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国魂 >

第580部分

国魂-第580部分

小说: 国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攻上来的中**队步兵在烧毁的“雨鹰”式飞机旁发现了这两个人,殷平已经死亡。于是,木玮任命第四中队长朱逸成上尉继任他的职务。
    这时,第四装甲师奉命攻入费尔班克斯市区,指挥官以小部分兵力从南面分三路进攻。在郊外的渥霍拉等处,中**队遭到城防炮火的猛烈抗击。
    美加联军据守在赶筑的防御阵地,支撑点里待援。一夜之间,到处都筑起了街垒。看来联军根本没有不战而降让出费尔班克斯的打算。
    即使如此,中**队的进攻仍然不断取得战果。战车在前面掩护,突击队跟在后边。突然,美加联军的重型炮弹嘶叫着飞来,不断在突击道路的两边爆炸。
    这炮弹是美加联军从安维那克河东岸打过来的。美加联军部署在郊区普腊加的炮兵为粉碎中**队的进攻,猛烈炮击费尔班克斯西部。
    敌人死守费尔班克斯的决心是很大的,甚至市民的房屋受到破坏也在所不惜。所谓“不设防的城市”纯属无稽之谈。
    这回木玮将军要亲自出马。阿尼亚克和克鲁纳野战机场上的俯冲轰炸机正在起飞。
    第五十一俯冲轰炸航空团新组建的第三大队配属给木华上校的第七十七俯冲轰炸航空团。这样一来,木玮就有五个大队,约一百四十架俯冲轰炸机。
    这一百四十架飞机由高空飞往费尔班克斯,从地面看得非常清楚。
    第一航空队从机场起飞,曾对费尔班克斯的机场、飞机工厂和广播电台进行过轰炸。后来,只进行过一些小规模轰炸,炸弹落到调车场和市内安维那克河铁桥上,但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9月9日这一天,俯冲轰炸机对费尔班克斯市区进行了首次大规模轰炸。在波光闪耀的安维那克河上空,俯冲轰炸机编队散开队形,一架接一架地进入俯冲。它们发出吓人的尖叫声冲向目标。
    以安维那克河铁桥为基准划分攻击区域。铁桥在瞄准镜里以飞快的速度由小变大。目标是安维那克河东岸的重炮阵地,美加联军正在这里炮击市区西部。俯冲轰炸机穿过高炮的火力网,投完炸弹后,当即拉起,跃升脱离。
    轰炸机的其它编队突击市区街道和以东的铁路,箝制美加联军,至少可以阻止其部队的频繁调动。
    市区西部敌人的抵抗逐渐加强,强击机也参加了战斗,有好几条街道的街垒,步兵们不得不通过白刃战来夺取。
    十点钟左右,第三十五战车团和第十二狙击团的先头部队迫近了位于费尔班克斯市中心的火车站。但是,到此不能再前进了。因为部队一旦出现在街道上,几公里长的侧翼就会暴露给敌人。如果敌军从侧翼发起反击,前边的这两个团与后续部队的联系就有可能被切断。指挥官已看出这个危险,于是命令这两个团暂时停止进攻,开始后撤。
    指挥官给第18军司令部的报告中曾经这样说道:“对市中心的进攻受挫,损失很大,不得不停下来。”他说:“坚守费尔班克斯的敌军如此顽强,出乎意料。想取得很大的战果,只用一个装甲师和四个步兵师是不够的”
    远离友邻部队向纵深挺进的第18军的后方也发生了意外。空军不得不从费尔班克斯抽调兵力去营救远在费尔班克斯以西的第八集团军。
    这倒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第十集团军对费尔班克斯和安维那克河中游的猛烈进攻催促着经罗兹北进的第八集团军。该集团军本应和第十集团军一起以最快的速度封锁住先头部队第四装甲师的后方与费尔班克斯之间的空隙地带。
    但是,第八集团军开始只有四个步兵师。越往东进,它的北翼就越暴露。
    在中**队进攻方向略微偏北一点儿的地方,有一支和第八集团军兵力相当的联军部队,也在赶赴中**队要去的目标,亦即向东,向费尔班克斯,向安维那克河对岸挺进,两军形成争先到达的态势,情况相当危险。
    这支部队是加拿大军队为核心力量“第11集团军”。由于它离中**队的南北两条进攻路线较远,所以几乎没受到任何损失。该集团军拥有四个师和两个骑兵旅。它非但没有减员,反而得到“第21集团军”部分兵力的补充。这部分兵力是遭到南进的中国第四集团军的进攻而败退下来的。
    9月3日,第11集团军司令库特将军很快就找到机会,他准备向南,对中国第八集团军北翼的薄弱环节发起进攻。但是,美加联军统帅部否定了这个建议,并命令库特率所辖的几个师东撤。
    他们夜间行军,白天在森林里休息。中国陆军的侦察机虽然有时也偶尔发现一些部队,但他们没有想到会有一个集团军的兵力活动在中**队战线的后方。
    9月8日和9日,美加联军到达特诺那一带。这个地方北临安维那克河,南靠它的支流卡斯切河。
    在卡斯切河的对岸,有中国第八集团军的后卫部队,第三十步兵师。这个师的战线长四十公里,是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库特将军没有放过这个机会。9月10日夜,他命令部队南渡卡斯切河,在几个地方同时出击,打乱了中**队的部署。中**队第三十师退却。
    这是整个战争中美加联军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进攻性作战,迫使中**队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张作霖上将只好让正在向费尔班克斯和安维那克河挺进的第八集团军调过头来去堵塞背后被敌人打开的突破口。
    已逼近费尔班克斯市郊的第十集团军一部也调过头来,回师卡斯切河。第十集团军的此举使人不难看出,其战略意图是杀个回马枪,在卡斯切河打一个包围战,置美加联军于死地
    形势发展不妙。开战以来,中国南方集团军群首次向空军提出紧急要求:“请于9月11向特诺那地区投入强有力的航空兵力。”
    于是,无论是空中还是地面,立刻都把对费尔班克斯的进攻放到比较次要地位。
    9月11日上午,前来视察的中国总参谋部总参谋长蒋百里将军和他的同僚们乘坐的飞机在第十集团军司令部附近的机场降落。张作霖将军走到蒋百里面前报告说,第十集团军在开战的第十天就打到了费尔班克斯   

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上空袭
    第七百七十八章海上空袭
    此时,木玮火速返回前线指挥部,他觉得现在出动战术飞行大队来扭转战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兰格尔旁边的临时机场上,第二飞行训练团第二强击机大队开始出动。他们受命低空攻击卡斯切河南岸的敌军,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打退美加联军的进攻。这次,强击机比较容易发现敌人,因为那里有整整一个集团军在向南急进。
    机长们推下机头下降高度。根据十天的作战经验,他们清楚地知道双翼飞机的主要武器是什么。既不是机翼下悬挂着的两枚五十公斤炸弹,也不是安装在发动机罩上的两挺机枪,而是超过一定转数的螺旋桨发出的那种可怕的音响效果。
    如果看到转速表指示每分钟一千八百转,那么好啦,发动机的前面就会产生声波,螺旋桨会突然象重机枪似的尖叫起来。
    强击机在敌人头上十米上空拖着惨叫声飞过,吓得敌军四处奔逃,车翻马散。不管什么队伍听到这种低空攻击的声响都会惊恐万状。
    然而,投入卡斯切河战区的不只是第二飞行训练团第二大队,从安维克附近新的野战机场起飞的几个大队也袭击了特诺那周围的目标。卡斯切河的铁桥被炸毁,公路上弹坑累累。以战车为主的美加联军车辆纵队遭到沉重打击。
    几天来,主要攻击安维那克河东面铁路和工厂的几个轰炸航空团也投入卡斯切河战区的战斗。战争初期属于第一航空队指挥,第一航空师在战斗结束后,被编到第四航空队。
    此外,第一轰炸航空团、第二十六轰炸航空团、第四轰炸航空团也都参加了这次支援地面部队的战斗。
    美加联军对来自空中的如此猛烈的攻击没能支持多久,向卡斯切河南岸的进攻被迫中止。中国第八集团军的危机只持续了两天。
    应南方集团军群的一再要求,中国最高统帅部决定把作为预备队的空降团投入北部的战斗。这是空军过去秘密训练的空降部队的一部分。
    从9月11日开始,空降部队就在开始待命。他们将按计划在敌后的几个地方降落:首先是在马勒兰附近,其次是安维那克河铁桥,最后是斯迪瓦夫,并在那里构筑桥头阵地。
    第11集团军司令在9月13日夜里,不得不迅速渡过卡斯切河撤退,调整部署,确定新的进攻重点。随后几天,美加联军企图在中**队包围圈尚未形成的东部地区向费尔班克斯方向强行突围。
    战斗又一次激化了。中国空军又一次从早到晚地将数百架飞机投入支援地面战斗,战斗的最高峰是9月16日、17日两天毫不间断的低空攻击。
    一个驱逐机大队被调到卡斯切河战区,这个大队是第一飞行训练团的第一大队。在开战初期,该团用双发的飞机几乎全包了费尔班克斯上空的战斗任务。
    驱逐机所承担的攻击地区是从卡斯切河和安维那克河会合处的维冈到宾克,这是个狭长地带。指挥官让各中队每十分钟在该地区上空往返一次,飞去用五分钟,飞回也是五分钟。指挥官命令他们在这个短时间内把20毫米机关炮弹全部打光,弹链上一颗炮弹也不留。
    攻击的目标无须仔细寻找。公路,田间小道,林间的空地和田地里,到处都有美加联军的残余部队。中国空军见到地面上有活动目标就打。
    返回基地的中队长们向指挥官报告时,他默默地听着,然后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正正规规地打一场空战该多好”
    9月16日和17日,俯冲轰炸机和强台机轰炸了卡斯切河两岸的美加联军部队集结地以及无数个渡口和浮桥。
    关于这次轰炸效果,美加联军库特将军描绘说:“十点左右,在维特科维茨渡口附近,我们受到大规模的空袭。敌人的这次空袭,飞机架数之多,攻击之猛烈以及飞行员的胆量之大都是罕见的。我军调动、集结和前进的道路都处在空中炮火的浩劫之中。地面简直成了人间地狱。桥梁被炸毁,渡口被堵塞。在那里待渡的部队被炸得血肉横飞”
    “参谋长、另外一个军官和我藏在村边的桦树丛里,一动也不敢动,一直趴到中午停止空袭的时候。如果再打下去,这个罪还得继续受下去。我们只要呆在这里,中国空军为我们掘好的坟墓就越来越近。”
    到9月18日、19日,美加联军丧失了抵抗能力。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师和残兵集团突围成功,沿着安维那克河,穿过森林撤退。被包围的美加联军大部,约十七万人当了俘虏。
    这是空军首次决定了地面战斗的胜负。
    卡斯切河战役结束后,中**队对毗邻的重镇费尔班克斯的包围圈越缩越小。为进攻费尔班克斯,陆军的集结一直进行到9月24日傍晚。在此几天之前,“为避免不必要的流血和破坏城市,”中国方面就开始试图劝敌人立即投降。
    当中**队的谈判代表一无所获地归来之后,9月16日下午,中**队第四轰炸航空团第一大队的十二架飞机飞到费尔班克斯上空,在雷鸣闪电的骤雨中散发了一百万张传单。
    传单呼吁市民在美加联军司令不接受投降的情况下,在十二小时内离开费尔班克斯到东部避难。
    第二天早上,美加联军要求派遣谈判代表谈判老百姓和外交使团的撤退问题。因此,取消了原定9月17日进行的两个航空队的大规模空袭。但是,美加联军的代表却一直没来。
    在9月18日、19日、20日、21日,中国战机又先后空投四次传单。这四次都威胁说如果联军统帅部继续进行无益的抵抗,那么,费尔班克斯市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对方负责。
    联军对这些威胁不仅毫无反应,反而抢筑新的阵地,条条道路部挖有堑壕,每一个建筑群都变成了要塞。十多万士兵正积极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巷战,决心死守费尔班克斯。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空军出动了。从9月26日上午八点开始,费尔班克斯上空呈现出一派异常的景象。水平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把杀人的武器投向市区西部。三十架运输机发出的强烈轰鸣,震撼着千家万户的屋顶。运输机满载着燃烧弹,由两名士兵一捆捆地从机身侧面的舱门投放下去。
    木玮少将在这一天掌握着俯冲轰炸**个大队二百四十多架飞机。
    当木玮上午十点钟坐飞机飞到第八集团军前线指挥部时,事态发生了变化。张作霖没见他。不久,蒋百里在这里出现了,他不动声色地听完将军们相反的意见,然后对木玮只说了一句话:
    “继续进行”
    接近中午时分,费尔班克斯上空升起高达三千五百米的烟柱,缓缓地向安维那克河方向移动。各轰炸机大队很难找到指定的目标。
    但是,轰炸仍在继续进行。不是针对城市,而是针对被包围的费尔班克斯要塞。不是针对居民区,而是针对十万士兵构筑的防御体系。
    人们纷纷传说中国空军动用了八百架轰炸机把费尔班克斯炸得粉碎,其实并非如此。9月26日,木玮只投入四百架水平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和强击机。
    这四百架飞机出击了三至四次。在费尔班克斯投下普通炸弹五百六十吨,燃烧弹七十二吨。大火映红了天空。夜晚,即使从很远的地方也能看出这是安维那克河畔正在燃烧着的费尔班克斯。
    大空袭的第二天,波方要求投降。9月27清晨,正式举行签字仪式。
    在这两天里,投下最后一批炸弹的时间是9月27日的午夜。此后,这里再也没有任何敌军的抵抗了
    阿拉斯加,成功落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9月14日下午,强劲的西北风把太平洋上空低沉的积雨云吹到了美国海岸。
    这时,在一百米左右的上空,有两批五机密集编队的双发轰炸机在波浪和云底之间隆隆地向东飞去。看不清这些飞机的机身和机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