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悠哉人生 作者:秋味 >

第679部分

重生之悠哉人生 作者:秋味-第679部分

小说: 重生之悠哉人生 作者:秋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去烧头香的,答案都很简单干脆:求健康,求平安,求家庭幸福!祈福!”
薇拉好奇地问道,“莫婶为什么你们就认为烧香就能得到平安健康幸福?或者反过来,烧了香,是不是真的能得到平安健康幸福?”
“呃……”姥姥回答不上来了。
像姥姥这样回答不上来的,可是有许许多多的,相信方默南不算瞎想。很多人都是这样,看到大家都烧香叩头,就都争先恐后地一窝蜂去烧香叩头。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到底有没有效果,好像反而变得不重要了。
林老爷子不紧不慢地说道,“在佛家看来,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和目的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同时烧香在烧香人看来,可以以此与神灵心灵相通,将自己的心愿传达给佛祖,使自己心想事成。因此,在佛家又有‘香为佛使’之说:香能通达人之信心于佛,犹如佛之使者,故称为佛使。”他摇摇头遗憾地说道,“不过现在的人急功近利了些,都只为求财了。”
方默南慢悠悠地说道,“因为世人迷失了方向啊!世人觉得花钱了对方就得办事,就好像给回扣一样。到了寺庙还是这么一套,给了佛祖香,佛祖就得办事,保平安。否则就是‘不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靠烧香走捷径是不可能的,只有洒了自己的汗水才能得到芬芳的果实。呵呵……”
林奶奶无奈地摇摇头道,“这应该就是国人的宗教心理,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方默南意味深长地说道,“许多学者对此都有所研究。梁漱溟先生《华夏文化要义》中说:‘国人宗教意味淡薄,且文化缺乏宗教。’季羡林先生也曾说:‘汉族不能算宗教性很强的民族。’然而我们却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不管是佛教菩萨,还是道教的玉皇大帝,不论是自家的灶王爷,还是村口的土地庙,都是老百姓崇拜的对象,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极其少见的。西方可是只有一个上帝哦!万能的主!”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哎!”熊报春点点头道。
“对此,费孝通先生有一段十分精妙的描述:‘我们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消除灾祸。我们的祭祀有些像请客、疏通、贿赂,我们的祈祷是许愿、哀乞,鬼神对我们的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方默南平静地问道,“感觉如何?”
“这段话十分敏锐地直刺国人隐晦在其心中敬神拜佛的**裸的现实心理。”胖子讽刺道。

第1047章

“其实啊!佛在每个人心中 心中无佛 烧香有何用? 财不是求来的, 而是修来的福报。”方默南说道。
林老爷子道,“净空法师常常很感慨地说:佛教本来不是宗教而是教育,可是今天,人家说我们是宗教,说我们是迷信,我们也无话可说。因为佛教给人的整体印象就是这样。我们不能怪别人不了解,不能把责任推给误解的人。必须承认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让人产生了误解。”
“哼哼!现代人,基本上都是寺、庙不分的。这两者可是有根本区别的。庙是古代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皇帝有太庙,民间有土地庙,龙王庙等等。而寺是古代的行政单位。比如大理寺,是主管考核官员的。鸿胪寺,是主管外交的。”方默南放下碗筷道。“皇宫的前殿也称为庙,所以朝廷也称为‘庙堂’、‘庙廊’。我们知道的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就有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不会有人说是这里的庙堂是佛寺了吧!”
“咦!还真是这样。不过……”林嘉祥挑眉问道,他眼神看向林老爷子 ,求教!
这一知半解的,还真难受。
“哦!这个南南没说错哦!”林老爷子笑道,“历史上的佛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它的目的是普及教育。佛寺里面有藏经楼,起到了现在公共图书馆的作用。里面不单单佛教经典,儒家道家的经典都有收藏。很多读书人,象王阳明、朱熹、范仲淹这些大儒,都曾长时间在寺院里挂单读书。而且寺院定期有佛法的讲座,当地老百姓都可以去听,这是起到普及佛法的作用。也是大众共同修行的一个场所。佛教被汉明帝迎请到华夏的时候,根本与宗教没关系,它完全是学术,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宇宙人生的学术。”
“那白马寺是怎么回事。”林嘉尚疑惑地问道。“它可是第一佛寺哦!”
“因为寺内的经书是用白马驮来的。朝廷便将其命名为‘白马寺’。这样,洛阳的白马寺就成为古代的第一座佛寺。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的称谓越来越少,而逐渐演变为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了。”方默南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
“可是,可是……寺里供那么多佛菩萨的形象,人们还顶礼膜拜、供花果、焚香,这些跟庙不是差不多吗?”林嘉齐疑惑地问道。
林老爷子解释道,“这就是近百年佛教受到很大的破坏,大众甚至佛教徒对于传统佛教都有很大的误解。最明显的误解,一个是供奉佛像。一个是给庙里捐钱。寺庙里供奉佛像,相当于私塾里供孔子像。古代非常重视师道,学生对老师非常恭敬,因此,对佛菩萨这样的‘大老师’当然也应该恭敬。这就好比美国人把四位总统像雕在岩石上,或者是在蜡像馆收藏。塑像的一个目的是纪念老师,再一个就是见贤思齐,用老师的形象提醒自己用功。并不是把佛像当神明看待。至于寺院捐钱。这是印度阿三僧团乞食制度在国内的本土化。
古时候,有两种职业是不明码标价的,一是老师,一是医生。老师教学生,或者医生看病,学生和病人都是随分给的,有钱多给一些,没钱少给一些。
佛教寺院相当于是社区大学,它本身也不明码标价。就摆一个功德箱。大家也是随分给,相当于大众集资办学。因为我们不象印度阿三,印度阿三是在佛教出现之前就有比丘行乞的风俗。这与我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形式需要根据环境而改变。因为寺院的钱是用来办教育的,给寺院捐钱相当于支持教育,这是做了很大的好事,但却谈不上功德。按佛法的原理来讲,功德是从定中来的,不是从布施做善事来的。历史上梁武帝造四百八十寺,达摩祖师也说并无功德。”
“哦!受教了。”众人点头道。
“唉!现在医生和教师可是明码标价的!”连婶唏嘘道。
方默南道,“再说和尚。现在和尚成了通用名词,泛指出家人。其实佛门里面,和尚是个非常尊贵的称呼。一个寺院的主持,或者是一方的道场的主讲人,才称为和尚。再说合什,合什是佛门一个礼节,它是代表把纷乱的心思收束住。我们平时十指是张开的,现在把它合拢在一起,这就是代表集中,代表定。定是佛法修行的核心,所以这个礼节有很深的寓意在。就好像基督徒划十字,也有它的寓意。佛门一举一动,都有它的寓意,但这里面没有神秘和迷信。”
“呵呵……那么多人去佛寺里烧香,连寺和庙都还分不清如果他连佛,菩萨这些名词是什么意思都还不知道,就已经在那里烧香叩头了,说他们迷信,也不算冤枉他们吧?”熊报春笑道。
“哼哼!这么多人去佛寺里烧香,还不是因为佛教里说佛菩萨大慈大悲,能够救苦救难,甚至于说佛菩萨‘有求必应’啊!佛菩萨是不是真的有求必应啊!”林嘉祥挑眉道。
他的话音刚落,林奶奶的巴掌就打在他的后脑勺上,“真是的了凡四训,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很痛的耶!”林嘉祥揉着脑袋撒娇道。“爷爷……”求安慰道。
“痛!我看打的轻。”林老爷子笑骂道。
“呵呵……”众人笑了起来。
“佛祖释加牟尼辞去王位的继承,外出去寻找救苦救难的佛法,最后他豁然彻悟:救事先救人,救人先救己,救己先救心。救苦救难,自救是基础。”姥姥笑着说道。
“耶!”方默南诧异地看着姥姥。
姥姥挑眉道,“我从书上看来的,不对吗?”
“对对……”方默南忙不迭地点头道。“人总得有信仰寄托。”
“走吧!你们该走了。”姥姥起身道,“早去早回!”
呼啦啦……一大群人都走,只留下姥姥招待大舅、二舅一家。
方默南他们这个时间段上山当然就错了过了烧头香,上灵山的人还真不少耶!不过他们还是烧了炷香,祈求平安。
其实烧头香能够延续至今,说明对于更多的现代人来说,追求好运和吉利仍然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对于传统,人们完全可以剔除迷信的内核而保留真诚以及文化仪礼之形式。
*************
年初二,回娘家,农场没有亲戚来走访,转眼间年初三,方默南提着礼物去给陈医生拜年,今儿没有人求医问诊,这下没了借口,就去酒店参加大舅的全家宴。
只是意外的看到宫希远出现在席间,方默南挑挑眉,看着夏金枝乐开花的样子,就知道她有多满意这个女婿。
不停地像姥姥和方默南夸宫希远有多好!
莫巧云听着她妈妈的吹嘘,真是太阳穴突突直跳,嘴角直抽抽,抱歉地看着姥姥和方默南她们二人。
对于夏金枝的话,姥姥根本就不会再放心里,只要孩子们过的好,她的话,只当做苍蝇哼哼而已!
方默南拇指摁着太阳穴,食指轻轻捋过额头,轻笑道,“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办喜事,亲家公、亲家母同意了吗!要知道婆媳关系可是千古难解的难题。”
“嘎!”方默南一句话,让夏金枝喋喋不休的嘴立即就闭上了,倒是老实了起来,眼神始终狐疑地看着宫希远。
莫巧云面上一僵,宫希远在下面握了握她的手,看着在座的人认真地说道,“我家里没问题。”
在宫希远心里家里同不同意无所谓,自己又不是吃软饭的,事事都靠家里,没有任何自由。
甚至对于莫巧云在自己所谓家人的面前的维护,感动的不得了。
事实上,宫希远还得感谢家里的横加干涉,如果不是他们,他要‘攻陷’莫巧云的心还有的磨呢!
虽然她只是一时的气话,但也让他傻乐了半天了,真是恋爱时智商可下降可不分男女。
虽然有些‘卑鄙’,脸皮不厚怎么追得到老婆。
得到了保证后,笑容又重新爬上了夏金枝的脸上。
此后县里面也没有在听见夏金枝到处显摆,看来她这个当妈的还没有糊涂到,没有结婚就嚷嚷的人尽皆知,真要没成,这闺女的声誉可就被她这个妈给毁了。
宴席间方默南如同看戏一样,看着大舅、二舅他们哥俩好,极力讨好姥姥,方默南则摇头失笑。
吃完团圆宴,年初四,方默南和姥姥还有薇拉,熊报春开车,一行四人,南下去看方爸他们。
路况果然如猜想的一样,不太好走,好在过年国道上的车较少,马马虎虎还行。
不过车行了大约二百多公里,走了一半路程后,天降大雪,有防滑链也不影响车速。
但天地白茫茫的一片,这路可太好找了,尤其是下了国道。
这时候就多亏了方默南这个半仙在了,绝对不会走上冤枉路。
ps:
求票!!

第1048章

车子下了国道,又走了大约一百多公里的省道,才进了南竹市境内,这时候已经下午。
大片、大片如鹅毛般的雪花从空中飘然洒落,雪是越下越大了。
终于赶在道路结冰的时候,赶到了南竹市。
“老实说,师傅,这里可真比不上咱们云县。”熊报春大咧咧地说道。“不过这一路走来这里的竹子可真多。”
“不然怎么被称为南竹市!”方默南轻笑道。
“是这里吧!”熊报春看着眼前的大门和守卫道。
“呵呵……看来给不了惊喜了。”姥姥耸耸肩笑道。
本来想给方爸他们一个惊喜的,看着市委家属院门卫,只好老老实实地打电话通知方妈来接人了。
方妈正在接待来访的客人,过年期间‘走亲访友’嘛!
方妈的颇有些不耐地应酬着,听到电话声响起,她迫不及待地接了起来,当听见方默南声音这脸上的笑意柔和的能滴出水来。
“什么?你们就在外面,我马上下来。”方妈放下电话看着来访的夫妻二人。
“那我们告辞了。”他们起身道,不过什么电话能让她露出这样的笑容,心里不停地嘀咕。
“请等一下,你们把东西落下了。”方妈把他们落在沙发侧边的砖头大小的黑色沉甸甸的包直接塞给他们。
“这个……”
方妈可没顾忌他们的脸色,她现在急着出去呢?穿上外罩,换上外出的鞋子。
他们看着方妈急不可耐地样子。只好也向外走去。
然后他们听见门砰地一声关上,方妈连鞋子的拉链都没来得及拉,蹬蹬的下了楼了。
“这谁来了!让书记夫人这么急啊!”年轻地少妇好奇地问道。
“谁知道呢!下去看看不就知道了,说不定能碰上呢!”四十多岁的男子掀开大衣把黑色的包夹腋下,又裹紧了衣服,边下楼边说道,“早跟你说了这样行不通。你非得来。”
“这我哪儿知道啊!哪知道她是油盐不进的主儿。”女子不满地嘟着嘴道。“我还从来没见过没有不见钱眼开的夫人的。哼!那个不是半推半就的就收了呢!”第一次夫人外交失利,可真是让她有些烦躁。
“行了,赶紧走吧!让人看见影响不好!”男子不耐烦地说道。
方妈亲自迎接,方默南他们开的车自然进了家属院。
“妈!南南,你们怎么来了。下这么大的雪,路上可不好走。”一上车方妈就急急忙忙地问道。
“路况还行,我们可是准备充足哦!本来想给你们一个惊喜,可惜……”方默南遗憾地说道。
“这惊喜可真够大的。”方妈激动地说道。
车行了三分钟,停在楼下,五个人下了车。熊报春锁好车子,一行人齐齐上楼。
刚才那对夫妻远远的瞪着大眼看着人上了楼,“他们是谁啊!好像还有个外国人。”少妇在砸吧着嘴嘀咕道。“老姜。老姜你看车牌。”
“我眼睛看得着。”他摩挲着下巴道,“走了,先回去,我们再合计合计。”
夫妻二人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
“走走……在三楼。”方妈前面引路上了三楼。
单元房。三室两厅,这楼房看样子是新建成不久的。
方妈打开房门,笑着道,“进来吧!”
换上毛绒拖鞋,进屋坐下,“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