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惊雷入汉 >

第34部分

惊雷入汉-第34部分

小说: 惊雷入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了禁军,在军中接受磨练。朝中群臣早就听到风声,这马承是陛下亲自请回来的,日后必有重用。于是和马家多年没有走动的大臣们,纷纷上门恭贺道喜。

马承走遍大江南北,域外西塞可以说是见多识广,刘禅来自后世信息量也是惊人。虽然马承的见闻不过时某些地区的历史前身,可刘禅对于这个时代本就陌生,畅谈之下受益匪浅。宫中新入了三匹骏马,都是马承在庄子里千挑万选而出的千里良驹。刘禅整日骑乘甚是喜爱,三匹马一个人骑不过来,于是便赐给了关彝,张遵二人。对于武人来讲,沙场之上有一匹宝马意味着很多,最直接的便是保命的机率大增。二将见陛下如此慷慨,都是感动在心。

这一日刘禅将马承召入宫中,与之一同入宫的还有杨戏,樊建,诸葛瞻,谯周四人。到了御书房,刘禅带着郤正,司马胜之,许勋,尹宗已经等候多时。与以往不同的是,御书房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动物皮毛所做的地图。樊建等人看着这地图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一时间也想不起在何处见过。

刘禅微笑道:“今日之事乃国家机密,众卿切不可有所泄露。”

众人对于刘禅的印象早已改观,经过几次杀戮谁还不到当今的陛下甚有决断。众人齐声道:“臣等谨遵圣命!”

“好,众卿可识得此为何图?”刘禅对于几位大臣的态度很是满意。

众人闻言纷纷注目墙上的地图,那图上地形险峻,崇山峻岭,看了半天只是识得其中部分是蜀国的南中地区,余下的地点则是从未听说过。

“此图可是黄皓所献?”樊建突然想起他日在大殿之上黄皓呈上已一只木箱,这兽皮地图便是箱中之物。

“长元过目不忘,让朕钦佩!”刘禅没想到还有人记得此图,不禁脱口赞道。

马承阅历丰富,若有所思的道:“启禀陛下,此图所绘制的可是身毒国?”

见马承识得,刘禅欣喜非常道:“马将军不愧是足遍天下,竟然识得此地?”

“陛下过誉了,微臣只是寻找良马之时偶然听说,并未亲身到过。”马承答道。

身毒国便是后世所称的天竺,印度。汉武帝时张骞出使域外,在大夏国——即后世的缅甸和泰国,发现了邛竹和蜀布。于是打听当地人这邛竹,蜀布从何而来。当年人便言是从商人从身毒国带来。等到张骞见过汉武帝,便进言南中地区很可能有通往身毒国的道路。

汉武帝听从了张骞的建议,派出四路人马寻找这通往探索这传说中的身毒古道。不想有三路人马都被山中的部族阻挡,无法前行。唯有一路人马一直到达了滇池,滇池便是后世的昆明。在滇王的帮助下,这路人马十几年内不断的尝试西行。可惜的是被当地的“昆明”人阻拦,始终不能通过。“昆明”非是地名,而是当地少数民族的一种,种族的名称便叫“昆明”。

官方的努力到此截止,可这条道路是确实存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的交流和沟通也逐渐频繁。蜀地的特产通过这条路运往大夏,身毒甚至更远的地方交易。不少身毒和大夏的族人也是迁居到了南中。随着佛教的传入更是加大了南中和域外各国的交流力度,如今再蜀国南中的永昌郡已经有了身毒人栖息的身影。

众人皆是饱学之士,一时没有想起,如今听到马承提及,都是明白了地图所标记得是何地方。对于陛下的用意也猜到了几分。




呃……不好意思……
不动昨天去拔牙……失血过多……不小心发烧……点滴到今早……今天的更新要迟一些……正在码字……估计12点之前可以搞定~~不好意思……呃……




第二十六章 烽烟再起(上)
开启蜀至身毒的古道等于继续汉武帝未完成的事业,这在当时是让人震惊非常的想法。有人想过偏安一偶割据称王,有人想过富国强民一统天下,这个时期的人类还从未想过如同张骞一般出使国外,开辟新的道路。这是了不得的功绩,足以扬名天下,流传万世,樊建等人不由得激动起来。
“朕早命人打探过,此路民间通行无阻,只是大军通行尚有些许麻烦。”刘禅说道。
众人自然明白刘禅所指为何,南中地区被蜀国平定几十年,虽然偶有动乱,但大体上还是比较稳定的。依照这地图上的路线,进入南中地区后,一直到达永昌都属于蜀国势力范围。这部分的路程自然是没什么阻碍,可过了永昌继续向西南进发,便是蜀国统治范围之外的区域了。当年汉武帝的军队便是由此开始被当地的少数民族所阻拦,最终未能打通到身毒的道路。
“马将军曾经到过西域诸国,对于这身毒古道有何看法?”刘禅眯着双眼,直接把话题抛给了马承。
“启禀陛下,依臣之见这身毒古道并非难以打通,只是所需投入甚大。”马承心知刘禅心属自己,用心思索后答道。
“这道路若是打通,国家自可与域外诸国贸易,长远考虑投入大些也是值得的。”刘禅轻轻点了点头,自言自语的说道。
众人见陛下已然决定要打通这身毒古道,纷纷献策。依照蜀国当前的国力,若是讨伐中原力有未逮,对付一些少数民族还是绰绰有余的。几十年来蜀国上下都形成了一套针对少数民族的军政框架,而且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更可以作为向导和战斗力弥补各种不足。
想打通这身毒古道,武力是唯一的选择,当然也要尝试和平的方式解决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南中地区的蛮夷这几十年来接受了汉族的文化,都变得开化起来。蜀国势力范围外的蛮夷恐怕还是未曾开化的状态。鉴于这点,必须有一支精通与少数名族作战的军队在前开路,扫清一切障碍,确保后面的商团可以平安的抵达大夏——即后世的缅甸泰国,阿富汗等等。大夏和身毒差不多,都是人口密集,较为发达的地区。只需要说明来意,展现大汉礼仪之邦的风采,相信到达身毒国是一帆风顺的。毕竟这些国家都曾经听说过汉朝的威名,以往也有些许交流,比起山野之间的蛮夷要好打交道。
熟悉蛮夷的将领蜀国还是蛮多的,但有资格独自领军的也不过就那三五人。眼下成都中便有合适的人选,蜀汉的宿将张翼。张翼昔年曾经做过庲降都督,因为执法严格惹起了蛮夷的反感,被马忠替换。接到替换的命令后,众人都认为张翼应当疾驰回成都复命请罪。张翼却说:“不可以这样做,我是因为不称职所以被替换。代理我的将领还没有到,我应当整顿军备,运粮积谷为军队积累实力,怎么可以因为个人被罢免就耽误国家的事情呢。”等到马忠来到后,便是依靠张翼打下的基础,灭掉了作乱的蛮夷。
只是张翼的年事已高,还需要配置几名得力副手才是万全之策。众人商议一番决定由前次带兵平定汉嘉叛乱的老将龚衡带着子嗣辅佐张翼。等大军到达南中,再由南中地区抽调些将领做为补充。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南中地区一向是蜀汉的大后方资源充足,但此番南下的军队前后估计要超过数万人,粮草的消耗光是依靠南中地区恐怕难以支撑。必须调集成都乃至南方各郡的资源集中到永昌,才能保证大军后顾无忧。蜀汉众人对于打通道路颇有信心,但是要确定个时日,多长时间可以完成这丰功伟业还是难以估算的。充足的后备资源自然是必不可少。
除了军备外,用以和大夏,身毒等各国进行贸易的物资也要提早的运往永昌。永昌目前的规模恐怕难以承载大量的人力和物资,还需要朝廷中有人前往永昌坐镇,负责指挥建造仓库,铺设道路。鉴于诸葛瞻在武阳的优异表现,众人都推荐诸葛瞻负责此事。蛮夷之人对于诸葛氏还是多有崇拜的,永昌大兴土木所用到的都是蛮夷之人,有诸葛瞻前往坐镇也会比较容易沟通。
张翼,诸葛瞻负责开路和准备工作,商团自然是由马承为主帅。马承走遍大江南北域外西赛,经验丰富,虽然没有到过南方诸国,但马承这方面的阅历和经验是无人可比的。对于刘禅的器重,马承也是感激非常。自己身为将门之后,可从小到大走南闯北从未指挥过军队。若是把马承当做一员将领,冲锋阵前多半是不合格的,但作为商团的首领则是如鱼得水。可以说这次的南方之行是刘禅为自己量身定做的。
与域外各国打交道,除了贸易上的交流,更少不了文化上的交流。代表堂堂大汉的商队中若是没有几名饱学之士,难免让人瞧扁了大汉。在这个商业并不发达的时代,各国之间吸引的其实更多的是文化,并非经济利益。
许勋,尹宗都是蜀中的大儒,官职虽然不高,但是在蜀中文人的地位还是无人能及的。只有谯周稳稳的在二人之上而已。对于南中荒凉之地,这些文人是没有任何兴趣的。在家中治学,传播圣名才是文人乐于做的。如今是出使域外,情况便是不同了,这是何等的功业?一旦成功名望地位都远远超过其他文人,比在家中治学著书强过百倍。因此二人闻言都是请命要求随军而行。
众人热烈的讨论许久,大概的人选和框架算是初步定下。刘禅想了想道:“此行乃是百年未见的壮举,若有人可记录沿途所经之事岂不妙哉?”
群臣一听也是赞同,许勋尹宗等人是川中的大儒,这等记录的事情实在难以牵动二人的心思。谯周先前被二人抢先一步报名参团,如今连忙举荐道:“启禀陛下,臣有弟子陈寿可胜此任!”
陈寿?莫不是《三国志》的作者么?听到谯周所言,刘禅心里一惊。一旁的诸葛瞻闻言却是眉头一紧道:“陈寿此人我也识得,无甚大才,恐怕不堪任用。”
“诸葛思远此言何意?我的弟子我还不清楚么?”谯周心知诸葛瞻素来瞧不起陈寿,当下据理力争。
“谯公过滤了,瞻以为此事应由经验丰富的大臣搭档。陈寿官职低微,经验尚浅若是有何差错,恐怕连累谯公美名。”诸葛瞻冷冷的答道。
见二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众人连忙劝解。刘禅笑道:“既然谯公有所推荐,不如请高足来此一叙。”
自古以来荆州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于荆州立业进而占据西川成就帝王之业。可也因此失去了荆州和大将关羽。对于荆州东吴是志在必得,当年鲁肃向孙权谈及天下大势时便指出,占据荆州取得长江的全部控制权,才是东吴立足于世的根本。这就是后人所言的榻上策。
荆襄九郡东吴只占八郡,襄阳始终在曹魏的掌控之中。占据襄阳便可以从陆路进逼吴国在荆州的重镇——江陵。南船北马并非是民间笑谈,而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避开水路可以由陆路对吴国发起战斗的地点,也只有襄阳到江陵这一处。所以东吴在江陵布置了重兵不说,荆州军区的统帅素来也都是吴国数一数二的将领。如今负责镇守将领的便是骠骑将军施绩。
施绩是东吴名将朱然的儿子。朱然的本名是施然,是东吴宿老朱治姐姐家的儿子,恰逢朱治没有子嗣,于是过继到了朱治家中改名为朱然。等到朱治去世后,朱然几次上表希望能恢复本姓,无奈孙权不许只好作罢。施绩在两年前上书再次请求恢复姓氏,终于得到了吴主孙亮的应允,于是由朱绩改为施绩。
在施绩镇守荆州的期间,荆州的布防还属稳定,吴魏双方谁也占不到便宜,相安无事。随着诸葛诞在淮南举兵,形势开始有所变化。魏国国内的军队几乎尽数被司马昭征调到淮南平乱,襄阳战区也抽调了数路游军前往支援。魏国在襄阳的守军虽然没有变化,但是附近各城平时用来支援的魏军却是不在了。
全怿羞耻的投靠了魏国,甚至卷跑了整个全氏家族,这让吴人很是受伤。孙綝的大军开始进攻两淮地区,救援被困在寿春的诸葛诞,荆州的吴军自然也不能闲着。施绩频繁的调动各路人马汇集江陵,准备攻打襄阳响应孙綝的东路主力军。可吴国数年来内乱不断,国内的兵力被孙綝抽调一空。为了确保后方的安全,施绩必须留下一部分人马保持机动性以防万一。这样一来其实江陵的吴军实际上也没有增加多少。
大军准备妥当却是有斥候来报,魏国的骠骑将军王昶带着数万魏军进逼夹石,用意不明。正在调兵遣将的施绩闻讯一愣,手中的令旗竟是掉落地上。堂下众将更是窃窃私语,魏人的动不免太快了。
“可曾探得有多少魏军?”朱然急急问道。
“启禀将军大概有两万五千魏军。”传令官答道。
“两万五千魏军……哼!襄阳的守军不过三万人,王昶倒是好大的气魄!”施绩怒道。




第二十六章 烽烟再起(下)
夹石位于临沮县地界,地势险要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其中有一条小路在两山环抱之间,便是夹石路。昔年关羽兵败撤退便是企图由夹石穿越到川中,最后在此地被吴军捕杀。这是易守难攻,便于设伏的地方。魏骠骑将军王昶率领大军南下屯驻于此,其用意不言而喻。

东吴若是大举北上攻打襄阳,便不可能无视驻扎在夹石的这支魏军。可真要是想攻击这支魏军,却又要面临着极其不利的地势和作战环境。就算是吴军的兵力倍于魏军,想吃掉王昶的军队也是非常困难的。倘若不理这支魏军,直接攻打襄阳,整个吴军的后方便会被这支魏军截断,从而陷入孤军作战的苦境。哪怕是江陵的守军略显薄弱,这支魏军都有可能猛然出击。王昶这一支人马进可攻退可守,如同一根钉子把荆州的吴军牢牢钉在了江陵,竟是动弹不得。施绩沮丧万分,只好派斥候紧盯夹石魏军的动向,另一方面派人将此间的状况报告给孙綝。

孙綝的大军是从东吴国内集结,由寿春的东南方向入淮。作为吴军先锋的朱异之前往夏口捉拿孙壹,所以是从夏口行军由寿春的西南方向入淮。两支人马虽然都是孙綝负责指挥,实际上却是兵分两地。东路的孙綝的大军过了长江便驻足不前,采取保守的观望态度。朱异的西路军则必须赶赴寿春解围。

如此一来东吴看似声势浩大的北伐,演变为了朱异带着三万吴军孤军深入的态势。司马昭得到军情之后心情畅快,便召钟会,裴秀商议。裴秀字季彦,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裴茂是东汉汉灵帝时期的尚书令,父亲裴潜是魏明帝时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