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材料帝国 >

第227部分

材料帝国-第227部分

小说: 材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十几天时间里,秦海开始忙忙碌碌地跑各个部门,安排前往苏联的事情。在这个时候,虽然民间机构没有感觉,但国家的一些要害部门其实已经关注到了苏联发生的变局,也正在着手考虑从苏联挖掘技术与人才的事情。无处不在的“有关部门”并不像外界传说的那样迟钝与迂腐,面对着一个即将崩溃的庞大帝国,有关部门是绝对不会无动于衷的。
  “我叫肖伟浩,是国家机电进出口总公司的;这位是我的同事,刘航,你可以叫他刘处。”
  在北三环路边一幢不起眼的小楼里,秦海见到了两位中年男子。他被告知,这两个人将与他一同前往苏联,他们会给他提供一定的帮助,当然,他也得在必要的时候为这二人提供一定的帮助。
  向秦海做自我介绍的那名男子胖乎乎的,穿着臃肿的羽绒衫,一副采购员大叔的样子。不过,在他那慵懒的神情后面,秦海还是能够感觉到一股隐隐的杀气,让人知道此人并非寻常之辈。
  那位名叫刘航的男子则恰恰相反,他身材匀称,颇有些运动员气质,脸上的神情煞是严肃。可惜恰恰是这种严肃的表情,透露出了他情商上的不足,这分明是一位不懂得玩心机的技术宅人。
  “那我称呼您,应当是叫肖处,还是肖局?”秦海对肖伟浩问道。既然肖伟浩说刘舵是他的同事,而非他的领导,就说明肖伟浩自己的级别不会比刘航低,大家未来要一起出差,秦海觉得还是先把身份问清楚为好。
  “如果愿意,你就叫我肖处吧。其实不用那么客气,你叫我老肖就行了。”肖伟浩笑呵呵地答道。
  “嗯,那我还是先叫您肖处吧。”秦海道,“肖处,不知道你们二位去苏联,有什么具体任务?我们是不是先沟通一下,以便到苏联之后安排我们的行程。”
  肖伟浩用手指了指刘航,说道:“我没什么任务,是刘处有几个朋友在苏联,需要去拜访一下,我是闲着没事,陪刘处走一趟,去开开眼界的。”
  “既然上级安排我们跟秦总一起去苏联,我想有些事情还是先向秦总说清楚为好。”刘航沉着声音说道,“我听说秦总打算前往赤塔一带,我要拜访的一些人,就在赤塔航空工业联合体,具体如何与他们联系,还得等到了那边再说。这些人的身份比较敏感,我们不宜大张旗鼓地与他们接触,最好能够先私下了解到他们的住处,然后再以私人身份前去和他们联系。”
  “你说的身份敏感,是什么意思?”秦海追问道。
  刘航看了看肖伟浩,肖伟浩笑了笑,说道:“这还不简单吗,这几个人都是苏联知名的军工专家,军工方面的事情嘛,你懂的……”
  “我明白了。”秦海点了点头,不再问下去了。其实他从听说肖伟浩、刘航要跟他一起去苏联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猜出这二位的身份了。如果他们的确是什么机电进出口公司的官员,怎么可能选择在这样一幢门口没有任何标识的小楼里来与他见面。
  很显然,对方是看中了他的民间身份,所以打算隐姓埋名混入他的代表团,到苏联去办一些涉及到国防安全方面的业务。从这二人的反应来看,刘航应当是科工委系统的技术干部,而这位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肖伟浩,应当会是安全部门的人员吧。
  “你放心吧,我们不会给你添什么麻烦的。”肖伟浩拍了拍秦海的肩膀,宽慰道,“到苏联之后,我们会有自己的渠道去办事情,只是需要借用一下你们的旗号而已。话又说回来,我们借你的旗号也不会白借,如果你在苏联那边遇到什么麻烦,我们还是有办法帮你解决的。”
  “那我就提前谢过肖处和刘处了。”秦海不卑不亢地答道,大家相互之间并不熟悉,有些话也不必说得太多了。
  与肖、刘二人接触过之后,秦海再去办其他的手续,突然变得快捷了起来。他知道这其中肯定是有人打过招呼,所以各个部门才会对他大开绿灯。想到这一点,他对于接受肖、刘二人便感到念头通达了,此去苏联,他所图甚大,除了挖人才,还想弄到一批设备和资料。有了肖、刘作为后盾,要把这些东西弄回国,就方便多了。
  秦海这趟前往苏联,团队的主体都是华清大学和化工设计院的专家,其中有好几位是有过留苏经历的,还有50年代与苏联专家一起工作过的。这些人的俄语水平都很高,完全可以替代翻译。秦海自己带的人,只有刚刚从金塘赶过来的黑子,其次就是打着机电进出口总公司旗号的肖伟浩和刘航二人了。关于这俩人的身份,秦海只告诉了黑子,而没有告诉那些专家,他真有些怕老先生们嘴不严实,把一些不该说的话说出去了。
  一切收拾停当,一行人坐上火车离开京城,开始了苏联之旅。(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三章 抢救财富

  从京城到俄罗斯赤塔,火车要走两天两夜的时间。华清大学和化工设计院的一干学者们平常就很少有出国的机会,到苏联去更是稀罕,坐在火车上一个个又是兴奋、又是紧张。几位曾经留苏的老先生在卧铺车厢里讲起了他们当年去苏联学习的种种经历,又说起这些年来中苏之间的恩恩怨怨,所有经历过或者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听了都不由得唏嘘不已。
  刘航一开始还端着点架子,不苟言笑,据肖伟浩解释,说这是刘航长期从事军工研究所养成的习惯,轻易不愿意与陌生人说话。不过,随着大家谈论的话题越来越贴近技术,刘航终于也加入了谈话的圈子,因为他发现即使从这些国内学者那里,他也能够得到不少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是很有价值的。
  一行人中,能够保持心情淡定的,只有秦海和肖伟浩二人了,或者还可以包括黑子在内。黑子并不在意自己是去执行什么任务,他只知道自己要保护好和照顾好秦海,其他的事情都与他无关。在火车上,秦海也不需要谁照顾,所以这两天时间里,黑子算是睡得最踏实的一个。
  “小秦,你过去到过苏联吗?”
  在那些学者们关在包厢里谈论技术问题的时候,肖伟浩便与秦海坐在走廊的凳子上,一边看着窗外白茫茫的原野,一边聊着闲天。经过几天的接触,肖伟浩发现自己与秦海颇有一些共同语言,加上旅途无事,于是便经常凑在一起漫无边际地瞎聊。
  “从来没有到过。”秦海道,他前一世是曾经去俄罗斯访问过的,不过这一世是第一次去。他反问道:“你呢。老肖?”
  “到过几回。”肖伟浩毫不隐瞒地说道,“不过到远东地区还是第一次,以往都是到莫斯科、基辅之类的大城市去。”
  “干你们这行的,是不是成天都要天南地北地跑?”秦海好奇地问道,肖伟浩是他在这一世遇上的第一个安全部门官员,安全部门一直都是给人以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的。
  肖伟浩笑道:“什么叫干我们这行的?我们这行也有不同的分工。有些人是需要到处跑的,有些人则可能一辈子都呆在一个地方,一切都取决于工作需要吧。”
  秦海问道:“那你是属于那种到处跑的人罗?”
  肖伟浩道:“没错,我一年时间里,起码有半年是在国外吧。这不,我刚从中东回来,又接到任务要跟你们去苏联了,本来我还答应带我女儿去滑雪的呢。”
  秦海笑着说道:“如果我们的事情办得快,你回来之后还有机会带你女儿去滑雪的。实在不行。我来安排一下,明年请你全家一起到阿尔卑斯山去滑雪。”
  “呵呵,好啊,我可记住了。”肖伟浩一点也不矫情,乐呵呵地接受了秦海的邀请。在他看来,秦海这话也许只是一句客套话,并没有当真。再说,就算秦海是当真的。他也完全敢于接受,他这个职业本来就是不拘这种小节的。
  “对了。小秦,我听说,这一次去苏联招募人才,是你提出来的,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肖伟浩像是无意地另开了一个话题。
  秦海却知道,肖伟浩这个问题绝对不会是随便问的。苏联当前的国内形势十分错综复杂,而中苏关系也非常敏感,对于秦海去苏联挖人的动机,安全部门是不可能不关注的。肖伟浩这样对他旁敲侧击,显然是想探探他的根底。
  “苏联维持不了多久了。”秦海一张嘴。就直接给肖伟浩来了一记天雷。在秦海想来,既然对方想问,那他就给对方来个干脆的,反正安全部门也无法查到他真正的底细,就让肖伟浩觉得他是一个天才的预言家或者伟大的国际政治专家好了。据他的经验,当别人感觉到他的水平深不可测的时候,也就会放弃继续探究的兴趣了,因为有些东西已经不是常人能够理解得了的了。
  “你是什么意思?”肖伟浩问道。
  秦海道:“事情是很明显的。美苏争霸,拖垮了苏联的经济。戈氏上台之后,推行了一系列错误的政策。在经济上,各种盲目的改革使原本就陷入萧条的苏联经济雪上加霜;在政治上,戈氏的新思维起到了削弱国家凝聚力,加速社会瓦解的作用。
  据我了解到的情况,苏联百姓的生活十分困窘,人们怨声载道。包括军队在内,可谓是人心思变。在这个时候,只要有谁提出一些激进的口号,苏联的政局肯定会发生严重的变化,最终的结果就是苏联解体,各个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而独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觉得这个过程可能只需要一年时间。”
  “你这个观点,是听谁说的?”肖伟浩吃惊地问道,他实在没想到秦海居然会说出如此惊世骇俗的观点。
  对于苏联国内可能出现的变局,安全部门并非没有进行过研判,其中也的确有人如秦海一样,预言苏联可能会出现解体。不过,比较占主流的观点,还是相信苏联能够继续存在下去,毕竟这也是一个有着70年历史的联盟,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分崩离析了呢?
  肖伟浩作为一位常年从事国际斗争的安全官员,倒是有些倾向于苏联终将解体的观点,不过,他也没有悲观到认为苏联会在一年之内就面临解体。秦海能够作出这样的判断,而且把时间说得如此匪夷所思,这让肖伟浩完全无法理解。
  秦海微微一笑,他才不会告诉肖伟浩说自己是如何作出这个判断来的。在事情发生之前,的确很少有人能够预测出苏联会这样快解体,大家认为最不济这个庞然大物也能再支撑上十几年,谁知道从现在算起,它连一年的时间都支持不了了。可是,来自于后世的秦海是知道这一点的,实践表明,现实中的事情,有时候比任何最大胆的预言都更为离奇。
  “我也只是一家之言,对与不对,还请肖处指教。”秦海说道。
  肖伟浩沉默了一会,说道:“如果……我是说,如果,一切真的像你预言的这样,你觉得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
  “最大限度地获得我们的好处。”秦海直言不讳地说道。
  “具体说呢?”肖伟浩追问道。
  “挖人才,挖技术,挖设备,挖资源,一切有用的东西,我们都要拿到手上。”秦海说道。
  “这就是你急于带队来苏联的原因?”肖伟浩问道。
  秦海点点头:“没错。现在看到苏联陷入混乱的,并不只有我们,西方列强也都在虎视眈眈。如果我们不先下手,这些东西恐怕就落入他人之手了。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先到赤塔,以赤塔作为切入点,然后继续向其他州和共和国渗透。苏联这70年时间里,积累下了大量的财富,我们要尽可能地把这些财富拿到我们自己手上来。”
  肖伟浩道:“咱们这样做,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这不成了抢劫了吗?”
  秦海笑道:“你说错了一个字,我们不是抢劫,我们只是抢救而已。我敢断言,一旦苏联解体,这些财富都会蒸发掉。要么被白白抛弃,要么落入官僚财团或者外国势力之手。这些财富才是人民创造的,与其让这些王八蛋把它们拿走,何不让我们去抢救它们呢?”
  “抢救?有意思。”肖伟浩琢磨着秦海的用词,然后微笑着问道:“小秦,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欣赏你吗?”
  “肖处,你什么时候说过欣赏我了?”秦海也笑着反问道。
  “嗯,过去没说过,现在不是说了吗?”肖伟浩道。
  “嗯,让我想想……”秦海假意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你欣赏我的原因,是不是因为我这副无耻的嘴脸,颇有你年轻时候的神韵?”
  “哈哈哈哈!”肖伟浩大笑起来,笑得正在包厢里热烈讨论的学者们也都纷纷探头出来,想知道外面这俩人见到什么有趣的事情了。肖伟浩一边向众人打手势,表示没什么异常,一边带着笑对秦海说道:“你总结得太准确了。小秦啊小秦,你不到我们系统来工作,真是国家的一大损失啊。”
  “这么说,肖处是赞同我的做法罗?”秦海问道。
  肖伟浩重重地点了点头:“赞同,苏联人民创造的财富,不能落入资产阶级的手里,我们有义务帮他们抢救下来。”
  这样的谈话,注定是只能在秦海与肖伟浩之间进行的,团队里的其他人都没有他们俩这样的厚黑。事实上,秦海也不需要这些人有多黑的心肠,他只需要他们去鉴定人才和技术的价值,至于如何把这些人才与技术弄回中国,就是他要做的事情了。现在有了肖伟浩帮忙,他的胜算就更多了。
  从京城出发之后的第三天上午,火车缓缓驶入了赤塔车站。透过车窗,秦海能够看到外面各种高大、厚实的建筑物,似乎是在显示着一个老大帝国昔日的雄风。(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到赤塔

  火车停下,秦海招呼着众人鱼贯下车,来到了月台上。这是一趟发往莫斯科的火车,赤塔只是一个中途的小站,所以下车的人不多,只有秦海这一队人显得比较醒目。
  带队前来的樊志渊像幼儿园老师一样把人头数了好几遍,然后向秦海报告道:“秦总,人都到齐了,咱们怎么走?”
  秦海抬起手看看腕子上的表,又向月台上扫视了几眼,说道:“先等几分钟吧,我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