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仙门 >

第67部分

仙门-第67部分

小说: 仙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儿肯定有特殊的泉水,可以用来淬剑、炼器之类。”周全说着向前走去,走出不远,那种气息更浓郁了。

前面不远大裂缝已经收缩,不能再前进了,便在这处的石壁下有一洼泉水,带着微微蓝光,平静得象一块凝结的冰。泉眼周围的石壁上都凝结着细小的淡蓝结晶,在夜明珠的照耀下折射出无数细碎蓝光,周边五六米内如同梦幻般的世界。

第二十四章 禹皇秘府

石壁下一洼蓝泉平静得象宝石,周边尽是淡蓝色的结晶体,发出无限清冷气息,在夜明珠的光照下美得令人目眩。

文风道:“好美的泉水!”

周全大喜,“这是‘天晶泉’,用来淬火可以使武器特别锐利,也是炼器之中退除火性常用的灵泉,书上记截只在昆仑山深处才有,想不到在这儿遇到了!”

“这么说石门上的文字是真的了?”

周全显得有些兴奋,“是真的,会稽山灵气充沛,底下有灵泉并不奇怪。据说大禹治水之后在这里大会诸候庆功,所以叫作会稽山。后来他死了也埋在这儿,会不是那石门内是他的洞府?”

文风对这个并不是太感兴趣,淡淡说道:“可是进不去也是徒劳,还是先找出路要紧。”

“这大裂谷内并没有出路,这绝壁你能飞上去吗?”

“若是我的白绫在还可以试试,现在只怕不行了。”

“那么我们还是去石门那儿试试,既然有灵泉,就说明那些字是真的,也一定是古人留下的,那是我们唯一能离开的路了。”

文风也没好主意,微微点头,便又跟着周全来的石门前。这次两人一起堪查,包括周边或凹或凸的石头,门上的花纹图案都按遍了,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怎么看都是与石壁天然一体的石门轮廓。

周全就是不信这个邪,对着石门继续念他的咒语,正着念,倒着念,打乱了念,试了几十遍都没效果。文风找了处干净地方坐下,看着他不停地试,心里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坚韧,甚至是顽固。

周全坚信这九个发音就是开门的咒语,只是不知哪儿不对,最有可能的是年代久远,何简教给文风的上古文字发音已经不标准了。而咒语的使用,语气、音调、速度都有严格要求,只允许有极小的误差,若是超过误差范围就没效果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到了后代,具有神力的咒语和符法完全失传了。

他把文风教给他的九个发音,按照宫、商、角、徵、羽的声调进行组合,每个字五种声音,分别与另八个音搭配,组合起来就是四百零五种变化,再加上音速不同,就有无穷多变化。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头绪,这就象猜秘码一样,一般人只能用死办法去每一个组合,而经验丰富的神偷出手,只要一会儿夫就猜出来了。这不仅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更是天赋以及特有的敏锐感觉才能做到。

周全对上古文字的发音虽然没有经验,但对符法和咒语的熟悉就相当于神偷对于秘码锁,就有那种直觉与敏锐,所以他还有信心往下试,摸索着自己认为最为合理的组合。

半个小时之后,随着周全严肃而抑扬顿挫的、带着神秘魔力的九个音节念出,石门处轰隆作响,尘土与苔痕震落,石门与石壁分离开来,向着一侧缩了进去。

两人大吃一惊,接着大喜过望,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几千年前的古洞咒语,居然真的被周全给破解了。

这个石门足有一米以上的厚度,但很快速就缩了进去,尘土散去后,露出一个拱型山洞来,里面干净清爽,并且洞内还有微微光芒发出。

两人相视一笑,向着洞内走去,里面是光滑整齐的洞壁,洁白如玉的地面,也不知是如何造出来的。更奇怪的是里面居然有光线照出,看起来还象是日光。

虽然知道里面已经不可能有人,两人还是放轻了脚步,象是怕惊醒了什么。走过七八米长的通道,前面出现了一个非常宽广并且明亮的空间,至少在这暗无天日的山腹底下,已经算是非常宽广和明亮。

这是一个接近圆形的巨大石室,直径大约有三十米,顶部最高的地方约有十米,如苍穹拱起,正中央处有一道细细光线从上照射下来,照在一块多棱的光滑白石上,光线散射,令整个石室都亮得须眉可数。

光线照下之处是一个巨大石台,四角雕琢如龙首状,石上用红、黄、褚色涂了许多古怪花纹和奇兽,象是某种祭坛;石台上有一个古朴的三足有盖大鼎,似乎散发出某种灵力。大厅的周边还分布着不少石门,门上都有花纹和上古文字;另外石壁上,地面上长着不少灵芝、兰草、朱草之类奇花异果,有的绿如碧玉,有的赤红如火,异香流动,恍如仙境。

周全对这儿有光线最为好奇,这儿应该是在地底下几百米的地方了啊!他抬头看去,这道光柱下粗上细,高得离了谱,至有几百米高。最下面的地方有两三米粗,最高的地方可能只是碗口大小,从下面看上去已经小得只剩下一个小点,就象有人用一根四五百米长的尖锥从地底下刺上去,刺出这么一个洞来采光一样。向上看不到天空,所以也不是直通到山顶上,而是某处的光线经过折射再照下来。

按正常现象,除非是正对着太阳,要不然光线是不可能在小孔照这么远的,也不知这是天然形成的,还是有人以神力造出来的,实在太令人震憾了。

大厅内一尘不染,就象刚用吸尘器澈底吸过一样,不,应该是这儿有一种特别的力场,灰尘不会进来,包括刚走过的通道都没有半点灰尘。

周全喃喃道:“太神奇了,果真是洞天福地,神仙的洞府,不知是不是大禹的遗迹?”

两人眼光都落到鼎上,这鼎是用一种暗红色的材质制成,似铜非铜,似石非石;鼎身上有许多符文和几组图案,一位皇者领了臣民在与水妖搏斗,有的则在开山挖土、引渠放水。

古代的鼎,一般是用来记截某件历史性的大事,或是某人的丰功伟绩,这个鼎不用说就是为了铭记大禹治水而铸的了。

但是在古老的巫族或是后来的道门中,鼎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变成一种炉具,用来炼丹或是炼法宝、法器。《上清精微造化纲要》中便有关于鼎炉的使用和介绍,作为炼丹或炼法宝的器具,需要超极耐高温,否则法宝没炼成,鼎就先融化了;另外鼎炉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灵力和特殊构造,起到集中火力、汇聚灵力的效果。所以炼制一个鼎炉,比炼制一件灵宝还要困难得多,一个好的鼎炉,比一件灵宝还珍贵。

上古之人为了制造鼎炉,一般是以特殊的材料制成,同时加入一些符文咒语和神力,使得鼎炉具达到耐高温、聚火力、集灵力的要求,后代已经没有人会制造了。

周全觉得这个鼎并不是普通的铭文青铜鼎,而是一个鼎炉,他跳上石台细看,鼎身上的符文古拙难解,互相错杂,看在一般人眼中只是花纹,但看在他眼中都是符文;鼎盖上同样遍布奇纹,另有七个孔,与北斗七星排列相同;鼎的底部有八个镂空图案,正是先天八卦图,但从里面往外看却不会透光,也不知是什么原理。

“果然是一个鼎炉,这八卦孔是用来进火的,每个孔属性不一样,控制不同的孔从而控制火力变化,里面温度应该可以达到外面数十倍以上;七星孔则是用来通气和吸纳灵力用的,就象踏罡布斗的原理一样。。。。。。”

文风听他说了半天不明所以,“你要拿这鼎做什么用?”

周全有些兴奋,“炼法宝啊,比如炼一把宝剑。”

“呵呵,你身上已经有三柄宝剑了,再炼剑做什么?”

“这三把对凡人来说已经是无上利器,但对修道的人来说,只是品质最差的法器,所以我要找到奇火、灵泉、鼎炉,进行重炼。现在灵泉已经有了,鼎炉也已经有了,只要再找到奇火,这把精金破甲剑就可以重炼。另外这两把,这两把。。。。。。”

周全有些为难地看着文风,文风笑了起来:“我师父叫我去护剑,后来都被抢了,太后也没声张,所以他也没怎么骂我,只是要我找回来,算是对我的考核。现在落在你手中当然算你的了,我不会跟你抢。”

“那是什么考核?”

“就是顾影斋的斋主,通过了考核才能成为继承者。其实师父很疼我,又只有我一个徒儿,就算没通过也只能传给我。剑你要是有用就留着吧。”

“这样啊。。。。。。其实我要五把找齐才有用,不如我们合力一起找,找齐了先给你回复任务,再给我炼成一把剑,这样两不相误。”

文风想了想:“可以啊,只是鲁狂生手中还有一把,我追了他很久,一直不知道他藏在哪儿,也没办逼他交出来。”

“以后再看机会吧,反正我现在的炼器水平也不够。你来帮我看看这石壁上写的是什么?”两人往周边的石壁去看,除了进来的那个通道外,还有七个门,每个门上都有古字和图案,而这些字虽然就是开门的咒语。

看来又要开始枯燥的破解咒语行动了。

第二十五章 天道八门

禹皇秘府内有八个门,除了周全和文风进来的这一个通道,另外还有七个,他们打开外面的门时,里面这道门也同时开了。现在另七道门还关着,虽然没有标示八卦之类,但两人都确信是按八卦的方位排列的,他们进来的通道应该算北方,属坎位。

两人朝对面的门看去,里面的门上并没有灰尘和苔痕,石色微青,平滑如玉,上古文字和图案清晰了然。文风说:“上面的意思是说:南面有炎炎火之华,可溶万金,非入火无伤者不可入内。”

周全大喜,看来这禹皇秘府内水、火、鼎炉都具备,天生就是一个炼器的地方,他更是心痒难当了。“门上这些文字既是介绍和说明,也是开门的咒语,你先把发音念给我听听。”

文风有些担忧,“上面写里面有烈火,不可轻易入内。”

“放心吧,我们先打开看看,若是受不了就不深入,这火总不会冒到这洞府内来吧。”

文风盯着古字,思索了一会儿便念了起来,也是九个发音。周全以刚才开北门的语调和速度试了几遍却没有动静,看来还得花不少时间。

两人再往旁边的门看去,这个门上应该属兑位,但上面的字文风却有好几个不认得,大约是说什么金玉之器,尊贵什么的。反正门还多,两人又换了下一个门,这个应该是属乾位,文风说上面的意思大约是:天之玄秘不可言说,不可传于世,非至道之心,大圣之人不可入内。

周全才不信什么“非至道之心、大圣之人不可入内”,这些都是古人唬人的罢了,越是装神弄鬼的地方越是有好东西,他越要看看。正好这九个字文风都认得,拗不过他,只好念了出来。

周全默记下来,试着念了一遍,想不到石门微响,立即就开了,把两人都吓了一跳,这也太巧了吧!

周全喜道:“看来我就有至道之心,跟我有缘,否则也不会一念就开了。”

文风也不禁点头赞同,她是玄门正宗嫡系,最讲究自然和协之道,不强求而得。

两人待石门完全退开才往里面走,里面是一个规整的方形石室,长宽各有四米左右,石色微白,温润如玉,一股清爽之气扑面而来,地面上有一个石几,其它什么都没有,一片空旷。

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在石几正对着的石壁上有一些上古文字和八个斗大的符印。

文风看着那些字,默念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震惊之色,即便是她被鲁狂生抓去,与周全在生死关头,她都没有这么动容过。周全不由奇道:“这些字写的是什么意思。”

“天道八门!”文风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又是呆呆地看着石壁,弄得周全摸不着脑袋,许久才说:“顾影斋代代相传一本残破秘录,名为《人道八门》,乃是用上古文字写成,上面记载天子之道、将相之学、人谋阵法、器械军备、占卜气象、武艺绝学之类。据说当年诸葛武候曾得过这本书,并习得其中部份,便有了神鬼莫测之机。但这本秘箓太过深奥,习一两种已经难已精通,他兼修数门,精力用竭,又因国事操劳过度,所以英年早逝了。。。。。。”

周全疑惑道:“我从来没听过这种说法,难道你师父的仙音剑就是上面的武功?”

“正是其中之一。”

“那么你练成了什么绝技?”

“哦,我还没有得到传承,功力不足还没开始习练。”

周全这才知道何简考核她,就是为了传承《人道八门》,所以她必定要找回五把剑,而不是象她之前说的无所谓。以她这样的水平还不能练,这秘笈的档次也太高了一点吧。

“这天道八门与《人道八门》又有什么关系?”

“据我师父说,除了《人道八门》之外,还有《地道八门》和《天道八门》。《地道八门》专讲耕耘犁种,易水移山、下海入地、寻脉炼矿、风水龙脉、招妖役鬼、秘魔邪法、地气阵法之类,此书至今已不知下落,但世间还有不少门派及行业出自此系。最为神秘的是《天道八门》据说里面是长生不死、白日飞升之术,但早已失传,从来没人见过,我师父也仅是在秘录上知道名字。”

周全长长吸了一口气,心中砰砰狂跳:“难道,难道壁上的就是《天道八门》?”

“上面也没写是天道八门,只是说这八个符文里记录了观星望气、金丹玉液、吞气化形、御剑虚空、飞符秘箓、巫道术法、器物造化、天道奇阵等类别,若能精通一二种便可蜕胎化虚,白日飞升。这八种功法正是仙道之秘,又记在乾位石室内,我猜这便是传说中的《天道八门》。”

难道这就是从人到神的修仙功法?是不是也包含了穿越仙门,破碎虚空的秘密?这不是周全正在苦苦寻找的么!

不过他又有了一些疑问:“大禹最大的功德是易水移山,治理水患,应该是属于《地道八门》才对啊?”

“或许《地道八门》在其它石室内;或许这洞府他虽然用过,却不是他开辟的,天道八门是更早就存在了,这些上古文字才是禹皇留下的。只是这符文内半个字都没有,哪有什么修练之法,莫非我认错字了?”

“不,你没有认错,符文内确实可以记录功法!”周全把自己上次从古符内“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