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军火帝国 >

第122部分

军火帝国-第122部分

小说: 军火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轰炸机群在似亮未亮的夜幕掩护下,突然升空越过日军警戒阵地的时候,李燮和的东部军团还特地发动了一次所谓的反击苏俄游击队战斗。轰隆隆的炮声,愣是对着空地十几分钟,终于成功的欺骗了日军前锋的注意力,未能及时发现轰炸机群的大规模行动。
反正这段时间,苏俄游击队的活动明显活跃起来,不仅是北方军,日本人也是经常与游击队发生战斗。
二个小时后,轰炸机群到达尼布楚上空的时候。日军第七师团在尼布楚外围的警戒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疯狂向天空打枪以示警,轰炸机群的速度太快了,一下子就越过了警戒哨卡,出现在尼布楚上空。
听到哨兵的警示枪声,第七师团司令官衣冠不整的冲出指挥部,脸色苍白地看着天空遮天蔽日的轰炸机群,仅仅是向自己的部队下达了一个撤离尼布楚的简短命令,轰炸就开始了。
死板的日本士兵,依然按照战术条例的要求,从帐篷、木房中冲出来后,列队等待指挥官的命令,然后才开始组织分头撤离尼布楚,结果丧失最宝贵的逃离时间,甚至因为离开了稍有防护作用的木房,而导致更大的伤亡。
当第一颗百斤重磅炸弹落下的时候,尼布楚已经注定没有希望了。
亨得利佩奇轰炸机,最新的型号是0/400型,足以携带812千克的炸弹,但是一般只携带十枚五十千克的重磅炸弹,相当于一次性扔下了十枚155毫米重炮炮弹。单枚炸弹的杀伤半径接近三十米远。
轰炸机群采取了非常稀疏的队形,最初的目的不是为了减少防空炮火的损失,而是为了更大范围的轰炸效果。
二千四百枚重磅炸弹如冰雹一般砸落尼布楚,相当于八个重炮营连续对着尼布楚射击了近半个小时,几乎将这个小城彻底翻了过来。
这里就是不断散发着炽热气泡的岩浆炼炉而已,身处尼布楚的日军官兵绝望地看着四周不断发生的剧烈爆炸,现在已经暂时什么都听不见,什么都看不见了,只有持续的耳鸣和无尽的硝烟,或者还有一地的血肉残肢。
蝗虫过境一般的北方军轰炸机群很快转头离去,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尼布楚。
废墟中的一角地窖,几名满脸是血的日军军官,用力踹开已经歪斜的厚重木窖盖子,然后从里面付出一个灰头灰脸的高级军官。
第七师团指挥官直接被下属塞进了小城堡的地窖,竟然侥幸活了下来。只是这位肩膀上绣着两颗金星的指挥官,无比凄凉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苦涩,即使活下来也只能是剖腹谢罪了。
中将指挥官勉强给自己正了正军容,对几位围拢过来的军官有气无力地说,“立即组织救援,清点损失,然后转进。”
“嗨。”所有军官顾不得擦拭脸上的血迹,齐声应道。
半响,一名高参迟疑着问道,“中将阁下,我们去哪里?”
“进山吧。”日军中将无奈地看着这些愚蠢的手下,帝国军队从来不允许后撤,难道还要明说是撤离吗。
离开小城躲进森林里,自然增大了空袭的难度,增加了地面部队的防护力度。日军幸存的军官马上根据最新的指示,沿途收拢残兵,准备撤离尼布楚。
总觉得自己漏了什么事情,但是又想不起来,中将师团长思索了一番徒然放弃了,反正自己就要切腹了,还想这么多干什么。
中午时分,损失已经清点出来,除了前出赤塔近郊的一个步兵联队,在尼布楚驻扎的第七师团主力几乎折损了大半兵力,阵亡者众多,伤者更是无数。
“中将阁下,我们人手不足,无法将所有伤员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转进的时间可能会延迟一段时间。”一名少佐立正向中将师团长报告。
中将漫不经心的听着少佐的报告,仰头将一杯好不容易找出来的清酒喝入腹中,盘膝而坐的大腿上搁着一把已经擦拭干净的短刀,锋利的刀刃光亮照人。
如此重大的损失,而又没有任何战功,甚至没能做到警戒任务,只能是切腹谢罪了,否则会祸及家人的,中将师团长心中明白,自己并不是什么真正的权贵子弟,根本无法逃脱军部的惩罚。
“损失这么惨重,当然人手不足了,第十二师团又没有到,否则可以帮我们一把的。”中将师团长叹了一口气,沮丧无比地说道。
第十二师团?终于知道自己疏漏了什么,中将师团长猛地站了起来,惊慌失措地大喊,“赶紧通知第十二师团,停止前进,撤回去,撤回去。”实在是大意了,还在赶来的第十二师团,也跟第七师团一样,根本没有防空武器,如何应付突如其来的空袭,过于紧张得中将师团长甚至有些语无伦次了。
“第十二师团?”少佐有些懵了,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想了一下,少佐小心翼翼地回答,“中将阁下,我们的电报机都被摧毁了,无法和第十二师团取得联系。”
中将师团长一脚踢开掉落在旁边的短刀,气急败坏地大吼,“八嘎,那就派出骑兵沿着铁路线去拦截火车”,丝毫不顾锋利的刀口将皮靴割了一条口子出来,甚至已经割破了脚背,鲜血慢慢地渗了出来。
冷汗都冒出来的少佐赶紧说了一声,“嗨,我马上去办。”
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名上尉冲了过来,所有线路都炸断了,只能靠军官跑步传递信息和命令。“报告,中将阁下,第十二师团已经到达外围,因为铁路线被炸断了,正在组织下车紧急赶来支援。”
中将师团长心中一沉,马上开始采取补救措施,“立即命令警戒哨向更远处移动,尤其是注意对空警戒,同时派人对接第十二师团,让他们主力迅速离开铁路线,躲进森林地带。”
“嗨。”少佐和上尉立即接受了新的命令。
千万不要出现第二次轰炸呀,日军中将忽然开始向日照大神祈祷,这个时候正是日军最薄弱的时候。应该没有第二次轰炸吧,中将师团长自我安慰着,毕竟根据情报,北方军空军的前进基地在买卖城,无法在一天之内进行两次极限距离的空袭,飞行时间不够呀。
才生出这个念头,嗡嗡嗡的空气剧烈搅动声隐隐约约在天际出现了,随即是远处警戒的哨兵再一次疯狂的对空射击告警。
无助地看了一眼天空,中将师团长脸如死灰,哆嗦着从枪袋里掏出手枪,对着自己张开的嘴巴就是一枪。
晚死还不如早死,早死早干净,否则还要为第十二师团的损失负责,太没道理了,这是中将最后一个念头。
在空中编队发行的轰炸机群,按照原定计划准备对尼布楚进行第二次地毯式轰炸,却意外地发现了远处正在下火车集队的第十二师团主力。
领头的长机看着底下残垣断壁的尼布楚,又看看正在疯狂下车和散开的第十二师团,鬼使神差地延迟了投掷炸弹的时机,直到估计整个集群可以覆盖第十二师团散开区域的时候,才投下第一颗炸弹。
在没有实现即时通讯的时候,所有轰炸机的投掷,都是看领头长机的动作才开始行动。于是,所有的轰炸机都顺着铁路线往东飞了一段距离才扔下机腹的炸弹。
正在光秃秃的铁路线附近的第十二师团主力悲剧了。
毫无遮掩,无处可去,第十二师团官兵扔掉所有增加负重的东西,洒泪狂奔,心中无比的憋屈。
无数弹片构成的死亡花朵,瞬间覆盖了第十二师团官兵所在的区域。
尼布楚废墟里面,正在狼奔豸突的第七师团残兵忽然也是泪流满面,直接停止狂乱的脚步,跪在地上不停地吻着混杂着鲜血肉末的黑色土壤,天照大神真的降临了,那些黑色的飞机竟然选择放弃了尼布楚。
不少已经绝望地第七师团重伤员,刚想拿起短刀,准备勇敢地结束自己向天皇尽忠,忽然看到黑压压的机群离开了自己的头顶,顿时喜极而泣,鬼哭狼嚎不已。只是有些实在是伤得厉害的重伤员,心绪波动太剧烈了,一口气接不上来,也就这么死去了。真是祸福难测呀。
第二次投完炸弹的轰炸机群顺利地返回了赤塔临时开辟的机场。李燮和现场听取了空军轰炸机群对空袭效果的评判,当场拍板停止第三次空袭,所有飞机转回买卖城前进基地。
效果已经很好了,不仅尼布楚一次就被彻底摧毁,还轰炸了新来的一股上万人援军,可以见好就收了。如果要第三次轰炸,不是不行,只是回来的时候就是深夜了,这对轰炸机群的操控要求是在太高了。
仅是白天的两次轰炸,已经因为各种原因,摔了十几架轰炸机,没必要为了锦上添花而让空军的弟兄徒冒风险。
        
第六章 红色恐怖
北方军还是低估了日本人的疯狂报复心态。
在尼布楚的两个师团遭到了出人意料的空袭,伤亡极为惨重。甚至日本军部悍然下令,所有轻伤员一律不得离队,驻守海参崴一带的第三师团主力立即携带大批军火辎重增援西面。
但是第三师团却没有立即行动,而是直接发电报给本土,要求增加配备防空武器以及提供空军战机掩护。
当日猬集在尼布楚的日军编制就有两个师团之多,兵力达到三万多人,结果被反复轰炸一下子造成二万多人的伤亡。还没有正式发动进攻,居然就有了如此大的损失,简直是奇耻大辱。
火冒三丈的日本军部当即叫嚣彻底消灭北方军。为了掩饰伤亡,军部冷酷地命令,所有轻伤员就地留在作战序列。
如此一来,散落在尼布楚一带森林里的第七师团和第十二师团联军,再加上赤塔近郊的一个完整步兵联队,仍就保持了近二万人的规模。第三师团主力一万五千多人,及时赶到后,依然能够拥有三万五千多人的兵力,与东部军团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事实上,在日本本土,很多强硬份子已经在请愿,进行再一次动员,打一场第二次日俄战争规模的战事,摧毁北方军政府这个邪恶轴心政府。
日本大使大义凛然地向协约国提交抗议,要求对北方军的不宣而战进行惩罚,组织联军彻底摧毁北方军这个暴力组织。
英法两国驻日本大使有些茫然地接过了日本人的抗议书,不是日本人公开叫嚣进攻赤塔吗,怎么变成尼布楚被北方军空袭了,甚至日本人还吃了一个大亏。
美国大使倒是非常干脆的拒绝了日本人的抗议,声明在远东地区将保持中立。本来就是美军和北方军接壤的,硬生生被日本人强势挤了进来,美国人早就不高兴了。
抗议书本来也要送给北方集团的上海办事处,同样被办事处的克劳泽给拒绝了。克劳泽面无表情的指了指自己门口的招牌,“我们这里是民办的商业机构,不接受政府之间的交涉文书。”
气势汹汹找上门去的日本人顿时满头大汗,商业机构?
那为什么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护卫,那个是什么?明明是维克斯重机枪吧,护卫一个商业机构,用得着重机枪吗?
本来还想兴师问罪,一看这种阵势只好偃旗息鼓了。
尤其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英法两国的租界驻军都出现在上海办事处门口,明摆着是为这个明目张胆配置重火器的商业机构保驾护航的。
退出了上海办事处,这几个拿着抗议书的日本人茫然失措了,竟然找不到地方投送这份文书。
日本政府听完反馈后,亦是面面相觑。
这个抗议算是白写了,没地方送交呀。所有人都忽视了一个事实,貌似北方军政府是一个地方政府吧,最多只是自治得有些没边了。
于是乎,北京政府倒大霉了。当年袁世凯大总统被俄国人整天抗议的场景再次出现了,只不过这次尝苦头的是冯国璋和段祺瑞而已。
更多的影响却是军事上的。
英法两国组织的轰炸机群规模比这个还大的都有,自然对这种战术嗤之以鼻。
美国人却是大开眼界。工业基础雄厚,人力资源宝贵的美利坚,才是最适合这种战术的实施者。美国军方一眼相中了这种大规模利用机器作战的方式,虽然它现在的空军还是非常弱小的。不过,经历了欧战最后阶段的美国远征军回国后,经常成千上百架战斗机追逐格斗的场景,更加深刻的影响了美国空军的发展。
日本人同样发现了空军的极端重要性,但是国力贫瘠的日本无法实现如此的工业制造规模,何况还有如同吞金兽一般的海军要维持,最终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战略转向。
但是,日本人极端性格仍然将先天不足的日本空军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几乎牺牲了防护能力只注重机动性的战斗机设计思想,以及荒诞的神风特攻飞机自杀作战模式。
苏俄也为日益壮大的北方军空军而苦恼。
莫斯科大本营,小秃头对大胡子说,“北方军政府和日本人不过是狗咬狗罢了,最后狠狠打上一仗,然后两败俱伤。”
显然比导师更有一丝军事素质,大胡子深有忧虑地说,“可北方军既然能够炸了日本人,也同样可以炸我们。在中亚及远东,我们根本没有防空武器。”
小秃头很豪爽地一挥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的革命斗志可以战胜一切。”
主管军事的苏俄高层也不是很乐观,“北方军的空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据我们了解,巴尔喀什湖苏俄主力被围歼,主要是因为铁路线上一个重要小镇被敌人采用空降步兵的方式突袭占领了。而这次在贝加尔湖以东,北方军至少出动了十个以上轰炸机中队,我们所拥有的轰炸机甚至不足一个中队。”
另一名主管生产的高层点点头,“实际上差距不仅如此,我们的伊利亚穆罗梅茨轰炸机,无论是航速、续航时间还是载弹量上,都比他们列装的新式亨得利佩奇轰炸机低上一个档次。”
大胡子敏锐地抓住了另外两人话语中的几个新名词,“空降步兵?还可以将步兵进行空降?”
分管军事的高层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小秃头也总算明白了,有些兴奋地说,“我们的战士具有顽强的战斗意志,以一敌十完全没有问题,只是现在被敌人卑鄙地采用人海战术挡住了而已。如果能够训练一支随时可以空降到敌人后方的精锐部队,就可以充分发挥这种革命者的能动性了。”
大胡子立即又是一阵马屁送了上去。
一起开会的其他人都是一番鄙夷的目光,但是看到小秃头那种享受的神情,没有人出言扫兴。只是其中一人的眼神中,忽然闪过一丝戾气,很快又被掩饰下去了。
马屁拍完了,会议也终于结束了。苏俄高层马上通过了新组建一支空降部队的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