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香艳激情电子书 > 材料帝国 >

第727部分

材料帝国-第727部分

小说: 材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记得。”陈宗则说道,“小秦你不提,我还打算找时间问你一下呢。咱们研究中心的花费可了不得,那些稀土元素比金子还贵,我们每天做实验简直都是在烧钱,你不心疼,我们都觉得心疼呢。我一直想问一问,你说的以研促产,到底打算怎么做,咱们这个研究中心,怎么才能变成一只能下蛋的母鸡。”
  秦海笑道:“我接下来想谈的就是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一方面,新型超导材料的研究不能中止,咱们必须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另一方面,像钇钡铜氧这种已经成熟的材料,我们要尽快地完成工艺开发,使其变成最终的产品。”
  “工艺开发……”陈宗则挠了挠脑袋,郁闷地说道,“这个问题我们其实一直都在考虑,可是我们缺乏人手啊。研究中心现在有20多个研究员,还有5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人数说起来也不算少了。可是一个人一个坑,谁都腾不出手来搞工艺,我也急得不行啊。”
  “说到底,还是咱们对工艺开发的重视不够吧?”秦海呵呵笑着说道,“说白了,搞工艺出不了高水平的论文,所以大家都不乐意干,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吧?”
  “这……”陈宗则的脸有些红了,他不得不承认,秦海这话的确是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了。
  与所有的材料科学研究一样,新材料的发现以及理论研究,都是能够产生高水平论文的工作,而材料工艺的研究,虽然也有学术价值,却往往难以登上大雅之堂。对于陈宗则和他的助手、学生们来说,高水平论文是他们评职称、找工作的敲门砖,这是绝对不能松懈的事情。尤其是在超导理论研究正处于井喷状态的时候,谁乐意放弃在学术界扬名立万的机会,转而去搞什么工艺研究?
  秦海前世就是一名科学家,对于学术圈子里这种“重科研、轻应用”的现象十分清楚。他也知道,中国的材料工业所以会落后于西方国家,并不是科研人员的能力不足,而是大量的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在前一世,面对这样的现象,他只能是望洋兴叹,无能为力。而到了这一世,他手里攥着研究中心的钱袋子,可不能容忍这种现象继续存在了。
  “陈老师,您刚才也说过,超导实验就是在烧钱。我秦海就算是个土豪,也支撑不起这样的消耗。如果研究中心不能提供出实用技术,那么前期投入的经费用完之后,恐怕就没有后续经费了。”秦海用威胁的口吻向陈宗则说道。
  “是的是的,小秦你说得对。”陈宗则没有了先前那种指点江山的豪迈,讷讷地回答道。没办法,秦海是研究中心的金主,陈宗则可不敢随便地得罪他。再说,人家前期已经投入了那么多钱,说好要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的,自己没能做到,也就怪不了对方咄咄逼人了。
  “那么,小秦,你希望我们怎么做,能明确地指示一下吗?”陈宗则对秦海问道。(未完待续。。)
  ps:  查资料快要查疯了,没准还有写得不对的地方,大家见谅吧。超导这玩艺,太复杂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愿干就滚蛋

  资助京城大学成立超导材料研究中心,使中国的超导研究始终走在世界前列,这是秦海的一个夙愿。但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意味着秦海就会放任研究中心的工作,不考虑经济效益问题。他明白,要搞好超导研究,需要的投入是以亿元计算的,慢说他不可能持续地拿出这么多钱来支持,就算钱不是问题,他也不能容忍中国人苦心研究出来的前沿技术,最终却被外国人抢先转化成了实际产品。
  产学研一条龙,这是秦海的一贯思路。科研先行,带动人才培养,同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高技术产品的收益用以反哺科研,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科研循环。如果一干研究人员只顾着自己发文章,不在乎挣钱的问题,那么秦海不介意换一批人来做这件事情。你们要玩清高,就自己苦哈哈地申请国家经费去吧。
  在研究中心成立之初,秦海只是把这个想法向陈宗则以及其他研究人员做了一个阐述,并没有提出硬性的要求。他的想法,是让大家先进入研究中心工作,对这里的研究环境产生依赖感,然后再露出自己的獠牙,逼迫科研人员分出精力去搞成果转化。这个策略有点钓鱼的意思,但最终鱼儿会不会上钩,就取决于他们自己了。
  这一次,秦海到研究中心来,就是来收鱼线的,这也算是图穷匕见的时候了吧。
  “陈老师,您应当知道,自从钇钡铜氧问世以来,日本、美国、德国的研究所都在积极开展材料工业化制备方面的研究。
  我看到一则资料,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小组,在韧性镍合金带上进行了钇钡铜氧超导体涂层的沉积实验。并取得了成功。他们制备的2毫米厚、1厘米宽的钇钡铜氧超导体带材,在液氮温度下能够通过200安的电流,已经能够满足制造超导电机的需要。
  钇钡铜氧材料的理论研究,咱们中国学者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但在工业化应用方面,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如果最终这些应用领域都被国外占有,咱们的理论研究做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秦海毫不客气地对陈宗则说道。
  秦海说的情况,陈宗则当然也是知道的。毕竟超导这个圈子也没多大,连秦海都能掌握的科研动态,陈宗则如果不知道,就说不过去了。听到秦海的责备,陈宗则低下了头,说道:“秦总,这件事是我忽略了。其实我安排了两个硕士生在做这项研究,现在看起来。力量是有些薄弱。”
  两个硕士生……秦海连骂街的冲动都有了,人家国外是堆积了多少个教授、多少个博士后来搞应用研究,我们就让两个硕士生去做,这是打算糊弄谁呢?心里这样想着,秦海倒也不便冲陈宗则发火,他只是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陈老师,咱们都是熟人了。也不用绕什么弯子。有关轻稀土系铜基超导材料的研究,您还是继续组织人手进行攻关。争取尽快能够突破。钇钡铜氧材料的制备工艺,现在就必须纳入研究中心的工作日程,我需要的材料包括粉体、块材、薄膜、厚膜、线材和带材。如果人手不足,可以先解决块材、带材和薄膜材料这三项,最迟不晚于明年3月之前,我希望能够拿到成熟的生产工艺。”
  “这么着急?”陈宗则吃惊道。钇钡铜氧材料的理论研究是相对比较成熟的。材料的制备倒也是有章可循,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和资金投入,秦海提出的要求并不难实现。但是,问题就在于他难以调配出足够多的人手,除非能够把研究中心的几位教授抽过来做这件事情。可这几位教授现在已经一头扎到轻稀土系材料里去了。想把他们拉出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秦海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研究中心的管理工作,但对于其中一些主要的研究人员并不陌生,也知道他们现在正在做的研究。他的考虑与陈宗则一样,那就是必须让那几位教授抽出时间来搞材料制备工艺,他给陈宗则提出的任务单和时限,正是按照这样的安排设计的。
  “陈老师,咱们不着急不行啊。超导材料的市场价值您不是不知道,美国人、日本人,还有丹麦这些小国家的研究人员都在搞应用,搞出一项技术,就申请一个专利,咱们如果不抓紧时间,等到别人把专利都申请完,咱们就无路可走了。我说明年3月,已经是考虑到咱们的难处,尽量放宽期限了。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明天就想要这些技术,可是您能拿得出来吗?”秦海说道。
  陈宗则皱着眉头说道:“这件事……我得跟大家讨论一下,尤其是张胜颖、杜翔望、曹国林他们三位,他们的想法非常重要。如果他们没有时间参与,恐怕很难在你定下的期限前完成这些研究。”
  “既然如此,那不如咱们现在就找大家开个会吧。”秦海说道。他可不信陈宗则有能耐做通这些人的工作,还不如趁着他自己在场的机会,直接让众人表态。至于这几位老先生、老太太会如何反应,他也懒得去猜测了,研究中心的钱是他掏的,他的原则很简单:愿干就干,不愿干就滚蛋。
  “好吧,小宁,你去通知一下大家,半小时后,到中心会议室开会。”陈宗则向宁静吩咐道。
  宁静站起身,准备向外走,秦海喊住她,补充了一句:“告诉所有的老师和学生,这个会非常重要。除了必须守着实验设备的同学,其他人都必须参加。”
  “知道了!”宁静大声地答应道,随后便趁着陈宗则没注意,恶狠狠地瞪了秦海一眼。以她对秦海的了解,知道秦海是想得罪人了,这可不是宁静愿意看到的场面。
  陈宗则给大家留出半小时的时间,是因为知道有些人可能正在做实验,也可能正在写文章,要半途中断,总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借着会前的这点工夫,秦海与陈宗则简单地讨论了一下有关材料制备研究的技术路线,确定下哪项工作需要有多少人手、多少时间等等。然后,看看时间差不多,二人便起身出门,来到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三四十人,其中大多数是年轻面孔的学生,只有少数几个是老师模样。陈宗则与秦海在会议桌前坐下,陈宗则抬眼扫视了一下全场,脸色有些发黑。时间已经快到了,而几个重量级的教授都没有到场。研究中心也就是这么一幢小楼,几步路的事情,这几位大牛居然还会迟到。
  “严家敏,你们张老师呢?”陈宗则对着一个女生问道。
  “她……她刚才在看一篇文献,说马上就来……,要不,我去喊她一声。”那女生看着陈宗则脸色不预,赶紧就起身跑出去了。
  陈宗则接着又点了几个学生的名,吩咐他们马上去把各自的导师找来,几个学生不敢造次,都乖乖地去了。
  派专人去传话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过了几分钟,几个大牛都端着水杯,晃晃悠悠地来了。一位40来岁、戴着眼镜的中年女教师一进门,就冲着陈宗则抱怨道:“陈老师,又开什么会啊,有什么事情,让严家敏一会转告我不就行了?我刚才正在看bednorz和mueller的一篇新论文,他们提出的含局域化磁矩的超导特征对咱们的研究很有启发……”
  “张老师,学术上的问题,咱们会后再谈,你先坐下吧。”陈宗则打断了这位名叫张胜颖的女教师的话,用手指了指前排的空座位,示意她坐下。
  张胜颖倒也没察觉到陈宗则的态度有什么异样,她找到座位坐下来,随即就在桌上摊开了一份文献,旁若无人地阅读起来。在学校里,像张胜颖这样无拘无束的教师并不罕见,在他们看来,开会这样的事情与他们是毫无关系的,他们或者是借故不参加会议,即使来了,也会堂而皇之地坐在下面看资料,领导一般都拿他们没辙。
  秦海前一世也是在学术圈子里混过的,有些时候,他自己的表现也与张胜颖他们相似,这就是学者的清高与傲气了。不过,时过境迁,他现在是以投资商的身份坐在会议室里,看着对方的表现,心里就颇为不悦了。
  “好了,大家都到齐了,咱们就开会吧。”陈宗则让坐在门口的学生关上大门,然后站起身来宣布开会。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来参加咱们会议的一位特殊嘉宾,有些同志是见过他的,有些同志,尤其是大多数的学生们,应当还不认识。他就是大秦工业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秦海同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秦总的光临。”陈宗则说道。
  他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掌声。与会议室里的人数相比,这掌声显得有些稀落,大多数的人轻轻拍了几下巴掌,就把手放下了,在他们看来,一个企业的官员,实在不值得大家如此奉承。(未完待续。。)
  ps:  那啥,周末了,大家有什么票都投几张吧,月票最好,推荐票也要,还有……想不起来了,随便投吧,多多益善。这几章很难写,橙子现在已经被憋成一个超导专家了,你们信不信?


第四百三十五章 有几个钱就很了不起吗

  陈宗则能够理解众人的想法,事实上,如果他不是这个超导材料研究中心的主任,他也不会在意秦海这样的商人的。可是,他明白,秦海的喜怒将直接影响到大秦集团对研究中心的拨款,而这些拨款则是他们这七八十人能否继续搞科研、出成果的关键。别说秦海平时一直都非常尊重他,并没有摆过什么大老板的架子,就算是秦海要耍耍大牌,他也只能客客气气地接受,谁让人家真有摆谱的资格呢?
  “各位,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会议,是要讨论一件与咱们研究中心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大事,希望大家认真对待。”陈宗则说道。
  听到这话,许多人的神色都变得严肃起来,连正在看资料的张胜颖也抬头看了一眼,不过,她马上又把头低了下去,继续读她手里的那篇文献。在她心目中,什么息息相关的大事,都与她没什么关系,她已经有两篇论文被国外顶尖刊物接收了,这意味着她在京城大学的学术地位将得到大幅的提高,还有什么事情会影响到她身上呢?
  “大家知道,过去大半年时间里,咱们研究中心对钇钡铜氧超导体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掌握了好几种材料的实验室制备技术。刚才,秦总和我探讨了一下,决定要尽快完成这些材料的工业制备工艺研究,使之能够满足商业化应用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钇钡铜氧粉体、块材、薄膜、厚膜、线材和带材的工业化制备,大家对此有什么考虑?”陈宗则继续说道。
  “工业化制备?”教授杜翔望皱着眉头说道,“老陈,这个没什么难度吧?你说的这些材料,国外都已经有了工业化制备的报道。咱们只需要照着人家的思路去试一试就行了。”
  另一位教授曹国林也说道:“老杜说得对,像钇钡铜氧粉体的制备,我看过的介绍就有什么溶液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离子喷涂法、冷冻干燥法、喷射干燥法,制备形状包括等轴体和球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