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隋末仙侠传 >

第35部分

隋末仙侠传-第35部分

小说: 隋末仙侠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这时,巽地罡风已至头顶,旋风样团团飞转起来,一圈两圈无数圈,逐变成无数根风柱,排箫般呜呜咽咽地叫着,又似鬼哭狼嚎声一起涌来,将这一人一马死死围在当中,仿佛要将他们连同那佛体一起,碾压、挤碎、吹化。

第十六章 罡风遁去 天魔又来

石基抱着智云禅师的金身佛体,与对面的白龙运气传功。

这第三次以绝大强度再次借灵石“充电”,所激发起的内力已不知不觉中爆发到了顶点,最终冲开受限的区域,突破本体,在他们身遭周围自然形成一圈护体罡气,从而构筑了一道超强电流磁场,而不断提供“电源”的便是那掌中之灵石,一块奇异的小石头。

绝叹!柳太守修仙没速成,却在高压状态下,速成了天罡正气。

这天罡正气是动时如闪电激流,银星耀舞;静时似铜墙铁壁,蓝光环绕,撼它不动,摧它不破,可谓强盛。但要同那巽地风雷一争高低,也绝非易事。

只见带有雷电的劲风,被天罡正气阻在外面,亦发怒啸施威,围住不去。四周近数十里开外,被先时乾天之火所焚的灰沙林木,未被井水冲刷去的。此刻亦全被吸起,如迷蛇走兽般甩向高空,抛至天际,或是成了风柱的“丧衣”。

而那根根足有百丈,粗有数亩的风柱,相互挤撞着,碾压着,直向“磁场”内一次次撞来,迸发出惊天动地的大震,势必要将那“铜墙铁壁”击穿、捣碎不可。

就在这风柱怒啸而来,悲喧而去,又呼之集聚,应声而散的反反复复冲撞下,那灵石也是毫不势弱,似乎故意与之挑斗玩耍。你强我强,你退我退;你进我收,你收我进,好一番折腾个不亦乐乎。

这样彼此相持了大约一个多钟头,罡气外的风柱分散又复合,越聚越多,根根似带电的灰棒,旋转飙轮。倏地千百根飞柱好似狂爆的吼狮,蓄怒发威,同时朝“磁场”拥撞上去。气场小而风柱太多,互相拥挤排荡,反不得近前,于是发出一种绝大又难听的悲鸣,直叫耳膜洞穿,欲聋欲裂。

堪堪那风势正苦不能前,却随石基大吼一声“去!”,围裹周遭的护体罡气忽然胀大十倍,似待发的强弩。那风象有知觉,疾若电掣,齐往突然膨大的蓝光上撞去。哪料罡气收得更快,并且比前还小,缩至丈许。

这下可有好戏看喽。只见那成千上万根风柱原是一下涌来,上得过猛,收势不住,互相挤住无法动弹,尽象长在了一起,近乎合为一体,成了一根整柱。但听耳旁,轧轧啸鸣摩擦不断,简直令人掩耳不迭,鸡皮疙瘩落了一地。

恰在这时,石基又震臂发力,天罡正气突又强盛胀大,一股无匹的力量毁天灭地的扫荡开去,那风柱被这绝大胀力一震,叭的一声脆响,紧跟着嘘嘘连贯,似环扣崩断,所有风柱一并连锁爆裂,倾刻间化成轻缕飞烟四处飘散。

不消片刻,天地风平云静,清光大泻,照旧日回风转,艳阳飞射,近水清丽,远山如黛。若不是四周已渺空不见草木,残淤污沙满目,定疑身置虚幻、梦境,哪想适才巽地风雷发生。

可再看盘坐于地的石基和白龙,业已是累得精疲力竭,喘息不定。尤其是那小白龙,过于赢小,虽受石基不断传去的真气,却因一半不能及时转化为内力发出,用以抵挡那撼绝人心的罡风,多亏由主人替其阻当一面,而它本身又开始仙化,才不至被重创。

石基刚要将手中灵石收起,暗自庆幸这天劫总算过去,大师可以安然飞升了。却谁想,那怀中一直合目盘坐地金身佛体突然开口说了一句,差点没使他瘫软在地。

“道友,准备迎接第三道天劫吧。”说者细柔,听者狂晕,他也会说话?

“什么?还没完?”石基大叫:“吾命休亦!”古话都带将出来。石基那个悲怆啊,心道:好你个老和尚,刚才不是明明说两劫么,怎得又好端端多出来一劫?是不是这元神和佛体不兼容,没商量好啊。这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

其实他错怪了智云禅师。上文就已明说,他交代了前两劫,正欲将最后第三劫说出,那乾天之火已至,迫使神识收回,无法再言。

附于他体的智云元丹,瞬间感应到了石基因紧张而博发的心跳,便神识于佛体,那怀中金身小佛又细声道:“这末一关虽最为厉害,乃为天魔,但并无真质,虚幻也,是修真人第一克星。他对左道旁门与异类成道者更为狠毒,来无影去无踪,实为像由心生,境随念灭,你只消目闭待静,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即可。不管眼前出现任何恐怖之像,瞬息万变,都不为所动,即会没事。但如不能克制,稍一着相,便生祸灾,备具险恶,终遭万劫不复之害,再难寻迹。”说完当即小口紧闭,不再张开。

“老天!”石基心中大呼,听去这天魔要比那前两劫厉害十倍都不止啊,看来这最后一关是绝难闯过了。而且,而且那小人怎么说的来着?“除非保持心灵湛清、彻明,神与天会”,他冥想着,眼前发黑:“我,我快不行了,哪里还能确保这种良好的心态啊。”

柳石基无意识地捏紧手中灵石,顿时象触了电一般,弹跳起来,已至忘了怀中佛体,差点将其摔落尘埃,吓得他赶紧又砰得坐下,拿两腿做了肉坠,紧紧把他重新拥抱至怀:“大师啊,你可苦煞我也。”

可他却不知,怀内的小佛正自心里暗笑:阿弥陀佛!这位哥哥好纯,我的元丹在他肚内还怕它怎甚?这天魔主要是冲本佛体而来,我自会与它拼死一御,助力于你,否则你我都得轮回。罪过罪过!

而此时,天空万里无云,晴如碧海,独有一轮红日照耀乾坤。

石基仰望苍穹,渐渐心思逐宁,平息静虑。事已至此,害怕也没用,只有强起精神,与之抗争到底才是唯一的出路。

听大师所言,这第三劫--天魔,非同那乾天之火与巽地风雷两害可比,而是含天地阴阳消长妙用,神出鬼没,变化无常,花样繁多,又无迹可寻,无形可摄,实乃无厘头。但只要自身不为其惑,强忍耐熬,安心不理,怎得也能度过险情。

主意拿定,他更是平心静气,将心态放平,把体位迅速调整到最佳状态,又与对面白龙相互对望良久,以示彼此鼓励。随即便开始纳气调元,促返光内莹,灵元外吐,待天魔犯来。

第十七章 魔音四起 群色狂舞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危机一发,唯有全力以赴,再劫难逃。

智云禅师乃石基与小白龙的救命恩人,点滴之水还当涌泉相报,尚此重恩,岂能负之?因而这一人一马早已报定了一颗视死如归之心。

就在这万里无云,碧空一洗,看不出有丝毫不祥征兆之时,忽听四外驿动大发,怪声四起。嗦嗦蟋叫,啾啾虫鸣,呱呱鸟语相即并出,阴魅鬼泣接踵而来;更有甚者,似亲人在呼唤自己的乳名,友人在与知己云昵戏语。其音恍惚隔世却又如此切近,幽明两重门,错综纷扰地,起伏跌宕间,入耳似临眼门前,然则望之不见,疑置幻听。

石基先时惊诧,这数十里几近被毁于一旦的锦秀峰,哪来的这些个声音?说是孩啼,垂目查看怀中小小佛体,见其秀面安祥,合目远畅,一副全然置之度外的表情。何以为啼?要说有鬼哭泣,那更是扯蛋,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更无魑魅魍魉一说。

但闻有亲人唤之,他才不禁一愣,差点脱口应答,却一眼瞥见白龙那蓝洼洼的亮目,顿时颓然闭口。在这隔世的大隋,要说亲人也只有它算上一个。

于是,再行听去,不管诸声如何逼真,入耳惊悸,他都无所事从,置若罔闻。知是天魔降临,在那作祟捣鬼,便紧记前言,不为所动。

这音只闹腾一会,忽得截止。天空依然如洗,四周平匿寂静,象是完全没有发生过任何不良动静。

石基便自揣测,难道天魔就这样过去了?据大师所描述也相去太远了吧。他正值暗笑智云禅师小题大作,却不料自东北角上顿发巨响,震天动地,尤如万马奔腾,千军挥杀而至。

转眼又变雷鸣风吼,山呼海啸,一如那巽地风雷到来之时,其状是异曲同工,却只虚张声势,并无实质形迹可寻。然而,但凭声浪阵势也甚是惊人,让人魂不守舍。

石基自是经历了那巽地罡风的侵袭,更有智云禅师的忠告,尽管其来势凶猛,不可一世,眼看万沸千惊袭到面前,却仍视而不见,心平气宁,两眼一闭,全当他妈傻子作怪,疯狗乱吠,其声片刻又止。

他笑眼微张,偷查白龙之态,不看便罢,一看之下,差点笑喷。那马正手舞足蹈,仿佛随其激烈声浪,扭动小小身躯,貌似在跳山地迪斯科。哈哈。。。。

其实他担心小白龙实属多余。它虽聪明,却无人之思想,纯粹一种本能的感应对之。最起码在它尚无退羽仙化之前,不必考虑它会脑生幻像之念,没有产生幻像情节便不会给它带来恐惧,自无法令魔驻入,也就毫无性命之忧。

见小白龙无生命危险,石基放下心来。心道,那天魔已试声两次,难道还有啥新奇的东西要待施展?他正揣摸不透间,那东南角上却又传来一阵摄动心魄的靡荡之音。

先时还清歌婉转,细水长流。片刻之即,奏升百鸟齐鸣,万象高歌,是繁杂似锦,妖冶浓情,好不令人心志摇撼、动荡。这边淫声欢歌,热闹非凡,而那对面角上,亦同时起了一片悲号之声,如送葬大军压进,直叫一片哀音似覆水难收,嚎壮如悲歌不抑。

这苦歪歪一阵哀鸣刚过,接着万浪扑礁又来,怒号呛响,恍若千船百舟,即丧于汪洋大海之中,遇难苍生,呼天抢地,远望孤岛挣命,呐喊不止,其音与浪涛呼应,与百川汇流,听来令人欲绝心碎。

少时,众悲声由昂转低,倏自变成一片怨歌,象在哭诉负心的郎君,怎得如今还不思返乡团聚。那番触痛天涯之伤,如歌如泣。连篇

接着又传来公堂对质,惊堂木啪啪一阵乱响,旋即是小民哭叫冤枉,高喊连片;判官是重重掷下令箭,大呼一声拉出去砍喽。

以上几种音声,或靡或淫,且悲且切,真叫是荡气回肠,激昂悲壮,流离失所,各俱各样。尤其那万众小民怨苦哀求之声,听了好不心酸,柔肠寸断。

石基原属现代之人,对于各种情色乐音,业已耳熟目染,不足为奇,这点靡靡小音能奈他何?因此我自岿然不动。

然,虽因他生在幸福时代,对于民众疾苦不甚了解,未经之处,体恤不深,但闻到那万众庶民,如悲似诉之声,尤其是听到颠沛流离,故人思亲一节,兀自觉得侠肝义胆,满腔激愤如潮涌来,心旌摇摇,不能自制。他知不好,赶紧潜心默虑,镇慑收神。

即便这样,他也隐约窥见一大魔影向他扑之而来,所幸他收敛得快,那魔影自去。不然,这同情泪一洒,便要心为魔摄,功败垂成。

石基这才暗自惊心:好厉害!

这两面繁音遥相呼应,这方唱罢,那方歌,悲喜交加,憎怒不穷,一样一样大到风闪雷鸣,小至虫鸣啾嗑。。。。全都杂然并奏,粉墨登场。尽管一遍一遍令人肌栗心颤,断肠剖肺,但有了刚才的教训,石基哪敢再犯,强自挨忍,一唯不管不顾。

这置身事外,果然灵验,心无恐怖,不虞魔侵。他庆幸之余,仍盘坐自护,以防那天魔再出什么花招。

第一番争斗,天魔显然计穷智尽,折腾不消片刻,便销声匿迹,万簌俱寂。但此刻无声胜有声,柳石基心中明白,后面等待他的是更加严峻的考验。

果不其然,他刚自调整完毕,忽见粉光艳影自空而来,似下了一场缤纷花雨,奇丽无比。恰原来那如蜂美女,飞天下凡,红霞霓裳翩然起舞,婀娜怡人风情万种,直向他柳太守抛媚撩眼,一阵云舞过后,忽然不见。

旋即又来,这回乃另一番景象,是个个腰肢扭颤,恰似那百花齐放,群芳争艳,围着下面一人一马,是燕舞莺歌不止,极尽扭捏作态之能事,直把个柳太守弄得眼花缭乱,神魂颠倒,心窍皆迷。肉身不比元神,尤其对于他这种才入道不久,尚孽根未尽,不能断情之人,看到那至淫至秽之处,如何能抵敌的住?不动心神。

此时,柳石基只觉喉头干痒,热血上涌,浑身燥汗。心内虽明白,此景为天魔所造幻像,全是子虚乌有。但仍禁受不住春情荡漾的挑逗和刺激,堪堪就要败相,露出牙迹,先时那出现的大影,眼看又要朝他扑来,这时已心旌摇动的他,亦无力扭转乾坤。

就在他情形危急非常,却感腹中一动,心口纳凉,突觉一片冰沁溜到口中。只听冥冥之中恍若有人喊叫张嘴,他即刻不由自主把口张开,便见一道莹莹光华倏自从嘴里飞出,升至他的头顶。

第十八章 共同御劫 化羽飞升

天魔幻女,群色起舞,诱使柳石基心动神摇,欲罢不能。就在他即将被魔入身之时,藏于他体内的智云元神,陡然飞出。

元丹过身,石基立刻清醒,加之元神飞起头顶的震慑,那大影连同天上的众女当即消失不见。至此,柳石基还是出了一身冷汗,暗自羞惭,愧不能言,只单单这一项就验出他修为的深浅。

两次道心不坚,被魔迷惑,他已是身心皆疲,自感这并无真质,能幻化有形却是无形的天魔,真正是一种精神折磨,他柳石基宁愿阵死杀场,也不甘受这番的欺凌、屈辱。

其实他大错特错,这如何能同日而语?克制无形似有形之天魔,更比那杀场要残酷百倍,不仅是肉体上的考验,同时更是精神上的磨砺,这正是修真者要追求的无尚境界。如若都象他那种想法,不仅向道不成,妄非修心,而且一勇之匹夫又有何意?

可见,他虽逃得天魔幻像这一劫,身心却陷入了另一处迷津。不过这或许是他的一念之差,入道尚浅,道志不坚,遇到此种极恶极徒,难免意气用事也是有的,但愿他日后可以自悟,消解心头这真正的“心魔”。

再说那魔影退去之后,万幻皆空。石基在那颗元丹的光华护照下,心境迅速恢复,转为平静,直至淡定。得亏他元婴尚未修得神识,否则重创难复。

他正自调元纳气,运功补息间,鼻端忽闻异味,如同到了花房桂丛,馨香袭脑,浓郁荡魂。又似回到了现代,进入厨室,闻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