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军火帝国 >

第103部分

军火帝国-第103部分

小说: 军火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显臣骇然。
        
第一六一章 亚东围殴
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陷的。这句话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从政治上来说,都是无比正确的。
几万上层人物,百万农奴,实在是极其尖锐的现实对比。
情报署的军官非常有经验,从过显臣那里抽调了三四十人的工作组,很快就散了出去,丝毫没有和西藏地方政府和谈代表碰面的打算。
拉萨显然是上层人物最多的地方,但是也是乞丐最多的地方。乞丐是比农奴还要悲惨的一种类型,大部分是受了刑罚的人员或者他们的后代。
突破口就是那三千乞丐。
砖家叫授当然不是全部都只会吹牛的,最起码会使用砖头的才能叫砖家,没有砖头,石头也行。或者说,会蛊惑煽动的才能是叫授,死的说成活的,难度大了一点,活的人被说心动了,则是轻而易举的。
十天时间不到,拉萨地区最凄惨的族群,乞丐们忽然发生了大规模暴动,一句“夺回原本属于我们的家产”响彻了整个拉萨。
面对挥舞着大块小块石头的乞丐,西藏地方政府马上调集剩余的一个代本兵力进行镇压。过显臣当即出动步兵营,直接摧毁了拉萨最后一点有组织的武装力量。
在过显臣的冷冷注视下,一天之后,拉萨被自己人血洗了。乞丐们伤亡惨重,但是真的取得了拉萨的控制权。
随后,这一股难以抑制的暴动很快弥散出去。几天之后,前后藏的农奴在有心人的鼓动下,都发生了同一个口号的暴动。后藏的日喀则虽然还有二个西藏地方政府最后的代本兵力,但是直接覆灭在了农奴起义浪潮之中,甚至连个浪花都没有掀起来。
至于还有一个驻守过西藏地方部队的地点,是亚东地区,早在日喀则发生暴动前一日,被北方军南下的部队胜利攻占。
前后藏连续不断的农奴暴动,几乎持续了大半年时间,只有过百万人口的藏区因为血腥事件损失了至少十分之一的人口,然后又被随后的大饥饿损失了十分之二的人口。愚昧、无知、贪婪、对立最终毁掉了西藏。
收尾工作倒是很简单,青海和川边地区都有真正心存百姓的高僧,直接请过来就是了,几次抚顶就平息了狂热的心灵。同时,在最初起义的三千乞丐中,很多人才脱颖而出,最终成了北方军政府辖区西二省的行政架构组成人员。
这个黑锅继续是情报署背去了,反正林玉山的恶名已经名扬世界,不在乎多背上一个了。
亚东地区,攻占此地的北方军部队,马上驱使俘虏抢修工事。这个招数,北方军已经使用得非常熟稔了。昌都战役的俘虏,被李夑和另外带领南下的混成旅驱使着,抓紧修筑昌都至玉树的车路。拉萨地区,过显臣则抓获了大批特地跑到北方军自首避难的所谓上层人物,很干脆地送到了当雄,抢筑临时机场。
同时,新成立的西藏地方政府,采用以工代赈形式,调动了大批彻底翻身了的农奴,抓紧修筑拉萨至昌都的车路。
占领亚东三天之后,北方军前哨部队终于发现了印度军队。
只是那些包着头巾的印度军人,是来旅游,还是来野餐的?紧急进入防御阵地的北方军,始终看不明白。
拖沓漫长的队伍,松松散散的军人,甚至军官是让士兵用躺椅扛着的,旁边还有端着水果酒肉之类东西的侍从。
在拉萨的过显臣收到了急电之后,很快回复,放进来打,争取全部歼灭。
现场指挥官仔细估算了一下,印度军队大概有二千多人,甚至多于亚东驻守的北方军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的力量,但是没有看到对方的炮兵部队,而且对方的军纪散漫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完全可以做到一举全歼。
很快,新的命令下达,最前沿的部队马上向后收缩,放开了印度军队进入的口子。
令北方军指挥官下巴都要掉下来的事情发生了。
印度军队根本无视所谓边界的警告,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根本没有摆出进攻队形,甚至连斥候都没有派出,几名躺在躺椅上的军官也丝毫没有下来查看的意思。
难道这只是诱饵?丈二摸不着头脑的北方军指挥官,马上派出斥候,大胆越境侦查。
眼看印度军队如春游般就快要到第二条防线了,外出的斥候飞快地回报,没有援军,甚至对方哨卡的士兵都在睡觉。
真以为自己的英国主子是天下第一,而印度自己是天下第二了?北方军指挥官一拍脑门,简直是不可思议。
接下来的战斗更是匪夷所思。
炮声一响,所有印度军人马上散开,就地寻找掩护,那敏捷的动作完全不似刚才那种慵懒散漫的样子。甚至那几位在躺椅上的军官,干脆是飞身而下,一溜烟就钻进了士兵人群之中。
等到重机枪的声音响起,然后是密集的步枪射击声,到处横飞的子弹,不时炸出一堆残肢断臂的炮弹,让印度官兵马上知道陷入伏击了。
才刚刚鼓起勇气乱打了一气的印度军人,忽然就举起了白旗,让正打得起劲的北方军一阵愕然。
枪声炮声很快停息了,所有残存的印度官兵,非常矜持地坐在一起,将手中的枪械码放地整整齐齐,真不愧是英国绅士教出来的徒弟。
有点奇怪印度官兵如此快速放下武器,北方军指挥官找来对方军官审问。
对方军官不服气地说,“我们军官忽然离职开会去了,没人下命令反击,否则哪能这么轻易被你们击败。”
北方军指挥官奇怪地问,“那你们是?”
“我们是参谋军官,只负责策划,不负责指挥。指挥官都是英国人。”对方军官一板一眼地说道。
北方军指挥官马上被噎住了。
后来得到消息的英国人,也是如同吃了一个臭鸭蛋一样,半响说不出话来。
但是陈安却恼火了。
        
第一六二章 反击谋划
“有没有可能对印度进行反击,好好出一口恶气?”陈安问参谋本部的几位干将。
徐永昌等人只能是面面相觑。
“老板,我们同俄国人正打得水深火热的,哪有实力南下作战呀。”孙岳小心翼翼地说。
徐永昌也是眉头紧皱,“老板,两面作战可是大忌。”
陈安很坚决,“一定要打,不打就让人看扁了北方军,狗屁的冷静处置,只有傻瓜才会搞什么骂不还口打不还手,那还是血气方刚的军队吗?”
既然老板坚持要打,参谋本部只好马上寻找各种材料,拟订南线攻击方案。
情报署和侦缉署分置的效果很快体现出来。专事对外的情报署很有先见之明的成立了周边国家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科室,几乎在参谋本部要求的短暂时刻之内,就拿出了大量经过汇总的资料。
看完材料简编,陈安勃然大怒,“狗屁的麦克马洪线,一定要教训死不悔改的英国印度总督。”
辛亥革命爆发不久,英国人麦克马洪以帮助西藏赶走汉军等条件为诱饵,胁迫西藏人同意了一种边界线的割让划法,把边界线向北推移了大约一百公里,骗夺了中国九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刚刚进入西藏的北方军,原本对这个还在藏南的国土一无所知,结果被印度军队的入侵行为恼火了,一查就查出大问题来了。
大本营作战室内,徐永昌有些无奈地向陈安汇报。
反击印度根本无从着手呀,甚至收复藏南地区条件也不成熟,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
东段自然不必多说,从青海千里迢迢运抵玉树,然后转场到当雄,最后南下到亚东一线,几乎全路段都是雪山耸立、山路漫长,即使空运也是危险之至,况且空运只能勉强保持最低限量,无法满足长期作战需要。
西段亦是艰难无比。从南疆阿克赛钦地区南下,有一个班公湖,阻住了继续南下的通道,要么从西面的克什米尔高地攻击南下,要么从后藏阿里地区绕路南下,总之都是高山峻岭,难以实现补给任务。
参谋本部拟订的反击草案,不仅耗时漫长,而且需要调动至少四个动员旅驻防,以及一个完整的野战军团进行攻势作战,对人员物资的要求更是巨大无比。
“班公湖能不能过飞机?”陈安忽然冒出一个问题。
徐永昌显然有了准备,“班公湖海拔大概四千二百多米,东段在后藏的阿里地区,完全可以通过运输机。只是从阿克赛钦地区南下,可以直扑德里地区,必然会受到印度军队的拼死抵抗,靠飞机空运物资就不足以弥补巨大的战斗消耗了。”
陈安摇摇手,“我又不是要和英国人拼命,搞这么大动静干什么?”
顺手指了指桌上的材料,“情报署搞来的材料很有意思,你们研究过没有?英国人和印度人的矛盾,穆斯林和印度教的矛盾,以及印度人疯狂的黄金购买欲望。参谋本部在详细研讨一下,对反击计划进行完善。”陈安毫不客气地表达了对原有方案的不满。
前两个还有点道理,后面一个跟作战有什么关系?黄金?
无利不起早呀,徐永昌思索了片刻,终于恍然大悟。
很快,新的方案马上修改提交。
西段仍是攻击重点,但是只使用现有的南部军团,几个直属营加上一个混成旅,不过一万一千多人,从南疆阿克赛钦地区南下,跨过班公湖后,沿途扫除所有印军据点,在后勤补给线许可范围之内,做出直扑德里地区的威胁。
而东段则有具备一定后勤条件的亚东出发,攻击主力是山地步兵旅,至于前藏后藏的接防将有新派驻的二个动员旅负责。过显臣虽然只是佯攻,但是给他的命令,却是尽可能将沿途攻占的地区所有能用的物资全部拆解回国。
更搞笑的则是在藏南地区,山地步兵旅将派出一个步兵营,携带一门或二门山炮,越过山脉之后,开展游击作战,任意选择一个目标进行炮轰。北方军将对外宣传,整个藏南都是军事演习区域,时间将持续数年,希望区域内居民立即撤退,否则后果自负。只要让印度人无法在藏南立足就成,等以后北方军有足够实力满足后勤需要,就可以继续开打了。
打完几个漂亮的胜仗后,就是让克劳泽出面要挟英国人了,反正是要钱不要命。至于情报署,则秘密跟印度穆斯林接触,帮助他们抵抗强大的印度教徒侵略。
完全是蛮不讲理的一盘棋,但是陈安喜欢。
高桂滋的南部军团接到命令后,马上开始行动起来,大军直接往南移动。只等进藏的两个驻防动员旅到位,南部军团和山地步兵旅,就可以马上动手,欺负一下有些傻帽的印度军队。
李夑和没有参与这次反击行动,他带着一个常备军混成旅,返回西宁,毫不客气地横穿西套蒙古地区,紧急增援库伦以北的西部军团和东部军团。
东部军团的邓宝珊,在赤塔地区遭到暴动的布尔什维克部队袭击,虽然击溃了暴动军队,并将其赶至雅库茨克以南。但是邓宝珊意外被流弹击中,导致重伤昏迷,被紧急送回兰州陆军总医院。
陈安马上任命远在西藏的李夑和接任东部军团指挥官,带着手下的一个混成旅,即刻赶赴赤塔接过指挥权。
北线才是北方军的主战场,南方现在还不具备大打出手的条件。
上海的克劳泽,觉得自己身份很是奇怪。正式职务是北方银行总经理,兼上海分行经理,或者说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北方集团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
貌似没有一个身份是官方性质的。但是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都找他传话不说,陈安也习惯让他出面向各国领事呈递各种军政府的信息。
英国领事接到克劳泽送来的陈安电报,差点晕了过去。
很是嚣张的语气,陈安对印度军队入侵表示了极为不满,宣称要反击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印度军队,同时表示如果英国人不惩处当事人,将暂停一切和协约国的合作。
一年至少五百万发的炮弹交易,以及即将投入欧洲协约国阵营的四百八十架战斗机,这根本不是小小的上海领事所能承受的重担。
英国驻上海领事一边大骂驻印度同僚的愚蠢,一边赶紧发电报给伦敦。
        
第一六三章 巨型炸弹
北方军斥候部队前出侦查的结果,很快陆续汇总到高桂滋的南部军团司令部。陈安正式下令,过显臣的山地步兵旅接受南部军团指挥。
沿着边界一线,印度军队一共部署了四个步兵旅的兵力。
其中亚东一线及藏南地区有一个步兵旅,但是亚东正面的防军主力两个步兵营已经在亚东被吃掉了,造成防线上漏洞百出。印军被迫增援了一个步兵旅,赶赴葛伦堡一带。
西线克什米尔一带原本就布防有一个步兵旅,并且得到了德里以北一个步兵旅的支持。总计不过四个步兵旅,二十二个步兵营,约二万二千多人。
高桂滋的手中满打满算也只有两个步兵旅,可以投入地面战斗。但是其中的六个炮兵营机动缓慢,除非是打防守,否则也是无用的货色,因此只有十二个步兵营可以直接发起攻势。
这个时候,北方军南线官兵终于明了,幸亏当初陈安坚决将步兵营中笨重的75毫米野炮撤编。否则的话,这十二个步兵营真正能用于进攻的不过三十六个步兵连而已,那就投入一线战斗的兵力更少了。
不过对印度的反击,还是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好处。印度军队同样适用7。7毫米英式枪械,也大量列装了75毫米法式火炮。北方军只要进攻势头保持得当,就可以充分利用缴获填补一部分军火缺口,极大地减轻后勤压力。
为了满足南部军团空运的需要,大本营下令将玉树机场的运输机中队,抽调二个小队赶赴和田,暂归南部军团直属空军联队指挥。
眼看就要准备妥当,还没等陈安发出进攻命令,印度军队在空喀山口悍然袭击北方军哨所,终于将满堆薪柴点燃了。
接到南部军团的急电,陈安几乎是大喜过望,真是刚要睡觉就有人送来枕头,当即下达命令,先打赢哨所战斗,然后以此为直接借口,宣传两三天后,让全世界都有一点心理准备,再顺势发动反击攻势。
这封电报还没来得及发出,空喀山口战斗已经结束。
起因是三名印度军人在空喀山口非法越境侦察,遭北方军哨所发现围堵抓获。第二天清晨,六十多名印度军人突然越境围攻哨所,企图强行救出三名俘虏。
所幸原本只有一个步兵班驻守的哨所,在抓获印军俘虏当晚就及时向连部请求增援。
结果六十多名印军被只有十二名的北方军步兵班利用轻机枪坚决抵抗了三个小时,始终未能攻破哨所防御。随后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