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国魂 >

第63部分

国魂-第63部分

小说: 国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四人协助蒋杰,给我把十一协看好了!”
    “是!”
    “杨天云、罗索、陈少东、俞飞、沈谰哲!”
    “到!”
    “立即准备,随我一起上京!”
    “是!”
    几个人一齐大声应了,可都有些奇怪。]
    标统才从京城回来没有多少时候,怎么忽然又要进京了?
    可是萧天却再清楚不过,时候到了!]
    大帅虽然没有直接给自己下达命令,但自己却知道,很快京城动荡即将开始!
    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角逐,这也时事关自己和十一混成协命运的角逐
    当萧天回到自己家中的时候,小玉似乎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把自己丈夫迎了进来,上了饭菜,自己坐在一边,默默地看着丈夫把一口一口的饭菜送到嘴里。
    “怎么了,又要走了吗?”小玉轻声问道。
    萧天默默的点了点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自己欠小玉的实在太多了,当自己在外面搏杀的时候,自己的妻子,却忍着巨大的悲伤和寂寞,默默地操持着一切。
    自己一直想好好善待小玉,可自己却始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也许在对待女人之上,自己始终都无法做到一个完美男人吧
    就在萧天准备赶赴京城的时候,美国记者艾里斯。杰逊采访了萧天。
    对于艾里斯来说,萧天这个杰出的中国记者,对美国人充满了神秘感。而对于萧天来说,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也是自己一次向外国展现自己的机会。
    在谈到美国时,萧天已经不再是那个冲动的北洋军官,他略略做了一些沉吟,然后说道:
    “我一直期待着访问美国。在所有国家里,最吸引我的就是美国。这也许是因为,在我周围,有很多年轻人都是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但我觉得,尽管我们两国政府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差异,但实际上,美国比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更接近我们的体制。我已经注意到,受美国教育的清国人,比受欧洲教育的更能容易地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我们国内和管理。并且据我所知,贵国政府的基本规则也与我国政府极为相似。”
    “您对中美关系怎么看?”艾里斯话里有话地问道。
    萧天微微沉吟了下:
    “大清国的政治家们,自从开始考虑我国的国际关系时,就认为我们和美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看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真切,并且将来也定会继续下去。
    我觉得,我们需要和贵国保持友好和令人满意的关系,这种需要的程度怎么说都不过分。贵国一直是我国的朋友,并且贵国人未错过任何机会以无私的方式表示出这一点。的确,美国一直对东方国家非常友好。如果说在不远的将来,我的国家在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峻时刻必须挺身抗争的话,我们会期待并信赖美国能够为保护我们的权利而在国际上施加影响。当然我们会对所有那些友好的列强国家抱有同样希望,然而我们更加信任美国。”
    “清国人民怎样看待美国舰队访华?”艾里斯咄咄逼人地问道。
    萧天的神色,依旧是那样的平静:
    “我本人对于贵国政府宣布他们对我国的而感到高兴。并且我确信,我国的民众也与我有同样的感觉。众所周知,大清国已经被外国武力很多次地‘访问’过了,我是说包括友好的和非友好的。
    然而在这件事上,甚至在此之前从未有过任何一支外国海军舰队认真考虑过我们的愿望,或者曾友好地等待我们邀请。我国人民能够通过美国海军的友好访问而理解到贵国对我国的友谊和重视。并且我可以向你保证,你们的舰队会受到我国的友谊和重视。
    并且我可以向你保证,你们的舰队将受到所有我国人民的欢迎。我希望不会发生什么事阻碍这个计划的实施。我国人把这件事当成我国对外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艾里斯隐隐感觉到了一些什么,在萧天的话里,严格的把“我国”和“大清国”区分了开来。
    艾里斯耸了耸肩:
    “大清国的管理体制和民众从本质上都是趋向**的。如果**的历程一经启动,就将极大地增加帝国复兴的可能。另外,大清国的现状以及改革会是什么样的?”
    “我们内部的管理体制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革。”萧天淡然说道:“但这却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的事情。因为它牵涉到要彻底改变甚至推翻现在体制的某些方面。而这个体制已经存在了许多个世纪,诸多因素盘根错节地紧紧交织在一起。就民意支持的状况而论,我感到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给我们时间再加上机遇,我们无论如何都能够实现改革的大部分目标。”
    “最需要改革的是什么呢?”艾里斯认为自己抓住了问题的重点。
    “我们的财政制度、货币流通体系以及法律结构。只有做好了这些事,大清国才能真正理清国家正常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这三项改革中的任何一项都与其他两项有着密不可分的依赖关系。”
    萧天的回答滴水不漏,但却让艾里斯有些失望:
    “在完成这三项改革的过程中,像日本人那样引进外国顾问以求援助,这样的做法他是否认为有益?”
    萧天微微沉吟了下:
    “我还有很多很多东西要向西方学习,并且我国将感谢任何善意的建议和忠告。我相信,事实上,应该引进能干的外国财经顾问和法律顾问。
    但是,眼下‘复兴的权利’以及‘大清是国人的大清’等等观点甚嚣尘上。但我反对这些观点的。我主张国家能真正适应正确的观念和方法,即使清国也许还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去接纳它们。
    日本人仅仅是在时间上比我国早一些通过某些纯物质的外来帮助方式。我国有幅员辽阔的国土和人民,在各民族、各地区的内部利益调整方面也与日本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不太可能采用这日本方式。
    但这并不能证明日本人在道德上和精神上就比我们优越,也不能证明在指导我们未来的方针上,日本人的做法从根本上就是正确的”
    萧天随后沉默了下:
    “这也并不意味着日本的做法就更加聪明。日本人在完成他们国家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纯粹是由于地理和政治环境对他们一直有利,而我们的事业却比他们更加艰巨和繁重。
    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我们自己就不能指望达到类似于日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日本有外部大国的友好支援,并且在他们国土上也不存在来自列强的私欲和野心去牵制和阻挠他们。把所有这些情况详加考虑之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走向所谓现代化的进步过程中,要把日本和我国在改革的具体部署上进行明确的对比是不可能的。
    我期望,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开明人士在这方面能够给大清国以赏识和鼓励,并能在大清国面临的改革伟业面前,给予我们精神和道义上的支援。”
    萧天并不知道,在自己接受美国接着的这次采访中,这些话将会在西方引起多么大的反响!   

第一百四十三章 风云动荡
    京城,1908年。满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
    这一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动荡的一年,在四月,安阳之战爆发,萧天所指挥的北洋第十一标,于安阳内黄击溃日军精锐第四联队。
    五月,河南暂编陆军混成第十一协成立,萧天成了中国,或许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将军。
    六月,安阳枪炮工厂、银行等进入筹备阶段。
    七月,随着徐世昌电报的披露,以及外务部照会日使,重申延吉间岛确为中国领土全国。各地反日情绪到了一个新的**。
    八月和九月,十一混成协大量扩军。汉口《江汉日报》被封;奥维尔…赖特建造第一架军用飞机。
    八月二十七日清廷批准《宪法大纲》。大纲规定,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皇统永远世袭。九月二十八日**喇嘛抵北京。
    进入十月,一则消息从宫廷里流传出来,都是当今大清国的掌权人,慈禧太后怕是不成的了。
    但这仅仅是流言而已,谁也无法确认消息真伪。
    10月28日,萧天率领十九名部下。携带武器秘密进入京城。
    萧天并没有去见袁世凯,而是在离袁府不远的一间客栈里住了下来,日夜监视袁府动向。
    一晃几天过去,京城里似乎变得平静下来,什么动静也都没有。
    而此时在醇亲王府,一场密议却正在进行。
    载沣,醇亲王,时年二十七岁,志大才疏,纨绔子弟一流。对于袁世凯的势力急剧扩张,载沣早就嫉恨不已。
    袁世凯的兵权虽然被夺去了,但是北洋陆军各镇协的统制和协统都是他的旧人,为袁世凯马首是瞻,他的亲信王士珍担任陆军部右侍郎。这些人仍和他保持着特别密切的关系。
    而在满人之中袁世凯亦不乏支持者。奕匡力兼外务部管部大臣,极力维护他。西太后每有谘询,总是单独召见他。而他所提出的建议,又能适合西太后的心意。所以,袁世凯在政满清府还有相当庞大的势力。
    而这一切,也构成了载沣处心积虑想要除掉袁世凯,把朝廷大权彻底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肃亲王善耆、辅国公载泽是醇亲王载沣最坚定的支持者,也是最坚定的支持以武力方式彻底除掉袁世凯的拥护者。
    “太后的确是不行了。”从皇宫回来,载沣满面都是忧色:“今儿个召见我的时候,一句话喘息了三次才能说完,说了不到一柱香的时间,一个人看看着就要昏了过去”
    “醇王爷,该为将来考虑考虑了。”善耆年长,在那踱了几步:“太后要是膑天。第一个该杀的人就是袁世凯!当年皇上如此信任他,可他却”
    载泽冷冷笑了几声:“杀袁如杀一狗尔!只消一枝枪、一颗子弹,我必拿袁世凯人头来见你们!”
    善耆摆了下手:“不妥,一来袁世凯早有防备,二来就这么杀了,势必引起朝野动荡,此人最善伪装自己,北洋那些人对其又忠心耿耿,一旦闹出点什么事情来,只怕局势不好控制!”
    “那你说该怎么办?”载泽有些不太服气地问道。
    “当务之急,是先把权利握到咱们手中,这天下,终归还是我满人的天下!”善耆冷冷说道,正想往下说的时候,忽然急报太后召见载沣。
    载沣怔了一下,急忙换好衣服匆匆前往中南海。
    到了那里,见袁世凯、张之洞、奕匡力这些军机大臣也都到了。就听李莲英说道:“醇王爷,皇上,皇上他也病倒了”
    “什么?皇上也病倒了?”载沣心里“咯噔”了下。
    李莲英一脸哭丧:“已经召太医看过了,说说皇上只怕也不行了”
    载沣一阵眩晕,几乎摔倒。病榻上的慈禧有气无力地说道:“都别难过,生老病死,都是天意。皇上无后,这次那么急着召你们来,就是为了商议这事”
    事体重大,谁敢在立储的事情上先开口?这要说错了一句话,只怕就是杀头的罪名。
    磨到后面眼看着慈禧脸带不悦,张之洞这才大着胆子说道:“太后,臣以为,值此内忧外患之机,当立年长之人”
    这话才出,慈禧已经满脸怒色,张之洞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紧闭口不说,心里却是惶恐不已。
    “袁,袁世凯,你说”慈禧有气无力地指了一下袁世凯。
    袁世凯迟疑了下,自己最知道慈禧心里在想什么了,可这话要一出口,对自己前途只怕大有影响,和慈禧目光交织到了一起,袁世凯咬了咬牙:
    “太后,可立醇亲王之子”
    载沣一怔,自己的儿子?袁世凯和自己本事政敌,这么一说对袁世凯没有半分好处。
    慈禧眼露欣慰:“还是袁世凯了解我的心思,你们说呢?”
    太后其实心里早就定了主意,旁人就算真有想法,又焉能说的出来?
    袁世凯虽然提了载沣之子傅仪,但心里叹息。这么一来,载沣必然摄政,自己怕是不会有好日子过了。
    出了宫廷,杨度和王士珍早在外面等候,一见袁世凯的脸色,心里大呼不妙,等袁世凯把慈禧的安排说了出来,杨度冷笑连连:
    “宫保,载沣要是成了摄政王,宫保在朝廷里的日子只怕也到头了,丢官事小,这命能不能保住还难说的很那”
    “天意如此,我又有何办法?”袁世凯叹息一声,转向王士珍问道:“萧天那联络上了吗?”
    “大帅,安阳方面有电报来了,说是萧天也病了,正卧床不起”
    杨度一怔:“怎么在这个时候病了?”
    袁世凯在那想了一会,忽然笑了起来:“皙子,聘清,我和你们打个赌,萧天现在就在京城,你们信不?”
    “宫保,到现在你还有心思开玩笑”杨度顿足说道。忽然停了下来,一脸疑惑的看着袁世凯:
    “宫保,萧天真的到京城了?”
    袁世凯和两个部下一边走着一边说道:“上次萧天进京,我让他精选人手来京城归我调用,可萧天回去之后,却迟迟没有动静。他不是办事不利,而是想着要把安阳的事情都安顿好后,亲自来京保护我的安全那”
    王士珍有些不太相信:“大帅,萧天固然忠心,可朝廷里发生了什么,他又焉能知道?”
    “他是不知道。可是有人会把消息告诉他。”袁世凯淡淡说道:“等到最需要他出现的时候,萧天一定会出现的”
    杨度和王士珍互相看了一眼,这天底下,最了解萧天的,只怕就是大帅了
    而就在此时,被慈禧单独留下来的载沣,在聆听了慈禧的训诲之后,慈禧又说道:
    “载沣,看这样子,我和皇上过不了几天了,有件要紧事情,你务必要记得了。袁世凯此人精明干练,朝廷内外事物皆要仰仗于他。我知道你心里对他有怨气,但无论有多大怨气,为了朝廷大局考虑,千万不要轻易换了此人”
    载沣嘴里应了,心里却大不以为然。大清国人才济济,可不是只有一个袁世凯。
    慈禧喘息了几声:“其实,我这也是你为好,为了大清国未来着想袁世凯这个人,远远比你们想的更加厉害,你两个载沣加在一起,也不是人家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