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360部分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360部分

小说: 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程三得意的一笑,拿起酒杯同赵山撞了一杯,说道:“借你吉言吧。”

干了杯中酒,章程三舌头就有些大。吐字不清的道:“山儿。你看出来没,姓陆的,他玩不过钟书记的。”

赵山迟疑了一下,问道:

“这一次是姓陆的下的黑手,不是杨疯子?”

杨疯子自然就是安新某些有问题干部背后对杨铁军的称呼了。

“杨疯子?没有人撑腰他敢查?你以为这次查我是冲我来的?哼,只不过是想从我这里打开突破口而已,大位之争啊,虽然不见血,从来都是激烈的,杨铁军只是一把刀,姓陆的才是握刀的人,要砍的是钟书记,姚书记啊。”

刘山点点头:

“姓陆的刚到的时候,还小露了两手,不少人还以为他还真是个厉害角色,现在看来也就是个绣花枕头!”

嘿嘿一笑,醉眼迷离的道:

“我跟你说。不管谁来安新,想要当家做主,那就是白搭,有眼力劲的,好好做他的太平官,大家太平,要是不想太平,最后的结果和李萌图的下场是一样的!今后矿业局这边,你可得盯紧些。”

赵山一听心里一喜,嘴上却是道:

“以后还是老规矩,老局长你掌舵,我负责跑腿就是!”

章程三点点头,赵山虽然能力差了一点,但是胜在忠心,听话,章程三清楚,矿业局才是油水最足的,也是根本,这个必须要牢牢掌握住,自己才有再往上走得本钱。

章程三这样讲,也是有原因的,他已经被调查了两次了,区里的市里的,每次平安无事,可以称得上是不倒翁了,这两次被调查反而把他给洗得清清白白,所谓事不过三,再要调查他,那就有打击报复和居心叵测了,所以今后他倒是比以前安全多了,这才是真正的因祸得福。

而且这一次出来之后,连姚书记都亲自打电话表示慰问,按照姚书记的说法,经受住了调查的考验,那就是值得信赖的干部,这样的干部就是要大胆的提拔使用,也就是讲,他的副区长已经列入了组织部的议事日程之中。

所以受尽“委屈”和“不公正待遇”的他没有到处去叫苦喊冤,表现的很是平静。

而在市里,在书记碰头会上对人事局长的任命上,一上来张泽高就表明态度,支持钟柏发所提出的人选,陆政东默默思量着,或许是张泽高觉得在调查章程三的事情上他太孟浪了,出手敲打他一下,又或许,因为自己的到来。平衡了之前一方独大地局面。使得张泽高的地位突然变得重要起来。或许此刻的张泽高很享受这种平衡吧。如果能够掌握好平衡之术,那接下来的任期,他张泽高也就很充实了,作为领导,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想大权旁落。

所以看到自己影响力愈来愈强。不失时机的出手打压一下自己的势头。

见到陆政东没有向往常一般提出异议,经历了前几次失败的吴凤娟第一次见到陆政东彻底的认输,心里那个痛快简直就无法言表,而且陆政东的一手臭棋让张泽高也颇为不满,这更是让吴凤娟心里幸灾乐祸着……

陆政东很快也就感受到事情带来的影响,他很直观的感到在工作上的阻力臂原来大了。

特别是金湖区委书记姚志,又恢复了对市政府下达的任务软磨硬顶,还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这恐怕就是所谓的势的影响吧,到他这边稍微显露出一点势弱的时候,一些阿猫阿狗也就跳出了。

只是他们未免也高兴得太早了一点。

第22章突如其来的摊牌

陆政东并没有太过在意外界的那些议论,事实上金湖矿业的事情除了给他添点堵外,对他并没有太大的实质影响,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陆政东还是关心着市里的经济发展,不管怎么斗怎么争,搞好经济这才是他的根本,这个根本不能丢。

陆政东在办公室里看着文件,看着看着,不由就皱起了眉头,对着安俊义道:“这些材料是怎么回事?满篇的套话,安新是形势一片大好,大好一片形势,这样好的形势,我们还争取省里和部里的支持干什么?”

安俊义一听忙道:

“市长批评得对,是我把好关……”

陆政东摆摆手:

“这是一种惯性的思维方式,有些人思路还停留在老一套上……”

安俊义心里不由苦笑了一下,陆政东所讲的几分文件都是要呈报省里和中央的,主笔的是号称安新一支笔的市政府政研室的老祝,李萌图在任的时候,所有的讲话还有向省里和京城方面的汇报材料,都出自他的手,为此他在市里很狂,连他这个秘书长都要让他三分。一般在酒桌上,只有下属给上司代酒的理,绝没有反过来之说,可是只要老祝跟他在同一酒桌上,准是他给老祝代,为此还闹了不少笑话。

但陆市长来了之后,老祝连着弄了几个大材料,都没能过关,安俊义也提醒过老祝几次,可老祝依旧是我行我素,看样子这一次陆市长是终于忍不住了。

其实平心而论,这不是老祝水平下降了,天下文章一大套,就看你会套不会套。事实也是如此,好的材料,关键有两条要把握住,一是吃透上面的精神,不论省也好,市也好,自己出台的东西很有限,大多都是根据上面的精神出台一些文件或规定,只有把上面的精神领会透,你才能写出好的材料来;另一点,就是准确把握主要领导的意图。表面看,材料或文件是发给下面的,是让下面的人学习或贯彻的,其实不然,对写材料者来说,你面对的始终是一个人,就是让你着手弄材料的领导。

对市政府而言,过去是李萌图,现在是陆政东。市政府出去的每一份材料,特别是报到中央部委和省里的,要体现的,不是全市人民的意志,而是陆政东的意志。如果你把这个弄错了,你的妙笔再能生花,也生不出一朵有用的花来。

而老祝恰恰是在后一点上,没跟上形势,李萌图在的时候,安新状况不好,自然是需要多加润色修饰,把原本不堪的样子打扮得要漂亮些,因为所有的工作都是以文件的形式来陈述的,上级检查工作,也是以材料和文件为准。你干得再好,没有过硬的文字材料,你的功劳就会减少一半。还有,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最终你落实没有,落实到啥程度,不是以实绩为标准的,而是材料。有些工作你没干好,甚至就没干,但有过硬的材料,上级照样可以肯定。

李萌图这么干是因为做不出成绩,而陆政东的思路完全和李萌图不一样,不想打肿脸充胖子,要把问题讲得更透彻些,以求得上面更大的支持。

所以必须得把原来李萌图的思想换成陆政东的思想,老祝恃才自傲,不求进步,还抱着原来老一套,对陆政东的思路、作风还有工作思路关注不够,写出来的东西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看来老祝的市政府第一笔的使命结束了,事实上如果跟不上陆市长的思路,恐怕结束使命的,不仅仅是老祝一个人……

在这一点上,安俊义看得比其他任何人都明白,外界不少人都觉得陆市长在处理金湖问题上是操之过急了,结果反被人抓住机会进行反击,让陆市长最近日子不好过,似乎是缩回头暂避开对方的锋芒。

事实上,真实的情况根本就不是如此,陆市长最近是在忙市里基础设施建设的事情。

安新一度想靠改造和恢复大中型骨干企业来弥补安新经济发展势头不畅的局面,但改造了一家,张泽高和李萌图就焦头烂额了。

那简直就是烧钱,砸进去了许多钱,效果还不怎么样,这也让他们意识到怕是没有什么比让原来的老企业起死回生更难,于是只好回过头来再抓交通设施建设。

于是“九五”期间,安新市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规划,列在九五规划中的基础设施投资高达几十亿元,基础设施投资是“九五”期间安新建设中的一个重点,安新市委市政府原来的打算是靠这样的基础设施来拉动陷入困顿的经济建设。

但基础设施建设资听起来是花钱,感觉挺容易,真要付诸实施,会有一大堆麻烦事棘手事等着,比如征地,比如补偿,比如规划或设计中往哪个方面倾斜。

更比如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哪方面都要照顾,哪方面都不能遗漏。当然更重要的,列在规划中的投资只是一数字,而一旦实施起来,就得动真金白银,财政并不宽裕的安新,要落实如此庞大的投资项目难度比想象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所以安新的交通发展规划是规划,那是在纸上的东西,实际情况却因为受到财政困难的束缚而进展缓慢,加之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产权理得还不是太顺,而且在产权制度改革和融投资方面一直拿不出切实有效的办法,措施不得力,这些问题合起来,造就了眼下安新基础设施建设的被动局面,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这让安新错失了不少机会,跟其他城市发展相比,安新的步子慢了许多。

眼下“九五”计划已经过去了三年多,还有两年就即将结束,但离目标规划的数字还差一大截,很多该规划的道路没规划好,已经规划的道路建设受阻,截至陆政东担任代理市长的时候,道路建设投资只完成规划投资的三十多一点。

基础设施投资不到位,不但投资环境难以改善,更重要的是相关产业链都拉动不了,严重影响到安新GDP增长。陆政东也想借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猛势,将这一块落下的课补上,而且要补足。

只是要补上这一刻,也真是不容易,市里土地储备才开始搞,安新市里的财政依然很紧张,说白了,还是没有资金,这是困扰一切的根本。

陆市长春节回京城的时候,肯定没闲着,肯定是找到了一些资金和项目的,不过光靠这些还不够,要想拉动安新的发展,必须还是要靠安新自身,这考验的不只是官员的胆略,还有官员点石成金的能力!

安俊义倒是猜得一点都没错,陆政东春节到京城的时候,通过多方运作,寻找帮扶单位、对口联系部委,跟几家大投资公司接洽,将安新遭遇的瓶颈说了,大家当然知道项目对他的重要性,而且今年国家为拉动内需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块上投入依然很大,都笑着答应他了,现在这些项目资金就要陆续到位了。

如何运用好这些资金和项目,这是陆政东所要思考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发挥这些资金的杠杆作用,以较小的资金和项目,撬动更多的资金和更大的项目,从而使得安新的发展那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这才是他思考的重点……

只是陆政东还在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场风暴已经不期而至……

※※※

市里的书记碰头会上,主要是讨论人事问题,钟柏发提出了市政府分管经济的副市长杨志吉要到点了,在本届人大上要退下来,组织部门拟定的候选人是安靖区的区委书记贾志军。

虽然人大会还有一段时间,但钟柏发的理由也很充分,现在市里工作有了新气象,市政府的担子比较重,贾志军早到位,能够早进入工作状态。陆政东非常清楚,钟柏发这个时候提出来,不外乎是想趁胜追击,而且肯定是有很大的把握让贾志军的任命得以通过。

陆政东心里琢磨着,安靖区才是钟柏发等人真正的大本营,金湖区充其量只能算是他们的第二根据地,而且贾志军和姚志相比,要老辣许多,让贾志军到市政府来,肯定是周立伟现在摇摆不定,并且有逐渐向他靠拢的迹象,想让贾志军到市政府来,然后想办法让周立伟调走,尽力让贾志军后来居上坐上常务副市长,即使不成,贾志军一样也可以发挥作用。

这不算是阴谋,而是阳谋了,看样子在这件事情上,对方已经做通了张泽高的工作了,他就是反对,恐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是他们也太小瞧他了,陆政东沉思了一会道:“我是同意张书记看法的,也同样认为贾志军同志担任这个副市长很适宜。”

陆政东如此讲让吴凤娟心里一笑,陆政东想让步还拉上张书记,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不过陆政东接下来的话就让她很是吃惊了。

“但是,由谁来担任副市长上的问题上,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范围拓宽一些呢,现在讲究竞争,有比较才有进步嘛,钟书记也经常提起金威市的张忠平同志,张忠平同志在金威任上,金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是名很适合的人选嘛,当然,和志军同志比较,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缺点,我们为什么不提出两个候选人,进行各阶层广泛的民主评议,由他们展开良性竞争呢?”

吴凤娟心里不由暗道陆政东这一手是很高明的。金威市市委书记张忠平虽然是钟柏发一手提起来的,但因为工作思路与钟柏发存在较大的分歧,一直摇摆不定,甚至在渐渐向陆政东靠拢,现在又被陆政东提名为副市长候选人,再被陆政东从中搅合一下,不管最后他和贾志军的竞争谁会胜出。只怕他都会同自己渐行渐远,至于由此同贾志军结仇,彻底的倒向陆政东一方也未可知。而要反对陆政东的这项提议,那更会加速张忠平的离心离德。

吴凤娟还以为陆政东受挫之后会本分几天了,没想到根本就不是这样,逮住机会就来了这一手,实在是太狡猾了……

陆政东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但他更多的考虑得是贾志军到市政府之后,安靖区委书记的人选,如果能够在这上面扳回一局,其实贾志军就算到了市政府,结果还是他笑到了最后。

贾志军想在市政府对他进行制约,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能把自己心仪的人扶到安靖区区委书记位子上,或者退一步,区委书记的位置由张泽高的人选出任,而自己心仪的人出任区长。这等于是彻底夺走了钟柏发等人对安靖的控制权,将他们苦心经营了长达十余年的安靖一把掠走。安靖是钟柏发等人的大本营啊,安靖区一失,钟柏发等人等于就失去了一个拳头。

当然对方既然把贾志军给推了出来,想必在这方面也应该是早就谋划好了的,但是很多事情是事在人为,只要事情没到最后定夺,那就不能轻言放弃……

张泽高听完陆政东的发言就微微一笑:

“这个提议很好啊,我觉得行得通。大家说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