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501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501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钩,因为美国将很快挂出“挥泪大甩卖”的招牌。至于在伦敦和巴黎投机后的利润坐在机舱内的他冷冷一笑,等水晶之夜后看他们怎么来求自己!
    虽然军官安排的是原型机,但这架KC…1完全是按照生产型标准制造的。机舱宽大能够直立,内壁使用隔音材料,座椅填充海绵,还设置了盥洗室,甚至考虑到高空寒冷还在机舱内安装了暖风机。而且它真的很快,仅花了3小时就抵达南京。
    等杨秋赶到总统府后发现,不仅胡惟德、王正廷和张文景等人早已赶来,还见到了卸任唐绍仪、章太炎和前工业部长郑廷襄,询问后才知道他们是受邀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工商联谊会,途经于此来拜会总统,恰逢此时就留了下来。
    杨秋拿出电报把美国国内经济过热,并预测会出现严重股灾进而导致失业和破产潮大爆发后,首先沉默下来的就是郑廷襄。这位当年的留美幼童,参与过布鲁克林大桥设计建造,被誉为国内机械和制造业奠基人的前工业部长还是不相信美国会沉沦,问道:“辰华,这事有多大把握?犹太人的名声可不怎么好,我在美国留学那会就有人称他们为寄生虫吸血鬼,用用就行万万不可深交。”
    “犹太人这件事我知道,总有一天会找他们算账!美国经济出问题这件事,可能性已经极高。”杨秋不能说自己“看到”只能说预测,还特意解释道:“从去年年初起,美国和加拿大粮食连续丰收,仅加拿大一地就增收2成,远远超出美国的实际需要。原来这些粮食可以出口,但去年起苏联为换取资金购买工业设备,向欧州和南美大量倾销粮食,数量占据欧美出口的一半以上,价格比我们自己种田还便宜很多!”
    “这么低!”唐绍仪倒吸口冷气:“乌克兰和顿河流域都是产粮大区,可也没富裕到这个程度吧?”王正廷刚刚访问完莫斯科,比较清楚情况,说道:“去年起,斯大林开始在全国推行集体农场,把所有农民都划归农场统一管理。还借机大肆消灭富农,将全国百万富农赶进农场工作,没收他们的财产补贴工业建设。这个政策实施后等于把粮食全部收归国有,这才能大量低价出口粮食换外汇。”
    “好毒辣的手段,连粮食都国有化了!”唐绍仪喃喃自语一句,看向杨秋:“辰华,光靠粮食还冲不垮美国经济吧?”
    要让这些小时候就刻上“美国强大”思想的留美幼童相信美国会沉沦的确困难,所以杨秋继续说道:“少川先生说错了,问题根结就在农民!前几年我国经济旺盛,连续几年对美进口额都超过40亿民元,这就给美国工厂添了把火,纷纷扩充产能。但去年起我们就开始减少订单,今年更准备下降到5亿。欧洲除苏联外其余各国又都没真正恢复,购买力有限。原本只要美国国内普通人买得起就行,偏偏粮价低廉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几百万美国农场主和他们的工人都面临倒闭破产的危险!怎么还有闲钱去消费呢?原本就是装满就漏的澡盆,现在有人主动敲掉一块板。”
    一番解释后大家都有些信了,但事实上无论信不信杨秋其实已经开始行动:“伦敦那笔钱不算,贝祖贻手上还控制着21亿美元,这笔钱部分要拿出贷款给内志,剩余我觉得应该想办法花掉。”
    黎元洪一听急了,好不容易赚回21亿美元,怎么能说花就花了呢!说道:“辰华,你和犹太人关系这么好,就不能把这笔钱转回来?”
    杨秋摇摇头:“我已经多次让贝祖贻去联络,他们的要求是让我们开放外汇管制,否则就不能借用他们的银行渠道转移资金。”
    “这帮吸血鬼!”张文景第一个怒了。当年的白银危机可太清楚了,不就是金融制度混乱导致的吗?好不容易完成改革分列出条条框框,怎能又被他们得逞。杨秋看他一眼,不知道是安慰还是解释,放缓了语调:“我没答应,金融权力是一个国家的主权,还轮不到一群破落户来干涉。”
    听到这句话张文景松口气,见杨秋还在看着自己,目光不由自主的偏移少许。杨秋皱皱眉,扭头恢复平静:“不管美国长期衰落成不成立,经济出问题币值就出现大波动,花掉这笔钱总比将来贬值强。”
    黎元洪等人虽然觉得有些肉疼,但比起贬值还不如痛痛快快买些需要东西。“高精密的电动机床,自动流水线,化工设备、造船厂的大型设备,工程机械这些是国内急需的,至于其它已经能自产的东西就不要白花钱了。”胡惟德不愧是总理,很快就开出大致目标。
    章太炎听到他说的都是工业设备,理科发挥章疯子本色插嘴道:“机器机器,光有机器国家就强了?人才!人才最重要!若是真像辰华所说,美国要面临大衰退和失业潮,就该花钱请人回来。请一千人,每人每年给1万也才1千万美元,请1万才1亿美元,21亿美元足够请上三四万工程师和科学家。”
    “炳麟说的对,不仅是人才,还有最缺的材料技术,粉末合金这是必须拿到的东西,趁着好机会完全可以放开手买些急需的专利技术。”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浑然忘记钱还没到手呢。反倒是黎元洪,一声不响如同尊泥菩萨般坐着。唐绍仪见状连忙问道:“大总统,您这是。”
    黎元洪先是摇摇头,然后慢慢抬起眼皮瞅向杨秋:“辰华,这个要真按你说的爆发危机,会不会波及到我们?万一出事你可想好应对办法?我们可比不了美国家底厚,经不起太大折腾。”
    “影响肯定有,你们想,我国目前最大的出口是生丝、茶叶、烟草、成衣、天然橡胶、桐油和钨矿这些传统的东西,年出口金额大概在20亿美元,其中大半都被美国买走。去年起无线电、拖拉机出口也开始放大,加上这次额产业后面的加工企业,我估计会造成200万种植户和大概80万工人受损,金额现在还算不出来。”
    这么大的数字大家都倒吸口冷气,尤其是黎元洪更是暗暗揪心。眼看任期就要结束了,突然发生这档子事情,岂不是晚节不保?
    见他面色为难,杨秋有些明白了。但问题是他不想现在就拿出救市的办法,因为金融危机本来就是经济的一次自我调整,太早人为干涉并不符合市场规律,何况他也有别的心思在里面。所以想想后还是摇了摇头:“我暂时还没想到办法。”
    黎元洪见状点点头。其实他心里知道,杨秋能提早那么多年布局美国趁机捞钱,还借用内志转移资金,步步连环紧紧相扣,用心之深甚至可以用可怕来形容!这样的人又岂能拿不出解决办法?无非是想熬到他上台后,借机力挽狂澜拯救万民,树立起新总统的形象。
    张文景见黎元洪这般摸样心有不忍,不由的向杨秋看去。恰好此时杨秋也在看他,两道锐利的目光顿时把他所有的话语都顶了回去,只得再次匆匆避开视线。
    (未完待续)


第636章 狂欢,做空美国(五)
    走出总统府,张文景觉得轻松很多。那种与杨秋在一起时的紧张压抑慢慢散去。
    他不是不尊重,更不想背叛,而是觉得他已经不是当年提枪跃马的杨秋。平心而论,即使有过冲突也必须承认,杨秋是位真正地爱国者。在早期,他明知国内实力错综复杂,干脆用党派来掩饰独裁手段,执拗简单的像个傻子,维系军队扫清障碍,用最直接的办法将袁世凯、孙逸仙等等人踢出局。最后更是不顾国力,豪赌欧战,逆转国运!唯一让人想不通的是,他其实有很多机会,尤其是程诚法案出台后只要往前半步,这个国家就会被一层铁幕笼罩。
    但他没有做,他到底在怕什么?张文景不知道。
    他只知道,杨秋的心机太深太可怕!虽然这不是他设的局,但他却从六年前就开始部署参与进去!利用白银危机勾搭上犹太人,利用他们渴望复国的心态送出军校生名额,让贝祖贻去投机法郎,走犹太银行渠道进军美国,最后插手内志铺好转移资金的路,还连带将真纳和阿富汗拉拢住,以防英国翻脸。这一桩桩事情,分开看凌乱碎裂,让人搞不懂弄不清只以为他是在试探欧美的底线,直到现在串联起来,才清楚原来几年来他做的事情都是在等这封电报!!
    眼看到收获期他是绝不会让任何人破坏的!现在已经不是辛亥,激荡的岁月已经过去整整18年,即使威望无人比肩,但随着新一代人逐渐成长起来,他需要重新开始。如果真出现美国大衰退波及国内,这就是拉近中美差距的好机会,也是再次确立威望的好机会!
    其实刚才黎元洪的问题大家都清楚,心照不宣而已,因为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没人敢提出异议了。得罪一位手握兵权即将上台的新总统,肯定是件极为愚蠢的事情。想到这里张文景有些乱,作为被强行推上台的财政部长,他知道自己不合格,心太软,不具备断尾求生的果决和处变不惊的风骨。但任期还有一年时突然发生这种事情,让他欲走还留。不是为权,而是想看看如果欧美真出现重大衰退这个国家将会被杨秋带到何种高度呢?
    张文景坐上车,摇摇头撇开这些烦人的东西,拿出纸笔开始草拟罗列杨秋需要的清单。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欧战以来中国最大的一次机遇。
    不仅仅南京,世界各地很多也都悄然竖起了耳朵,连身在漩涡中心的贝祖贻都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卷进去。此时此刻,贝祖贻最想知道摩根和洛克菲勒等家族在打什么主意,想知道英法政府扮演了什么角色,因为他不信拥有高效情报部门的两国政府会没得到一点风声。但他终究没去撩开这层面纱,雅各布调动这么多资金,英法两国政府却装聋作哑,足见这里面的水太深太深,或许在老欧洲的眼中,暴发户始终是暴发户。
    4月19日中午,中投公司北美总部内少了很多人,大部分外籍雇员都被刻意遣走,只留下一张张目光明亮或稚嫩或紧张的黄色脸颊。片刻后电话铃响了起来,贝祖贻拿起电话听完后向大家点点头后,然后坐轿车向华尔街驶去,这一次陪同他的还有两位情报部保镖。
    车子停在了证券交易所对面,因为是午休时间,交易所内外到处都是抽烟闲聊的投资者。下车后,贝祖贻就见到了雅各布,在他的带领下来到一间办公室。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这里正对着交易所大门。窗户前,沃尔特爵士向他招招手:“很高兴见到你。”
    “我也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您。”
    沃尔特点点头,让雅各布到了两杯酒递给贝祖贻一杯后,说道:“很快就要开始了。我兑现了承诺,那么您能告诉我,杨秋阁下到底会用什么办法转移资金呢?”
    “不能。”贝祖贻很爽直。
    沃尔特稍微一愣,很快又笑了起来:“很好的答复。但我相信,即使今天得不到答案,也应该很快能看到。”贝祖贻没说话,他很清楚能让这位低头的不是虚张声势的订单,而是一直在国内的两千犹太复国士官生,因为杨秋掌控着他们的生死!
    很快,三人都不再说话,因为开市了!无数的人奔跑叫喊向冲入交易所,短短几分钟气氛就抵达到高潮。嘶吼嚎叫、跺足捶胸,人世百态全都凝聚在短短几小时的交易时间内。
    费欧文是位普通的交易员,五年前才入行的他见证了美国历史上最繁荣的一段时间,股票指数从欧战时的170点狂飙至现在的386点,所有股票都翻了数倍甚至十倍!而他也从德克萨斯的寒酸小子,成为拥有轿车,别墅和让人羡慕的漂亮妻子的新纽约人。
    “好消息,是个好消息!电话电报公司说,他们下月就将铺设第7条大西洋电缆。”一个声音陡然从场地中响起。费欧文刚刚扭头,交易所内就如同被泼了盆汽油,喧闹刺耳的尖叫隔几条街都能听到!“卖给我,对,全要了,电话电报公司,对!”
    这就是美国,只要一点点好消息,就能帮助无数人获得财富,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年代呢?费欧文笑笑,看看表已经是下午2点,距离收市还有1个半小时。他没有参与竞价,因为他正在看今天上午交易记录。
    “87美元2000股卖出,88美元1500股买入,88美元3500股卖。”没有计算器的年代,费欧文手中的草稿纸越来越长,当计算完上百条买卖数字后,笔尖猛地凝固起来!因为他发现,这张也不知道从哪里无意间带来的草稿纸底下,赫然印有一行小字。
    小字是一条早已过期好几个月的消息“第七条大西洋电缆计划最早也要在1932年开工”。这行字让他皱皱眉,联想到刚才引发又一轮爆炸的消息,心底突然有种极为不妙的感觉。
    到底谁在撒谎?
    本来这件事和他没多大关系,但他觉得还是有必要求证一下。恰好他有位同学在电报公司工作,所以顺手拿起了电话。很快,电话那头出现了朋友的声音:“杰克,我刚才收到消息,说你们马上要开工大西洋电缆?”
    “现在?不不不,亲爱的费欧文,电缆订单都还没有下呢,上面没有任何计划。嗨,我的股票怎么样了?珍妮让我邀请你到我家作客,她说要谢谢你的消息。”
    同学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但费欧文此时已经完全没心思,匆忙挂上电话后准备找出那个散播谎言的家伙。虽然交易所每天都充斥着内幕和谎言,但他觉得既然已经证实是假的,就有义务抓住散播谎言的人。正当他拨开人群,试图找到那个“撒谎者”时,耳旁却轰然炸开一个更加响亮的声音。
    “美国钢铁公司,262美元,1万股,抛出!”
    1万股,262万美元?上帝啊!这笔巨大的抛单瞬间引爆了整个交易所,质疑声比哈德逊河的汽笛还要嘹亮。“托尼,你是不是报错了。我想是的,托尼要完蛋了。哎,可怜的托尼!听说托尼娶了位交际花,难道他戴绿帽子了吗?”疑惑、哄笑霎时取代此起彼伏的报价,可还没等大家从这笔262万美元的超级抛单中缓过神来,场地角落里再次响起一个爆炸般的声音:“通用汽车,92美元,2万股抛出!”
    “还有我!福特171美元,3万股抛出。”
    “电报公司395美元,3万股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