有纠结于苏联解体的问题上,而是开宗明义直奔主题:“这不是我的观点,而是一个高屋建瓴的政治老人的判断,其实苏联垮不垮台并不影响他的这个基本判断。加上姓社姓资的问题,这个问题争论的时间不短了,已经影响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局面让其再也坐不住了,才会有这篇文章的出炉,这个报社还会继续发表这样旗帜鲜明的文章,这既可以看着是试探,是想观察一下大家的反应;也可以看着是一次舆论准备……

小舅,现在京城舆论是一统天下,似乎是一边倒的优势,不过依我看,就是这个报社发几篇文章,京城的一统天下也根本不能把人家怎么样……”

这篇文章出来之后,也没谁敢立即就站出来反驳。但是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却终于说了一句在下一篇评论中,终于说出了当时根本没人敢提的一句让有些人忍无可忍的话: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

这话一出,就点燃了战火,双方直接就掐了起来,不过一方是风轻云淡、从容淡定如同三天打鱼两天三网一般,偶尔发表一两篇文章,可另一方却是群情激奋、群起而攻之,而全国其他的媒体、记者、官员以及老百姓都围观着,沉默着,各不相帮,静观事态的发展,成为当年的一大奇观,陆政东对此记忆尤为深刻……

“不但如此,后面肯定还会有跟进的动作,我估计下一步落脚点肯定会放在姓社姓资的问题上,一定会提出计划和市场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换句话说就是计划与市场可以结合使用,从而在重大的理论突破,以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姓社姓资的争论。

这应该是第二步,估计会在一些比较重大的会议或者重要节日会提出来,比如纪念某位领导人诞辰或者建党六十周年这样的日子。以这种方式明确这一点。这实际上是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大大前进了一步。

虽然这其后估计国内国际的形势变化还会有所争论,但大局已定,责问改革开放的势头看似来势汹汹,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回光返照而已,很快就会消沉下去的。”

陆政东很清楚,即便是这个理论突破并没有一步到位,多少带了一点妥协的味道,但也是为市场经济的确立进行了一次过渡,是对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保守力量一边倒的批判从春天一直持续到夏天,不但没把人家给批倒,反而被人家大大的赢下一局,这对保守力量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从那以后,对这些文章的批判和围剿也暂告一个段落了,直到苏联八一九之后又强势反弹了一下,但也只是昙花一现,陆政东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节点再次引起云江民的重视……

“在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准备之后,那就是第三步了,就会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正式提出坚定不移的进行改革开放的方针,这个时间也不会太久,估计这整个过程也就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这样三步走,基本上也就能解决问题了。”

陆政东在京城落难的时候,一直也想着卧薪尝胆东山再起,就没少琢磨这些事情,对这段历史和掌故是了若指掌,所以是娓娓道来。

“我为什么这么讲,是基于一个判断,那就是新一届党代会要在明年召开,虽然时间现在还没确定,但是按照惯例,一般都是在下半年召开,在这之前肯定要完成全党思想上的统一,如果思想尖锐对立,这大会根本就没办法开,这基本需要在大会召开前半年左右完成,以留出时间进行最后的理论准备和人事上最后的斟酌和拍板以及大会的其他各项筹备工作。”

“小舅现在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