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回乡小农民 >

第30部分

回乡小农民-第30部分

小说: 回乡小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啊!我同意!”王晗将两只手都高高举起以示赞成。这丫头最爱吃烧烤,烤羊肉串,烤馒头,烤白薯,烤鱼,烤茄子……反正是烤的东西她都爱吃。
“我没意见。”王强立刻接到,看来这小时候为了哄王晗没少干的事勾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我也同意,我要烤鱼,烤馒头,烤茄子……”王倩也是很赞成这个提议。
“同意,同意,烤鱼啦,烤鱼啦!”回到家里之后一声不吭的吊主也开口发言了。
“那就开始吧,我去弄烤架。你们几个女孩子去弄食材,剩下你们去弄木碳。”王勇开始分配任务。
从家里的厢房里将烧烤架取了出来,这个烧烤架还是当年父亲为了爱吃烧烤的王晗特意做的,连同一起还做了一百多跟钢钎子。这个烧烤架有十厘米宽,一米多长,还有一个一米三左右的用钢筋做的架子。整个烧烤架用厚厚的铁板焊接而成,相当的结实,当然也相当的沉,大概得有一百来斤。对于经过身体改造,并且无时无刻的都在慢慢吸收灵气的王勇来说,这点分量根本就是小意思。
等王勇将烧烤架摆放在院子中心后,王强他们三个也一人拎了一袋木炭过来。将生火这活交给三人,王勇回厨房准备烧烤用的调料:油,盐,辣酱,五香粉,孜然剩的不多了。王勇冲外面喊了一嗓子:“亮,去超市买点孜然,家里不够用了。”
等到听到王亮的回答后,王勇将准备好的调料用碗盛了端到外面摆好的桌子上。桌子上已经摆放了不少的肉菜。看着三人还在一盘或者一盆的往桌子上送,王勇开始头晕了。这刚吃完晚饭,弄这么多东西吃得完吗?不过看着兴奋的王倩、王晗姐俩,连媛媛也跟着兴致勃勃的忙活,小可怜和吊主也跑前跑后的,王勇不忍扫了她们的兴致。算了随她们折腾吧。
将钢签涮洗干净,用干净的毛巾擦干上面的水。众人开始依然那几个签子分着串自己喜欢的东西。正在大家串的正欢的时候,小黑小白突然竖起耳朵,猛然冲着门口汪汪的叫起来。
“小黑,小白,你们不乖哦!”
一听这声音,大家都知道了,一定是半山村的奇葩——高明明同志来了。这家伙迈着小腿飞快的直奔小黑小白。作为在小世界里生活了这么久的两个小家伙儿来说,无论体质还是智力,它们都绝对不会亲一的让人靠近自己,除了王勇,或者是王勇命令的,它们才会敷衍的和你亲近一下。小黑小白在前面跑,明明在后面追,院子里立刻热闹起来。
“怎么把这小祖宗给带来了,高辉他们知道不?”王勇接过王亮递来的孜然后问道。
“他们知道,一会高辉会来接这小子。我到他家超市一说咱们要烧烤,这小家伙就非要闹着过来,谁也劝不住,我只好把他带来了。据他爸说这小子挺听你和王倩姐的话?你们说的话比他们好使多了,让你看着点这小子,过一会儿,他忙完了就来接。”
王勇看看在那边被王倩劝说之后不再追赶小黑小白的明明,正跟着王倩学着自己串肉串呢。
终于,王强把木炭烧好了,烧烤晚宴开始了。
羊肉串,鱼,虾,韭菜,蒜尖椒,茄子,白薯,土豆,栗子……一大堆的食材,想吃什么自己穿了自己烤。当然这手艺不同,烤出来的东西也是千差万别。特别是笨手笨脚的王晗,不是烤的生了就是烤焦了。被大家嘲笑一阵后,跑回屋里将二爷拉了出来助阵。
“爷爷,你快给我烤吗?我要吃烤肉串,烤茄子。烤土豆,烤鱼……”王晗掰着手指头一样一样的数着说给二爷听。惹得大家一阵大笑。
跟出来的大妈也笑着说:“你这丫头多大了都?我像你这个岁数都跟你爸结婚了?还这么长不大?也不知道害臊?”
之后,屋里的人也不看电视了,全跑出来加入烧烤大军。大妈和小婶子干脆又摆了一张桌子,放上月饼,花生,瓜子,糖,枣,苹果,香蕉等等。一家人就在院子里一边烧烤一边赏月。
小明明这小家伙儿将自己不喜欢吃的肥肉都弄下来人给脚底下的小黑小白两个。或者硬塞进小可怜的嘴里,至于吊主,此时站在桌子上正吃这花生吃的欢实呢!二奶听王倩讲述了吊主和小可怜的故事之后,对这个小家伙儿格外疼爱。这不,自己没吃什么,光顾的给吊主剥花生和瓜子了。吊主也投桃报李,很是亲热的跳到二奶的肩膀上,等着二奶剥好花生或者瓜子喂它。
一直玩到晚上十点多,大家才散去各自休息。小哥几个就住在王勇家的动物炕上,女孩子占据了王勇王亮的房间。圆圆父母和小叔小婶睡客房,大伯和二爷他们各回各家,顺便将已经睁不开眼的明明给带回去了。半个小时以后,院子了安静下来,只有皎洁的月光悄无声息地洒在院子里,似乎在回味着刚才那欢乐和谐的场景。


第四十五章天价的枣

半山村的早晨总是会有薄薄厚厚的雾出现,今天的雾气是薄薄的一层。屋后的青山就像披着薄纱的贵妇,一切看上去都是隐隐约约的。林中欢快地鸟叫声让吊主忍不住也跟着大声喊叫起来:
“起床啦,起床啦!”
“死吊主,别吵啦!”还在梦中的王晗对于打扰自己睡眠的吊主十分不满。
“快起来吧!一会儿咱们要去山上打枣,听王勇哥说,收枣的人今天上午就会过来。打完枣子咱们就回北京。快点啊!可就剩你没起了,其他人可都准备上山了。”王倩在镜子前边梳着头发一边对王晗说。
“啊!我还没睡够呐。”王晗嘟着嘴十分不情愿的从被子里探出头。
“你个小懒虫,快点啊!我先出去吃饭了。吊主,走了,咱们去吃饭了。”说完王倩一伸胳膊,等吊主飞上来后就转身出了门。
此时,王勇哥几个已经吃完早饭,准备上山了。王倩一看饭也不吃了,直接跟着就上了山。
此时,从东山订跃出的太阳已经将那薄薄的一层晨雾给驱散的干干净净。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不停的变化着形状,王刚看了半天也没看出这些云彩想什么?难道这课本里写的那个火烧云都是作者瞎编的,不应该呀!带着疑问,王刚跟在大部队后面向山上的果园走去。
小黑小白两个活泼的家伙,一刻也停不下来,不停的在人群的前后跑来跑去。不时地还会冲进草丛里赶出一片的蚂蚱,倒是便宜了跟在他俩屁股后面的小可怜,吊主应该是吃饱了,对这些蚂蚱很是不屑一顾。秋天的蚂蚱长不了,农谚是这样说的。天气一凉,这些家伙儿也变的越来越少。
一行人慢慢的散着步来到了果园里枣树的区域,一棵棵结满红红的枣子的枣树被沉甸甸的枣子压弯了腰。与普通枣树比一样的是王勇枣园里的枣子成熟期出奇的一致,没有一个青枣,整棵树全是红彤彤的,十分的养眼。
“开干吧!我都等不及了。”从没干过这事的王刚兴致很高,手里拿着一根木杆子急切的建议道。
“还得等会儿,人买主说要拍几张枣树的照片做宣传。等会吧,应该快到了。”说完,王勇看看手机,显示时间已经到了七点五十二了。约定好的是八点多到,差不多了。
“姑姑,姑姑,我来啦!”明明挣脱爷爷牵着的手,飞快地跑向王倩。
“小子,吃饭了没?”王勇逗着小明。
“吃了,饱饱的。”
没等王勇再说啥,又有人上山了,这次是高辉和村里仅有的几个留在村里的年轻人。这些家伙儿现在可是混的一点不比外出打工差。家家都买了大货车跑运输,一年整个十几万轻轻松松的。这今天这样聚到一起的机会还真少见,估计还是因为中秋节的缘故。
“哥,我们过来帮忙来啦,赶紧把你的好烟给我们抽一颗。”高辉仗着自己哥哥大伟和王勇的铁关系,从来不和王勇客气。
王勇瞪了这小子一眼,从口袋里掏出一包没开封的硬玉溪扔给他。然后说道:
“还得等会儿,人家说要拍几张枣树的照片做宣传。”王勇刚说完就见到远处开来一辆黑色小轿车和两辆厢式货车奔着山上开来。
“来了来了!总算来啦,可是让我好等啊!”王刚抱怨道,这人现在一门心思的要尝试一下收获的乐趣。不停的那手里的木杆子朝着枣树比划着。
“来啦!来啦!”八哥吊主一边飞一边嚷嚷着,连这家伙都等急了。惹得众人一阵大笑。
三辆车停在了山脚下大棚附近,在大棚那里的大伯带领着七八个人往山上走来。等他们走进王勇才发现,李继刚也跟着过来了,边走便跟大伯聊着天。他们身边还有一个四十左右岁的中年男子,西装革履,金丝眼镜,一副成功人士的打扮。后边跟了六个人大概就是司机和工人吧。
“王勇,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京城晟禾贸易公司的张春晖张总。老张,这位就是我们店里那位神秘供货商。”李继刚介绍道。
“您好!张总,欢迎来半山村!”王勇和张总握着手说道。
“对了,老张,王勇是村里的村长。”李继刚插了一句。
“年轻有为啊!不简单,真不简单啊!”张总感慨的说道。
“张总过奖了,我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
“这可不是运气好就成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就说你这大棚菜,现在京城里都以到老李他们的酒店吃蔬菜为荣。就是吃一次不容易啊!”
“呵呵,张总爱吃的话走的时候可以自己动手去大棚里摘点,带回去慢慢吃。”
“那我可不客气啦!这在京城以我的身份想吃这菜还真排不上号,这会我可要好好尝尝。”张总对于王勇的第一印象立马加了二十分。在京城有价无市的蔬菜说送就送,很难得的豪爽啊!
就在几人聊天的时候,张总带来的其中一人已经开始用相机拍照了。其余几人也是张总特意找来的摘枣子的工人。几个工人看到王刚手里的大木杆子高高举起,马上就要落到枣树上,急忙一拥而上,将杆子抢了下来。
看到王勇对这事很是疑惑的样子,张总急忙解释说:
“一般来说收枣子都是用杆子打,可是咱这枣子可是这个数一斤,”他伸出三根手指,接着说道:“这么贵的东西,用杆子打的话总会有磕磕碰碰的,有了伤痕可就不值钱了。”
听张总这么一说,王勇明白了,确实,这玩意太贵重了。看来只能多找些人来帮忙了。转头看了一下大伯。大伯显然也想清楚了这里面的事,见王勇询问自己的意见,边点点头说道:“我这就下山,去村里广播一下,请大家帮忙来摘枣,给工钱。”
“嗯,就先按一人呢一百算吧,多叫点人,早点干完,我们就早点走去北京。您看怎么样?”王勇跟大伯商量道。
“成,就这样吧!你们先干着,我这就去村里找人。”说完,大伯急匆匆地往村里去了。
大家伙已经在张总带来的工人的指导下开始摘枣子。这一共十八棵枣树,最大的一棵估计能有个三百斤左右,最小的一棵树估计一百斤都不到。按张总公司的人估计总数大概有以前公斤。枣树是有刺的,一不小心就会被扎到,所以这速度就显得相当慢。
家里这些人负责将枣子从树上一个一个的摘下来,张总带来的这些人则是会对摘下来的枣子有一个挑选,分成了三个品级。分别对应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最好,三级最次。主要是考虑外形,尤其是大小。
“张总,这枣真是没说的,绝大部分都是一级品,剩下的也能够得上二级,三级的基本没有。您看看这树上,愣是一个青枣都看不到,全是红彤彤的。”一个工人跟张总汇报说。
“嗯,那就不要装三级箱了,就装成一级和二级两种包装吧!”张总很快就下了决定,枣子就挂在树上,品质怎么样,那是一目了然。更何况这次卖的可不是外形,而是其含有的特殊物质。
看到王勇对地上的包装很感兴趣,张总就像王勇介绍了下这些包装。
原来,张总公司的所有农产品都会分为三级出售。包装的外形是没有差别的,有差别的地方在于包装盒的大小。一级的包装盒最小,像今天装枣子的这种只能装一公斤左右。二级的包装箱能装三公斤左右,三级的则差不多能装十公斤。今天带过来的都是内包装,等回京城后还会再用彩印的纸箱装起来才能出售。
李继刚跟在两人身后,也不说话,自己抱着一个从树上摘下来的名为“胜利”的苹果肯的正欢,忽然听到村里传来的高音喇叭的声音:
“村民们注意啦!村民们注意啦!王勇果园里今天摘枣,需要大量的人帮忙,工钱是一人一百,摘完就给。有闲着没事的都赶紧上山上帮忙摘枣,要去的话就赶紧着啊!”
王大海在喇叭里又重复了一遍,紧接着,原本平静的半山村就跟开了锅似的,先是一帮孩子飞跑着出现在上山的路上。接着是一些青壮年,老年人,或骑摩托,电动车,自行车,或者步行,一路滚滚而来。没一会儿的功夫,几棵枣树下面就挤满了人。霎那间,果园里就热闹起来。
有些孩子看地上根本没自己的位置干脆就爬到树上,摘下来枣子一边往嘴里塞,一边放到挂在树杈上的袋子里。于是下面大人的笑骂声,提醒“注意安全”的嘱咐声,还有大姑娘小媳妇的说笑声,一些调皮的孩子追逐小松鼠的叫声,吊主凑热闹似的“吊主,吊主”的叫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无比的劳动的图画。惹得那个给枣树拍照片的技术员不停的按动快门,记录着这欢快,丰收的场景。当几年后,这些照片被公开后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村里的老人们对这种场景很是熟悉,他们当年就是这么干的。在农村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那种一块地里干活,一个锅里吃饭的情形,和眼前的场景是多么的相似啊!在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人们凭着满腔的热血,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强大的祖国努力奋斗。这满山遍野都留下了当年自己挥洒的血汗。如今,年纪大了,国家真的强大了,家家也都有了一点闲钱。住的砖石架构的屋子宽敞、明亮、结实,电灯电话没人觉得新鲜了,甚至不少人家还买了汽车。这在以前想都没想过啊!看着这些下一代们日子越过越好,就感觉自己当初的苦都值了,是真值了!
要不说人多力量大呢!这还没到中午呢,十八棵枣树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