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政道风流 >

第700部分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700部分

小说: 重生之政道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不过需要贺凯做什么,书记只管指示,贺凯定会全力以赴。威锋发展到现在,我最感谢的还是书记您和书明书记,没有你们威锋走不到今天。我杨贺凯绝不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更不会背信弃义。”

詹继东失神地盯住杨贺凯,盯了好久,突然大笑着说:“贺凯,我这趟没白来,谢谢你!”

“书记太客气了,应该是贺凯谢谢您,放心吧,贺凯还有威锋,只会给您脸上贴金,绝不会成为您的负担。”说着,将一张卡递过来,“这次贺凯不能招待省长,请书记谅解,下次吧,下次贺凯给书记您摆开心宴。”

“好,等着你的开心宴。”詹继东说着,坚决地将卡推向杨贺凯。

杨贺凯道:“书记又多心了,这张卡跟我一样,不会乱讲话的。拿出来的东西,再让贺凯收回去,贺凯以后就别想再做事了。”

见詹继东迟疑,又沉下声音道,“没别的意思,林芝的事我很难过,真的很难过,我不能向她表示什么,这点心意,怎么说她也是为了我……”

杨贺凯哽着嗓子,说不下去了……

再推,詹继东就有些于心不忍。很多时候礼就是这么收的,其实收礼有时候也是加深感情的一种方式,比如现在,这张意外中的卡,就一下拉近了他跟杨贺凯的感情。

回到省里,詹继东心里有了一个清楚的答案,有人找何明佳,目的并不只是对付他,更关键的,是在调查杨贺凯的威锋集团。而调查威锋集团的目的,就是想为兜住那家招来的艾琳贝湖保驾护航,就是想利用威锋集团封住他的嘴!

对方怕了,怕他拿那家其偶也做文章,更怕他借此翻出别的事。

詹继东脸上露出笑。既然对方如此害怕,那就证明,那家艾琳贝湖隐瞒掉的事实,也绝不仅仅是他掌握的那些……

这一趟真是不虚此行,不但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杨贺凯算是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这让詹继东的心终于安稳了一些,詹继东现在怀疑,对方突然采取措施,可能跟周书明即将调走有关,而艾琳贝湖一直有人揪住不放,既然对方想摊牌,詹继东也不想再玩迷藏,索性大家都挑明了。

但是詹继东万万没想到,就在他运筹帷幄试图遏制对方时,又是一个炸雷在他头上响起!

姜敏赫要出事?!

詹继东回到省城没多久,纪检委一位副书记给他汇报工作,这位副书记大约也是觉得气味有点不太正常,借故到婉转地说了。詹继东一开始不相信,认为没这么邪乎。对姜敏赫虽然吃得不是太透,但拿姜敏赫做靶子,他还是认为夸张了点。于是笑着跟副书记说:“没这么严重吧,敏赫这同志,一向口碑不错啊。”

副书记略显吃力地道:“我对姜赫同志不太了解,但据五室的同志在会上讲,敏赫同志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

“会上?”詹继东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了,正起脸色问,“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

副书记不敢再打马虎眼,如实道:“马上要采取措施,已经跟省委周书记汇报过了,周书记点了头。”

“这么快?”詹继东的声音弱下去,脸色也一下灰暗,好一阵才木然的问道:“没有补救措施了?”

副书记慢慢摇了摇头。

副书记离开之后詹继东整个人如同下水的面条完全的软了!

一面是对着央林芝,一边是对着姜敏赫,这完全是一副山雨欲来的架势!

詹继东非常清楚,罗志林在贝湖搞的那些东西都是姜敏赫给善后或者揩的屁股,姜敏赫自然知道很多内勤,要是……

詹继东不敢想象,詹继东有种捶胸顿足的感觉,人家是完全的有备而来,早就冲姜敏赫采取动作了,他居然还被封锁在消息之外。

贝湖高层间,很多关系都是极其微妙的,纪委书记洪志路看似很不好说话,实际也还是很注意的,别人都不怎么把他这个靠边站的副书记放在眼里,倒是洪志路依然如以前一般,两人平时也有走动,牵扯到一些干部的违规违纪,洪志路也能主动过来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他也会如实谈出自己看法。但这种关系毕竟比不得兰超华和周书明,也比不得陆政东和唐中凯以及杨启成,他和周书明之间渐行渐远就没有了根,这点詹继东心里很清楚,高层之间说穿了是面子上的尊重,温文尔雅的一种斗争。如果缺少某个纽带把双方紧密联系起来,这种关系就称不上牢靠,更不会结成同盟。因此,洪志路彻底封锁消息,秘密对姜敏赫展开调查,詹继东并不觉得奇怪。从工作角度讲,洪志路这个人就是那样的一个人,从个人的角度讲洪志路正在努力想往上走,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原因,这些原因就促成了洪志路会出手,当然这一次洪志路或许是被人当刀使了。

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问题还是出在姜敏赫身上,他是那么苦口婆心的交代,但姜敏赫根本就没听进去不说,从目前爆出来的材料看反而是太不检点,胆子大到了极致,一个小小的副市长,利用手中权力巧取豪夺,短短时间就能贪到七位数,想想姜敏赫下去才多长时间?

詹继东一向觉得自己看人还是颇准的,这也是他颇为自得的地方,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在最要命的事情上看错了人!

副书记走后,詹继东叫来了李再林,劈头就问:“工作怎么做的,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向我汇报?”李再林惊出一身汗,脸色瞬间惨白,愣半天,嗫嚅着,詹继东是怒急攻心,转而叹息道,“好吧,你们都有能耐,都敢背着我詹继东,好,我看这场戏你们咋收场。”

“要不,书记您直接跟洪书记谈谈,或许还能补救。”

李再林可怜巴巴地说。其实他比詹继东更急,他曾经几次想跟詹继东汇报,尤其詹继东再三叮嘱过,让他时刻留意纪委这边动静,一旦有风吹草动,第一时间给他消息。但这次对姜敏赫采取行动保密性很强,在知道消息的时候,根本就脱不了身,而这个时候能脱身,想来姜敏赫也已经被控制了。

詹继东很清楚,这一次完全是判断错了形势,看来这次是有人发了狠,而且发狠的远不止一个人,这是有人借这一次调整的机会要借他来做文章。

洪志路算一个,祁玉民应该也算一个,陆政东周书明也算一个吧,祁玉民在贝湖表现欠佳,或者也是他这次没机会竞争上省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恐怕祁玉民无不悲哀地想,贝湖是一辆他拉不动的马车,这辆车上每一个零件,都带着周书明和陆政东的气息。等来了余江游,祁玉民就感受到更大压力。

更可怕的是,是周书明心里总是疑神疑鬼,总怕艾琳贝湖的事情在他离开后背人翻出来。

至于陆政东,肯定也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墙倒众人推,这一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这一次詹继东确实是猜得很准,但最准的一点却是没猜着。

周书明确实是有这样的担心,自从很明确的得知他将要离开贝湖之后,无论他做什么,总有眼睛在盯着。有些在明处,有些在暗处,周书明感觉这样下去很危险,弄不好会被自己的优柔寡断绊翻,甚至栽出大跟头。必须要在走之前采取措施了,再不采取措施,一旦离开,他根本就难以掌控,局面就更不好控制。这是周书明的一块心病,特别是他得到消息,艾琳国际背后的人和罗志林关系密切,而罗志林又和詹继东过从甚密,那詹继东应该清楚里面一些隐秘的东西,这让他脊背后面凉嗖嗖的在冒冷气。也就是那天,周书明终于作出决定,必须给詹继东示以颜色了。周书明清楚,要想拿到詹继东一点把柄,比登天还难。詹继东把央林芝送走,这等于就是掐断了线,但有些事是山穷水尽疑无路,偏巧姜敏赫自己不检点,刚到地方就恣意敛财,这给了周书明一个好借口。

而这其中,祁玉民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祁玉民是知道中央要对贝湖省委进行调整,而他希望不大,他是巴不得把这趟水搅混,所以在其中也是推波助澜,让上面对贝湖省委班子的调整往后拖,这样可以给他赢得缓冲的时间,看看有没有机会挽回。

但祁玉民也没想到这一次中央动作这么快,这边的事情还没眉目的时候,任命就已经下达了,但有些事既然有了开始就不可能那么轻易的停了下来。

至于陆政东,詹继东倒是猜错了,陆政东确实是掌握了一些詹继东的东西自从发现罗志林一直在监视罗致娴之后,陆政东就紧盯着罗志林的一举一动,顺着罗致娴查到了姜敏赫和央林芝的头上。

有一点詹继东却是猜错了,陆政东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对詹继东发难,这个时机一点都不对,他采取的采取的是引而不发。

但不管是周书明或者祁玉民,对于这件事总是会以控制为主,并不想搞得太大,而事情完全失去控制,则是另外有人在全力推动。

也难怪詹继东就是想破脑袋也不会猜到,因为这个人只是贝湖省政府的一个小科长,这样的小科长,哪能进入詹继东的法眼?哪怕她就是有一定的背景。

这个掀起最大的波澜不是别人,正是一直想拖住陆政东后腿的蒋思青……

第203章暗流(二)

蒋思青在这方面无疑是有相当的条件的,首先是不管是在京城还是贝湖,她都有足够的比较准确的消息来源,这让她可以通过这些消息揣摩贝湖省里的这些领导的心态或者会采取的动作,从而制定合适的策略。

不管是央林芝还是姜敏赫被纪委调查,实际上是她在暗中给做的手脚,不出她意料,眼下她是成功的达到了她的预期,但后续会如何发展,她心里却是没有底,毕竟这对陆政东而言,也仅仅是一些枝节的东西,动不了陆政东的根本,光靠这个就想已经在中央形成深刻印象的陆政东绊倒那显然是太幼稚的想法。

当然她也并不仅仅就此一招,她也没想就这么放弃,虽然陆政东走上省委书记的位置就只差临门一脚了,但他依然不打算就此放弃,她还有更大的杀招在等着陆政东。

而由于她仅仅是省政府的一名科长,太别人瞩目的也是她的容貌,至于政治上的,2他杜撰的那点背景,其他的也没有人太感兴趣,也不用担心事情暴露……

确实陆政东在姜敏赫事情出来之前也没太关注这些,他的关注点再余江游身上,他在观察余江游,揣度着余江游,余江游到任后参加的第一次常委会,周书明和陆政东跟余江游都很客气,尤其余江游,知道大家都在盯着他,因此分寸拿捏得十分到位,尤其脸上表情,该温和时温和,该浅笑时浅笑,该淡定时立马就能淡定,几乎让人挑不出一点刺。

余江游的工作经历很丰富,先是在西部一些条件艰苦的边远锻炼,然后又到了高原挂职锻炼,其经历在现任省部级领导中是独一无二的,虽然年轻,但基层工作经验异常丰富。号称国内官场最关键的三个职位他都干过了,县委书记,团委,省委组织部长。有人说在国内没有当过县委书记,你就永远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没进过团委,你就很难知道青年工作该怎么做,青年是未来,能跟未来融成一片,政治前景才会明亮。至于省委组织部长,自然不用多说,在这位子上你才知道怎么用人,怎么管人。

余江游在各个位子上时间都不长,基本的也只有两年,这就让他比别人多出一半的经历来。干完组织部长,余江游又被调回中央,在某重要部委担任第一副主任,半年后又突然调任贝湖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就这样一个人又岂是甘于平凡的人?

而余江游越是表现得低调,陆政东就越是觉得余江游有想法。

余江游有想法,陆政东觉得正常也能理解,如果余江游是随大流,没有自己的独立的观点,那就是到了省长这一步恐怕也再难有寸进,陆政东甚至很理解,毕竟到了这样的位置,谁都会有自己的一些思想,在这样的位置就是如何求大同存小异,也就是为了一个大目标而采取不同的努力方式,能做到这一点,对他而言或者对余江游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

陆政东原本没有对詹继东做太多的关注,但姜敏赫的事情让他不得不也把视线放到詹继东身上,也把视线放在刮起的这股风上。

每一次人事调整都会有一些风波出来,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但是却渐渐成为一种常态,只是这种风波的大小,以及影响面的宽窄而已。

这一次有些东西有些扑朔迷离,是有人想火中取栗还是有人想趁乱而为?陆政东觉得这一次连他都有些看不清了,所以陆政东对这件事就越发的留心了……

而对詹继东而言,此时的他就犹如是被丢进油锅里一般。

晚上九点,市委书记普银河如约而来,一看脸色,就知道情况很糟。

詹继东之所以把姜敏赫放在这里,也是因为普银河是他提拔起来的,普银河能够照看着点姜敏赫。

双规姜敏赫后的第一时间,普银河跟詹继东通过电话,当时没多说,只道之前他提醒过姜敏赫,可姜敏赫没当回事。

詹继东之所以把姜敏赫放在普银河那里,也是因为普银河是他提拔上来的,跟得他比较紧,让普银河照应着姜敏赫。

詹继东也没责备普银河,姜敏赫被双规之后,这些天他已听到不少有关姜敏赫的事。何况市里的不少干部都清楚普银河和姜敏赫有渊源,有些话自然是不会在普银河那里说的。

“坐下慢慢说,不急。”

詹继东给普银河倒了杯水,稳了稳心神,什么时候他都见不得慌张的人,可总有人在他面前慌张。

“情况糟透了,在他家和办公室搜到的现金,还有名烟名酒,十几幅名字画,两件古董,这些还没折算金额。”

普银河紧蹙着眉头说道。

“办公室也有?真有此事?”

詹继东瞠目结舌。

“不会有错,是纪委内部的人跟我说的,他们也很吃惊,搞不清他把钱放家里和办公室做什么。其实他们只是例行公事搜一下,没想……”

普银河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表情。

詹继东拳头暗暗握紧,终于没忍住,在自己膝盖上狠狠捶了一下。天下哪有这样的人,将钱放在办公室等人来搜。这种事,要是找不到证据,还有迂回的可能。你在把证据直接送到人家手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