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回乡小农民 >

第268部分

回乡小农民-第268部分

小说: 回乡小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家人想到超级蔬菜的神奇功效,给胖子打电话一通感谢之后,满怀希望做了一个韭菜炒鸡蛋和一些韭菜猪肉馅的饺子。
可是没想到,才吃了两顿,滕强就有感觉了。
欣喜若狂之后冷静下来的一家人,赶紧带着滕强去了那位老中医家里,如此这么的一说。
老中医久久不语,在大家都等得不耐烦的时候,才突然出声道:
“难道那个药引子就是韭菜不成?”(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二章送寒衣

老中医的猜测到底对不对谁也不知道,因为那张据说是他家祖传的秘方上,因为虫蛀鼠咬的,好几处都看不清字迹了,破烂的估计收破烂的都会嫌弃。
可是人家要不说是有真本事的呢,不知道没关系,咱可以试一试啊!反正眼前这个小子已经试过了一次,现在看来不但没有什么口吐白沫,上吐下泻的症状,还面色红润,脉搏有力,精神得很啊!
接下来,这位老中医就让手下的活计跑出去,到街上买了一捆韭菜,然后以韭菜为药引,亲自动手重新煎了一副药,等刚一凉点就给滕强灌了下去。
中药说实话最让广大人民诟病的一点就是真的太不好喝了,非常非常的不好喝。
那苦的让你喝完了都想扣扣嗓子再吐出来,即使嘴里含着糖这肚子也是感觉嘴里发苦,要很长时间才恢复。
这一副药加两碗水煎成了一碗,可是那一碗也不少。虽然不是老陕的那种大海碗,可也要比粤人的那种秀气小碗要大多了。
所以这一碗黑乎乎的,泛着一股子中药香气的中药,滕强虽然是喝惯了中药,可还是捏着鼻子强忍着才喝了下去。
不过效果却非常的好,一个小时后,老中医再次给他号完脉,脸上就露出了笑意,顿时让焦急万分的老腾家一大帮人都长出了一口气,腾家这一支不用担心会在这一代断根了!
听着胖子把自己的韭菜吹嘘的好似太上老君的九转神丹一般的灵验,听得王勇都有些面红耳赤了。
这家伙儿也不分清楚场合,自家兄弟在一块,你说什么都没问题。可是身边好友不少其他人呢?
特别是屋里可是还有几个女人在呢,你却在哪里说着一些让人家不舒服的事情,那么接下来的成为杯具就是必然的了。
过了二十多分钟,王勇吃晚饭,端着一杯极品铁观音坐在沙发上看着胖子那对和猪八戒很像的招风耳都已经红透了。就像煮熟了大虾一般,嘴上乐开了花。
该呀!我让你得瑟!我让你说我不配我的车!我让你刚跟我炸刺!这回知道马王爷是三只眼了吧?
老子略施小计就报了大仇,看来还是英雄不减当年啊!
想到兴奋处,王勇端起茶杯就学跟古人英雄好汉们大口喝酒的样子,来了一大口。手上没酒,那只能暂时拿茶先代替了,不是经常有人说以茶代酒吗?咱也试一回。
从此以后,王勇再也不提以茶代酒这回事了。而且也不许别人在他面前提,一提他就跟人家急眼。
因为他立刻杯具了!比胖子还要杯具。
他忘了手里的茶是新泡的,那温度。没有有六七十度,也绝对有四五十度啊!
那么一大口下去,也就是他了,那话怎么说,得亏哥们我还练过!
接下来王勇一直都拉着脸,张着大嘴。张着嘴是为了让风能吹进嘴里,好让嘴里的烫伤不是那么疼了。
虽然他刚一入口就反应了过来,赶紧吐掉了。之后又喝了一大杯冰凉的灵水修复了不少被烫伤的地方,可是还是有些疼。
虽然他可以轻而易举的就治好嘴里的烫伤。但是那样也会暴露自己的一些秘密。
现在,还不是让家里人知道这些秘密的时候,所以他只能杯具的强忍着疼痛,张着大嘴站在院子里疼的直吸气了。
干妈和媳妇都心疼坏了。直接就要开车送王勇去医院看看,被王勇毫不犹豫地用口齿不清的话语给拒绝了。
并且还威胁屋里的人谁也不能把自己的糗事给说出去,要不然自己就离家出走,没脸见人了!
到了晚上王勇觉得感觉好多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给自己彻底治好了。
嘴巴不难受了,王勇顿时恢复了生气,抱着赖在自己家里不走的胖子一家三口中的小家伙儿就不撒手了。
一会做鬼脸逗得小刘晟咯咯笑个不停。跟着小母鸡似地。一会儿又抱着他满屋子的跑,更是兴致来了,把小家伙抱起来就往天上扔,然后双手接住,之后再扔,还越扔越高。。
可是把胖子吓惨了!那一张大肥脸吓了顿时就看着这廋了不少。因为满脸都是肥油啊!哗哗的就往下流。
人家小乔十分的有大将风度,坐在沙发上和干妈还有媳妇聊得正热闹,连看都不往这里看一眼,很放心的由着他们瞎胡闹。
等听到胖子下的发颤,说话都带着颤音的小声请求把儿子还给他的时候,三人才回头看了一眼玩的兴起的王勇和小刘晟。
人家小乔只是看了一眼就扭过头继续聊天,看不出丝毫的担心,好像这不是他儿子一般。
倒是把干妈和媛媛急坏了,都要站起来过来阻止王勇了。还是小乔拉住了他们,说是让他们爷三个折腾去吧,出不了事,咱们聊咱们的。
估计小刘晟要是重生的家伙的话,一定会大声的问一句: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啊?
好不容易把儿子抢到手里的胖子拉着还没聊够的媳妇就外外面跑,连道别的话都顾不上说,在王勇明天再把我干儿子带过来玩的话音里,脸色煞白的一脚油门下去就没了踪影了。
听着干妈和媳妇两人的唠叨,王勇带着笑意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梦见小刘晟果然是重生的,跟自己大说特说二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等到第二天一觉醒来,王勇却发现自己什么也不记得了。吃早饭的时候都是没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想二十年后到底是什么样子。结果,好悬没把饭碗给砸了!
立冬,二十四节气的中的一个。代表着冬天的开始,也代表着北国风光,万里雪飘的场景又要重现人间。
当然这样的景色在半山村时看不到了,这里依旧是郁郁葱葱的犹如还在夏日一般。
在半山村所处的这个山谷里,好像时间在这里被停止了,看不出一点冬天将要来临。万物萧瑟的模样,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
该绿的还是那么的绿,该红的也还是那么红。候鸟不南飞了,留鸟更是没打算搬家,那些原本在北方其他地方应该已经进入冬眠的动物还是一样的生龙活虎。
这不,每天,村里的小孩子们,半大孩子们都会在小河边或者树林里逛游,祸害几只青蛙,捉几只蜻蜓。大老扁,或者摸几条鱼捉几只虾回家让妈妈给用油炸一下。
那种美味即使是每次都会被老娘揪着耳朵训斥一顿也总是改不了这个习惯。
当然也有那些精力实在是太旺盛的小家伙儿,闲着没事就会去爬爬山,顺便拣点野蘑菇,摘点野菜、野果子什么的。
这样的小家伙儿一般回到家里待遇跟那些下水捉鱼的是不同的,一般都是能得到大人的犒赏的。
因为小小年纪就知道顾家了,关键是几乎没啥危险,当然要奖赏了!至于说上山容易摔着什么的,村里人没人在乎。谁不是从小就在山里玩闹着长大的啊?
怕这怕那可不是农村人养孩子的习惯,在他们的朴素观念里。就得要孩子自己多摔打一下,将来才会有出息。
不过今天不行了,整个村里很少看到那些整日嬉闹的孩子们。因为立冬临近。眼看着没几天就立冬了。
按照本地习俗,家里的男人或者男孩子还有闺女,新媳妇什么的小辈的人要去给逝去的长辈们送寒衣。
天冷了嘛?住在地下的那些长辈们也不能忘了,这寒衣那是必须要送的。这也算是孝道在华夏传承几千的一种在民间的外在表现形式吧。
以前王勇在省城的时候几乎是整年的不回来。春节那是一年中最忙活的时候,更是不可能回家。这上坟送寒衣的事,自然也就更不可能了。
去年则是他刚回家。一堆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他这么多年也没去送过几次寒衣,对这事从来没上过心。
大伯大妈也没提醒他,就大伯自己去坟地把寒衣给逝去的亲人给送过去了。
今年就不一样了,王勇早早就提醒了干妈和媳妇帮自己记着点这事。所以前几天干妈就和媛媛特意去了一趟镇里,买了一大堆的各种各样的纸钱还有寒衣。
以前的寒衣什么样王勇根本就没有印象了,好像那时候都是直接少点自己用人民的币做模子,往纸上一放,四面一折,打上钱的整体形状,就是那么个意思。
现在可不一样,干妈和媳妇买回来的那些纸钱都是像古代的那些一样,都有方孔形似铜钱的,或者把纸裁开后,折成元宝形状的,这种称之为“剪钱”。
还有一种叫“打钱”,是用木锤或者铁质钱模,把钱的形状打在纸上。就是之前王勇他们这里一只用的一样,就是一种简单的“打钱”。
最后一种则是在现代才开始流行的“印钱”。是用印刷机印制的注有天地银行,冥通银行字样和各种数字金额(一般数额都是非常巨大的,一万块一张的算是小的)的仿近现代纸币的。
而寒衣也是更加的精致了,不仅衣服样式多样,看起来更加的似模似样的,还分别印上了龙凤等图案来区别男女。
另外也不知道是那个聪明的家伙儿想到的法子,干妈还买了厚厚一沓折叠起来的黄色的纸张,据说这些就是被褥?
天冷了嘛,底下的先人么们光穿新衣服没有新被子怎么行呢?
要不说这年头,聪明人,有商业脑光的人赚点钱真是不要太容易了啊!这么一个点子,每年每家每户的不得买几床啊,累计起来那可就是一笔大生意了!(未完待续。。)
ps:  十分感谢书友老kk的月票打赏,谢谢支持!


第三八三章无意中的发现

那天,王勇是独自一人上山去送的寒衣,没有让任何人陪同。
来到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坟地,把带来的“寒衣”还有“被褥”,以及一大堆的纸钱,全部分别放在几个坟头上,然后开始按照大妈的交代的程序开始了烧寒衣的工作。
首先要在这堆纸质的寒衣,被褥和纸钱周围用带来的水瓶淋上一圈水,还要特意留出一个缺口正对着坟头。
这么做,按大妈的说法是要划定地方,好让自己送过去的东西能够被自家先人顺利收到而不会让别人给冒领了。
要是嫌麻烦,或者忘了带水了,那也没事,可以找根棍子或者石块画一个圈,当然也要留出一个缺口对着坟头,这样据说也是可以实现同样的目的的。
完成了这些还准备功过之后,王勇就开始点火了。这些东西都是纸制品,全部都是易燃的很,没费什么功夫就点燃了。
王勇一边勇随手在路上折的一根枯树枝,不停地拨拉着燃烧的纸钱,让它们更好,更快的燃烧起来,同时也站在旁边小心看护着,以防引发山火。
今天的天气还行,天气多云,没有风,太阳在灰色的云层里时隐时现。由于节气都已经快到立冬了,所以太阳早就没有了往日的威势,变得出奇的和煦起来。
还好今天没有刮风,要不然这么多烧纸送寒衣的人,万一一阵风把野草或者山林给引着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往年,这一片山地可是发生过好几次的山林大火,还好的是由于都是发现及时,大都是被及时扑灭,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只有最近的一次大火,那是前年的秋天。王勇那时候还在省城混日子呢,这是前两天听大伯给自己提了几句,目的就要提醒自己去烧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火。
那次大火发生的地点在里半山村有一段距离里的山下庄,就坐落在山脚下面。村子后面就是一座长满了野草的略显荒凉的大山。
谁也不知道这火是怎么着起来的,当时人们发现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多,一个准备去山上转悠一圈,拣点干蘑菇木耳什么的山货的村民首先发现了情况。
一看到山上冒起一股浓烟,他立刻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二话不说就掏出手机打给村书记,然后就大喊大叫着招呼村民上山救火。
这山民啊。都有这个传统,山上着火了,无论是谁遇到了,一般力所能及不威胁到自身安危的话,那都要赶紧上山去救火的。因为这山火啊,真的着起来那可是非常恐怖的。
没见电视新闻里山林起火的恐怖样子吗?那都是一烧就是一大片啊!不烧个几天几夜那都是停不下来啊!
不仅是烧起来没完,更重要的是万一风向是对着山下村子的方向吹,那就非常有可能引燃山下的庄稼和房子。
而且如果山上的树木杂草被烧光了,那么。一旦下了大暴雨,那遭殃的可就住在山下的村民了,泥石流可是相当恐怖并且难以抵挡的存在。
所以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村民们也经常都是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灭火的行动里。
那次整个一面山都被大火给烧光了,黑乎乎,光秃秃的非常难看。最后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出了一大片的隔离带才把火势给挡住了。
事后。相关的政府部门可是调查了很久,要严惩相关责任人,最后不知道为什么偃旗息鼓了。但是。却连着做了三个多月的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到现在,每到夏秋山火多发季节,还有清明前后那段时间,还经常能看到林业局和乡里的防火宣传车,顶上带着扩音器,不停地在这一带村子里来回的宣讲防火知识呢。
所以这次王勇在上山之前被大伯不厌其烦地,耳提面命的教导了半天的防火知识教育,只听得他头晕脑胀,昏昏欲睡,不堪其扰。
不过今天过来送寒衣,这火一点燃,他可是心里也加了小心,寸步不离火堆左右,就怕万一一不注意真的引燃山火,那可就麻烦大了。
当然,真的引燃了,他也不怕,没等它烧起来,自己有的是办法就把它消灭在萌芽阶段,而不会因为来不及救援让它范围扩大,引发不可控制的大山火。
同时他也把自己的神念扩散出去,盯着其它一些地方。自己不用担心引发山火,可是万一有其他人引燃了山火了呢?自己也好第一时间出手帮着灭火不是。
如今这山上的这些树长到现在这样,可是非常的不容易。
这可是当年在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林业部门专门出动了一架小飞机进行的飞播造林,散了不知道多少斤种子,然后又经过二十来年的养护才有了今天这个景色。
要是因为一把火被烧光了,那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