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南河镇 >

第83部分

南河镇-第83部分

小说: 南河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羲镌酪玻 彼炷舷隆
到南京后孙岳下榻于友人家。革命党却疑其为奸细而黑夜行刺,孙岳逾墙而走,后经友人相助才得以释疑。时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兼大名府镇守使。
忠昭祠落成后孙岳亦前来祝贺,致祭毕随冯玉祥去义地凭吊时,孙岳感叹地说:“不想十年之中为民国捐躯者,竟如此之多!”冯玉祥说:“他们能落得一个‘忠’字,也算是不朽了。”孙岳又感叹地说:“都是些精骨忠魂啊!”冯玉祥试探地问道:“他们以身殉国,尚能落得一个‘忠’字,孙二哥!不知你百年之后,能如此否?”孙岳自嘲地说:“就目前来看,一个军阀的走狗而已。”冯玉祥不无挑逗地说:“孙二哥统兵数千,何以甘为走狗?”孙岳也回敬他说:“有人拥兵数万不也是走狗一个么?”冯玉祥明知而故问道:“所指何人?”孙岳不假思索地说:“除了国贼冯焕章还能有谁?”冯玉祥哈哈地笑着说:“骂得好骂得好!孙二哥果然痛快。冯某虽为走狗,却未必甘心。”孙岳正色道:“孙某集国仇家恨于一身,你若是敢干,我当说服笠生拼死以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俗话说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简单的道理冯玉祥还是明白的,在加紧练兵的同时,冯玉祥无时无刻不在为部队的装备太差而发愁。此间北京政府从意大利进口的一大批比士尼步枪、大炮和子弹,不能不引起他的关注。冯玉祥多次前去领取,陆军总长陆锦却避而不见,后来曹锟总算给他批了三千支步枪,十八门大炮和数百万发子弹。正为“小鬼难缠,阎王好见”而感叹不已的冯玉祥在领不到实物时,这才发现曹锟开给自己的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万不得已,冯玉祥东挪西凑地给军械官李彦青暗地里送了十万大洋。果然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在不到两个小时内空头支票便兑现了。后来曹锟无意中说露了嘴,冯玉祥才知到他这个堂堂的民国大总统竟也坐地分赃。真是贼不打三年自招!
不久胡景翼便秘派杜斌丞和岳维峻与冯玉祥取得了联系,冯玉祥也派陈致远往返奔走于三方之间以为联络。在曹锟吴佩孚正穷兵黩武以期用武力统一南北的时候,没想到一颗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重磅炸弹,已悄悄地放到了他们身边。倒直的三角同盟已人不知鬼不觉地形成了。
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东风不予周郎便,见了焕章自多情。江浙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已经败北的浙江督军卢永祥,奉系军阀张作霖带领二十五万大军兵临山海关直逼北京。曹锟吴佩孚也频频调兵遣将,集结了三十万大军准备应战,第二次直奉大战刀出鞘弹上膛一触即发。
四照堂里灯火通明,直系军阀的六十多员大将正襟危坐,在恭候着他们大帅吴佩孚。
“总司令到——”
“总司令到——”
在一声声的接力赛中,吴佩孚一摇三摆地晃了进来。嘴里叼着卷烟的吴佩孚吴玉帅一盘腿便坐在了正中的虎皮交椅上,并半躺半坐着开始发号施令,史称“四照堂点兵”。
吴佩孚命冯玉祥为第三路军司令,命副总司令王承斌为监军,命胡景翼为后援兵出古北口。。。。。。
不可一世的吴佩孚正在点兵点将不料突然停电,灯火通明四照堂瞬间变得一团漆黑。坐在傍边的第一路司令王怀庆暗中镦了一下冯玉祥说:“灭了灭了!出师不利。”冯玉祥心里暗暗高兴却不露半点声色。
众人散去后吴佩孚竟嘱咐胡景翼说:“冯如有异动,可就地处决。”副总司令王承斌与张作霖是同乡,也因不满吴佩孚的飞扬跋扈而早已与奉张有约在先,而曹锟跟吴佩孚却还蒙在鼓里浑然不知。
骄兵必败!用俗话说就叫做人狂没好事狗狂挨砖头。既不知己又不能知彼的吴佩孚又狂妄至极,焉有不败之理?
以京城空虚为由,冯玉祥向曹锟举荐孙岳任卫戍司令。曹锟不察,果然上当。
与王承斌达到默契后,冯玉祥到了古北口却按兵不动。张作霖见状暗中遣使游说冯玉祥,冯玉祥也以奉军不得入关,并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为条件默许了张作霖。
此时吴佩孚初战失利的消息已经传出,为慎重起见,冯玉祥以请示为名向吴佩孚致电试探虚实。吴佩孚回电说:“此间形势危机,非意外之胜利,恐难挽颓势。”冯玉祥大喜过望立即调兵遣将,命胡景翼南下滦州先切断京奉线,又命李鸣钟直趋长辛店控制了京汉线,同时又命离京最近的鹿仲麟火速由密回师北京,他自己也立即轻装疾进率主力连夜班师。
逗留期间,鹿仲麟托演习之名,与陈致远指挥的部队不断地往返于北京和密云之间,故部队回师时不但百姓们习以为常,就连士兵们也不觉为怪。
十月二十二日午夜鹿仲麟兵临北京城下,当孙岳大开安定门迎接鹿仲麟进城时,士兵们才如梦初醒似乎明白了此行的意义非同凡响。于是个个欣喜若狂人人精神抖擞,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很快地控制了车站、发电厂和邮电大楼等要害部门。卫队被缴械后,贿选总统曹锟于睡梦中被稀里糊涂地押进了延庆楼。
政变成功后倒是用了一粒子弹,是这颗子弹将军械官李彦青送到了西天极乐世界。
二十三日冯玉祥、胡景翼和孙岳在北苑召开了有刘骥、张之江、李鸣钟和鹿仲麟等高级将领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按冯玉祥提出的动议将部队改组为国民军,并公推冯玉祥为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景翼和孙岳为副总司令并分别兼第二军和第三军的军长,设临时行辕于旃檀寺。会议还成立了以黄郛为总理,李书城为陆军总长,李烈均为参谋总长的摄政内阁并行使政府职权。




 第二七章两少年冲刺北大 三

第一次内阁会议上,又全票通过了冯玉祥提出的“修改清室优待条件”的动议。根据修改后的“清室优待条件”之第三条“清室即日移出紫禁城,自由选择住所,民国政府负责保护”之规定,时任北京警备司令的鹿仲麟,只带了包括陈致远在内的几个得力助手,便驱车来到了紫禁城。
见到溥仪后鹿仲麟说:“你到底是愿意当平民还是愿意当皇帝?若是愿做平民我们有对待平民的办法;若是要做皇帝我们也有对待皇帝的手段。”溥仪当即回答说“我自然应该做平民。”鹿仲麟说:“既然如此就请立即迁出宫去,从此做一个善良的平民。”
在交玉玺时见溥仪有些犹豫,又欺鹿仲麟只有几个人而宫里尚有御林军三千,总管内务大臣绍英却反而强硬起来。夜长了梦多,恐节外生枝鹿仲麟灵机一动看了看怀表,然后又吩咐陈致远说:“快!快命令外边先别动手。”陈致远心领神会刚转过身,溥仪跟绍英却早已吓得面如土色。在匆匆收拾后,溥仪与他的后妃们于即日下午出了皇宫。
共和体制下的北京还寄生着一个小朝廷,总统与皇帝并存且长达十三个年之久,这在世界上恐怕都是一件绝无仅有的荒诞事。
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怪事终于结束了,消息见报后,北京城里城外家家张灯户户结彩,大街小巷里更是锣鼓铿锵鞭炮噼啪彩旗飘飘舞姿蹁跹,举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
吴佩孚自是不甘失败,重整旗鼓后他收拾残兵败将集结于天津附近,准备卷土重来伺机反扑以图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张作霖也背信弃义引兵入关虎视北京,从而使年轻的国民军再度陷入危局。慌不择路,请段祺瑞复出以善其后的错误决定,使这次震惊中外的革命行动以军事上的胜利开始,却又以政治上的失败而告终,留给国人的,是不尽的遗恨。
段祺瑞不失时机地来到北京,并出任了民国政府的“临时执政”,不想这一临时就临时了两年,段祺瑞也因六上六下而被“誉”之为政治上的不倒翁。
在天津召开的善后会议上,段祺瑞和张作霖不可一世咄咄逼人,冯玉祥不得不通电下野去了天台山。
冯玉祥刚一走,段祺瑞却立即追悔莫及,面对拥兵自重的东北虎张作霖,冯玉祥的下野,无异于拿掉了不倒翁屁股下面的铅丸,段祺瑞的“重心”升高了而“稳度”却显然降低了,“稳定平衡”也变成了“不稳平衡”。人常说脱了裤子算一天,而段祺瑞在晚上脱下裤子后,总觉得明天穿上穿不上还是个事,甚至有一种不得善终的感觉。为苟全性命于乱世,闻达权力于诸侯,段祺瑞不得不亡羊补牢,又三番五次地敦请冯玉祥下山出任西北边防督办,以便震牵制和慑东北虎张作霖。
冯玉祥也知道段祺瑞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坦,因此有意迟迟不肯下山。后来在著名法学家徐谦和共产党人李大钊等以西北地旷人稀,资源丰富又背靠社会主义苏联,是理想的用武之地,将来可以大有作的点拨与说服下,方才下山到保定府就任了西北边防督办。
吴佩孚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做人的原则是“不纳妾,不出国,不住租借”。在天津反扑败北后,吴佩孚见大势已去,便从塘沽下海又取道武汉,回到了他经营多年的老巢洛阳。
在直奉二战之前,刘镇华因主政陕西无暇东顾,他的部下憨玉琨却在豫西一带招兵买马,并迅速扩充到十万余众。这支快速崛起的武装,自然引起了当时正在叱咤风云的吴佩孚的关注。
奴大欺主,为了遏止刘镇华据陕窥豫的野心,吴佩孚曾将憨玉琨的部队改编为三十五师,并归自己直接节制。
出任临时执政后段祺瑞也想拉憨玉琨,并以豫督相许要憨玉琨将吴佩孚撵出河南。憨玉琨旧宠未失又得新宠自然是喜出望外,没想到刘镇华也给他戴了一个“段可捧,吴不可背”的紧箍咒。新主子段祺瑞跟旧主子吴佩孚不共戴天又势不两立,而顶头上司刘镇华却要他伺候好新主子还不能得罪旧主子。喜中有忧,憨玉琨一时陷入到两难之中。
河南嵩县人憨玉琨字潤卿,绿林出身,人称“憨子”。说是憨子,其实憨玉琨一点也不憨。既想当婊子又立牌坊憨玉琨来了个金蝉脱壳,他自己不出面却命他的命参谋长吴仓州出兵洛阳去打吴佩孚。吴仓州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兵不血刃只一纸书信,便说服吴佩孚弃洛阳而去了郑州。
到郑州后各地的实力派又联合通电要吴佩孚下野,段祺瑞也电告吴佩孚要他“只身隐退,勿碍统一”。这时吴仓州又一路虚张声势地到了郑州,万般无奈吴佩孚只得又弃郑州而去了湖北。此一时彼一时!湖北督军萧耀南曾是吴佩孚的部下,对吴佩孚他虽没落井下石却也不愿收留,于是又一路将吴佩孚送到了湖南。同为吴佩孚旧部的湖南督军赵恒锡却截然不同,他并不买段执政的账而早有独立之意,于是以“不纳妾,不出国,不住租借”的高尚人格为由而收留了吴佩孚,于是吴佩孚这个丧家之犬终有了一席之地可供栖身。
得饶人处且饶人,其实临时执政段祺瑞也不想置吴佩孚于死地。狐兔死走狗烹,他深知若赶尽杀绝置吴佩孚于死地,他日被赶尽杀绝又置于死地的便是自己。
正虎踞豫西,坐等段执政下达让他出任豫督的憨玉琨,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在以黄郛为首的摄政内阁的坚持下,胡景翼跟孙岳分别被任命为河南的督军和省长。后来孙岳因不愿放弃大名与保定而没有莅任,于是胡景翼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既是河南督军又是河南省长。盛怒之下的憨玉琨拆毁黄河大桥以阻止胡景翼南下,曾八拜之交义结金兰的胡景翼跟憨玉琨从此反目成仇。
当时孙岳所以不肯放弃大名与保定,是考虑到跟胡景翼挤在一起,国民第二、第三两个军的二十多万人马,其供给恐难以为继。另外孙岳还有心出任直隶省长并主政京畿,不想却被奉系军阀李景林捷足先登领任了直隶督办。既得陇,又望蜀!吃着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对直隶省长这个肥缺也是垂涎已久的李景林,自然是不肯将直隶省长轻易拱手让人。
孙二哥也被两耽了。
段祺瑞因失信于憨玉琨又有负于孙岳,于是出面斡旋任命孙岳为豫陕甘三省剿匪总司令,憨玉琨为副总司令,才使矛盾在表面上暂时得以缓解。段祺瑞一女三许,命憨玉琨退守洛阳,胡景翼入驻开封,孙岳驻军郑州。
自古一山不容二虎,而一马平川的河洛大地上竟是三虎雄踞。与孙岳有话还可以商量,而与憨玉琨则是不共戴天,为长久计胡景翼先后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让憨子去陕西协助刘镇华以豫人治陕,同时让陕西国民军来河南协助自己以陕人治豫;二是让憨子与自己合作兵出湖北以迎接北伐,待成北伐功后自己主鄂,憨子主豫,孙岳主冀。结果是两个方案均因掣肘于刘镇华而未能如愿。
在和平努力均以失败而告终后,一场恶战已在所难免。刘镇华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憨玉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胡景翼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人枕戈,马待旦,剑出鞘,弓张满,炮蓄势,枪上弹。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时间河洛大地上空彤云密布,电闪雷鸣也大有一触即发之势。黄河在呻吟,洛水在饮泣,一场空前的浩劫已在所难免。
问中原大地,谁住沉浮?




 第二八章陈致远英雄救美 马

一踏进张季鸾的办公室,首先抢入陈致远眼帘的,是一副新挂上去的横幅。尤其是那“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八个大字,更是夺人眼目。
张季鸾名炽章字季鸾,陕西榆林人。关学大儒刘古愚先生的得意门生,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贴身秘书,著名的新闻家和评论家。虽然有些口吃,但他却因文思敏捷笔锋犀利,且因敢于仗义执言而与书法巨匠于右任、水利专家李仪祉同享“陕西三杰”之美誉。胡景翼主政河南期间举荐张季鸾先生出任“陇海路会办”,驻北京。
以其精到之刀笔和人格之魅力,张季鸾先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推崇,乡党朋友以及慕名而来的学人们自然是络绎不绝。陈致远在冯玉祥的教导团任副团长时,就与他成了莫逆之交,因而也是他的常客。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诵读了一遍后,陈致远不解地问道:“这八个字的含意是。。。。。。”张季鸾说:“噢!这是我办报行文之准则。写出来挂在墙上用以自省自勉并身体力行。”见陈志远仍是一脸茫然,张季鸾进一步解释说:“不党者,即只为民请命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