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重生之太子党 作者:楚清明 >

第15部分

重生之太子党 作者:楚清明-第15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太子党 作者:楚清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与杜仲都中了二甲中等的位置,结果也算不错。可惜张尚书先前期望太高,因此并不满意,弄得张仪连日来都闷闷不乐。
崔容自然答应,说到此处,他忽然想起春试那日认识的书生李玉堂,也不知他考得如何,便打算前去拜访。
张仪一听崔容说完李玉堂的事迹,大呼“妙人”,也闹着要结识结识,于是两人一道前去。
按照李玉堂留下的地址,崔容二人来到长安城西面靠近外城郭的一间老旧的客栈。
“店家,此处可住了一个名叫李玉堂的书生?”崔容问客栈掌柜。
掌柜一听,立刻堆上讨好的笑容:“两位找新科探花郎?可巧了,探花郎正在房中,请随小的来。”
张仪也大吃一惊,锤了一下崔容的肩膀道:“原来你这位朋友这般厉害,你怎么不早说?”
崔容也是刚知道李玉堂竟然中了探花,惊讶之余,也十分替他高兴,连声催促掌柜快些。
掌柜的带两人一路绕过几间上房,越走越偏。眼见此处又潮湿又昏暗,张仪不禁问:“探花郎就住这种地方?”
闻言,掌柜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探花郎初来小店时囊中羞涩,便要了最便宜的房间。后来小店要给他换上房,但是探花郎不知为何,无论如何都不同意,还说住得挺好的。”
崔容忍不住笑出声,这行事的确像是李玉堂的风格。可怜掌柜的,还以为自己不小心得罪了新探花,现下心中恐怕惴惴不安得很。
行至最角落的房间前,掌柜停下,轻叩房门,然后小心翼翼地通报:“探花郎,有两位公子前来拜访,说是您的朋友……”
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李玉堂探身出来,见是崔容,立刻面露微喜:“原来是崔兄,快请进。”
说罢,他又对掌柜的道:“劳烦泡一壶茶来。”
李玉堂将崔容二人让进屋内,歉然道:“我这里地方小,也没什么好招待两位的,一杯清茶,还望不要嫌弃。”
“不不不……”张仪拼命摆手,“兄台何出此言,茶挺好、挺好的。”
屋内陈设十分简陋,一张旧木桌放在窗边,桌上摊着一卷书,显然方才李玉堂正在此读书。
三人便在桌边坐下,崔容先将二人相互介绍一番,然后对李玉堂道恭喜。
李玉堂挠了挠后脑:“我也没料到能中头甲,不过总算没有辜负母亲的遗愿。”
提起亡母,他面上显出几分悲色,又忍不住多说了些。崔容这才知道李玉堂父母早亡,他一面读书一面拉扯弟妹长大,已经落榜两次。这回来长安的时候他做了决定,若再不中,就回家安心种田去——谁知竟然高中探花。
张仪保持着目瞪口呆地神情听完李玉堂的话,末了连连感慨果然天道酬勤。他一拍桌子:“走,吃酒去!非得好好庆祝李兄高中不可!”
崔容也正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拉着李玉堂往相熟的酒家去。
酒过三巡成知己,几杯下肚,张仪已经能扯着李玉堂的袖子,叨念自己那走遍天涯的宏伟志向了。
李玉堂放下酒杯认真地说:“张兄胸怀广阔,是我不能及的。若真有那么一天,张兄将所见所闻系数记录,定能千载流芳。”
一番话说得张仪有些不好意思,却又极受鼓舞。
他身为官宦子弟,这番理想每每被人嘲笑训斥,今天却得了李玉堂的赞赏。一时间张仪对他好感大增,大有引为知己之势,便顺水推舟地提出一同参加闻喜宴的事。
李玉堂在长安城没有什么朋友,与崔、张二人倒是十分谈得来,当下就答应了。
三人正聊着,忽然有人一掀门帘进来了。崔容回头,见是学馆几名相识的同窗——他们这次春试也都榜上有名,恰巧同在此地庆祝,于是特地过来打声招呼。
先前在学馆,几人不过是点头之交罢了。如今大家是同一期的进士,往后少不得还是同僚,亲近亲近有利无害。
寒暄过后,这几人落座,与崔容他们攀谈起来,话题无非是读过什么书、春试时做的什么文章,几日后关试该如何应对之类。
一谈之下,那几名进士惊异地发现崔容谈吐有度,举止谦和,与传闻中并不相符,当下也真心生出几分相交之意。
****
谢恩宴当日风和日丽,大明宫内光范门里东廊已事先准备停当,摆好桌椅,备好酒食。
新进士在大明宫外集合,每人都带着名纸,待宰相们到齐后,堂吏将名纸收齐,新进士才被带入大明宫内。
“礼部李姓侍郎,带新及第进士见相公。”堂吏高声道,进士们便跟在其后行礼。
随后新科状元出行致词:“承乾二十一年四月十三,礼部放榜,学生等幸忝成名,获在相公陶铸之下,不任感惧。”
然后自状元之下,进士们按照放榜排名一一通报自己的姓名排行,做一番自我介绍。
张仪等得不耐,小声对崔容说:“这些人只顾着炫耀家世,也不想想别人脚都站麻了,可气、可气。我若是吏部,专拣那说话少的授官,怄死他们。”
“你可少说两句,也不看看是什么地方。”崔容拉了他一把。
张仪四下看看,邻近有几个进士对他怒目而视,于是悻悻闭嘴。
待所有人介绍完毕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的事,在张仪的期盼下,堂吏终于高声唱道:“无客!”
进士和宰相们相对长揖后,谢恩的仪式终于正式完成,宴会才算正式开始,气氛终于开始活络。
这样的宴会,主要目的其实还是交际。春风得意的进士们端着酒杯,拜谢座主同僚,吟诗论赋,展现自己的才华,以求被伯乐相中,许一个光明似锦的前程。
崔容不善此道,但他不想太清高抢眼,也就随大流尽力迎合。
宴会直到午后才散去,崔容喝了酒,略有醉意,他怕路上有失仪态,只得唤宝儿雇了轿子。
刚回府,崔容听见一个尖刻的声音传来:“哟,容哥儿真是一步登天,见着嫡母也不问安。”
崔容心中一沉。
自从那日放榜之后,陈氏就像疯了一样,坚定地认为是崔容偷了原本属于崔世卓的进士名号。虽然在崔怀德的压制下,她不敢生出大事端,却处处用言语刁难。
明知如此,崔容还是不得不恭敬地行了个礼,叫声:“母亲安好。”
陈氏眼神怨毒地盯着崔容,口中道:“容哥儿中了进士,架子大了,我可不敢当你一声母亲。”
“儿子不敢。”崔容立刻道:“实在是吃了酒,天色昏暗,一时不察。”
他不想被扣上不孝的帽子,只能在言语上诸多忍让。
但陈氏并不肯就此放过,她行至崔容面前,咬牙切齿地说:“你就是当了宰相,也得跪下叫我一声嫡母,何况现在不过是个没品没级的进士。”
说罢,冷笑一声,转身走了。
崔容看着她的背影,并没有动怒,神色间若有所思。
 
第二十九章、 流言四起

陈氏虽然令人厌恶,那句话说的却不假。只要崔容还是崔府庶子,他就不得不低陈氏和崔世卓一头。
崔容现在没品没级,进士及第,不过是取得出身资格,任何闪失都有可能让他打回原形,只有等通过了吏部的关试,取得关牒,才能得到进吏部参加铨选授官的资格,算是步上仕途。
关试并不难,只要没有大的过失,人人都能通过,关键在于吏部授官的结果——这里面大有玄机。
朝堂上各派势力盘根错节争斗不休,也难免影响到新进士授官。有关系门路的,自然使尽浑身解数某一个好出路,那些出身寒门无人可依的,大多被外放到贫瘠的州县。
好在包括崔容在内,状元、榜眼、探花以及二甲前十的进士,均由承乾帝亲自决定去向。除此之外,入得皇帝青眼的,也能享此殊荣。
承乾帝下了敕令,四月三十那日在曲江之滨大宴新进士,这关试后的皇家宴会,被进士们称为“关宴”,是决定他们前途的最重要的宴会之一。
曲江位于长安城东南,其南建有皇家园林芙蓉园,西即杏园、慈恩寺,自古以来就是长安的游览胜地。
相比谢恩宴,关宴尤为风雅,盛况堪比古籍中记载的那些宴会——“四海之内,水陆之珍,靡不毕备”,甚至还请了教坊乐队于江畔演奏雅乐,聊以助兴。
进士们去了拘谨,拿出名士般放浪形骸的模样,流觞曲水、吟诗作赋,有醉者披散头发,以筷子敲击酒杯,和乐作歌。
宴毕,意犹未尽的进士们结伴泛舟于曲江之上。
一时间,曲江上充满了欢声笑语,甚至不乏浪漫多情的书生,大胆地向路过的仕女们表达爱意,又被人以诗文记录,成就一段佳话。
此间种种,无不给曲江靡艳浮华的色彩上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在张仪的鼓动下,崔容、李玉堂以及其他几名同窗出身的进士也雇了一条小船,在徐徐春风中顺江而下,好不惬意。
有一人忽然问:“诸位去向可定了?”
这句话算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都纷纷议论起各自去向问题来。
大部分人已经得了吏部的荐贴,这些人都是长安城官宦世家出身,因此大多仍旧留在长安,只有一人被遣往洛阳。
崔容和李玉堂都摇摇头,他们要等承乾帝亲授,关试结束不过几日,还未见宫里有圣旨传出。
杜仲叹道:“时也命也,吏部送了荐贴,举荐我做朝议郎。”
朝议郎是正六品的散官,众人都知道杜仲一心想入太医院,这才选了明经科,他没料到最后是这结果,所以才显得郁闷非常。
闻言张仪苦着脸道:“你好歹算定了,也不知我被会被授往何处。”
与众人不同,他倒十分想离开长安,只是碍于父亲张尚书,估计没什么希望。
说着船上的几人都有些沉默。
关宴之后,这一批的新进士们便要各奔东西了。已被授了官职的,要立刻前往各州县走马上任,而还未授官的,只有留在长安继续满怀忐忑地等待。
崔容心中早有打算,但他无门无路,不知是否能心想事成,因此并没有做声。
“泰安,大伙儿说要一起去大雁塔题名,你们几个可要一起?”不远处的船上,有那日在酒家遇到的进士挥手道。
张仪立刻吵嚷着要去,有些伤感的气氛便一扫而空。
****
授官之事还未尘埃落定,长安城里有姑娘待字闺中的人家就早早打起新科进士的主意。
状元年过三十,满脸络腮胡,家中已有妻室儿女,自然而然被排出在外;其余上至榜眼探花、下至三甲及第者,只要尚无妻室、年纪相当的,都被他们暗中来来回回地筛选。
崔容原先是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庶子,一向无人问津,这回中了二甲十名的进士,几户人家忽然发现了他这么一颗蒙尘宝珠,心思便都活络起来,托媒人前去打听。
而崔世卓,因为落榜,多少显得有些郁郁寡欢,在有心人眼中,这边是落魄之象。
人们茶余饭后说起崔府庶子高中的事情,难免就要评价一句“嫡不压庶”。这句话传到崔世卓的耳朵里,更叫他不爽万分。
崔世卓素来以嫡长子的身份自傲。即使面上摆出一副和颜悦色的好大哥形象,实际上他内心里一向瞧不起崔世亮、崔容,甚至是崔怀德甚为宠爱的崔世光。
这回被他瞧不起的人骑到了头顶上,崔世卓自感颜面扫地,对崔容愈加怨恨起来。
他不是陈氏那般目光短浅的妇人,晓得把这怨恨深深埋藏起来伺机而发,因此在人前,崔世卓都作出一副无所谓的大度模样。
但是近来的一条谣言,终于让他平静的面具出现了裂痕。
人们说,崔府庶子品貌才学俱佳,除了出身,倒比嫡子还强上一些;再说他又得了皇帝钦点,出身倒也不是大问题。
这忠义候世子之位到底鹿死谁手,目前看来还未成定局。
此言一出,崔容的身价又是大涨,崔世卓却火冒三丈。奈何他管天管地,也管不了别人的口舌,只能暗中吐血。
带着这样无处发泄的心情,崔世卓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爆发了。
那日他原本是去二皇子那里走动,但是受了些冷遇,便提前回府了。
谁知崔世卓刚回自己院子,听见两个婢女正在闲聊,那内容令他阴沉着脸停下脚步。
两名婢女没有发现主人在背后,还兀自说得欢快。
“小珠,你说咱们少爷,真能当上世子吗?”年纪小些的问,语气中满是惶恐。
被叫做小珠的婢女摇头叹道:“谁知道哪!外面都说容少爷比咱们少爷强,要夺世子之位。”
“可是咱们少爷是嫡子啊!”
“嫡子有什么用,”小珠撇了撇嘴,“嫡子还不是落榜了。我看容少爷才学好,长得好,待下人也亲切,要是真当了世子也挺好的。”
崔世卓气得脸都抽搐了。
他在外被二皇子轻慢也就罢了,竟然连府里的小小婢女都敢如此嚼舌根,还是他自己院子里的,简直欺人太甚!
“来人!”崔世卓当下就爆喝,指着小珠道:“把这个贱人给我拉出去打!打死才算!”
两名婢女这才知道刚才的话被崔世卓听了去,脸色顿时白了,赶紧跪在崔世卓面前讨饶,吓得瑟瑟发抖。尤其是那个叫小珠的,磕头如捣蒜,额头上不一会就出了血。
小厮们眼见崔世卓正在暴怒中,没人敢劝,只能把小珠拖了出去。
“给我狠狠地打!打死了再来见我!”崔世卓咬牙切齿道。
说罢,他一脚将那名年纪小些的婢女踹倒,怒气冲冲地回了房。
闹了这么一出,很快有人报道崔怀德和陈氏那边。这俩人一个并不将婢女放在眼里,一个只心疼儿子气坏了身子,竟没有人前去劝上一劝。
也就一个时辰的事,小珠给活活打死了,尸首血肉模糊,几乎烂成一团,用草席卷着,趁夜里从后门抬了出去。
至于另一名小婢,被崔世卓一脚踹中胸口,当夜就开始咳血。连伤带吓,也不过拖了十几日便一命呜呼。
因为几句闲话去了两条人命,一时间崔府奴仆们人人自危,不敢再妄加议论,但内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第三十章、 离开崔府

话说过了几日;还真有媒人上了崔府大门。
儿女婚配之事;自然由嫡母陈氏出面接待。她一听媒人是为了撮合崔容和镇军大将军的嫡女;脸色便难看起来。
本朝虽有些重文轻武;但镇军大将军是从二品,手握重兵;算起来品级比崔怀德还高——这门亲事是崔府高攀。
可这样的好事;先前却从来没有人给崔世卓提过。陈氏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崔夫人;”媒人满面堆花,“镇军大将军的夫人说啦;他们武将之家不像读书人讲究多,不在乎嫡庶之别。我瞧四公子人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