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南河镇 >

第3部分

南河镇-第3部分

小说: 南河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来了先生,而子弟们却连《三字经》都念不下来。经先生提醒,老财东让秀才家的子弟前来陪读,这才使子弟们勉强读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结果秀才家的子弟中了秀才,而财东家的子弟却还是个老童生。
财东家的子弟因不开窍而世世代代只能是童生而成不了秀才,秀才家的子弟却因家贫世世代代只能中个秀才而中不了举人。
财东家的这一代主人老财东,为人更是善良而忠厚,当他从他爸老老财东的手里接过“济生堂”药铺时,却发现大门上的对联内容有些陈腐,于是便有心换副新的。他苦思冥想了半天,却仍然没想出个子丑寅卯来,于是只得去请教曾经是他的陪读、眼下又是他儿子先生的老秀才。正在给老财东儿子陪读的,是老秀才的儿子,听说是要作对联,他顿时来了雅兴,于是也兴致勃勃地跟着来凑热闹。老秀才背操着手在药房踱了一周后,便吟出了上联:
红娘子骑海马,戴金银花,当归熟地
济生堂的掌柜跟相公们一听便连连称妙,在追问下联时老秀才却在指了指他的儿子后,不慌不忙地到一边用茶去了。在掌柜相公们怀疑的神色中,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也学着他爸老秀才的样子绕着药房转了一周,然后便脱口而出地唱出了下联:
大将军荷巴戟,率黑白丑,荆芥防风
掌柜的听后不由大吃一惊,随即与相公们一起喝起彩来。这副对联立即轰动了整个南河镇,“济生堂”也因之而名闻远近。大喜过望,老财东当即赏给老秀才父子每人纹银十两,谁知老秀才父子却都坚辞不受,老财东无奈心里又着实过意不去,于是当着众人的面承诺说,这孩子读到哪儿,他便供到到哪儿。
老秀才人穷志不短,他希望儿子能继承发扬祖德,故取名“德润”,寓意为“不图富润屋,只求德润身”。这陈德润也不负众望,一门心思地攻读着圣贤之书,他敏而好学博闻强记又文思敏捷,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皆心领神会无师自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又心有灵犀无所不能。
每年歇馆期间,老秀才都要帮着财东家进山采买药材,再顺便陶冶一下自己,久而久之,便自然而然地结识了老神仙。每次进山,老秀才都住在老神仙家,每次下山,老神仙也都下榻于老秀才家,一来二往中,两个老人不仅是生意上的伙伴,而且成了至交好友。
这年陈德润刚交十八,因不忍心年老力衰的父亲一个人往返奔波,于是便执意要陪老秀才一块儿进山。见拗他不过,老秀才只得点头,于是父亲老秀才骑一匹红马在前,儿子陈德润骑一匹菊花青的骡子在后,父子二人沿着蜿蜒的三女河逆流而上,一路向着突兀的秦岭迤逦而行。
八月的三女河波光粼粼水清见底,宛若一位走出深闺的纯情少女,款款而来。水面上一对鸳鸯相依相偎卿卿我我;空中两只的水鸟上下翻飞雄飞雌从;河湾里几个浣纱姑娘捣衣声声,滩头的独钓老翁悠然自得;浅流中鱼戏清莲蜻蜓点水,岸边的绿草如茵红花点点;萋萋的芳草中彩蝶们翩翩起舞,盛开的花丛中蜜蜂们往来匆忙;堤下荷叶田田岸柳依依,堤上林荫夹道百鸟鸣啭。第一次出远门的陈德润不禁为景色所迷,心里充满了诗情和画意。
再说这兰玉姑娘,她虽没有像红玉跟紫玉一样被人们羽化成仙,也没有被善男信女们奉为偶像顶礼膜拜,却也是一个娉娉婷婷若兰若玉的大活美人,因此来自四面八方的求亲者自是络绎不绝,几年下来,孙家光门槛已换了好几个。
提亲时是夸不尽的富贵,娶亲时又告不尽的艰难。任你伶牙俐齿巧舌如簧说得天花乱坠,有钱的也好有势的也罢,兰玉姑娘却只是摇头而从不颔首,直弄得那些媒婆子们人人乘兴而来,又个个扫兴而归,鞋倒是跑坏了好几双,却连一封干点心都没混上。
“还想跟红玉、紫玉一样,也成神呀!”
“女大不中留,走着瞧吧!迟早要出丑的。”
“依我看,祸根说不定早已经种上了。”
 刚被老神仙送出门的几个媒婆们,一边走一边说着难听话来解她们心中的怨气,同时也是打着窗子教门听给老神仙捎着话亮着耳朵。可怜那一对三寸金莲,却要支撑着百二八十斤的困肉,走起路来,她们虽都有些东倒西歪摇摇欲跌,但那被三寸不烂之舌从牙缝里挤出的话,却恶毒得既能杀人而又不见血,并足以置老神仙于死地。
老神仙也的确被弄得心烦意乱,老伴儿去世早,老神仙千辛万苦受尽难肠,盼星星盼月亮地把宝贝女儿拉扯到十六岁,满以为今后能跟着女儿享几天清福,却万万没料到女儿人大心高她丝毫不肯屈就,结果星星没盼来月亮也没盼来,不尽的烦恼却是不盼自来。既摸不透女儿的心思,老神仙又不便多问,左难右难中,他竟不觉怀念甚至抱怨起老伴来。有老伴在,自己就用不着操这么的多心,不可开交的事也有个人商量,至少也能向她倾诉一下自己的苦衷。要是生一个普通女子,也许不会有这么多的烦心事,而她却偏偏给自己生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而且把所有的烦恼都撇给了自己,她却撒手西去。
看上去冷若冰霜的孙兰玉,心里却像即将喷薄的火山一样炽热。比她大的女孩子都抱上了娃娃,比她小的也都有了婆家,而她自己却像一叶孤舟,至今还漂摇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没个着落。孙兰玉并不以为是自己心高气傲,而是觉得那些有钱人家的子弟,都轻浮得跟鸿毛一般,那些有势的纨绔子弟们,则更是放荡不羁,而那些寻常人家的小伙子们虽然朴实,却又都是那样的俗不可耐。她决心宁愿当一辈子老姑娘厮守在老父身边,为他老人家端汤送水颐养天年,也断不会轻易以身许人。
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一个才貌双全的女人,更是难上加难。心上的人儿啊!你究竟在天之涯,还是在海之角?
老神仙继续着他的药材粗加工,希望借此来排遣心中的烦闷,因未能如愿,他完全是一副神不守舍心又不在焉的样子。一时不慎,他竟把左手的食指跟药材棍一起,送进了锋利的小铡刀,咔嚓一声下去后,半个手指头竟随着药材碎片,一块掉进了板凳下的蒲篮。刹那间他竟没觉得疼痛,而只是吃了一惊,回过神时,却立马痛得失了声。下意识中,他用右手握住了那受伤的左指,殷红的鲜血却早已透过右手的指缝,像断了线珠子一样砸在了脚地上。。。。。。
“哎呀!你这是咋得咧?”随着一声惊叫,后老秀才一头撞了进来。
“啊呀是——是陈老弟!没——没啥,伤——伤了点皮。”老神仙的表情十分复杂,痛苦中夹杂着惊喜,惊喜中又夹杂着痛苦。
“快!快拿刀箭药,还有白药!”对着跟在身后的儿子,老秀才竟吼了起来,回过头他又抱怨老神仙说,“都伤成这了,还说没啥!”在儿子的帮助下,老秀才给老神仙敷上了药。血,终于慢慢地止住了。
“这位是。。。。。。”瞅着面前的小伙子,老神仙正准备问个究竟,却被老秀才给打断了。
“这是你侄子呀。咋,不认识咧?”老秀才一面回答着老神仙一面吩咐儿子说:“润儿,来,快来见过年伯。”
“年伯在上,小侄这里有礼了。”面对老神仙,陈德润彬彬有礼地打了一躬。
“哦,贤侄免礼。才两年没见,不想已成了大小伙子!”打量着陈德润,老神仙不胜感叹地说。两年前他见过老秀才的儿子陈德润,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他的印象中,陈德润应该还是个孩子,加上一时着急,他的确没认出他来。“好一个翩翩少年,竟是如此的温文尔雅!”心里赞叹不已,老神仙一时竟忘记了招呼客人。
楼上的兰玉姑娘,先是听到老父“哎哟”一声惨叫,急忙临窗看时,却又见老秀才“哎呀”一声撞进了柴扉。情知爹出了事,正急于下楼的孙兰玉,却一眼瞧见有个陌生的少年紧跟着闪了进来,一向大方的兰玉姑娘,竟有些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了。犹豫间,那少年已帮着老秀才给她爹上了药止了血,在给她爹打躬作揖时,那少年又正好面对草庐,他举手投足的潇洒,他眉宇间透出的灵气,使她的心中不觉怦然一动,脸上也立即热辣辣的一片绯红。。。。。。
“快下来兰儿,你陈大叔来了。”老神仙在楼下催促着他的女儿。
“来了来了!”兰玉姑娘更加慌乱,她又是寻木梳又是找镜子又是。。。。。。其实这些东西她都不需要。一切都是下意识的,在下意识中拖延时间以稳定自己的情绪。情绪却怎么也稳定不下来,尤其是那张该死的脸,它似乎在故意跟她捣蛋,总是热辣辣的说啥也凉不下来。等磨蹭了好一阵子款步下楼时,她的脸上却依然是朝霞一片。
“大叔一向可好?”孙兰玉一边问候着,一边向老秀才蹲了个万福。
“这里还有你表兄。”老神仙又指着陈德润示意女儿上前见过。“表兄,妹妹这厢有礼了。”施礼后孙兰玉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还礼后的陈德润也羞涩地侧过了脸。
相视一笑时两个老人也似有所悟,老神仙赶忙替女儿解围说:“兰儿,还不快去沏茶。”老秀才也附和道:“好,好,一路上还真的有些口渴。”
在两个老人呵呵的笑声中,怀着矛盾的心情,兰玉姑娘转身进了厨房。
出门收购药材时,老秀才正要招呼儿子一同前往,却被老神仙摇手给制止了:“下次再说吧。孩子还小,让他先歇息上一天。”
楼上,兰玉姑娘正春树临风心旌摇荡。昨晚翻来覆去一宿都没合眼,她索性早早起来梳洗完毕,然后坐在窗前望着南山那黑黝黝的剪影,一门心思地想着心事。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她最失意最无助的时候,陈德润仿佛是从天而降撞进了少女的心扉。从陈德润的仪表上,她断定他是一个有教养的谦谦君子,但学识如何,她一时却拿不准,于是准备找个机会试探一下。
机会,机会还用找吗?眼下不正是天赐良机吗?樱桃好吃口难开,初来乍到就跟人家谈经论典,这,合适吗?如果他的学识平平,自己又该如何?难道自己还有别的选择吗?孙兰玉一时没了主意,又陷入到极度的矛盾之中,还是等以后再说吧,她准备打退堂鼓了。
以后,还有以后么?他能在这儿待多久?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吗?媒婆们摇唇鼓舌的样子,有钱人家子弟们轻浮的样子,纨绔子弟们放荡不羁的样子,寻常人家小伙们俗不可耐的样子,交替地在孙兰玉的眼前晃动着。
孙兰玉啊孙兰玉!你已别无选择,也没有什么以后,错过今日,你将遗恨终生。在心里警告着自己,她终于鼓起了勇气。
“表兄,麻烦你过来一下,小妹我这里有事相求。”凡事开头难,一声“表兄”既然已经喊出,孙兰玉的心里,反而释然了许多。




 第一章孙兰玉以文摘偶 陈德

“噢,我这就来。”在不远处正背对茅屋欣赏着山里的景色,并已陶醉其中的陈德润,突然被孙兰玉的呼唤声惊醒过来。“表妹”有忙,“表兄”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回头应了一声后陈德润又迟疑了片刻,这才折身向屋里走去。
“什么事啊,表妹?”陈德润拘谨地问道。
“也没啥紧要事。前两天写了一首小诗,却总觉有些词不能达其意,想请表兄帮忙看看。”孙兰玉指着竹几上的一方宣纸说。本来她想对陈德润说请表兄帮我润色润色,却又不知他的水深水浅,怕难为了人家反而不妥,于是话到嘴边又临时改了口。近前看时,见宣纸上有一首七绝,陈德润还没来得及细看,光那几行隽秀的柳体楷书,已使他不由得大吃了一惊。
窗后青山翠如屏,门前绿水明若镜。
深谷幽兰香阵阵,涧畔枫叶火样红。
细细品读后,陈德润连声称赞说:“好诗!好字!”受到夸奖的孙兰玉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表兄你莫光拣好听的说,还请不吝赐教。”陈德润说:“赐教不敢!和一首尚许还可凑合。”说着已顺手铺开了一张宣纸。
孙兰玉急忙挽起袖子磨起墨来,只见她小臂弯弯似藕,十指纤纤如玉。
展纸秉笔沉思片刻后,陈德润笔走龙蛇力透纸背,一副字有俯仰笔有虚实,墨有浓淡行有疏密,落款补白印章点睛,浑然一体又气象万千的行草书四尺斗方,已跃然纸上。
 
屋后蓝天翠如屏,房前皓月明若镜。
东海日出波粼粼,西山落晖火样红。
“让表妹见笑了。”搁下笔陈德润自嘲地憨笑道。
“表兄果然文思敏捷而且胸怀博大,既语出惊人,又落笔不俗!”孙兰玉在一旁已看得呆了,听见笑声她方才惊醒,并不由自主地扼腕赞叹起来。
“表妹也别光拣好听的说。还望不吝斧正。”陈德润继续嘿嘿地憨笑着。
“能否赠与妹妹以为留念?”爱不释手,孙兰玉答非所问地说。
“废纸一张,有何不可?妹妹又何必这样客气。”陈德润微笑道。他已不再像刚才那样拘谨。
“真的?”又惊又喜,孙兰玉将那张墨香四溢的斗方,贴在了自己的胸口上。
“妹妹你。。。。。。”陈德润说着伸手摘下了挂在墙上的琵琶,他的一句话还没说完,却被孙兰玉打断了。
“表兄稍等,待妹妹为你歌上一曲。”说着孙兰玉将斗方收起藏入香囊,并顺手从陈德润的手里接过了琵琶。只见她凝神敛气侧身坐,怀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拢弦三两声,曲调未成已有情。
 空怀凌云志,却是女儿身
 无奈扮须眉,偏遇痴憨人
 意先结金兰,徐徐图婚姻
 憨郎惹人爱,爱为怨之根
 只知手足情,不解弦外音
 相送十八里,难舍又难分
 百般相喻示,费煞奴家心
孙兰玉玉手琼指轻扰慢捻,琴音铮铮鏦鏦若泉若溪,她朱唇皓齿含珠吐玑,歌声婉约如诉如泣。一曲唱罢衷情诉尽,感动得润儿眼圈都已红了。“好一个‘十八相送’!来而不往非礼也,待愚兄也回赠妹妹一曲。”说着陈德润又从孙兰玉手中接过琵琶,并忘情地拨动了琴弦。
 
绿树不语连理枝,红豆无言知相思
 戏水鸳鸯结双对,愚兄为人却无知
 一错再错恨千古,相逢相处不相识
 楼台一别梦方醒,贻误贤妹悔已迟
 化作彩蝶伴君舞,今生错过待来世
  
凄凄惨惨戚戚,悲悲怨怨切切。动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