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572部分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572部分

小说: 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才发现这个女人实际上那方面都胃口极大,他也曾害怕过,犹豫过,也曾想了断过,但是雨梦年轻青春,表面清纯上床似火,这个女人让他体味了一番不一样的女人味道,让他的意志一次次的在她的身体面前溃败而归,索性也就不想那么多了,他不知道值不值,但是也许人这一辈子就得要尝一尝。

他也很清楚,因为这个对自己的非议不少,而且坐在这个重要的位置上,眼红的人肯定也不少,不过这么多年的公安工作使得他对于侦察和反侦察手段相当熟悉,他还是很自信自己并没有留下什么致命的把柄。

而这一次,情况有些不一样,下面的人是把陆政东和邱忠浩惹毛了,所以要搬掉他了,石中军很清楚,离开这个位置,很多他原本认为天衣无缝的东西,也就有了破绽,特别是刘雨梦。

刘雨梦这些年也赚得不少了,是该出去了,对此,他是早有准备的,作为市局的局长用其他身份办几个护照,这是最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刘雨梦走了,当然随之而去的是春梦了无痕,纷乱的思绪就想洪水一样涌入石中军的脑海中,充斥着,翻腾着,让他不禁有些喟然,世界是如此之精彩,很多事情你觉得刚刚开始,似乎就可能要看到结尾了,而一件事情的结尾似乎又该是另一段精彩故事的开始了。

他最大的后顾之忧也就解决了,自己离开西原市局已经成为定局,那么自己会被安排到那个位置上?谁又来接任这个位置?

临走之前要做哪些安排?

而没有后顾之忧的自己等于是卸下了心里的一块巨石,思考着是不是也要为自己争取一下,钱现在是不缺了,但若是就这样闲着,似乎也有些不甘心。

石中军琢磨着自己是否还是要活动活动,争取一个稍微好一点的位置,到人大和政协这是他最不愿意的,去那种地方,影响力会急剧下降,这种地位的突然变化石中军觉得自己都难以适应,这是一个原因,另外石中军也希望能够在一个继续发挥一定影响力的位置上呆着。

当然平调去省政法委做个副书记是最好,可是这回就是邱忠浩和陆政东联手把他拉下马的,这一点想都不要想了,司法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司法厅的厅长也已经被人占着了,去省厅做个没有职务的正厅级巡视员也没多大的意思,唯一的去处大概就是去省高检或者省高院。

这个时候自己的正厅级倒是成了负担了,想来想去也只有省高检和省高院能有位置,按照一府两院的格局,省高检和省高法比政府低半格,检察长和院长是副部级,而副职通常是正厅,当然只要能够进入党组,还是有不小的影响力的。

石中军想来想去觉得无论如何,他要去搏一把,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只能靠自己的争取,这一次事关自己后半辈子,在刘雨梦这块压在心里的巨石之后,他还必须要去搏这一把……

但是石中军没想到,这一次省委的动作比想象的要快得多,他还没来得及去争取,关于他的调令就下来了,去处倒是没有去最坏的人大政协,而是他想去的省高检,但他最为看重的党组职务没有,甚至连党组成员都不是,这结果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他也完全能够接受。

陆政东也没有在石中军的问题上穷追猛打,逼急了狗会跳墙的,只要石中军离开那个位置,很多事情就很好办。

陆政东正准备出门,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机却突然响了起来,这是保密电话,不过陆政东倒也没太在意,不过听到对方自报家门之后,陆政东倒是一惊,打电话的是他在西部办时有过接触的中纪委的副书记唐山岳。

“政东省长,有件事需要中纪委已经向你们书记周书明同志作了通报,考虑再三,觉得还是有必要同时向你通报一声,你要有所思想准备,中纪委相关人员已经进驻你们贝湖,具体情况,一会书明同志会和你交换意见。”

陆政东倒抽一口凉气,唐山岳这样说无疑就意味着贝湖有干部出大问题了,而且这样的事情通常是只通知到书记,再有书记转达,现在中纪委慎重其事的通知他,这说明是省政府有人出问题了,而且肯定块头不小,问题不小。

周若山?杨永清?

可凭自己的观察和感觉,周若山似乎并没有发现周若山有什么异常,不过大奸似忠,大忠似奸,到了这样的层次,很多事情很难讲,如果真是周若山,那这不啻于对自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杨永清虽然是省长助理,可级别依然还没解决副部级,中纪委不可能为一个厅级干部弄出这么大阵仗,何况杨永清到贝湖不久,在计经委、西部办也是工作变动比较快,在一个位置上呆的时间并不是太长,出大事的机会不大。

这也就是猜测,陆政东安慰着自己,此时真正确切知道是谁的,也就周书明,还有省纪委书记洪志路了,中纪委的调查人员既然已经到了贝湖,不可能不要求省纪委协助,不然很多工作根本难以开展。

到了这个时候,陆政东也只能坦然面对,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管出事的是谁,也只能往前看……

“坐吧,政东,我想你也应该知道这件事情的麻烦了,中纪委一位主任过来了,嗯,根据目前他们掌握的情况,有些问题可能牵扯到徐良,另外可能还会牵扯到一批干部。”

周书明连“基”本的客套都没有直奔主题,脸色也有些难看,显然也是有些烦闷,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徐良两个字。

“徐良?”

这很是有些出乎陆政东的意料,在微微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高兴不起来。

徐良现在是省里分管公安司法的副省长,也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事实上在陆政东看来,连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邱忠浩在这一块都插不上手,徐良就更不用说了,徐良似乎也没有气魄和胆量去争夺什么,可以说是省政府最为清闲的副省长了,可是公安厅和司法局毕竟是政府组成部门,还是要得由一个副省长分管,为此他还专门调整了一些工作,让徐良不至于太闲了。

“根据中纪委反馈过来的情况,是从外省一个案件中被中纪委顺藤摸瓜发现徐良的问题的,这个徐良简直是狗胆包天,省城里最豪华最气派的那所谓金顺国际会所他是后台老板,按照中纪委的话讲,会所吃喝嫖赌一应俱全,违法赚取巨额利润,更严重的是这里面还有其他党政干部入股参与。”

陆政东清楚周书明头痛的是什么,还有哪些人与此有瓜葛,如果真的牵扯人太多,狗吱狗蔓延开来,本来贝湖新一轮发展才刚刚起步,这牵连的面积太大,势必会造成不良影响。

“中纪委来人有没有谈到其他人?”

娱乐行业这一行道水实在太浑,徐良既然敢搞这样的场所,那就是黄黑白都有牵扯,公安的人肯定是有的,还有其他一些人,而裹进去的人能够侥幸干净脱身的寥寥无几,所以周书明尤其担心牵扯面太广,尤其是像徐良这种表面善于隐藏的角色,一旦被揭开来,往往就是糜烂一大片,不仅仅是公安系统,还有其他人,这个规律往往已经被无数例证所证明。

从感情角度上来考虑,陆政东也知道贝湖有些状况足以用糜烂来形容,也希望中纪委能够来个犁庭扫穴,来个枝枝蔓蔓连根拔起。

可周书明所担心的陆政东同样担心,他也不希望在贝湖千头万绪才刚刚理出一个头绪,仅仅是收拾前面的烂摊子就还得要耗费很多精力,他自然也希望徐良出事带来的冲击越小越好。

周书明摇摇头,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中纪委那些人的做派,一个个都是神神秘秘的,什么都不肯多说半个字,就连志路书记也是被下了封口令的。”

陆政东点点头,他原本还是想要动一动石中军的,眼下这种情况显然只能无限往后推,等徐良这一波消化之后再说。

“现在关键还是得摸清楚徐良还牵扯有其他什么重要干部,我觉得我们不能这样无所作为,如果我们不好出面,可以请志路书志酌情转达我们贝湖省委的一些意见,毕竟现在贝湖本身就困难。”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

“当然,中纪委这次是完全的有备而来,我们也需要表明态度,全力支持和配合中纪委的办案,我们只是希望及时掌握进度和牵扯范围,以便于我们能够及时的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太过被动。”

中纪委方面肯定是掌握了很重要的线索,这个时候只能支持和配合。

周书明沉吟不语,陆政东的意见当然中肯,徐良栽了倒也罢了,既不是在自己任上起来的干部,也和自己没有多少关系,关键是眼下大好局面不应当被这一颗老鼠屎给搅和了,要尽可能的把影响控制在上下都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问题是贝湖是支持和配合,人家可未必支持和配合你呀。

要做到这一点,就得随时掌握情况变化,洪志路无疑是最合适沟通联结的人选。

但洪志路即便是对于自己也是保持着尊重,而这种尊重却恰恰是保持一定距离的意思,若即若离,也就意味着对方对自己有很强的戒备心态,不过洪志路倒不是单纯针对自己,对于陆政东以及其他副书记和常委也一样保持着礼节性的尊重,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不偏不倚,而是有种宁做孤臣,也要保持其独立性的样子,而这样的风骨据说也颇得中纪委高层看重,人家既然能做到这个份上,哪怕这里面就是装,是在作秀,可是能够坚持数十年,那也是一种境界了,周书明也无话可说了,点点头道:“也只有如此了。”

陆政东想了一下道: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信息传播很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何况我们贝湖的小道消息一向都是很猖獗,想堵住消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出现负面消息对于很多党政部门和领导来讲第一反应就封锁消息,想以此来减小负面消息的扩散面以及降低负面影响,而事实上在资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舆情动态,和做好充分应对媒体的准备,能够从正规渠道发布的,尽量由正规渠道发布,省得谣言满天飞,搞得人心惶惶,尽可能的把此事对贝湖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我同意。只要中纪委的人点头,这方面由宣传部统一对外发布。我估计徐良的事情,中纪委应该很快就会给我们省委一个确切的说法,到时候根据具体情况再召开常委会讨论相关事宜……”

周书明在这些问题上倒是半点不含糊,相当果断……

第71章突发情况(二)

省委常委会的气氛笼罩在一层阴郁之中。

无论是谁对于徐良突然被中纪委拿下都没有思想准备,即便是与己无关,但是这无疑会破坏对贝湖的形象,何况徐良在很多人印象中一直表现得中规中矩,不讨嫌不碍事,但用一句贝湖的俗话来讲就是老实人做暗事吓死人,而且他的倒下还会牵扯到其他人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了。

至少省厅和西原公安系统恐怕是有人牵涉其中。

“志路书记,你还是把情况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吧,估计大家都已经知道徐良的事情了。”

徐良是被中纪委直接从一个会议上带走的,这根本就没办法保密。

“但是具体是个什么情况,现在我们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周书明语气中多少也带着一点情绪。

洪志路点点头:

“这次中纪委前来调查,是人到了贝湖才通知的省纪委,省纪委也只是协助找人和协调其他单位配合,并负责后勤工作,并没有直接参予调查,截止到我来参加会议之前,经过我再三争取,除了中纪委给周书记通报和汇报的情况之外,中纪委调查组的负责同志才谈了谈具体的案情,用他们的话说,中央有领导批示是胆大包天。”

原来徐良居然是惊动了高层,难怪如此!

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包括陆政东在内,大家都只知道徐良出事了,具体情况却一无所知。

“在徐良担任副省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干预减刑假释等手段收受服刑人员亲属贿赂九十三万,这一事实已经认定,徐良本人也交待了这一事实,服刑人员亲属均已映证了这一情况,同时在这一事实中,这些服刑人员亲属还分别送给了时任司法厅副厅长兼省监狱管理局局长杨志大,现金二十万、价值十二万的劳力士金表一块,还涉及到监狱系统一些司法干部,情况还在核实之中。”

当听到徐良本人已经承认了这一事实时,几乎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吸了一口气,这也就意味着徐良可以从贝湖政治地图上抹去了,更让人心惊胆战的是洪志路还没提及最关键的徐良开高级会所的事情,那又会牵涉多少人?

洪志路倒也没卖关子,继续说道:

“更为严重的是金顺国际会所是徐良助其亲家以港商的名义,仅用数十万元买下价值数百万元的位于市中心的市体育场改建而成的,这个会所规模可谓全省最大、最豪华,并有赌博、色情服务藏身其中,为此酒店还辟有一条秘密通道。这件事也基本查清,省治安总队副总队长安如山,西原市分管治安的副局长吕金波等公安系统人员在其中持有干股或股份,并充当保护伞。”

在座的书记、常委们都有点面面相觑,这个徐良也真是够可以的,利欲熏心,竟然敢在省委省政府眼皮子底下搞这样一个玩意,这不是找死吗?说其胆大包天已经是够客气的了,在众人看来徐良简直是丧心病狂!

不过与此同时,众人的目光都下意识的扫了会场一眼,都在寻找一个人,虽然其并不在会场,但是谁都清楚他一直都在现场,这个人就是省厅厅长姚志铭。

自从知道金顺是徐良的后台老板,都在猜测省厅厅长姚志铭在这其中又是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是不是和徐良达成了某些交易和默契?不然徐良凭啥敢于在省城搞出这么一个玩意?

“陈老总讲过,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句老话我们每每都在提醒我们自己,但是总还是有一些人放松了对自己修养道德的磨砺和加强,在金钱的腐蚀下败下阵来,最终身陷囹圄,所以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