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军火帝国 >

第194部分

军火帝国-第194部分

小说: 军火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役战术炮火支援上来说,防空炮应该还有小口径和更大口径两种搭配火力,防坦克炮也应该需要更大口径的类别,在榴弹炮上至少还需要75毫米和150毫米不同类别,而加农炮方面105毫米也是需要考虑的。
目前而言,重整军备的德国人能够拿得出手的炮火,除了上述的四种,其他的类型要么重量过大,要么射程过近,很难媲美敌对方同类型的军备,根本对应不上所谓的昔日火炮工业帝国之荣誉。
所以,不要以为德械一定全是好的。
实在是没有办法,北方军才大规模的列装德械军火。毕竟在这个当口,除了德国,北方军已经找不到能够完整提供整个军火架构的援助国了。
号称中立的瑞典、捷克等国,确实可以找到不少经典武器,但是不成体系,无法应对长期战争过程中的全面对抗。
一种武器打遍天下的想法,只存在于幻想当中,永远不可能在现实战争中实现。
很诡异的,在这个世界上,具有完整军工体系的,竟然只有六个罢了,而不巧的苏联和日本已经是北方军的世仇了,英国、法国、美国更是不怀好意地盯着不放,剩下的只有一个让北方军也觉得有些偏激的德国了。
全面转向德械军备体系,很有些无奈,却是此时唯一的选择。
至于日后德械装备是否会大放异彩,这就要看北方军能不能拿到最新的德械了。
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有一句话,利益才是永恒的主宰。现在中德关系热火朝天,谁知道以后会不会突然翻脸成仇呢?
大规模掀起的德国国内排犹运动,点燃了德国人激进的民族主义色彩,又有谁敢保证以后会不会发生排华呢?
德国国防军内部,在激烈的争执中,军方高层终于勉强同意了得到希特勒支持的古德里安建议,研制一款专门用于摧毁敌军坦克的坦克,这就是著名的三号坦克计划。
但是始终抱着坦克只是配合步兵进攻陈旧观念的德国军方,同时也启动了另外一款火力支援型号的新型坦克计划,这就是四号坦克计划。
由于是火力支援型号,四号坦克计划一开始就准备上75毫米榴弹炮,以加大火炮威力。但是在三号坦克计划中,德国军方坚持认为只要37毫米加农炮就足够了,因为现在的坦克装甲厚度都很容易被37毫米火炮撕开。
只有37毫米火炮的主战坦克计划,让古德里安暴跳如雷。
曾经跟徐永昌深入交流过的古德里安,再加上和苏联的秘密试验,已经对坦克集群作战有了深入的了解,显然是不满意所谓的37毫米火炮方案的。
即使是德国军方从捷克购买了两辆具有先进水平的LT…35坦克作为测试参考,倔强的古德里安依然没有被说服。
捷克的LT…35坦克,全重10。5吨,乘员4人,武备是一门37毫米火炮和两挺7。92毫米机枪,携弹量分别是72发和2550发。水冷汽油发动机功率120马力,最大装甲厚度达到35毫米,最大时速35千米,最大行程193千米。
从各项数据上来说,就这个时候而言,这款坦克确实是相当先进的。
无论是火力、防御、还是机动,都得到相当程度的系统综合,足以胜任目前绝大部分的坦克作战任务。
没能在法国搞到后继型号夏尔B1bis坦克的尼森公司员工,很快注意到了德国人买来研究之后就弃之不用的LT…35坦克。
虽然LT…35坦克的装甲厚度不如夏尔B1bis型坦克恐怖的40毫米,火炮口径也不抵法国人新研制的SA35型47毫米高速加农炮,但法国人搞得是重型坦克,捷克造的是中型坦克。
为了驱动重达32吨的夏尔B1bis坦克,法国人惴惴不安地用上了有些不牢靠的300马力发动机。
大马力发动机代表的不仅是吨位,还有巨大的油耗。
被古德里安纠缠不休的德国国防军高层,最后只好搞了一个折中方案,虽然继续使用37毫米火炮计划,但是炮塔火炮基座却是可以安装50毫米火炮的。
于是三号坦克计划终于开始加快研发进度了。
尼森公司的人员上前一问,本来就被古德里安搞得脑袋都大的德国军方,随口就答应了将其中一辆试验用的LT…35坦克转手尼森公司。
本来没有报多大希望的尼森公司,接获通知后,大喜过望,连夜就派人将这辆宝贵的坦克样车送上了回亚洲的货船。
后来才发觉自己没有生产或销售许可权限的德国军方,很有些尴尬,但想想当初美国飞机也卖了,干脆就不理会了,转头忙起来就忘记这件事情了。
捷克的军火公司本来就全世界卖军火,先前不过是因为英美搞小动作不好意思卖给北方军政府罢了。
德国军方的货被北方军搞去了,捷克人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谁违背了销售协议转手倒卖,LT…35坦克在国际军火市场还是比较抢手的。
德国人不当回事的另外一个缘由,是希特勒大肆推进的扩张生存空间计划,捷克和奥地利首当其冲,他们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
        
第一二四章 柏林航线
兰州机器局飞机试验基地,欧宝卡车正在牵引一架全新的单座单翼飞机缓缓离开机库。
“为什么不干脆将机枪装上去呢?德国方面发来电报说,他们的3号机已经成功了。”一名技术人员有些嘀咕。
带头的军工专家笑了笑,不以为意,“我们的2号机,不过与3号机只相差机枪而已,先试飞成功,再装上去也来得及吗。”
其他人都没有吭声,专心地看着这架飞机进入跑道。
很快,在地勤人员的示意下,一架曾被人戏称为“这玩意永远成不了战斗机”的新式飞机轻盈跃入空中。
强劲的英国罗罗发动机爆发出轰鸣声,高达695马力的功率,让这架德国空军秘密送来的Bf…109V2飞机非常轻松地飞出了470千米的最高时速。
转了几圈后,飞机成功降落了。
地面测试中心的数据一出来,试验基地瞬间就沸腾了。
太不可思议了,这一种单座单翼的轻型战斗机,虽然只是原型机,居然也能够飞出如此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
随后,另外一架近距离支援飞机Hs…123就冷清了许多,显然没有Bf109战斗机这么璀璨夺目了。
这两架新式飞机都是德国空军秘密送给北方军的礼物。
除了表达新任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的谢意之外,当然也有测试新式飞机的意味。
民国二十四年,希特勒正式公布德国扩军计划,德意志帝国战争机器终于开始全力开动起来,整个国家的军工体系呈现出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井喷状态。
首先就是历经坎坷差点夭折的Bf…109计划终于完成了第一次成功地试飞,立即就征服了德国空军诸多军官。
高度关注Bf…109计划的戈林,将新飞机的试飞当成了对自己升任总司令的祝贺,好大喜功之余竟然决定将第二架试验机秘密转送北方军政府,以感谢多年来的支助。
按照戈林的命令,梅塞施密特博士被迫安排了两架2号试验机的生产任务,并且提前向尼森公司的代表移交了其中一架先完成的飞机。
以至于德国方面自己的2号试验机,居然是在装备武器的3号试验机之后完成装配的。
而在北方军政府的2号试验机到达兰州机器局的时候,德国方面的3号试验机已经完成了试飞任务,还十分爽快地将试验改进技术方案传给了兰州方面。
只是如此一架蕴涵高技术的战斗机赠送他方,没有一定理由终究是要出问题的,即使戈林是空军总司令也难以一下子摆平。
于是,另外一架更加倒霉的飞机就意外成了尼森公司的购买计划之中,并且一并送到了兰州机器局。
这就是Hs…123近距离支援飞机,实际上是第一款按照德国空军紧急计划研发的俯冲轰炸机。
为了给地面陆军突击部队提供近距离支援而研发的Hs…123战术支援机,说实话,确实仍不失为一款设计成功的双座双翼攻击机。
Hs…123攻击机,全重2215千克,空重1500千克,使用一台650马力的发动机,最大时速340千米,最大航程855千米。
其武备是安装在发动机罩上的二挺7。92毫米机枪,在机身中线挂载一枚250千克炸弹或者一个副油箱,翼下还能挂载四枚50千克炸弹或者是二门20毫米机关炮。
也是因为德国军事技术的大跨步发展,导致了Hs…123攻击机生不逢时。
几乎就在Hs…123攻击机成功试飞一年不到,另外一款更优秀的俯冲轰炸机也顺利试飞了,这就是Ju…87俯冲轰炸机。
俯冲轰炸机和近距离支援攻击机,到底哪一个更有价值?
德国空军方面争论非常之激烈,以至于双方观点成了水火不相容的无情抨击。最终俯冲轰炸机的理念赢得了争论,近距离支援任务成了Ju…87俯冲轰炸机的临时任务。
Hs…123攻击机只好悲剧了。
为了保留一点脸面,德国空军依然同意了生产一批Hs…123攻击机,但是所有的研制任务都被彻底取消,转而将主要精力投入Ju87俯冲轰炸机研制上。
姥姥不疼爷爷不爱的Hs…123攻击机顿时陷入尴尬之中。
尼森公司代表出面化解了这个死结,购买了一个中队十二架飞机,顺带着将这笔生意的成功而赠送的Bf…109试验机送回兰州。
按照戈林的构想,新扩建的德意志帝国空军由航空队、航空团、大队、中队四级构成,每个飞行中队大约十二架飞机,其下还有四机编组的小队。
飞行大队则是三个中队三十六架飞机构成。航空团也成为飞行联队,由三个飞行大队组成。航空队则是按照地域划分,调配数目不等的各个飞行联队或航空团组成。
北方军德械化的过程,自然不由自主地将战术编组都向德国国防军的模式靠拢。
其实原本的北方军空军编制,只是飞行中队规模被放大了,大队这一级别则被取消,中队直接隶属于飞行联队罢了,这是美国人的通行做法。
只是Hs123攻击机机翼下可挂载的机炮,原本是德国人旧款的20毫米机炮,弹重较轻,初速也低,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不如厄利空20毫米机关炮。
兰州机器局的军工专家探讨后,直接使用北方军已经购买的厄利空FFL机炮,将Hs123攻击机上的挂载机炮换了下来。
很快又碰到了另外一个麻烦。
厄利空FFL机炮使用的是六十发弹鼓,虽然总体重量没有超过Hs…123攻击机的机翼挂载限制,但是这弹药就成了问题了,没两下就打光了。
迫于无奈,尼森公司只好向厄利空公司寻求技术支持。
厄利空公司的技术人员很是稀奇地看着尼森公司的代表,很快就拿出来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采用弹链结构的厄利空机炮系统。
还是不行。
兰州机器局技师欣喜若狂地将弹链结构的机炮装上Hs123攻击机,结果超重了。
第二次求助于厄利空公司后,对方笑呵呵地收取了第二笔巨额的技术支援费,随口指点道,可以将弹鼓放大那么一点点吗,德国人好像也来商洽了。
原来不仅是中国人吃了亏,德国人也被坑了一笔呀。
六十发弹鼓马上被升级到一百三十五发弹鼓,勉强满足了近距离支援的要求,也算是非常成功的一种设计吧。
后来的传闻,日本人也陷入了这个机炮携弹量不足的窟窿。
但是已经和厄利空公司闹僵了的日本军工企业,无法得到后续技术支援,只好自力更生,结果搞出来一个一百发弹鼓技术,也算是一种比较不错的改型了。
但是随后兰州机器局对Bf…109A的改进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兴许是日本人升级坦克火炮口径的影响,再加上Hs…123攻击机成功的挂载机炮改良,北方军空军也像兰州机器局提出了Bf…109A能否改换更大口径枪械的要求。
这个就真的超出了兰州机器局的能力了。
尼森公司的代表硬着头皮找到德国空军,对方很是客气地答复,发动机罩上的7。92毫米口径机枪更换大口径不是不可以,但是肯定会严重影响格斗性能的发挥,倒是在机翼内加装两门20毫米机炮更具有可行性。
末了,德国空军技术人员抱歉地表示,他们正在试飞的Bf109A还没有这个打算。
空手而归的尼森公司人员,只好将对方的答复原原本本告诉了兰州机器局。
有些气馁的兰州机器局军工专家,听到这个思路后,还是大着胆子将使用弹链结构的FFL机炮装上了两侧机翼。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会对脆弱的机翼机构造成多大的破坏,但小心翼翼地试验结果,却表明这个想法是可行的,机翼并没有断折,但是笨重的20毫米机炮系统让飞机的速度已经降低到了一个难以忍受的地步。
Bf…109A是准备专门用于空中格斗的战斗机,飞行速度降低简直是难以忍受的技术指标,层出不穷的技术故障让兰州机器局的专家也为之瞠目结舌。
最后,北方军空军老实地接受了只有二挺7。92毫米机枪的Bf…109A战斗机,能不能得到更强有力的机型,就要看今后的德国空军高不高兴了。
Bf…109A战斗机,单座单翼轻型战斗机,总重2200千克,发动机功率695马力,最高时速470千米,升限9000米,航程700千米。武备是二挺7。92毫米机枪,各自备弹500发。
打打伊…15战斗机已经足够了。
第一批Bf…109A战斗机被紧急生产出来,运往和苏俄红军对峙的李虎臣和李夑和两个军团。
此时还没有进入仲夏,从德国本土起飞的另外一架飞机,正在艰难地跋涉人类的生命禁区之一,海拔7000米的帕米尔高原。
高空之中,Ju…52运输机硕大的机体依然是这么渺小。
“供氧装置正常。”机械师闷声闷气地说了一句。
领航员努力平缓自己的呼吸,“路线正确,不需要修正。”
“好的,伙计们,我们就要到达中国了,预祝胜利吧。”机长看着那绵延不绝的山脉,有些感慨地说。
唯一的两名乘客,尼森公司的中国籍员工,正毫无形象地趴在客舱座椅上,大口地呼吸着氧气罩中的空气。
几个小时候,飞机在中国控制区着落,现场满是鲜花和欢迎的人群,柏林经土耳其转伊斯兰堡至阿拉木图的空中航线开通了。
这是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在完成阿尔卑斯山脉环绕飞行壮举后,再一次惊人的举动。
        
第一二五章 迟疑的后果
也是在仲夏,雪山下的小山城两河口,一群穿着破旧灰色军装,戴着八角帽的人正在激烈的争执当中。
“北上甘肃打通和苏俄中央的联系?你懂不懂军事,北方军那块骨头是我们啃得下的?我们是中国布尔什维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