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568部分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568部分

小说: 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那各底线,能够摆平,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毕竟这都是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情,加上这些拆迁户里边难免没有两个刺儿头或者桀骜不驯者,政府这边讲不通道理,那房地产开发商拖一天时间损失就有那么多,所以难免就要动用一些灰色边缘的手段,张丰和算是这个行道里玩得比较转的,没出多少大问题,所以政府那边有些时候也需要这些有些手段的开发商来配合。”

周林山在办公厅是三教九流都接触过,尤其是调到市里之后,就对这其中的奥妙了如指掌,尤其是这些房地产商人怎么和政府达成默契,怎样来规避风险,怎样来实现“双赢”,那都是经验丰富,一句户,各取所需。

周林山也知道这对于他来讲是个难得的机会,虽然梁省长曾经当着陆省长的面请陆省长多关照,可毕竟还是隔着一层,而且他的级别也低,难以在陆省长面前说上话,这是一个难得的拉近和陆政东关系的机会。

陆政东摇摇头:

“一个地方政府把这样的人、这样的办法当着灵丹妙药,要靠这些手段来打开工作局面,那就真的有些问题了。”

陆政东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东北的那位名震江湖的乔四,乔四当年后来也就是用暴力处理拆迁问题而扶摇直上。由于其手法干脆利落,得到许多开发商的拆迁工程合同。

而这其间,乔四还以钱色收买许多政府官员,成为不少高官的座上客,从而得以庇护其活动。

乔四的事情在社会上有很多演绎和很多传说,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充分的认识到其危害性,那肯定是没好果子吃的。

“说说吧,这个张丰和怎么就有这么大能量?”

周林山听陆省长这么问,脸上露出凝重的神色,他很清楚陆省长这句话的分量,也知道他所讲的必须要客观,不能给陆省长有任何误导,还得必须要把重点点出来,周林山斟酌了一下如何用词才说道:“这个张丰和确实还是有些能量,从区里到市里再到省里,他都能说上话,据我所知,他和市里的木副书记,覃副市长,还有省里边的吴副省长、统战部的艾部长关系都非常不错,至于里面涉不涉及到其他问题,这我就不清楚了。”

周林山尽可能的不用带有任何倾向性的词语,而是最可能的客观介绍,至于判断,那是陆省长的事情。

“吴启江,艾和平?!”

陆政东心中微微一动,西原市里的两个领导干部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但是吴启江和艾和平他却不能不考虑。

“原来吴副省长管交通建设这一块,张丰和最初实际上是承包公路的土石方起家的,而艾部长在到统战部之前曾经担任过市里分管城建的副书记。”

陆政东对于当初梁梅的推荐倒也没太放在心上,现在倒是对眼前这个周林山有点刮目相看了,这个周林山在他面前既没有局促,也不显得突兀,有条理,有重点,很有分寸感,分寸感,这是很多干部所欠缺的,也是最难修炼的,这靠历练和磨练也不一定能够磨得出,这在于悟性……

陆政东微微走了一下神,心思继续回到眼前的事情上,省城就是省城,其复杂性就在这个地方,省里、市里交织在一起,很多事情就很难办,陆政东也就明白前些年为什么省城一直都是大力发展房地产,实际上那时候并不是房地产兴旺发达的时候。

听何林山这么一说,陆政东就很明白了,当一个体系中的很多干部和某一产业的商人们夹缠不清,当政府或者政府的某些人的私人利益某和某行业捆绑在一起时,有很多人会对主要的领导吹风,一旦主要领导耳根子软或者缺乏对经济运行核心东西一知半解,很容易就中招,党委政府制定的政策自然而然就要往这个行业上倾斜了。

当安新在努力发展一高科技为核心,以工业为支柱,以第三产业为拓展的修炼内功的时候,省城一直都是大兴土木的修房子,白白的耽搁了几年,这也是省城没落到现在的地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就是所谓的利益集团,当然这还是只是狭义的利益集团,这些人基本是因为私利勾连在一起的。

省城要进行城市建设,特别是他的方案建设规模更大,房地产开发商们欢呼雀跃,看样子都是期待着在这一场省城百年不遇的盛宴中赚得个满盆钵!

第66章有谋乃大

这些地产商可真是会打主意!

商人逐利这本没有什么,这是他们的本质,可是不管任何事不能太过界,过界了那就不叫逐利,叫铤而走险了。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法系统的一些人卷入里面太深了也是一个大问题,作为国家专政工具和暴力机器,警察就是一把锋利的尖刀,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不容或缺的关键力量。

可是到现在,很多东西都变了味,很多时候不该动用警察的时候,也动用警察,也就导致警方越来越深的介入到不该介入的事情中去。

这是一个问题。

陆政东很清楚在这方面他的影响力很弱,在这方面还是要想想办法,不说要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至少也要能够对其中的事情了若指掌,这样至少掌握情况,不然到时候两眼一抹黑,很容易误事。

还有一点也是陆政东不得不考虑的,那就是省城方面会在这方面有什么动作,看起来罗善政和马立成在配合上还算不错,或许是两个人都有些想法的缘故,想要借助省城这个平台好好搏一搏,所以在很多观点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至于说一些细节上的分歧,相互妥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在现在看来,两个人表现的还算和谐,哪怕只是表面。

这一点很重要,陆政东非常清楚,贝湖就像一负荷太重的马车,光靠安新一匹马很难拉动,在贝湖整个大格局中,省城只有成为另外一匹拉动这辆负荷太重的马车,贝湖的振兴才真正谈得上,至于其他城市,也就是在车后面搭把手推一把,所以省城的重要性是其他地市无法替代的。

想到这里,陆政东还真是有些怀念在安新的日子,安新虽然在他初到的时候也很复杂,可是比起省里来还是少了很多牵牵绊绊,少了很多肘掣,理顺起来也容易得多。

而在省里这一级,而现在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掂量琢磨,考虑的方方面面要多得多,怎样来求得妥协和平衡,怎样来避免冲突,如果一定要生冲突,如何避免正面冲突,以求得自己的意志和意图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体现和贯彻执行,尤其是在一些根本性的观点上和一把手有分歧的时候,作为省长该如何寻找平衡和妥协,这更是一门高深的技术活,这些都极具挑战性。

不过他也是个不畏挑战的人,或者说越是有挑战性越是能激发起他的斗志……

省厅的厅长姚志铭走了,政法委书记邱忠浩的电话又来了,说是要请他吃饭检讨。

贝湖省的政法委书记没兼任公安厅长,省城的政法委书记也没有兼任公安局长,这倒不是贝湖省知道这其中的弊端,政法委兼任公安部门的首长,实际上是变相的提升了公安部门在政法系统的地位,这对于整个司法体系的建设不是什么好事,毕竟涉及到一些敏感、棘手、或者有争议的案件最后由政法委进行研究的时候,这个兼任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之所以贝湖省和省城没有兼任主要还是出于人事上不好安排的缘故,与其他无关。

事实上,周书明一直是希望能够把姚志铭给扶上来,担任政法委书记兼任省厅厅长,不过最终没有成功,由于邻省人事不好安排,姚志铭被调了过来。

这自然就让姚志铭有些心结,从姚志铭不断强化他对省公安厅班子的领导而采取的措施可见一斑,而且姚志铭也搞了很多活动,不管是作秀还是其他,总之在贝湖,很多人是知道姚志铭而不知道邱忠浩,这也让邱忠浩感到尴尬的同时恐怕有些失落。

陆政东不相信邱忠浩就乐于如此,如果是这样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作为党委对政法队伍的专门领导机构,政法委对政法队伍应当有足够的影响力,而要体现影响力,人事上的权力就是最为重要的,可姚志铭和周书明关系相当密切,邱忠浩是有心无力,所以只能咬牙隐忍。

省里现在的情况也很混沌,常委们在很多问题和场合上都下意识的想要回避明确的表现自己态度,能够这样大大方方的邀请自己,这说明邱忠浩也是一直在找机会,陆政东早就希望找个合适机会来和邱忠浩来交流一番,这个机会对于彼此都很合适。

陆政东当然不会幼稚到认为邱忠浩会毫无保留的支持自己,邱忠浩适度的表露一下姿态实际也是施加压力从姚志铭手里争夺一些影响力,可邱忠浩也很清楚的意识到如果和他走得太近,必然也引起周书明的猜忌,所以应该是一种欲拒还迎的感觉,而陆政东只是希望能够有一个机会与对方交换一下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这是一个合作的基础,至少他需要让对方了解到你在工作中对待一些重大问题的态度和意见,同时倾听了解对方的立场观点,争取求同存异,这才有可能结盟。

邱忠浩选择的地方倒是很清幽,看样子应该是邱忠浩喜欢的地方。

“省长,出现这样的事情是我们没把工作做好。”

邱忠浩举起酒杯说完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陆政东也一饮而尽道:

“任何地方都有一些害群之马,关键还是看主流。”

邱忠浩也是微微一笑:

“不管是不是害群之马,总之还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我感觉在这方面安新还是做得比较好的,特别是省长推出的上访制度的改革,对于包括政法系统在内的各级干部都是一种有力的规范,这几年安新关于冤假错案的申诉、上访就比全省平均水平低很多。”

陆政东笑着摇摇头:

“小平同志讲,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建设确实很重要,不过我也认为不能迷信制度,制度再好,那也需要人执行,一个好的制度必须要严格执行,不然同样会流于形式。”

陆政东在安新推行的上访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在全省推开,反而是外省有人引用过去,即便是他离开安新到西部办也没有,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说明省里某些人是对人不对事,陆政东在眼下自然也不会强行在全省推行这个制度改革,那只会流于形式,适得其反。

邱忠浩点点头:

“确实是这样,作为准纪律队伍,政法系统有很多制度,很多也是成体系的,出现那样的事情,也还是说明在执行方面还是有偏差。执行力确实还是非常重要的。”

邱忠浩也是话里有话,陆政东能够感觉得出来邱忠浩这人比他想象的还要睿智。

和这样的人谈话比较省心,两个人寒暄了一会,陆政东也就说道:“全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阶段,各种矛盾交织,社会治安和稳定方面的工作压力一直很大,贝湖在这方面的压力更大,从全国的发展看,中央对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维护社会长治久安还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而且公检法本身也是投资环境一个重要的组成部门,比如公安部门,就是窗口单位,不管是来贝湖工作还是投资,谁能少了和公安部门打交道?

至于检察院法院,比如出现经济纠纷,能否基本上一碗水端平?这些其实都是投资环境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你的工作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啊,你得有这个思想准备才行啊。”

邱忠浩也品味着陆政东的话,作为政法委书记,邱忠浩当然清楚,虽然全国的治安形势比九十年代要好了许多,但是其他类型的治安以及刑事案件以及一些热点矛盾也凸显出来,这是陆政东明里的意思,而陆政东的话里似乎隐藏了一些隐含着某种意味,邱忠浩也努力的琢磨着,不过陆政东还没有提及到具体的事情,他也无法揣度陆政东的真实意图,于是说道:“省长,政法系统的工作是千头万绪,身在其中有时候反而看不清,正所谓不是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有时候就有这样的感受,干这一行久了,有感情,也会认为有些东西是理所当然,还要请您多指点和提出意见才是。”

邱忠浩一套太极拳又被问题推回了陆政东,他需要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以及能够给他的支持有多大。

陆政东端起酒杯,轻轻的品了品,似乎是在思索着话题,又像是在做某种决定。

“一直认为在目前阶段,社会发展首先需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而这个环境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政法队伍来作保障,也就是为发展保驾护航,而我记得在解放后公安部成立的大会上周总理曾讲过一句话,天下安危,公安系于一半,足见政法工作的重要性,我觉得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发挥政法委对政法系统的领导作用很有必要。”

其中眼睛微微眯缝起来,陆政东的话很有意思,加强政法委对政法系统工作的领导很有必要,而不是加强党委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很有必要,这样的几字之差,表达的意思却是完全两个概念。

陆政东的意思应该是很清楚了,眼下的政法委与其说是一级领导机构倒不如说是一个协调机构,姚志铭有周书明做后盾自然不会把他怎么放在眼里,检察和法院那边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由于周书明等人牢牢掌握住人事权,没有掌握住这个关键,加上姚志铭起的坏作用,也不是很卖他这个外来者的帐。

陆政东的这个态度无疑是向自己抛出了橄榄枝,也表明他愿意支持自己对政法系统的领导发挥更大的作用,联想到姚志铭的一系列动作,邱忠浩很敏锐的感觉到一些什么,看来陆政东对全省政法系统也有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对存在的问题看得比较透,现在贝湖的公检法系统确实有些问题,姚志铭是搞面子工程,一会是这个行动,一会是那个活动,而实际上公安系统工作纪律松散、内部管理不严、办事敷衍拖拉、服务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还有一些干警乃至公安系统的领导干部和商人过从甚密,煤矿入干股,房地产分成这在下面不是什么新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