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国士无双 >

第277部分

国士无双-第277部分

小说: 国士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时监狱是用教室改的,窗户上没有铁栏杆,门板也很薄,一间屋里关了几十个人,看打扮气质不是城里的绅士,就是乡下的地主,一打听才知道大家都冤枉,有的是被铺子的小工诬告,有的是得罪了当地农会干部,还有的是因为守财奴不愿意破财免灾。

刘存仁知道他们说的未必都是真的,但这一屋子犯人里面,像自己一样真正蒙冤的肯定不少,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大都是工厂里不安分的工人和乡下好逸恶劳的二流子组成,借机敛财报复的事情少不了,可怜好端端一个江东省,短短两个月就被折腾的不成样子,现在柴米油盐都比以前贵了许多,自家少了两份薪水,日子已经维持不下去了。

正是七月酷暑,牢房里臭气熏天,刘存仁的衣服好几天没换了,味道非常难闻,他缩在角落里期盼着能有人来提审自己,不能总是这么不清不楚的关着啊。

“刘存仁,出来!”持枪工人敲敲窗户喝道。

老刘慌忙挤出人堆,抚平皱巴巴的长衫,扶扶眼镜:“我在这。”

来的是郑泽如,女儿的江大同学,刘存仁高兴起来,他知道自己的希望来了。

“小郑,是不是婷儿有消息了?”刘存仁眼巴巴的问起,相对自己的案子,他更关心女儿的下落。

郑泽如摇摇头:“我不知道刘婷在哪里,我来是和你说一件事。”说着示意纠察队员回避。

四下无人,郑泽如又道:“伯父,刘婷闯了大祸,波及到你们全家,现在我奉命来……来处决你。”

刘存仁绝望地看着他,小声道:“可是我没杀人放火啊。”

郑泽如很焦躁:“你别着急,我现在放你走,你立刻带着全家离开江东,永远不要回来,明白么。”

饱经风霜的中年人凝视着郑泽如的眼睛:“小郑,我不能连累你。”

“别说这些了,快走吧。”郑泽如急道。

忽然一阵枪声响起,大队警察从天而降,特别法庭的干部和纠察队员不是被当场打死就是被缴械押走,刘存仁和郑泽如在枪林弹雨中躲在角落里倒也平安无事,碰巧一个带队巡官认识刘存仁,看他蓬头垢面的样子便问道:“刘科长,您也被抓起来了。”

刘存仁忙道:“张巡官,我是被冤枉的啊。”

张巡官道:“赶紧回家去吧,老婆孩子都等着呢。”

又警惕的看了看郑泽如,上下打量着他,这身学生装装扮可太像共党了,刘存仁赶紧替他掩饰:“张巡官,这是我侄子,打外地来,受内人所托,到牢房来看我的。”

张巡官不疑有他,道:“那赶紧走吧,这两天街面上不安全,少出门。”

两人慌不择路的离开,路边十几个臂缠红袖章的人跪在地上,身后一排黑洞洞的枪口。

“预备……放!”

“砰砰砰砰!”

郑泽如不敢去看,扶着刘存仁快步走远,来到刘家,家里已经断粮两天了,看到父亲回来,一帮孩子都围过来叽叽喳喳的问,刘母擦拭着眼角,呜咽不止。

刘存仁把妻子拉到一旁:“家里还有钱么?”

“一粒米都没有,哪还有钱。”

刘存仁思忖片刻,走进书房把自己珍藏的一方端砚取出,小心翼翼捧给郑泽如:“这个你拿到当铺,能换几十块钱,留着逃命去吧。”

郑泽如眼眶湿润了:“伯父,我……”

“别说了,你对我有活命之恩,快拿着。”刘存仁将砚台塞给郑泽如,又翻出自己一套旧衣服,让郑泽如把学生装换下来,再把头发弄得乱蓬蓬的,这才满意道:“像个落魄文人,这才安全。”

郑泽如走了,用刘存仁的砚台当了二十块钱,买船票离开了省城,从此也脱离了组织。

麦平也走了,被大伯派人押到了乡下老家,不过没有面壁思过,而是直接洞房花烛,家里给他安排了一房媳妇,虽说不识字,还是个缠足小脚,但女人无才便是德,对麦平这样不安分的后生,就得找个这样贤惠的老婆管着。

家里族长说了,让麦平禁足在家,养不出下一代来,就一辈子别出来。

麦平痛不欲生,每时每刻脑海里都响彻枪声和同志们的哀鸣,他唯一发泄的渠道就是日夜不断的在新媳妇身上播种,好在家里给他包办的这个媳妇模样还算秀丽,脾气也温婉大方,倒也能抚慰麦平受伤的心灵。

……

一周后,省城尘埃落定,麦子龙是警察厅长出身的省主席,搜捕抓人枪毙什么的他最在行,清党的事情办的漂亮而彻底,陈子锟当政时期留下的余孽全被清理的干干净净,为此麦子龙受到了武汉政府的表彰。

但麦主席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杀了这么多人,换来的不过是一句空口表扬而已,唐生智的第八军一部进驻江东,到处摊派,强征,搞的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且那些丘八根本不把自己这个省主席放在眼里。

书桌上摆着一份命令,是第八军军部发来的,要求麦子龙在一周之内筹集五十万军饷。

书房里坐着八位衣冠楚楚的男子,均是省内工商业的翘楚,其中便有汇金银行的总经理龚稼祥。

“军队索饷,若不满足,定然荼毒地方,列位,帮个忙吧。”麦子龙道。

“我反对!”龚稼祥拍案而起:“这是杀鸡取卵!咱们江东哪有余钱养活客军,以前陈子锟当政的时候,可没这么竭泽而渔过。”

麦子龙无言以对,他是老派人,不像现在的党人那般动辄给对方扣上一个反革命的帽子,龚稼祥是社会名流,前国会议员,说话又有理有据,岂能一言不合就把人抓起来枪毙。

“麦主席,筹措军饷是省政府的事情,不能总是找我们这些做生意的摊派啊,前段时间闹工潮,工人都不做工,我的厂子没了进账,正要倒闭呢,实在是有心无力啊。”另一位开火柴厂的老板摇头叹气道。

“我看不如把第八军赶走。” 一位商会副会长建议道。

“只怕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龚稼祥瞟了一眼麦子龙,意味深长的说道。

麦子龙无奈的很,唐生智的军队是自己请来的,为的是防备陈子锟卷土重来,哪知道陈子锟居然不来了,把个烂摊子丢给自己处理,直到现在自己才明白,从陈子锟手里抢来的不是一个省的地盘,而是一个处于内忧外患处于四战之地各种临界点都快到达还未到达的巨型火药桶。

“陈子锟,你把我坑苦了啊。”麦子龙苦笑着自言自语道。






第六卷 一统 第五十三章 陈昆帅克复江东



麦子龙终于还是没能凑齐五十万军饷,事实上他并不排斥狠勒老百姓的腰带,把地皮刮掉三尺这些技术活,毕竟警察干的就是这一行,可是刮下来的民脂民膏全送给别人,那这事儿干起来积极性就不那么高了。

只有二十万军饷到账,唐生智的部队果然开始闹饷,洗劫了三个县城,缴了民团和保安队的枪械,老百姓被洗劫一空,省城难民如潮,物价飞涨。

麦子龙为自保,大力扩充警察队,从上海洋购买一万支捷克造步枪,这笔钱来自省政府发行的公债,由省城四家银行包销,实际上就是把负担转嫁到银行头上,由此引发挤兑风潮,数千百姓在银行门口排队等着取钱,可银行却宣布清盘破产,一场大骚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连续几天,省城街头响彻警笛声和枪声,麦子龙日理万机,夜不能寐,唐生智的军队已经开到省城附近,作出随时入城接管政权的架势,警察系统内部也有杂音,据说底下几个总队长都在和唐军秘密接触,想取代自己的位置。

更严重的是,麦子龙患了极其严重的神经衰弱,每天晚上都听到哭泣声,一闭眼就是血淋淋的场景,他是不信鬼神的,这次也不得不请了道士来看,道士说你杀孽太重,这是心魔在作怪。

麦子龙知道自己清共的时候下手狠了点,不过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好买了香烛纸马亲自到省总工会的废墟去祭奠了一下,又花钱给附近一座大寺庙的如来重塑了金身,给和尚们送了好多僧鞋,和尚们自然欢天喜地,不过最先那位道士可气得不轻。

江东省内民怨沸腾,民不聊生,省内官员士绅都有迎陈子锟归来之意,消息传到南京,陈子锟笑道:“看来麦子龙这出戏是演砸了。”

当即调兵遣将准备杀回江东,这回蒋介石没再拦他,还调派了一个精锐团助战,带队的正是陈启麟,四一二中他立下大功,已经晋升为上校了。

江东军两个主力师从徐州前线南撤,驻沪军队两个团西进,陈子锟亲自乘坐军舰督战,这艘满载排水量三千吨的海筹号巡洋舰是从海军临时借调来的,也是托了蒋总司令的面子。

在南京蛰伏的这段时间,陈子锟也么闲着,整天带着两位夫人参加各种宴会舞会派对,成为南京社交界的风云人物,以前一度叫嚣要炮击江东的英国领事赫伯特基尔斯,如今也成了陈大帅的亲密朋友,几次三番要派军舰帮陈子锟夺回地盘,让他不得不感叹英国人在政治上的造诣,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永恒的只有利益而已,这一点在赫伯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陈子锟是当场拒绝了基尔斯领事的“一番美意”,他表示中国人的事情不需要外人插手,否则会越帮越忙。

“如果有需要,皇家海军愿意为您服务。”基尔斯领事这样说,仿佛陈子锟是大英帝国的铁杆盟友一般,不过当麦子龙武力清党之后,基尔斯就再没提过这茬事。

三万大军水陆并进,浩浩荡荡杀奔江东,江面上船队桅杆如林,尽是运载步兵的民船,“海筹”号巡洋舰虽然已经有三十年舰龄,依然老当益壮,三门150口径克虏伯主炮,八门100口径副炮,另有哈气凯斯马克沁机关炮若干,火力顶得上一个炮兵团。

……

刘存仁走在省城大街上,怀里抱着一口袋大米,他把收藏的湖笔端砚都当了,换钱糊口养活老小,中午没吃饭,步履不免有些沉重。

“号外号外,军阀独夫陈子锟的挑衅被革命军彻底瓦解,快看时报啊。”报童吆喝着从身旁跑过,手里挥舞着报纸。

“小孩,拿份报纸。”刘存仁摸出一枚铜板买了份报纸,坐在马路边仔细阅读起来,生怕漏掉一个字,他是报人出身,对新闻有着敏锐的察觉力,能从这份反陈的江东时报的字里行间搜索出有用的信息来。

报纸上说陈子锟拼凑了一些人马企图杀回江东,再次奴役剥削江东父老,被英勇的唐生智将军的部队击退。

刘存仁冷笑,回到家里把大门关上,小声对家里人说:“陈大帅就快回来了……”

“那姐姐是不是也回来了?”大儿子小勇瞪着眼睛问道。

“兴许吧。”

“那姐姐回来是不是能吃饱饭了?”孩子们眼巴巴的看着父亲,身怀六甲的妻子挺着大肚子也是满眼期盼。

“能!”刘存仁信心满满道。

第二天,刘存仁又上街买了份报纸,这回关于战局的消息又是另一个气象了。报纸二版登着一行字:“贼军已入江东,我军转进湖北。”

刘存仁想了一下,回房家了一个小布包,出门直奔当铺,用珍藏的这块徽墨当了两块钱,去肉铺割了一斤半猪肉,一挂猪大肠,又买了些芹菜大葱,一袋子白面,兴冲冲的回了家,把吃食往桌上一摆道:“今晚吃饺子,猪肉大葱馅的。”

孩子们一片欢腾。

第三天,刘存仁又拿了两本明朝万历年间的线装书到了当铺,朝奉见又是他,打趣道:“刘科长,您不如一次都拿来了。”

刘存仁道:“我可不是死当,过两天就回来取走。”

朝奉道:“您急着用钱?”

“是啊,当书买酒喝。”

两本书不是什么珍本善本,当了五块钱,口袋里叮叮咣咣的很是悦耳,刘存仁上了街,摸出一个铜元对报童道:“来张时报。”

报童道:“对不住先生,今天没有时报,只有淮江,您要不?”

“要!”

“您拿好。”

今天早上刚印出来的淮江报,还带着油墨味,真香。

自打麦子龙上台之后,陈子锟办的淮江报就被当局勒令停刊了,主笔阮铭川不知所踪,今天是报纸重开后的第一份,头版套红,大大的红字印着:“陈昆帅克复江东,不日凯旋!”

下面还有一行黑字:“麦子龙通电下野。”

刘存仁直接去买了一瓶好酒,一挂鞭炮,走到巷口头二荤铺丢下一块钱,对大师傅说炒六个菜给我送家去,要三个荤三个素,最好有下酒的花生米。

回到家里,把白酒和鞭炮往桌上一丢,老婆见了吓一跳:“买鞭炮做什么?”

刘存仁笑而不答。

老婆嘀嘀咕咕的去淘米了,过了一会儿,二荤铺的伙计送了六个菜过来,炒猪肝,炒大肠,炒腰花,素炒芹菜,油炸花生米,炒豆腐,刘存仁把酒瓶子开了,酒香四溢,老婆再度进来,顿时开骂:“你这是不过了还是咋滴?”

刘存仁笑道:“陈总司令打回来了,过不了两天我就回省府上班了。”

“真的?”老婆喜上眉梢,把孩子们叫进来,一家人欢欢乐乐围坐在桌旁,正要动筷子,忽然听见熟悉的脚步声,一家人扭头看去,只见刘婷穿了件阴丹士林蓝布裙子站在院子里,手里还提着行李。

“大姐回来了!”小勇第一个冲上去接过姐姐手里的行李,刘母起身,眼眶里热泪打着转:“婷儿,你咋才来啊。”

“妈”刘婷扑了上来,母女抱头痛哭。刘存仁坐在椅子上,点了一支烟,将洋火抛给小勇:“去,到门口把鞭炮放了。”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刘家充满欢声笑语,一帮弟弟妹妹已经在翻大姐的行李,巴望着从里面找点零食吃吃。

一家人吃完了午饭,弟弟妹妹们拿着姐姐送的小玩具小零嘴玩去了,父女俩坐到了桌旁,刘存仁问:“大帅啥时候进城的,怎么没听见动静?”

刘婷道:“总司令是乘军舰来的,从码头直接去了公署,没搞进城仪式。”

刘存仁责备道:“你这孩子真是,刚回来事情繁多,怎么先自个儿跑回家了,你应该留在公署帮大帅处理公务。”

刘婷道:“我已经不是机要秘书了。”

刘存仁一愣,这一点是他始料未及的,老师说,他不是没存着让女儿嫁给大帅做小的心思,毕竟是女孩子家,做机要秘书瓜田李下的,还不如登堂入室当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