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军火帝国 >

第134部分

军火帝国-第134部分

小说: 军火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耐心的等了一会儿,黄炜终于兴奋起来了,又是几辆大概是掉队的雷诺坦克走过之后,几辆小车停在了山丘旁边,下来的最高军官居然是两名中校。而且这个时候敌军指挥部的警戒线已经移到更远处了,山丘马上被人为抛到脑后去了。
抓到大鱼了,黄炜心脏不可抑制地快速跳动起来。
即使自己全班阵亡,也要干掉对方指挥部,黄炜忽然下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哗啦一下,黄炜猛地站了起来,大叫了一声,“干掉他们。”就径直冲向山丘下面的那群敌军指挥官们。
随后,更多的草皮被掀翻了,班里的兄弟狂吼着一起冲了下了。
于是,在两名中校以及其他敌军震骇莫名的眼神中,黄炜瞬间打响了手中的MP18冲锋枪。
        
第二十四章 弹药储备
刚打完几梭子后,黄炜飞快地再次扔掉了已经没有子弹的弹匣。整个山丘下面,忽然响起了一阵激烈异常的枪声,敌军指挥部的防护力量终于反应过来了。
正在前方的几辆雷诺坦克,惊诧万分地看着后方忽然爆发的一阵枪战,急忙手忙脚乱地掉头冲回来保护自己的指挥部。
一辆比较近的雷诺坦克,干脆直接倒车向后开来,而37毫米火炮的炮塔马上旋转朝向后方。结果因为倒车得太快了,以致于差点撞上刚从山丘上冲下来的大个子。
大个子猝不及防,赶紧往后一跳,结果导致机枪火力中断了。
恼羞成怒的大个子,伸手就准备使用身上带着的手榴弹,结果手榴弹没摸着,却摸出了一个沉重的水壶。
抓到水壶显然有点懵了,但是来不及做其他事情的大个子,直接将手中的水壶甩向了雷诺坦克尾部。
水壶呯的一声砸在了坦克尾部引擎盖上,明显被撞裂开了,将很多壶中的液体洒了出来。就在这个时候,转过炮塔的坦克37毫米火炮轰然冒出一阵烟火,对着前方的黄炜等人直接就是一发近弹。
完全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水壶中的液体居然被火炮烟火引燃,刹那间爆出一团浓烈的火光,紧接着,整个坦克尾部发出了轰然一声巨响,连带着汽油桶,整个引擎被引爆了。
正在激烈交战的双方顿时目瞪口呆,各种战术动作都停了下来。
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现场裁判军官大喊,“停止射击,停止射击。”
很快,现场裁决出来了。
黄炜的伏击班全体阵亡。
敌军指挥部两名中校全部阵亡,指挥部成员一半阵亡,最后倒车的坦克不用裁判了,已经真实被爆了,所幸两名坦克兵被灰头灰脸地从坦克里面被救了出来。
阵地攻防战还没有开始,扮演敌军的北方军指挥部居然就被端了。消息传到后方,所有盯着演习的北方军高层一片哗然。
扮演敌军一方的部队属于南部军团。军团指挥官高桂滋上校顿时暴跳如雷,大骂现场裁判军官判决不公。
马上,更多的细节被传递到后方演习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黄炜已经冲到五十米之内的近距离,而且手中的冲锋枪居然一下子打出了两个弹匣四十发子弹,简直是超水平发挥。
四十发空包弹被消耗了,已经足够形成密集的瞬间弹幕。现场裁判军官正是根据这个射击密度,判定当时在冲锋枪火力范围内的所有军官一律阵亡。
看到这个判读依据,高桂滋脸色通红的讪讪坐了下来,不再言语。旁边的突击旅指挥官孙蔚如上校则大笑不已,就差拍起手来高歌一曲了。
一番商议后,演习继续进行。
不过下面的演习,已经阵亡的黄炜等人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只是被宪兵客气地请去,要求说明大个子的那个水壶为什么会引爆雷诺坦克的问题。
面对宪兵的质询,被吓得大汗淋漓的大个子赶紧承认,那个水壶里面装的不是开水,而是偷偷装进去的上等烧酒。都是当年在中国团惹的祸,习惯了喝上几口伏特加的大个子,居然偷偷将更加浓烈的高粱烧带在了身上。
宪兵也傻眼了。
随后的演习中,也是意外频发,但是总算没有再出现引爆坦克之类的恶性事件了。
无独有偶,防守方的空降营中,有一个排被特地安排使用日式装备。
面对上百辆雷诺坦克疯狂突击的震撼场面,没有37毫米速射炮,也没有炸药包的的这个排士兵,创造性地将日本人装备的木柄手榴弹捆绑在一起,使用敢死队员反击的办法,对即将冲过阵地的坦克集群进行爆破。
现场裁判军官,当场作出一个惊人裁决,负责攻击这个排阵地的一个坦克排六辆雷诺坦克,被认定全部摧毁,但是防守这个阵地的空降排也被随同进攻的后续坦克部队和跟进步兵全部击毙。
夜幕降临的时候,演习终于结束了。
演习结果马上就被发送到数千里之外的北方军大本营。陈安和徐永昌等人有些郁闷地看着这个演习数据。
演习假设北方军一个空降营突然机动伞降至关键的战略节点,而敌军立即出动三个坦克营组成的坦克团进行攻击作战。
在整个演习过程中,共判定十五辆坦克被摧毁,当然其中一辆确实是被摧毁了。但是因为各种机械或人为故障而导致趴窝的雷诺坦克,却高达三十多辆,甚至有七辆坦克是因为驾驶员太紧张相互撞车而造成的。
也就是说整整一个坦克营的突击力量实际上被全灭了,而坦克团消灭的空降兵也不过是一个营而已。
从兵力损失上说,缺乏重火力的空降营是被全歼了,而坦克团不过损失了上百号兵力而已,这是完胜的优势。可见,面对装甲集团的攻势,轻步兵集团是毫无还手之力的。
大个子的燃烧弹、另外一个排的捆绑木柄手榴弹,以及黄炜的特种作战方式,都成了这场战前演习的亮点。
事后查明,大个子扔过去的高粱酒,是被坦克炮的烟火点燃的,然后引爆了使用汽油的坦克引擎。马上就有北方军的参谋想到,既然高粱酒可以引燃脆弱的汽油引擎,那么酒精制成的燃烧瓶更是绝对可行的。
再加上捆绑木柄手榴弹的方式,在缺乏反坦克火力的情况下,现在已经发现至少还有三种办法可以摧毁坦克,最后一种自然是炸药包了。但是,到了使用这些方式的时候,就已经标志着步兵阵地已经支离破碎,而且部队差不多快打完了。
演习中同样出动了战斗机和轰炸机,结果显示除非是固定的大型阵地,否则飞机是很难精确攻击到移动目标,尤其是坦克,虽然它已经开得够慢了。
最后,北方军演习部得出一个结论,在足够宽阔的地形中,大规模使用坦克为先导的装甲部队进行突击,防守的轻步兵部队往往都是被全歼的下场。是被全歼,而不是打成击溃战。
歼灭战和击溃战的区别,就在于歼灭战的情况下,被歼灭的一方伤亡人数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都是阵亡。而击溃战的话,被击溃的一方伤亡人数不仅远远低于歼灭战,而且大部分都是受伤而已。
对付坦克最好的武器,就是坦克,北方军开始深刻领会欧战的这一条经验了。
经过近一年的休整,进行了大规模补充调整的北方军,终于显露出重装备部队的特征,将火力制胜的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
面对超过十亿元的庞大负债,北方军政府依然决定继续实行增加技术兵种的方针,大规模编制新式军火装备,尽可能地挖掘部队的火力优势。
不仅每年需要支出超过一亿五千万元的军饷支出,而且还要提供至少十七亿四千万元的军备开支,差点就将所有军政府高层吓住了。所幸,军备是不需要每年都全部更换的,最后定下了按照五年一换的要求进行军备更新,也就是每年更新或换装二成的装备。
如此一来,从民国九年开始,北方军政府每年也至少需要支出超过五亿元的军费开支。当然陈安的大本营军火库是没有什么人工成本和厂家利润的,加上兰州机器局可以提供二千万元的军火产能,最后实际需要支出的军费开支是近二亿九千万元。
天文数字的军费。
这个时候,北方军政府的甘、疆、藏、蒙等地向布政司每年提供的岁入亦不过是三千七百多万元,真正拨付军费的不过是一千多万军费,跟实际军费支出相比根本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要不是远东共和国的尤登尼奇和盘踞中亚的伊万诺夫非常识趣,一口气订购了七十四万支枪械,以及上百架飞机,四千多挺马克沁重机枪,数百门火炮,大批的弹药被服等,甚至为了保证军火供应的畅通,还主动将价钱借临时调度的名义提高了五成,结果给陈安一下子创收了一亿五千五百多万元的收入。
再加上北方军在巴尔喀什湖地区以及贝加尔湖地区搬运走的各种沙俄帝国遗产,总算是将民国九年的巨大窟窿给勉强填满了,再一次出现了没有扩大赤字的军政府财政收支。至于已经产生的超过十亿元债务,自然以后慢慢还了。
出现麻烦的不仅是军费巨额缺口的问题,还有大本营军火车间产能不足的问题,所幸在阶州火电站建成以后,车间居然幸运地升级为高一级权限,而且没有提示能量不足,日产能足足翻了两番,达到六百五十多吨的水平,足够陈安继续挥霍了。
至于能否继续升入下一级别权限,按照以往的升级经验评估,陈安估计能源没有达到百万千瓦级之前是不用考虑了。
即使按照现有的北方军作战需求水平,不计坦克飞机火炮枪械等技术装备,仅仅是弹药储备,大本营军火车间每年就提供四万吨左右,一年之内打上场把大规模战役应该是勉强够用的。
        
第二十五章 哈尔哈河
秘密演习结束后不久,北方军大本营紧急生产了上千支M1919汤姆森冲锋枪,直接空运到正在库伦以西车臣汗地区布防的南部军团。
虽然M1919汤姆森冲锋枪并不十分完美,甚至还不是正式生产型,尤其是过高的射速导致精准度不足。但是同样是并不完美的MP18冲锋枪,依然能够取得骄人战绩,这让拿到冲锋枪的士兵们很快遗忘了汤姆森冲锋枪的各种毛病。
M1919汤姆森冲锋枪,最大的特色在弹匣的前方还装有一个木制小握把,连三十发弹匣共重4。5千克,射程200米,使用与 M1911手枪相同的11。43毫米手枪弹。
本来还有二十发弹匣和五十发、一百发弹鼓三种装弹方式,但是经过大本营简短测试,二十发弹容太少,弹鼓又太重,最后只选用了一种三十发弹匣。
高桂滋的南部军团三个混成旅中,有一个已经改编成了装甲旅。按照每个坦克排编列六辆雷诺轻型坦克,每坦克连配属十二辆37毫米火炮雷诺轻型坦克和六辆改装成7。7毫米机枪的雷诺轻型坦克。
以坦克连为装甲旅的基本建制,每个坦克连还配属有大量的后勤保障车辆和人员,以及装备劳斯莱斯装甲车的机动侦查力量。而装甲营则成了基本作战序列,下辖三个坦克连,以及使用劳斯莱斯装甲车和道奇卡车的九个机动步兵排,作为坦克连进攻的配属步兵力量。
根据原来的混成旅编成情况,整个装甲旅编制有六个装甲营和三个坦克营,超过四百八十六辆雷诺轻型坦克,因为旅部和营部在某些时候会增编几辆坦克。
装甲旅下辖的部队中,不再单独设置迟缓的炮兵营,以保持高速机动作战能力,而是改成了坦克营。坦克营与装甲营的区别在于没有另外列编随进步兵。
突击力量是足够了,但是缺乏大口径火炮的支援下,能否有足够的攻坚火力,这才是北方军高层始终担心的问题。
临时拨付给南部军团的一千支汤姆森冲锋枪,高桂滋只装备了其中三个装甲营的随进步兵,使得原本每个随进步兵班一挺麦德森轻机枪和十支李恩菲尔德步枪的编制,改成了一挺轻机枪、六支步枪、四支冲锋枪。
冲锋枪只是近战凶猛,远距离射击却是要抓瞎了,不能全部换装成这种武器。
剩下的将近七百支冲锋枪,高桂滋一股脑地全部塞给了正在哈尔哈河西岸布防的三个步兵营。
汤姆森冲锋枪的扫射威力使它在进攻时威力十足,同样的,在防守时也会造成巨大的覆盖火力。正苦于手中自动火力不足的高桂滋自然马上将其列装第一线的防守力量了。
情报署的消息表明,日本人虽然暂时没有自己的轻重机枪,但是大量列装了法式的1897式哈奇开斯重机枪好1909式哈奇开斯轻机枪,而且数量非常大,加上普通士兵使用的三八式步枪相当精准和长射程,单兵火力还是非常强悍的。
在没有装备冲锋枪前,北方军步兵连的火力与日军中队相比,并不占有更多的优势。而增编了四支冲锋枪后,步兵班的火力至少是日军同级别的小分队火力增幅五成以上优势。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高桂滋干脆将一线布防的三个步兵营大量换装了汤姆森冲锋枪。
哈尔哈河西岸,正面防守的一个步兵营,临时抽调出一个步兵排,派往东岸进行临时性侦查。
侦查排趁着夜色越过哈尔哈河没多久,就意外撞上了同样执行搜索任务的日军侦查中队。
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又没有高级长官在场压制,双方士兵很快就爆发了冲突。
完全出乎日军意料,正面强攻的一个小队六十多人的兵力,居然被北方军只有四五十人的小队一阵疯狂扫射后直接击溃了。
北方军的侦查排虽然没有带上重机枪和迫击炮,但是汤姆森冲锋枪“哒哒哒,哒哒哒”非常有节奏的自动射击声,简直成了日本人的噩梦。
击溃日军正面攻击部队后,趁着两翼包抄的部队还没有完成合围,北方军侦察排马上收拾家伙,赶紧转移撤回了西岸。
遭遇战的意外爆发,哈尔哈河冲突开始升级。
北方军侦察排依仗手中的火力优势,在第一次交火中占据明显上风,只不过付出了十余人的受伤,就至少摞倒了二十多号日军士兵。
但是日军二十三师团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向日本军部发去的电报声称,己方无一伤亡,击毙偷袭的北方军士兵五十多人。
看到从东京那边转过来的消息,高桂滋差点被气歪了鼻子,真是太荒唐了,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毫无脸红的意思。只是出击的部队,也没有拿到证据,北方军发表了一个看法,就懒得理会了。
这件事情却意外造成了一个后果,欺上瞒下的日军指挥官日后都选择了将伤亡数字拼命改小,最终导致日本军部彻底忽视了步兵自动火力的研究,尤其是冲锋枪的研制。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