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培养女儿上北大 >

第2部分

培养女儿上北大-第2部分

小说: 培养女儿上北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褂姓飧龅t字,看起来好像读(weǐ),其实却读(yì),而且与之很相似的还有一个字袆,读音却是(huī)。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就叫韦祎,今年又有一个学生叫王奀。我记得有位学者在电视里讲学,说到他聪明善于变通时,就举例说有次点名时有位同学的名字不认识,于是就没念,点完后他问谁的名字还没念到,那位同学就站了起来,然后他问你叫什么,同学就告诉他了。其实教书这么多年,不认识的名字我碰到的也不少,但我不浪费那么多的智慧,不认识我就说不认识,然后问念什么,学生告诉我后,我就乘机教育他们,中国的汉字太多,有不认识的字是正常的,你翻开字典看,许多字是不认识的,但名字是给人念的,你给你的后代起名时,最好起一个简单常用易读的。这样一番解释虽然我自己把自己解脱出来了,但浪费了大家的许多时间。但不管怎么说,名字中的生僻字异体字却是越来越多了,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而且有些家长把起怪名怪字当成有学问,这当然是不合适的,我前面说了,给别人制造麻烦,也是给自己制造麻烦。


还有就是名字里不要有难写或者笔画太多的字,比如常见的名字如叫什么“鼎”的,这个字虽然笔画不算多,但却难写,写出来也不好看。还有这个“懿”字,名字里有这个字的人也不少,三国时就有司马懿,但这个字的笔画确实太多了,也很难记清。

(4) 注意名字的联想,因为一个名字会让人联想到其他事物。有朋友让我给孩子起名,朋友姓王,他想让孩子叫王子,又觉得起这个名字的人多,也有可能让孩子盲目自大。我也同意他的观点,但一时还真不知起什么好,情急中我问他叫王法怎么样,他立即说不好,说让人马上想到犯法,也立即联想到监狱。我们只能一笑了之。也有联想到很不雅的。有个女学生叫某姬姬,每次点名,同学们都笑,那个女生更是抬不起头来,我怎么调整声调来读,仍然有同学耻笑,为了不给这位同学制造伤害,我只好再不点这个名字。当然还有别的联想,比如李逵、张飞,让人想到鲁莽勇武,而潘金莲一类的名字,也让人联想到放荡淫乱。起这种和名人一样的名字,就要仔细考虑,因为这一类名字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感觉,从而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些性格和心理,而且如果找工作投递简历,很可能在人家脑海里有一个联想的印象,比如人家看到名字叫张飞,很可能想到鲁莽;看到名字叫潘金莲,很可能会想到起这名的父母没文化。

(5) 起名最好要有意义,而且还要响亮好听好读。因为名字就是让人读让人听的,有意义的名字不仅会让人感到美好,好听好叫的名字也能让人过耳不忘。我的女儿说他们学校有个学生名字叫钱好,这个幽默智慧的名字一进校,立即就成了新闻,这位同学也成了全校的明星,我女儿虽然和她不是一个系的,但也很快知道了这个名字。当年我们学校有一任团委书记喜欢在全校投票选举学生会主席,结果那一届选出的学生名叫高度。第二届又选举时,选出的学生名字又叫焦石。我们不能完全武断地说就是因名字好记有意义才当选,但两次如此相似,我们有理由说名字起了一定的作用。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社会,名字的使用传播也比过去更加广泛,也更加有实用意义,比如演艺界,不少人总要起一个好听好记的艺名,目的也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好记更好传播,比如刀郎,比如东西,比如茅盾。

(6) 起名最好要独特一点,让重名的人不要太多。报道说有一个名字,全国叫这个名字的人有近千万。我女儿上小学时,班里有两个叫李唯的,她们只好把一个叫李大唯,另一个叫李小唯,巧的是班里还有两个叫杨阳的,而且一个是男的,一个是女的,于是班里有调皮的学生便把男的叫公杨阳,女的叫母杨阳。我单位一个同事发现工资被扣了,去查,原来是另一个系里同名的人借了差旅费。我给学生登记成绩时,也常常会有重名的而无法登记。这样看来,重名当然也是一件麻烦的事。


(7) 有不少人相信算命先生,也有不少人相信易经八卦相生相克,我虽然不赞成这样做,但我也不想妄加指责,但我要说的是,这些先生一般文化水平不会很高,即使有的人对古代一些东西有点研究,但社会毕竟发展了,你的孩子也要生活在现代的社会,影响他们的,也只能是和现代生活有关的东西,至于起名要看名字的笔画和金木水火土,我觉得这些无形的东西,不一定能影响到有形的你。另一方面,这些先生起的名字,一般都比较古板,有的虽然比较吉利,比如福禄寿喜一类,但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乡土,这正是今天的孩子们不喜欢的。起一个孩子不喜欢的名字,不仅不能给孩子以自信,还会给孩子增加精神负担。

名字虽然只是一个符号,但它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和具体的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给人赋予一定的感情色彩,不要小看了名字,名字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会影响一个人对机会的占有。另外,美丽好听有意义的名字能给孩子带来自信,也能给孩子带来荣誉,相反,难听有负面意思的名字,会使孩子抬不起头来,当然也会给孩子带来侮辱感。

 允许孩子玩自己的游戏, 多带孩子外出走走

自己玩是孩子的天性,不管是幼儿还是大一点的孩子,都喜欢玩自己的游戏,都喜欢自娱自乐。其实孩子很小就有玩的欲望,婴儿吮吸自己的指头和不停地蹬腿,也可以看成是玩和娱乐。大一点后,玩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不少小孩即使是自己尿了尿,也要用手拍了玩,这些都是孩子玩的天性,虽然需要父母的引导,但不要过多地干涉,其实孩子自己玩,就是自己动手动脑,就是自己在创造和实践,而且爱玩会玩的孩子要活泼一些聪明一些,不要把孩子贪玩看成是多动症,爱玩和多动症是两个概念,多动症是无缘无故地动,该静的时候静不下来;爱玩是动静结合,该静静地默默地玩时能够静静地玩。当然,爱玩的孩子不会有孤僻症,不让孩子玩,太多地限制孩子玩,孩子有可能孤僻、不好教育。

对于玩耍的内容,男孩女孩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年龄段也有所不同。女孩玩布娃娃一类的玩具,而且喜欢给布娃娃穿衣服裹布条喂食物,这都是母性的表现,属于天性的范畴。而男孩子却喜欢玩刀枪一类的玩具,虽然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但这也是天性,是远古男性争斗捕杀获取食物保护族群的遗传,这些天性都应该保护。现在孩子的玩具很多,高科技的东西层出不穷,父母也喜欢给孩子买那些复杂而不需要动手的自动玩具,好像是越复杂越高科技越好。其实孩子在玩的时候不仅要动手,也还要动脑,手脑并用,才能达到玩耍锻炼的目的,如果玩具都是电动的自动的,只摁一下就能动起来,孩子就感觉不到动手玩的乐趣,也没有自己玩的成就感,因为即使玩具跑起来飞起来,孩子也不可能理解为什么跑为什么飞,孩子也只能是个看客,而自己动手让玩具动起来,孩子才有成功的乐趣,也才有锻炼大脑和肢体的机会。

前年妻子的一个亲戚生了孩子过满月,我们去时要给买一个玩具,在玩具店挑选了半天,妻子决定买一辆电动的小汽车,是让孩子坐在上面,一摁按钮就能行走的那种。我觉得倒不如买一辆用脚踏的实用,脚踏的孩子既能锻炼身体,也能享受到玩的乐趣。刚好也有脚踏的,和电动的差不多大小,也有方向盘,只是价格低了一些。妻子担心人家会不会说便宜,会不会说不如电动的好。我觉得首先应该从孩子的需要出发,是孩子需要能锻炼身体的玩具,才给孩子买玩具。那次我虽然向亲戚作了说明,可后来妻子又到亲戚家,发现人家又买了电动的,而那辆脚踏的,却不知去向。妻子说她问亲戚时,人家笑着说脚踏的太落后了,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电动的,而且还有更大的越野车,踏一辆脚踏的出去,让人家笑话落后寒酸。

孩子和人家攀比玩具时,父母就应该教育孩子,可现在不少父母也和人家攀比玩具,不管是否实用,甚至不管男孩子女孩子,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的孩子也要有,而且还比价格,好像价格越贵,就对孩子越好。这样做的结果,除了会造成浪费,也会给孩子造成奢侈享乐不愿动手动脑的心理。

这里我还要说一件事情。有一年过六一儿童节,我们抱着女儿一起到商店买玩具。有一列一尺多长的电动火车,跑起来不仅能鸣笛,鸣笛时还会从烟筒里冒出白汽,而且如果碰到物体,前面的方向轮还能自动转向从另一边走。我们觉得这玩具不错,女儿看着也很新奇,那时我们虽然工资只有六十几块,但我们还是狠了心掏四十多块钱买了。谁知回来放在屋子里后,火车就显得有点大,最糟糕的是声音,跑动时就咣咣地响,鸣笛时声音更大,因为商店里太吵,我们并没发现声音有多大,但在家里,“呜”的一声就吓孩子一跳。我的女儿生来有点胆小,于是便不敢去碰,更不主动去玩,咬了牙花大价钱买来的东西,竟然成了摆设。而那些简单的布娃娃,倒成了女儿的最爱,有空就抱在怀里打扮布娃娃,和布娃娃玩,也玩出了不少的花样:一会儿给布娃娃扎一小辫子,一会儿用布块给布娃娃穿一件花衣服,一会儿又用布条给缠一条花裙子。这样的玩具,孩子玩时不仅动手动脑,还能动感情,使孩子的情感也能得到释放。因此,不管什么玩具,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好的,也就是说,那些动脑又动手也动情感的玩具,才是适合孩子的玩具。

有不少父母总是干涉孩子自己玩耍,也有父母喜欢指导孩子玩耍,孩子玩耍时总是要么限制,这也不让玩那也不让玩;要么就是让孩子按大人的意思玩耍。孩子玩耍时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不能让孩子由自己的性子尽兴地玩耍,这样不仅会使孩子失去玩耍的兴趣,也会使孩子养成依靠父母的习惯,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失去自主的性格,而且父母总是指点,孩子在玩耍时就无法自己动脑,更不会动感情,玩耍也起不到益智的作用。其实玩耍就没什么对与错,只要孩子玩得开心,玩得认真,那就是对的,父母没必要总是干涉。
除了让孩子自己玩,还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大家都知道,见多才能识广,见得多,自然知识就广,判断事物就正确。多让孩子和不同的成年人交流,和不同的孩子交流,孩子才会在实践中明白人和人怎么相处,不同的关系又怎么相处。具体办法一是多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走走,让孩子多接触人和事物,这对孩子很有好处,因为大家庭出来的孩子,对人际关系就懂得更多一些,而和人接触少的孩子就懂得少。人是社会的动物,人都要在复杂的社会中生活,社会知识才是最有用的知识,社会知识缺乏,将来就无法融入社会,也无法正常生存。现在有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人,也不愿意让孩子到人多的地方,甚至不愿意早一点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说人多的地方传染病多,幼儿园里孩子太多,有了病就互相传染。于是就先请保姆带,到四五岁才送幼儿园。这样的做法我不赞成,不把孩子送幼儿园更不可取。幼儿园里虽然孩子多,容易传染感冒,也容易传染其他疾病,但感冒对孩子来说也没什么可怕,很多时候即使不送幼儿园,也逃避不了感冒,另一方面,感冒也不全是坏处,感冒一次,就有一次的抵抗力。

第三章 好父母 好榜样 好孩子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榜样

许多时候,我们往往注重对孩子的说教而忽视自身的行为规范,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其实父母的行为举止,父母的示范作用,往往比讲道理教育孩子更为重要,也更为有效。因此,孩子出生前,父母不仅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更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要想好怎么教育孩子,怎么样给孩子做示范做表率,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示范准备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商量制定出孩子出生后父母的行为规范,规范的内容应该是广泛的,也是具体的,大致应该包括父母怎么做,做什么,在教育孩子的具体事情上怎么分工,父母要改掉哪些不良习惯,父母的言谈举止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哪些事情要值得注意小心等等。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知道,孩子出生后的第一老师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成长,如果说生长环境决定着人的性格和未来的话,那么孩子早期生长的主要环境,就是父母和家庭,就是父母的言行举止制造出的家庭环境。对这一点,人们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以为性格是遗传的,遗传起了决定的作用,古话也有龙生龙凤生凤的说法,但现代教育的实践证明,遗传虽然存在,但后天的教育才是关键的因素。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一出生就被一位美国的母亲领养,孩子长到十七岁后回国寻找生身父母,孩子的行为举止让亲生父母简直不敢相认,也不敢相信,怎么看都找不到一点父母遗传的动作和心理。这就告诉我们,后天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才是形成孩子性格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是孩子的性格和习惯与父母有许多相似,主要也是父母从小影响的结果,父母的行为习惯,已经像种子,深深地扎根在了孩子的脑海,所以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们的女儿没出生时,妻子就多次和我商量孩子出生后怎么去做,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改掉自己的不良嗜好,当一个模范父母,给孩子起表率示范作用,把孩子教育成一流的孩子。妻子的想法我当然也同意,但我不吸烟也不喝酒,别的不良嗜好妻子也指不出什么,但我们还是一本正经地制定了一些具体的约束我们自己的条条框框,比如有了孩子以后说话要和气,不说粗话脏话,不在孩子面前争吵,不在孩子面前有不当的行为动作,不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不在孩子面前诉苦,不粗暴地对待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