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 >

第218部分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第218部分

小说: 我是木匠皇帝 (完结) 作者: 独坐池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天启皇帝的话里,袁可立听出了两种意思,一种是把自己比作魏征。第二种则是说万历不是唐太宗那样的明君,他容不下你,不过朕能够容得下。

抬头看着天启皇帝,正好与天启皇帝的目光接触,深邃而深远。这位皇帝虽然年轻,可是志向可是不低,胸襟也确实有明君的气度。

“都察院的御史们,虽然总是上奏疏,可是像海瑞那样的奏疏却一份也见不到。朕多希望有一份言之有物的奏书,能够针砭时弊,直戳要害。哪怕说朕骄奢淫逸,朕也愿意看一看!”天启皇帝带着感慨,语气低沉的道:“好了,现在你说!”

袁可立明白了天启皇帝的意思,看样子是要自己毫无保留啊!自己还真的没什么保留的,道:“皇上,太祖有祖制,官员是可以免税的。只要搭载了官员,船上就可以打官衔灯笼,以官员赴任、家眷省亲的名义暂时成为官船,经过税关、江防道等处的时候,不但可以名正言顺的免了陋规常例,连所装货物的正税都一齐免掉。”

小心翼翼的说完,袁可立小心翼翼的看着天启皇帝,似乎想看出写什么。不过让他失望了,天启皇帝一副古井不波的样子,看不出有丝毫的异样。

“袁先生,你接着说!”天启皇帝也没回头,声音中不带一丝感情的道。

“是,公子!朝廷的商税是三十税一,这是太祖的祖制,臣不敢妄议。官员免税也是太祖祖制,臣也不敢妄议。可是如果将这些挂着旗子,官员本人不在船上的商船全都征税,每年最少能为朝廷增加二百万两的进项。”既然天启皇帝想听,袁可立自然全都说了出来,这一切他早就看不惯了。

天启皇帝自然听得出袁可立口中的怨气,不光是针对商贾,更大一部分是针对祖制去的。虽然嘴里说着不敢妄议,可是语气中的怨气却是异常浓烈。

淡然的笑了笑,天启皇帝喃喃道:“一条京杭运河就是两百万两,这天下的钱还真是不少。”有转过头对众人道:“本公子累了,先回去休息了!”说完转身向着船舱里面走了过去。

第三百九十九章人命官司

京杭运河一直都是非常的繁忙的,来往的船只无数,商贾官吏不胜枚举。虽然心里早就有了准备,可是看到这么多人明目张胆的逃税,天启皇帝的心情顿时变得很糟糕。

自己在宫里面整日想着怎么赚钱,办法很明显的就有,可是却不能去做,这种无力感让天启皇帝十分的厌烦。朝廷中的官员们是既得利益者,如果自己征收这些税款,自己就站到了所有官吏的对立面。

官吏所牵连的士绅,甚至是地主、商人,如果真的是这样,天启皇帝觉得自己的皇帝恐怕也当到头了。明朝的皇帝看起来威风凛凛,有东厂和锦衣卫这样的机关,看似能够为所欲为。可是现实中却不是这样的,文官集团势力庞大,杀了一个,上来的还是坚持这种政策。

文官的利益都是一致的,让他们拿出既得利益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天启皇帝需要这一集团的支持。在其他的朝代就不会这样,文官和武官的地位平等,那是两方制衡的结果。虽然明朝也有东厂和锦衣卫制衡文官,可是真的要伤筋动骨的改革,锦衣卫和东厂是远远不够的。

天启皇帝心里明白,自己需要培养一个利益集团,一个和自己站在一起的利益集团。哪怕有一天,真的进行了伤筋动骨的改革,自己不会孤立无援。

什么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或许是自己有些心急了。

天启皇帝皱着眉头沉思,一个少女端着茶碗走了进来,将茶碗放在桌子上,对着天启皇帝轻轻一拂。

“你们也是锦衣卫的人?”天启皇帝好奇的看着蒙面少女,一边将茶碗端起来,一边轻声问道。

“回公子,是的!奴婢和姐姐都是锦衣卫的人,我们的养父年纪大了,不能在为朝廷尽力。有些事情,骆大人就让我们金姐妹去办!”少女微微一愣,不过还是恭敬的答道。这位可是皇上,临行前骆思恭千叮咛万嘱咐的。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饶有兴趣的道:“那你们为什么总带着蒙面巾?这里面有什么传统吗?”

“蒙面巾奴婢和姐姐很小就开始带了,义父说要等到我们成亲之后,这蒙面巾才能拿下来!”少女站在一边,恭敬的道。

把嘴里的茶水喝下去,天启皇帝差一点没呛到,看着少女笑着点了点头。听说这是一对双胞胎之后,天启皇帝就想看看她们长什么样子。现在看来是没什么希望了,天启皇帝可不想什么正事都没做,自己就先弄两个女人。

“公子,前面就到济宁了,天色也晚了,我们是不是就住在济宁啊?”陈林躬身站在外面,语气恭敬的说道。

“好啊!就在这里吧!”推开门走了出来,天启皇帝慢慢的走上甲板。

岸边的码头十分的热闹,很多地方都已经掌灯了,红红绿绿的,看起来异常的漂亮。因为临着运河,济宁一直都是十分的繁华,人声鼎沸,看上去颇有些盛世光景。

“已经看不出什么不同了,山东巡抚孙元化做的不错啊!”天启皇帝笑呵呵的看着岸上,心情似乎好了一些。

下午将天启皇帝说不高兴了,虽然天启皇帝说了那些器重的话,袁可立还是觉得有一些不妥。见天启皇帝这么说,袁可立连忙笑着道:“是啊!山东徐鸿儒反叛,风波已经过去了。这都是皇上的福荫,才有这盛世啊!”

看了一眼袁可立,天启皇帝皱着眉头道:“袁爱卿,朕白天就说了,你不会拍马屁,以后这种话就不要说了。你是个能臣,好好辅助朕,这就是最好的马匹了。”

“臣谨记!”袁可立一阵愕然,脸上带着一丝尴尬,点着头道。

“好了,叫上几个人,我们去济宁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见船停在来人码头上,天启皇帝笑呵呵的说道。

一行人带着十个护卫,锦衣卫千户党寒自然也跟着,再加上袁可立和陈林,一行人弃舟登岸,向着济宁城里走了过去。

夜晚的济宁城似乎格外的热闹,行商做卖的不绝于耳,满街都是吆喝声。街上的人们大多都在闲逛,不时的看看这个,有看看那个,一片兴旺的景象。

每个人的穿着也都不错,大部分都是丝绸长衫,看得出来日子都不错。不过这是刚登岸,这里大部分都是往来运河上的商贾,自然都是有钱人。

几个人小心翼翼的在天启皇帝的身边陪着,可是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全都将目光看向了陈林。毕竟这位是宫里的公公,伺候皇上自然是更有心得一些。

天启皇帝一些人走在街上十分的惹眼,十个衣着整齐手里带刀的护卫,身边有人伺候着,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泼皮无赖倒也不敢上来找麻烦,百姓也都是绕着走。

“公子,坐了一天的船,我们还是找个地方吃饭吧!”陈林恭敬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脸上带着献媚的笑容说道。

袁可立却是眉头微蹙,脸上带着几分担忧道:“公子,这外面的东西可能不干净,公子乃是万金之体,不能有丝毫闪失。以微臣之见,我们还是回到船上去吧!”

笑着摇了摇头,天启皇帝看了一眼一边的陈林,语气轻快的道:“陈林既然说了,那就自然是有安全的地方,袁爱卿多虑了。”

见陈林对着自己笑,袁可立微微一愣,向后退了一步便没有在说什么。

“前头带路吧!”天启皇帝没好气的瞪了一眼陈林,笑着吩咐道。

“是,公子!”陈林脸上顿时笑了起来,连忙屁颠屁颠的到前面去领路,仿佛那就是最光荣的事情。

一行人也走出多远,便来到了一家酒楼的门口,三层的酒楼,看起来是富丽堂皇的。不过天启皇帝这些也不吃惊,在他们看来,很一般啊!

对一个禁卫使了一个眼色,陈林小声道:“让他们的掌柜出来接待贵客,就说这迎春楼我们包了!”

看到天启皇帝点头,禁卫才大步的向前走去,脸上依旧面无表情,。时间不长,迎春楼的掌柜的就迎了出来,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留着两撇小胡子,一副商人的样子。

“诸位,欢迎光临迎春楼,不才迎春楼掌柜李方,诸位请进!”掌柜的恭敬的施了一礼,躬着身子在前面引路。

天启皇帝一行人被带到了三楼的一个单间,打开窗户能看到运河上的风景,显然是非常的好的地方。在单间隔壁的另一个单间里,这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迎春楼的掌柜的,另外一个正是陈林。

迎春楼的掌柜李方跪在地上,脸上已经没有刚刚的献媚 反而是一脸的严肃。语气中也没有了嬉闹的意思,而是声音严肃的道:“卑职见过陈公公!”

轻轻的挥了挥手,陈林的脸上带着笑容的道:“陈掌柜的起来吧!东厂那边的消息已经传过来了?”

迎春楼的掌柜李方脸上带着笑容,从地上起来之后,笑着道:“陈公公南下江南,小的在这里恭候多时了,不知道公公有什么吩咐,小的全都在照办。”

迎春楼本就是东厂的一个据点,陈林到这里来,一来就是想试试自己的勘合好不好用。二来在这里吃饭,自然是要安全的很多。

“隔壁的那位公子,那可是大能耐的人。让人准备写拿手的菜。最重要得是要干净,咱家派人去你们的厨房!”说着走出了单间,对着两个禁卫吩咐道:“你们去看看吧!”

天启皇帝此时正百无聊赖的坐在单间里,这里的隔音措施并不好,刚刚陈林说话声音天启皇帝就听到了。不过天启皇帝的心思可没有放在这上面,而是在听隔壁的谈话声。

“周兄,这次要在济宁呆几天啊?”一个中年人笑着说道,脸上带着笑容道。

“这次可能要多等几天了,这次的盐不太好,价钱可能不那么好谈。”一边的另一个人声音压得很低,可是天启皇帝还是听到了。

天启皇帝并没怎么在意,敢如此大庭广众的谈论,肯定是官盐。私盐恐怕没这个胆子,天启皇帝倒是想找个贩私盐的。

突然外面吵闹了起来,鸡飞狗跳的,天启皇帝皱着眉头走出的单间,出来却看到了官兵。他们快步的跑到楼上,挨个单间开始搜查,一边的李方怎么说都不管用。

时间不长,一个文官慢慢的走了山来,正五品的官服,看样子正是济宁的知州。看样子这位知州已经有五十多岁的年纪了,三缕须髯飘洒在胸前,眉宇间带着几分正气,看的出有几分官威。

只是不知道他到这里干什么?当天启皇帝隔壁的门被推开后,天启皇帝眉头便皱了起来。屋子里面已经只剩下一个人,而且已经倒在了桌子上,嘴角流着鲜血,眼睛睁的大大的。

看到这一幕,楼上顿时发出了惊叫声,那位知州眉头微蹙,迈步向着单间里走了进去。

第四百章关系

天启皇帝十分的诧异,在这里杀人,如此的明目张胆,实在是让天启皇帝的没有想到。凶徒居然如此的肆无忌惮,天启皇帝看向那位知州的目光就不那么友善了。

刚刚明明是这位知州带着人闯进来的,这种行为本身的对错不说,现在造成了这种后果,只能说明这个知州无能。

在袖子里拿出一方手帕,轻轻的捂住自己的鼻子,知州走进了单间。确定那人死了之后,这位知州大老爷眉梢微挑,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捕头,这位知州大老爷沉声道:“让仵作前来验尸,发布告示悬赏捉凶!”说完这位大老爷走出了房间,将自己手中的丝绢丢掉。

“这很可能是江洋大盗所为,你们一定要全力追查,不可有丝毫的懈怠。白捕头,这里就交给你了,带着人好好的查验,有了结果在报之本府!”知州老爷面陈如水,眉头微蹙,仿佛正在思考案情。

天启皇帝实在忍不住了,这是什么官吏?这人很明显的刚死,在这里被杀死的。不排查人,也不侦讯,现在居然自己又想走,单凭这几项,这个就绝对不是一个好官。

想起刚刚自己的说的话,天启皇帝都觉得脸上发烫,自己还赞誉孙元化,任用这样的官员,他这个山东巡抚能高明到哪里去。自己刚到这里就发生了命案,官府居然是这个态度,这济宁城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了。

忽然觉得有人拉自己,天启皇帝顿时觉得有些诧异,回头一看居然是袁可立,这位老大人正在对天启皇帝一边使眼色,一边挤眉弄眼的。

原本天启皇帝的心情很糟糕,可是看到那一张充满皱纹的脸,居然像小孩子一样挤眉弄眼的,下额的白胡子一撅一撅的,实在是滑稽的可笑。

天启皇帝示意自己明白了,袁可立才松了一口气,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轻轻的舒了口气。点手招呼过来一个禁卫,袁可立在他的耳边嘀咕了几句,似乎是让禁卫去干什么。

禁卫显然是不给面子,而是准备像天启皇帝报告,一边的袁可立顿时异常尴尬。嘴唇颤抖着说不出来,脸色也涨得通红。

对着禁卫点了点头,天启皇帝也没问什么事情,沉声道:“你去吧!”

“是,公子!”禁卫对着天启皇帝躬身施礼之后,转身离开了。

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方,陈林讪笑着来到天启皇帝的身边,期期艾艾的道:“公子,我们还是回去吧!这里人多嘴杂,又这么乱,有什么事情我们回到穿上在想办法!”

四下打量了一下,天启皇帝也觉得陈林说的有道理,慢慢的点了点头,道:“好吧!前面引路,我们回去!”

一行人也没有逛夜市的心思,一路上天启皇帝阴沉着脸,谁都不敢说话。

回到船上之后,天启皇帝吃完了晚饭,便来到了甲板上。眺望着不远处的江面,嘴里满是苦笑。

“袁爱卿,你让那个禁卫去做什么?”天启皇帝也没有回身,抚摸着栏杆,一边语气平淡的说道。

“回皇上,臣让禁卫去盯着那个知州,看看他去了哪里!”袁可立躬着身子,语气恭敬的答道。之所以当时没有和天启皇帝说,而是直接找的禁卫,就是怕时间上来不及。

无奈的笑了笑,天启皇帝语气中略带颓然的说道:“朕刚刚出宫,怎么也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在酒楼里面杀人,真是大胆的可以。我大明朝的官员,也真是昏聩的可以。”

“皇上,臣觉得那位知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