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回乡小农民 >

第326部分

回乡小农民-第326部分

小说: 回乡小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相比汆丸子,这种做法实在是费时费力,所以过年时的宴席上已经很多年都看不到这道菜的踪影了,王勇也是偶尔在镇里一家饭店吃饭的时候才发现的这道菜。
前两天,王勇去镇上办事,正好碰到了在镇上派出所当所长的老同学朱伟。要说这位老同学绝对算是年轻有为,虽然人家上头有人,但是能在三十岁之前当上这个科级的所长,能力还是必须得有的。
好久没见的两人一番交谈之后,热情的老同学说难得两人今天都有空,非要请王勇在镇里吃饭。
盛情难却,而且王勇对于这个很是有责任心,同时也很有能力的同学也很看重,再加上曾经村里发现那个装着百年二锅头的酒窖的时候,这个同学第一时间站出来为自己站台撑腰,练枪都拔出来了。
自己怎么说也是欠了人家一次人情,想着反正自己下午也没啥事,就跟着他走进了镇里的一家饭店。
据朱伟说,这家饭店是镇里下面一个村子里的一个大师傅家开的。这位大师傅早年在镇政府食堂里和镇里先后开办的一系列的工厂里都干过厨师的工作。
后来下岗回了村子之后,就走村串户的经常有人请他去给帮忙置办宴席,在他们村子附近还是很有些名气的。
如今这家饭店是他的小女儿和女婿两人在经营,是今年刚开的,因为价格公道,做出的饭菜也很不错,所以开业以来生意很是不错。
这里的饭菜与别家不同的是做的都是本地家常菜,特别是一些曾经留在人们记忆中的菜肴,他们家的菜单上有好几道,其中酸菜卷就是最出名一道菜。
就是这顿饭上,王勇又吃到了很多儿时记忆中的味道。除了这道印象深刻的酸菜卷之外,还有一道菜也让他回味不已。
它有个很普通却很形象的名字,叫蛋包肉。做法也很简单,就是把鸡蛋煮熟后剥皮,然后从中间切开,挖去蛋黄。
再把调好的肉馅塞到鸡蛋清凹陷里,抹平,之后撒上一些炖肉的肉汤上笼屉蒸熟。两两对合着或者平的一面向下摞起放到碗里,就可以端上桌了。
这算是本地菜中比较有创意的一道菜吧?而且以当时的生活条件来说这绝对是奢侈到极点的一道大菜硬菜!
鸡蛋和肉这两种在当时都算是奢侈食材组合到一起,做成一道菜,在宴席上,不是那种家里过的很殷实的家庭在当年那种刚吃饱饭的年代绝对是不会有这道菜的。(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qiansa的打赏,回头来我这请你吃酸菜卷啊!


第四百七十六章爱心姜与感恩姜

“王勇,你这是干嘛去啊?”
一辆非常霸气的雪佛兰越野车停在王勇身边,车窗玻璃摇了下来,露出了一个五十多岁年纪的老人,笑咪咪地看着王勇。
“二伯,我去村里找我大伯有点事,您这是干嘛去了?”
“没干啥,这不让你兄开车拉着我去了趟镇里,办了一个那个什么网银,再随便买了点东西。对了,你回去问问你大伯要是买姜的话赶紧去,家惠超市有特价生姜,才两块九钱一斤,比别处便宜不少呢?”
“哦,行,我见到他告诉他一声。”
“行了,你去忙吧,我们先走了。”
雪佛兰缓缓启动,很快就提起了速度,沿着村里的水泥路向村内跑去。王勇也收回目光,继续向村委会那里走去。
今天他是想和大伯商量一下年终奖的事,这几天网络上好几份晒年终奖的新闻都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这里面既有房地产公司老板给员工每人一辆十几万的小汽车的霸气外露型,也有给员工一人一头驴的奇葩式,当然也少不了直接**裸的发大额现金的土豪模式。
说起来,王勇也在外面打拼过几年,可是年终奖却从来没有拿到过。不是他工作不努力,也不是他运气差,而是特么他工作的那几个私人企业就没有年终奖这一说。
每次听到别人说自己公司开年会的情况,然后愁眉苦脸的说自己年终奖就是多发一个月工资,老板太抠了。人家某某车企发了十三个月的工资当年终奖,人家那个老板发的年终奖最高都上百万!王勇总是苦闷不已。
王勇一听到这话除了羡慕嫉妒恨还是羡慕嫉妒恨,尼玛你这还不满足!那跟我这个从来没见过年终奖是什么样的苦逼一比,你就偷着乐去吧!
正因为自己从来没享受过领年终奖的滋味,而且估计以后也不可能享受得到这种感受了,所以王勇决定虽然自己感受不到领奖的乐趣。但是想明白之后去发现自己可以感受发奖的乐趣啊!
自己身为一个成功的大老板,很有些名气的知名人士,亲自给员工发发年终奖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这点钱还不放在王勇眼里。
就算是一人发个十万八万的,他也给得起。即使算上村里老老少少的人,那才一共有多少人啊?
顶天也就是一千多口子人,大不了自己拎出来一个亿美金,反正自己账户里里还有不少呢,这也算是达者兼济天下的一种形式吧。
很快,王勇就来到了村委会。低着头就走进了大伯的办公室。大伯正在办公桌后面看报纸,桌上还摆着一杯散发着幽香的绿茶以及一盘水果拼盘。
“大伯,你这儿挺悠闲啊!”
听到王勇的调侃,王大海抬头看了他一眼,没好气的瞪了他一下,然后才愁着眉头数落他道:
“你还好意思说我?你说说这村里的大事小情的,哪件事你管过?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按理说都到退休年龄了,我这还不是为了你。整天忙的都没个闲空儿,这刚不忙了才歇了会儿,就让你看到了。”
看到大伯这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识,王勇赶紧出言打断他。这要是要让他说顺当了。估计今天就啥也别干了,光听大伯给自己上思想教育课就行了。
“大伯,你先听我说行不?我找你有正事!”
“就你,还正事?行了你说吧。我看你有啥正事。”
“哎呀,让你这一说我都忘了我来是干啥了?”
“我就知道肯定是这样,你这都几回啦?你自己说说。还要脸不?你说你好意思让我这么一个大岁数的老人给你擦屁股忙前忙后的啊?”
王勇脸一红,他是真有点不好意思了。好像自从自己成为村长以来,几乎没参加过什么会议,上级和村里会议什么的都是大伯一个人唱独角戏,他则是躲在家里偷懒。
村里有啥事也都是大伯通知自己才知道,几乎就没有啥事是自己主动干的。
“哎呀,我想起来一件事,刚才碰到村里我二伯,他说镇里的家惠超市现在有便宜的生姜卖,据说才两块九一斤,让我告诉你一声,要是想买的话抓紧时间。”
王勇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坐在王大海的办公桌前面,一点也没有因为大伯的数落而心情低下。反正从小到大,被大伯数落的次数太多了,这脸皮早就练的可以百毒不侵了。
“生姜?这事我知道,是宁福县的营子口镇上下庄村的那帮农民自己种的。前年吧?就是2011年刚入冬的时候,他们生姜不好卖,全市的人都响应政府号召买他们的生姜,让他们免受了重大损失,人家这是看今年生姜价格上涨,回馈曾经给予他们帮助的市民呢!”
王大海这么一说,王勇也来了兴趣,在如今这个年代,这就是妥妥的正能量啊!
“大伯咱家买了这“爱心姜”没有?”
“买啦!怎么能不买?我跟你二爷一起买了一百多斤生姜,连送人带自己吃的,今年才刚吃完。”
王勇立刻就缠着大伯让他仔细跟自己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随着大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个市民献爱心,受帮助者事后返还爱心,感恩市民的故事被娓娓道来。
2011年,宁福县营子口镇的生姜大面积丰收。这个镇子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开始种植生姜,可以说是一个特色种植大镇。
可是那年整个县里的姜农面对丰收的近亿斤生姜却发了愁,原因自然是虽然丰收了,却卖不上价,甚至后来都到了卖不出去,没人要的地步。
2010年,价格最高的时候,可以卖到两块多一斤。可是2011年却价格直落到了四毛钱一斤还卖不出去的境地。
眼看着农民们辛辛苦苦忙活了大半年,好不容易遇到个丰收的好年景可生姜却卖不出去。那心里的着急上火肯定是避免不了得了。
生姜种植投入的本钱可是不小,一亩地的成本至少也要六七千块。如果今年的生姜卖不出去,那么明年很多农民就要面临着生产生活难以为继的困境。种的越多,亏得越多。
镇里的镇政府镇党委,县里的领导还有各个农业合作社的带头人整天的天南海北的出去找市场,可成效却不大,大量的生姜滞销眼看着就要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时刻,市商务局向各县区商务局和各大中型连锁超市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区商务局要积极引导和劝说各大超市,要对接试点企业赴宁福县直接采购。各大超市要设立专柜,竭尽全力帮助扩大生姜销售。
各市县区的农贸批发市场也要设立专门的生姜销售专区,在一定时期内要免除这些本地生姜销售的摊位费。
同时还将宁福县的生姜的价格,品种,数量等发到商务部的网站上,以拓展销售渠道。还由市里牵头组织力量奔赴北上广的一线大城市,联系生姜加工企业和各大连锁超市,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题。
除此之外,市里的多家媒体。包括日报,晚报,广播电台,电视台也纷纷制作专题节目呼吁大家购买“爱心姜”。帮助姜农们度过难关。
很快市里两大连锁超市就响应市商务部的号召,在各个连锁超市都设立的宁福县“爱心生姜”专柜,通过各种方式向顾客讲述姜农遇到的困难,希望大家伸出双手。现出爱心,购买这些爱心姜。
很多热心的市民都是响应号召,五十。一百斤的把生姜买回家,很多人都说他们也是刚从农村出来没多久,知道作为一个农民的不容易,能帮一把就把一帮,这都没啥。
在记者问及几个买了五十多斤的生姜的顾客,这些生姜要怎么处理的,吃不吃得完的时候,很多人的都说没关系,吃不完可以送人啊?谁家没几个亲戚朋友,哪家不吃姜啊?一家送点没准还不够分呢!
一些商场也响应号召,一家商场在门前先要位置悬挂起一条横幅。上书:大爱有姜,购物赠送爱心姜。他们一次就够进了一万斤的生姜,向顾客免费派发。
通过各种方式,很快积压下来的生姜就销售了大部分,并且价格并没有比去年低多少,姜农的利益得到了保护,他们再也不用整天看着堆成山的生姜发愁了。
之后几年,每年到了生姜收获的时候,“爱心姜”都会准时和港城市的市民们见面。这些贴上了绿色食品的生姜如今在港城市大受欢迎,很多市民都点名就买“爱心姜”。
今年,生姜价格持续走高,一月份全国均价达到了三块五毛多,最高的时候生姜价格都超过了十块钱一斤,之后虽然回落到了三块一,但是仍然要比去年明显高很多。
网友们很有才的给这种情况起了一个“姜你军”的称号,来形容这种反常的炒作生姜的事情。
宁福县的几个生姜种植合作社的姜农们想起了2011年全市老板姓都购买“爱心姜”,帮助自己度过难关的事情,一只决定向市场供应一批十万斤按照出口标准清洗加工的绿色,优质,无农药残留的“感恩姜”。
市场价三块一的生姜他们卖给老百姓两块九,以此来答谢那些曾经帮助自己度过难关的好心的市民们。
很快,市内的连锁超市里就又出现了“爱心姜”的专柜,大大的价格牌上标明着价格:感恩姜,2。99元。
相比网上一直热议不断的“姜你军”,这一场爱心的回馈与转换显得尤为让人感动。
之后,没两天,“感恩姜”就全部销售一空,同时“姜你军”也逐渐落下帷幕,生姜价格很快就回落到三块左右的正常区间。(未完待续。。)
ps:  这一章写的是房子本地发生的真事,房子也是看了本市晚报的报道之后才知道,很是感动,于是下笔如飞的写成了这一章内容。
感谢极品∮勒涩和qiansa两位书友的打赏,谢谢啦!


第四百七十七章半山村的新物产

最终大伯并没有去买感恩姜,还特意在大喇叭上喊了几嗓子,也不让村里人去买。
用他的话说,你是缺那两钱是怎么的?别说十块钱一斤,就是那姜到了一百块儿钱一斤,村里哪家要是吃不起了,就到我家里去拿,我供着你吃!
事后,村里那些贪便宜买了感恩姜的村民可以好一阵子都躲在家里,不敢出家门,是被大伯的话给臊的,就把村里人说自己的闲话。
你说也是,怎么自己就吃多了猪油蒙了心啦!如今自己过的这日子是以前那种一分钱恨不得都掰八瓣花的时候吗?
别的不说,自己那点自留地一年弄个几十万是少不了的。加上村里其它的地都是半山集团的,作为村里人,有一个算一个,那一年分红最少也有十来万。
有了这儿多钱,自己怎么还去贪人家那点便宜呢?让那些生活困难的家庭去买那不更好吗?哎呀!这回是真的丢大人了!
也不知道有多人整天猫在自己家里唉声叹气拍大腿,生自己的气,气自己给半山村丢了人现了眼。
王勇从头到尾也没管过这事,除了他那两大棚之外,最近他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另一项工作上了,那就是培育一种新品种的特殊西瓜。
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相比一般普通的西瓜,它的个头实在是太小了,小的让人难以置信,它成熟后最大的也要比市面上那种台湾小西瓜还要小,普大多数的也就比小金橘大不了多少,直径也就三四厘米,最多也超不过六厘米。
这个东西原本王勇是一点都不知道的,因为这个品种完全是曹伟带着自己那帮助手,徒弟们偶然间搞出来。
后来又经过了一年多至少四茬西瓜的选育,才有了如今的成果。
之所以找上王勇。是曹伟这个做干爹的感觉自己干了一辈子的农业工作却比不上儿子,所以这个东西一定型第一时间就跟他显摆了一通,另外还有点事邀请他帮忙。
结果看到干爹拿过来的个个都跟小橘子一样绿皮的小西瓜,王勇当时还没怎么的呢,依偎在他身边的干闺女雯雯先忍不住了,欢呼一声就把曹伟带回来的十来个袖珍小西瓜样品全抱自己怀里了。
这种可爱的小东西,那对于女性,特别是小孩子的杀伤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