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我的邻居是妖怪 作者:天下霸唱 >

第36部分

我的邻居是妖怪 作者:天下霸唱-第36部分

小说: 我的邻居是妖怪 作者:天下霸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国宝和石老太爷都吃了一惊,没想到这道士好奢遮的手段,果然了得,不过变戏法的门道,无非是“撵、过、月、别、开”几项而已,不是暗中夹带,就是障眼法了,今天是石老太爷寿日,变仙鹤梅花鹿这些祥瑞之物,乃是本等的勾当,必是事先有所准备,大帅让他变什么不好偏变仙鹤,倒让这厮显了本事。这第二件可得出个稀奇题目,好好难为难为他。

石国宝正自计较,石老太爷却心生一计,色迷迷地说:“兀那道士,你变个美人儿出来看看。”

道士笑道:“太爷好兴致。”说罢又用黄布一盖,叫声“来”字,再揭开箱盖,就见箱中站起娇滴滴一个美人儿,明艳不可方物,目送秋波,对石老太爷道个万福:“恭祝老太爷寿比南山。”

这叫大变活人啊,四座喝彩声一阵高似一阵,石老太爷看得两眼发直,连连称妙,石国宝却觉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说老爷子你可真是老糊涂了,这年头二八的大姑娘插了草标在街上卖,还换不了一袋子米面,变出个活人来又有什么新鲜?可这大喜的日子,总不能让那道士变个死人出来。

石国宝正觉为难之际,八姨太对他耳语了几句,石国宝喜上眉梢,在八姨太脸上狠狠扭了一把:“老子没白疼你。”然后对那道士说:“古时有个白猿偷桃的典故,为后人留下他奶奶的好一段至孝佳话,老子只想学那白猿献桃,可惜现在天寒地冻,反了时令,又上哪里去找桃子?你不如就从这箱子里,给老子变个鲜桃出来。”

白猿献桃这是有名的古代典故,在座的宾客大多知道。相传春秋时鬼谷仙师有片桃园,种着西王母给的仙桃,命弟子孙膑看守。孙膑谨遵师命,带着剑守着桃园,他发现从山上来了只小白猿,这小猿猴偷偷摸摸往园中窥探。孙膑假装没看见,夜里躺下睡觉,睁开一只眼注视着外头的动静,就见那小白猿蹑手蹑脚溜进桃园,摘下一枚仙桃就要开溜。孙膑纵身而起,一把抓住了偷桃的小白猿,当场没收了贼赃,拿根绳把小白猿拴上,等着明天交给师傅发落。这白猿通体雪白,没有一根杂毛,其性通灵,被孙膑抓住之后掉下泪来,口作人言,原来这小白猿的娘老白猿卧病,馋了想吃个桃子,它才来鬼谷仙师的园中偷摘仙桃,恳请孙膑手下留情。孙膑也是孝子,动了恻隐之心,当即把小白猿放了,拿了仙桃让它带回去。老白猿吃了仙桃病就好了,为了表示感谢,把猿洞里藏的兵书送给了孙膑。孙膑得窥天书,从此成了兵家之祖,孙子兵法名传千古。而白猿仙桃也是成了典故,里头带着至孝的寓意,中国人讲究百善孝当先,你去外面做再多好事,在家不孝顺爹娘,那也算不上好人,因为大德上亏失了。

那道士听到石大帅的吩咐,果然面露难色,周围的人也都觉得石帅这招可真够损的,想那道士口出大言,毕竟是江湖上争彩头的把戏,变个仙鹤变个美女已属难得,你真让他在这数九隆冬大雪纷飞的时节变出鲜桃,这不明摆着是要逼他把性命留下吗?石大帅满脸坏笑,从桌上抓起手枪摆弄起来,只等那道人说句变不出来,就当场一枪崩了他。

谁知那道人愁眉苦脸的挠头想了一阵,对石国宝说:“既然石大帅吩咐下来,小人们只好舍命去天上盗仙桃了。”说完揭开箱盖,里面显出一捆长绳,他抓住绳头,用力望头顶一抛,那绳却挂在了半空,并不落下,随即越放越高,顷刻间将箱子里的长绳都放尽了,只留下绳尾在手。

众人全都抬头观瞧,可此时天色已黑,又下着漫天大雪,高处灰蒙蒙的一片深邃,谁都看不清这根从空中笔直垂下的绳子,究竟是挂到了什么地方,不由得议论纷纷,猜测不一,总不会是挂在了云中?

这时那道人唤过哑子道童,指了指半空,那哑子道童会意,攀着长绳向半空爬去,他身手敏捷轻快,跟个小猴子似得越爬越快,眨眼间已不见了身形。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都抬头上望,偌大的帅府里鸦雀无声,不知过了多久,忽从天上坠下一物,直落入箱中,道人伸手捧出,竟是一枚顶枝带叶的大蟠桃。

石老太爷活了八十岁,没见过如此肥大饱满的桃子,看起来不似人间之物,莫非这世上真有仙桃不成?道人说:“如今这时节,人间哪有桃子?这是王母娘娘御花园中的仙桃,凡人吃上一口,百病全消,至少能延寿一纪,小徒冒死上天盗得此桃。”

满座宾客齐声道贺,都说这是石大帅好事办多了,又兼为人至孝,积下大德,感天动地,在老太爷八十整寿之际,吃了这颗仙桃,定能长生不老,这段佳话今后如能流传开来,美名必然播于四方,世上就再也没那白猿偷桃什么事了。

石老太爷闻言哈哈大笑,抱着桃子就啃,奈何嘴里没牙,怎么啃也啃不动,石国宝同样是得意至极,觉得有了面子,便顺台阶就坡下驴,不再与那道士斗气,并传令手下取来重金奖赏。

可那天上忽然又掉下圆溜溜一件东西,众人以为又是一枚蟠桃,谁知凑近一看,都吓了一跳:“娘的娘啊,是颗血淋淋的人头!”

这时空中又接二连三掉下胳膊大腿,一件件落在地上,那道人捶胸顿足,大放悲声:“我这徒儿为了给石老太爷盗仙桃,竟失手被天兵天将拿住,惨遭乱刃分尸了,可怜你这自幼没爹没娘的苦命孩子……”

道士号啕大哭,自责不该把话放满了,害死了自己的徒弟。

帅府里喜庆热闹的气氛,顿时都被他这一场大哭给哭得烟消云散了,众人见这小孩不过七八岁年纪,竟遭惨死,都觉心下不忍,没心情再继续饮酒取乐了。

石国宝也觉有些变扭,就加倍多给财帛,打发这道人赶紧离开,别在这哭丧冲了寿宴。

那道人在众人注视之下,一边抹泪,一边收了赏钱,将道童的胳膊大腿一一捡入箱中,扣了盖子,忽然猛地一掌击在箱盖上,叫道:“徒弟,还不出来谢赏!”

那箱盖呼地一声,被从里边猛撞开来,只见那个先前被大卸八块的道童,周身血迹未干,但肢体不知何时已都复原如初,只是还不能弯曲,面目也扭曲僵硬,他僵尸般蹿出箱子,直接跳到桌上,脸对脸冲着石老太爷,哑子开口称谢:“谢老太爷打赏!”

石老太爷正装了假牙在啃蟠桃,没料到会有这么一出,还以为是死人诈尸或是府里闹妖怪了,顿时惊得翻了白眼,从太师椅上溜到了桌子底下,张着大嘴直挺挺躺倒在地,未知性命如何,先见四肢不举。

石国宝在旁边也自吓得不轻,骂声见鬼了,掏出枪来就要射那道童,可蓦地里冷风袭人,灯烛皆暗,整个石府内外漆黑一片,伸手不能见掌,黑暗中老婆哭孩子叫,上上下下乱作一团,也不知撞翻挤坏了多少人。

等石国宝的部队举着灯笼火把赶进来,早已不见了那伙变戏法的踪影,石老太爷受惊过度,就此一命呜呼了,府中财物也被偷了一空。

原来这伙变戏法的艺人,全是劫富济贫的侠盗,其首领曾在唐代古墓壁画中,窥得失传千年的古老幻术,尽得其妙,听闻石国宝残暴不仁,就带手下扮过来搅乱寿宴,趁机将帅府金银盗取一空,用以赈济黄河灾民。


第十九章 太平间异闻录

【上】

以前听过这么个故事,说村中老刘家突然来了个老太太,这老太太身体不好,咳嗽很厉害,说几句话就要咳嗽一阵,她很喜欢哄小孩,常给村子里的小孩们讲故事。最常讲的一个故事,是说某个卖糖稀的货郎赶路回家,他在途中走得疲乏,恰好经过一片林子,便停下脚步倚着大树歇息。这时出来位青衣客人要买糖稀。糖稀就是以前说的拔糖,货郎白天做完了买卖,担子里还剩下一点糖稀,都给那青衣人舀了出来,这买卖本小利薄,不能白给,但把剩下的糖底子都给了那位客人,分量可比平时多得多,价钱也要得少。那青衣人接了糖稀,一边迫不及待用舌头舔,一边告诉货郎,自己听见吆喝就急着出来买糖稀,身上没带钱,现在回屋取一趟给送出来。此时暮色低沉,林中模模糊糊像有房屋,货郎就点头应允了。那青衣客人转身走了,货郎左等右等,等到天黑了也不见那人出来送钱,最后实在等得不耐烦了,索性找上门去,径直走到近前,这才发现哪有什么村舍人家,只有一座荒芜的阎王庙,殿宇森严,蓬蒿丛生,野草间狐兔出没,并不见半个人影,殿前一个青泥小鬼,神态形貌跟先前那客人别无二致,嘴角上还有没抹干净的糖稀。

除了这则“小鬼买糖”的故事,老太太还讲过一个与此类似的事情,也是一个套路。她说有个卖花的小贩到外方做生意,走来走去走到一处乡村,打一户人家里,出来个很瘦的大姑娘,看样子十八九岁,那姑娘挑了朵花戴在头上,告诉小贩进屋拿钱,然后就再也不出来了。小贩不干了,进去找人要钱,然而那户人家里,却只有孤儿寡母,三十多岁一个寡妇带着小孩,母子两个相依为命,根本没有什么大姑娘。小贩不信,认定那个姑娘藏在屋里,犄角旮旯都找遍了,终于在门后找到一把扫帚,扫帚上插着一朵花。

老太太经常讲“扫帚精买花,小鬼买糖”之类的故事,小孩们也都喜欢听,听着听着就听上瘾了,有一天老太太没出门,村里的小孩们等了半天,以为老太太得病了,大伙都不放心,就到那户姓刘的村民家里去探望,可那家人却说从来没有这么个老太太,孩子们不信,那个老太太分明每天从刘家出来讲故事,怎么可能没有此人?

这件事惊动了四邻八乡的村民,人们聚集到刘家,从里到外只不过那几间房舍,的确没有那个老太太,这光天化日的不是见鬼了吗?众人正诧异间,忽听床底下有咳嗽声传出,但那床架子很矮,底下根本藏不住人。村民们无不大奇,揭开床板往下一看,只见有个老刺猬蜷缩在床下。刺猬咳嗽起来和人的声音一模一样,它被村民惊动,趁众人目瞪口呆之际,匆匆钻到墙后的洞穴里,从地下溜走了,打这以后再也没人见过它。

以上这个段子,是听邻居老刘头讲的,他就是《我的邻居是妖怪》里提到那位刘奶奶的老伴,老家是农村的,据他说真有这种老刺猬成精的事,反正我是没见过,他这么一说我这么一听,不过老刘头的亲身经历,可比这些乡下田间地头的传闻更离奇,因为老刘头的工作很特殊,他是在同和医院停尸房看更的。

首先得说明一下,确实有这家医院,但同和医院这名字是编的,涉及真实地址也不太合适,您知道是离老城里比较近的一家大医院就行了。这医院至少有上百年历史,自从天津卫有八国租借地的时候,德国人就在城西开了一家医院,那既是同和医院的前身,也一度作为驻扎美国大兵的营盘,发生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北京猿人头盖骨失踪之谜,这件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前期,那时为了避免战火损伤国宝,想暂时把头骨运到美国保存,正是在同和医院装箱运往美国本土。北京人头盖骨是考古界最重大的发现,无价之宝,它的下落扑朔迷离,至今没有任何线索或证据能指出它究竟落在了谁的手中,但头盖骨最后出现的地方,很可能就是这座“同和医院”。

北京人头盖骨不止一个,总共有五个,都是1929年~1936年期间,在周口店龙骨坡出土的化石,这几块距今60万年的直立猿人遗骸化石,一出土就震惊了海内外,当时正在打第二次世界大战,头盖骨又在战乱中神秘失踪,成了一桩无法破解的悬案。

当然也有说美军是从秦皇岛带走北京人头盖骨的,这事还没有最终的定论,结果就是日军已经袭击了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美全面开战,带走头盖骨的这些美国人被日军俘虏,北京人头盖骨从此下落不明。

日军侵华后,把这里改建成了大型医院,前中后四座宫殿式的大楼,两边各有一座规模较小的两层配楼,主楼楼高四重,上铺绿色的琉璃瓦,从顶子看像唐时宫殿,楼体灰砖大窗,又有些欧洲的西洋格调,这类中不中洋不洋的建筑,是日本人所谓的“和风”。

同和医院经过日军的扩建,主要用来收治华北战场上的伤兵,到了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医院被国民党控制,平津战役之后解放军占领天津,同和医院见证过这一幕幕的历史风云,直到现在还是数一数二的大医院,那些近百年的建筑大部分保留至今,不仅是那几座大楼,周围的树木也很古老,这样的地方如果发生什么怪事,可是一点都不出奇。

不过咱这回讲的并不是“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头盖骨的事我不知道,老刘头也不知道,只是说到同和医院过往的历史,顺便提几句,主要还是说老刘头看更值夜那几年,在停尸房里的一连串怪事,拿老刘头的话来说:“当年让死人吓了那么一次,现在这三魂七魄还没完全归位呢,这把老骨头得少活十年。”

【中】

老刘头生在东北的一个偏远农村,有过参军当兵的经历,复员后在城里当了工人,也成了家生了孩子,七十年代退休,托人在医院里找了份工作,就是在后楼看更值夜。这工作还算不错,后楼晚上根本没人去,夜里一关灯四下里全黑,老头一个人坐在门房里喝着茶,听听话匣子里的评书,高兴了来包花生米整上两盅老酒,跟着话匣子里播的京戏,摇头晃脑地哼上几句,这一晚上很快就过去了,唯一让人感到心里不安稳的,便是医院后楼侧面的太平间,因为那是死人睡觉的地方。

同和医院的布局很规矩,面南背北三座大殿般的楼房,主楼正门朝南开,从高处看是个“三”字,配楼分布在左右两侧,好像这“三”字两边各有一个竖道,晚上一过八点,主楼门诊停了,东面的配楼还设有急诊,夜里过来看病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急诊通宵达旦,到天亮才停,西侧的配楼则是库房和锅炉房。

当中头一座主楼叫1号楼,里面主要是门诊,在一楼进门的大厅里挂号划价抓药,二楼三楼是各个诊室,顶层是机关,2号楼是做手术的所在,3号楼为住院楼,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