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时光之心-作者:格子里的夜晚 >

第88部分

时光之心-作者:格子里的夜晚-第88部分

小说: 时光之心-作者:格子里的夜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丰恣又想了想,站了起来,冲着叶韬拱了拱手,终于有些恭敬地说:“受教了。”

叶韬这才问:“丰公子真的对运河总督府的职位没兴趣吗?”

丰恣苦笑着摇了摇头,说:“大人,当官是个辛苦话,还是算了吧。”

叶韬也不勉强,继续问道:“出填字题也是辛苦活。我这里不少人忙活着呢。你是不是愿意来帮忙呢?”

丰恣的眉头动了一下,显然是有些意动。他迟疑着说:“……可这样,本来是当作一个很有趣的消遣,现在岂不是要自己消遣自己了?”

叶韬和在一旁听着两人对话的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叶韬说:“做题固然是一种挑战,出题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挑战,你要是有兴趣,那不妨先来试试看,要是觉得不合适,绝不勉强。就算来专门做题,帮着我们测试这些题目也是好的。不过,不要将题目外泄这种话,就不必多强调了吧。”

丰恣抱拳应道:“如此甚好。”

不甘愿受拘束的丰恣没有把自己的奇遇告诉任何人,却正好合了在为运河总督府筹谋着的诸人的心意。运河总督府的规矩和血麒军很像,虽然不拒绝突击提拔的个例,但这种个例是要有充分的能力作为基础的。邀请丰恣留下来出题,除了因为他或许比较擅长的和喜欢填字游戏之外,还有想要看看他到底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如何的意思。要是在这种情况不明的时候,让人以为靠着游戏一般的题目就能获得总督大人的青睐,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峥园里有专门一片办公区用于处理各种各样的文书工作。叶府名下的产业的各种事务经过这里,现在运河总督府相关事宜也经过这里。这个相对独立的院子,左厢房是处理公务的,右厢房是处理生意的,叶韬的办公室就在中间,而在叶韬的办公室之后,穿过一个小庭院,就是叶韬在峥园的工作室了。

在丰恣加盟填字游戏出题小组之后。他也经常出没在这个院子里。大办公室和每个人相对独立的办公隔间的环境,虽然让他不习惯,但他却也很快感觉到这种布局对于处理事务的好处。更惊讶的则是那些和他同属这个出题小组的人们。他们忽然发现,丰恣不止擅长他们那经典的三道命题中的前两道,对于第三道结合案例草拟文书,他的见解同样犀利。和其他人撰写的公文不同,丰恣对于案例每每有一种能直接看到最关键问题的能力,而他拟定的各种处理方案,简单,明确,富有操作性。叶韬悄悄拿着这些文书去给司徒黄序平看,也得到了绝高评价。而黄序平的意思是,如果这个丰恣不是自己当过地方官,那家里至少有人是。虽然觉得不太礼貌,但叶韬还是请求曾曼去帮他调查丰恣的来历了。

有了丰恣加盟,原先准备正式考试的二十四套随机题目变成了三十六套,而且题目的设计更有技术含量了。在关键的第三道案例题里,甚至设计了不少陷阱,比如在案例里汇报的情况,设定了下属给上司汇报的情境。所谓的请求上风指示,有着比较隐晦地推脱责任的意味。就会这种题目,更需要参考者有对于上下级关系,对于不同职务的权限的明确的理解和界定。更需要强硬和柔软相结合的手段。这种题目,对于出身相对简单,没有环境熏陶的学子来说,也就更有挑战性。

哪怕为正式考试出完题目,填字游戏的出题小组还是继续在运作着,只不过其中的人选换了不少。那些原本就被叶韬内定要进入运河总督府任职的,要开始为自己的新差遣做准备,调入这个小组的。是一些相对比较纯粹的学究类型的人物。虽然不用为考试出题,但现在填字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大概能算是一种独特的王室特供。谈晓培或许不是每天有空去做上一题,但一直清闲的王后卓秀却很是热衷。而随着王室和诸多丹阳的年轻人的带动,填字游戏似乎有着扩散开来的趋势。已经有人开始自己出题在朋友圈子里传播了。和叶韬这种来自现代,充分考虑题目的流行性特点的人定出的方针不同。那些小圈子里流行的填字游戏,有时压根是一种刁难。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知道了全部考题的丰恣,显得有点无聊。叶韬府里那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大家胡聊神侃、脑力激荡下搞出来的层出不穷的新奇点子,还有大家劳逸结合时不时拿出行军棋杀一盘调剂精神的轻松劲,都让丰恣很是享受。他从没想过要成为庞大的东平官僚体系中的一员,即使他从小就是被这样培养的。但大概,真的是压力越大反弹越大吧。被寄予厚望的他带着自己存下的银子几乎算是离家出走,没想到,在丹阳,在这个年轻的运河总督之下,倒是让他找到了点感觉。

虽然不知道自己能够在这样的体制里呆多久,但他终于还是决定,问叶韬讨个差事。

“你终于决定了吗?这可不是我逼你的哦。”这些天叶韬太忙了,忙得没时间去关注丰恣这个很有趣的人的心态变化,但是,当丰恣自己主动提出或许他还是可以找个差事做一阵直到他觉得无聊的时候,叶韬还是很愉快地接受了他的这种说法。他自己是不想当官,还想着什么时候抽身比较好,自然很体谅丰恣这种在这个时代绝对可以称为问题青年的家伙的心态。



第一百二十一章 问题青年

“那么,是不是一定要我重新自我介绍?”丰恣一听叶韬轻易就答应了请求,心情也放松了下来。“还是说,总督大人已经知道我的来历了呢?”

叶韬不置可否地笑笑。他的确已经知道了丰恣这个“疯子”的来历,但无论如何,对一个友好相处的人进行私下的调查总是不太好。叶韬说:“如果你不想说的话,我就当你是丰恣好了。没有什么区别。”

大家心照不宣之下,丰恣就继续用着这个很独特的名字,开始担任河道总督府典书从事。基本上,按照叶韬的理解,这个职位应该是总督府秘书处秘书长类型的职位。如果丰恣才能一般,那这个职位会极为轻松,因为他手下会有好几个得力手下,其中一半的人将在考试中选择。如果丰恣有很强的能力,他会是叶韬最重要的幕僚之一,但一样会很轻松。除了偶尔会有一些极为重要的文书需要他亲自操刀之外,绝大部分的工作还是靠他的手下来做。显然,叶韬和丰恣对于这样的安排都很满意。

叶韬敢于如此大胆地将丰恣提到这样一个重要的、关键的位置上,自然是因为对于丰恣的背景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丰恣实际的名字是曲丰梓,他的爷爷是前任益阳总督曲辛,父亲曲焉现任户部巡察使,这个职位主要的任务就是核查言官和御史们对于官员的检举内容,也顺便监督言官和御史本身,算的上是个极为有趣也极为重要的职位。丰恣的外公丰禾年曾是东平王室的“首席医师”——自然,这个首席医师的说法,也是叶韬方便自己理解杜撰的——或许是因为丰禾年从阎王手里抢下了太多人,丰禾年一生都没能有儿子,独女嫁给了曲焉之后,预定是让曲丰梓随母姓,好传承丰禾年的一身精湛医术。但是,当年谈成此事的时候,曲辛和曲焉都答应得痛快。但现在,曲丰梓仍然是曲焉唯一的儿子,还真的是个疑问。或许是认为随母姓可以不必承受爷爷和父亲对他在仕途发展上的期望,曲丰梓还是倾向于随母姓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喜欢当医生。当父母、爷爷和外公都开始施加压力的时候,他就跑出来了。自称“丰恣”。也的确有一点叛逆的味道。丰恣之所以受到那么大的压力,因为他的确有着卓越的天赋。虽然并不是自小作为一个神童闻名乡里,但他几乎能过目不忘,而对于各种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对于人情世故的了解,对于父亲和爷爷,还有实际上很理解官场的外公有意无意间提到的官场和人际之间的事情,似乎也有着相当的理解力。总的来说,他绝对是个能够被寄托理想的人物。除了,他自己不愿意被寄予那么厚重的希望。

几天之后,丰恣就作为判卷小组成员之一从上千份考卷中挑选他需要的人选了。而随着这次东平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考试,运河总督府的框架也渐渐完整了起来。

鲁丹终于交代了叶府总管的工作,也结束了他一人兼任总管和侍卫队长两职的历史。作为一方总督,叶韬需要有一支不管是军容军貌还是战斗力都要拿得出手的亲兵队,而亲兵队长,则是公主府总督刘勇推荐的。新任的亲兵队长名叫毕小青,是刘勇的弟弟——东平王宫侍卫总管刘猛的徒弟。在内廷侍卫里。也算得上一号人物了。但毕小青还是很愉快地在刘勇、刘猛的指示下,来当了这个目前还不好说是不是重要的亲兵队长。

由于运河总督府在组建完成后就要离开丹阳,总督府总管和叶府总管的位置就不得不分开,倒是让叶韬和鲁丹寻找人选来方便了一些。原来一直协助索庸打理弈战楼的,有一个现在手脚已经不是很灵活,做不了木工活的老技工褚安。由他来管理叶府的一般事务绰绰有余。遇到重要的事情,叶韬的几个师兄中总有人在丹阳呆着的。由他们来处理。至于平时府里的大事,则由叶府还没过门的少奶奶戴秋妍来处理,还没过门就开始执掌府里的权柄,大概也算是先例了吧。

至于总督府,虽然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集中办公地点,但叶韬必然要随着工程进展和其他事务的展开,不断在自己所统辖的范围内东奔西走,总督府总管多数时间会是一个类似于行营总管的角色,于是,在和叶韬商量了之后,鲁丹在池云的协助下,说动了一个行将退役的四十多岁的禁军校尉许汉康来担下总督府总管的职位。许汉康一家老小都靠着他吃饭,而这个职位上的收入显然会让他很满意。

将一些关键的职位落实好之后,在运河总督府内,还是部分实行了在血麒军中检验过、很有效果的弹性职位制度。每个职位对于资格、资历、能力都有一定的考量,规矩说起来很复杂也很简单,反正就是干得不好就滚蛋。

提出修建运河的石秀现在是叶韬的副手,也是叶韬麾下职位最高的文官。但在运河总督府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之前,石秀就已经出发前往关键地区进行更详细的勘探,并且结合现在能够使用的资源,制定工程计划和当的劳役征调方案了。

丁字形的运河完成之后会兴起的那个城市,毫无疑问也是运河河区的关键所在,虽然三个方向的运河以及对于原有清水河,洛河和小凌河的河道的修建都会延伸得很远,但这个现在的溯风镇的关键位置还是能很好地统辖这些地区。于是,虽然觉得将运河总督府迁移到溯风镇这个距离丹阳实在不算很远的地方开始办公有些多余。但这个年头,相差一个普通信使一天的行程就是相当远的距离了,将运河总督府靠前配置还是很有道理的。

虽然总督府迁到了溯风镇,介总督叶韬却没有能立刻开始办公,而是不得不在溯风镇和丹阳两头跑。原因就在于,丹阳钟楼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虽然有大师兄关海山在现场指导,但他仍然不太放心。而且,还有萨米尔家族送来叶氏工坊接受叶韬培训的数十个波斯工匠,他们在最后的钟楼的装饰阶段,出了大力,而现在,叶韬正好要结合现场给他们上基础的结构和工程管理课程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换壳

说起丹阳钟楼的装饰工程,最后妥协下来的方案着实让叶韬有些哭笑不得。由于丹阳钟楼比宜城的七海塔更彻底地使用了铸铁框架结构和简单的预制吊装技术,外部的雕塑装饰到底如何制作,一直在丹阳钟楼内部全部完工之后还没争执出一个结果。反正,等有了方案,按照方案在地面进行雕塑工程,然后再吊装到位就是了。工程方面的最大的承建者戴阁虽然愤怒于这样一来,自己最精锐的施工队就被拖在工地上,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时间,但却也有些无可奈何。就在争执之中,丹阳钟楼披着简陋的砖面抹着粗灰的丑陋外形,在丹阳矗立了那么许久,由于丹阳钟楼的投资结构远比宜城的七海塔来的复杂,这种争执也就更难以平息。据说,最后还是国主谈晓培实在觉得把那个丑陋的半成品放在眼前晃悠有些难受,才召集了争执的几方,让他们尽快拿出一个统一的方案出来。

在争执的几方中,叶氏工坊和戴越阁是最无所谓的一方,他们只是从施工的难度和操作经验的角度,觉得和七海塔差不多的方案就可以了。丹阳和宜城两地遥遥呼应,也算是一件美事。但是,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没有被大家重视过。要是启用这个方案,无形中对宜城的政治地位就有极大的抬升,而七海塔的重要性,连带着七海商社的重要性,都会在其他人的眼里被抬升得更多。这样的结果,不管是心高气傲的丹阳官员还是在丹阳钟楼的建设中出钱出力的九州商社,都不愿意接受。

而由于丹阳钟楼是如此引人注目,以丹阳的名士、学子、退休的官员、各个氏族的代表形成的民间力量也在不断出谋划策。

工部拿出的装饰方案强调了丹阳钟楼的庄严肃穆的一面。这个方案有大量礼部官员的参与,大有将这样一个钟楼美化成东平王权象征的意思。但这个方案。虽然从大道理上来说没什么错。各方都不会激烈地反对,但有了宜城的七海塔那样的先例在先,谁都觉得这个方案实在是很不怎么样。

在丹阳的名士和学子中间,有绘画等方面长才的着实不少。他们拿出的方案美仑美奂,但由于雕塑中间使用太大量的透雕、圆雕等手法,从操作上来说,这些雕刻件的制作或许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安装时候的损耗会很大,会需要大量修复和制作备件。而已经有了七海塔的管理经验的叶氏工坊更是提出了这样的装饰方案,藏污纳垢的特性太明显,将来要清理外墙的时候,会相当麻烦。

总的来说。九州商社提出的装饰方案是将美观和操作性结合得最好的。但商人们的天马行空让他们弄出了一个极为多彩的方案来。他们居然提出要用大量的矿石颜料,甚至是金箔银箔,配合雕塑等手法,来进行这样的装饰。从制作的模拟图上来看,这个方案的确是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