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我的阴阳先生梦 >

第30部分

我的阴阳先生梦-第30部分

小说: 我的阴阳先生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传郭守真出生与江南,后拜道家“龙门派”第七代传人,紫气真人为师,紫气真人有被百姓称为“泥丸道人”据说紫气真人可以搓泥丸为圣药,郭守真为了感谢恩师紫气真人还写过一首诗,“遇师”,小时候爷爷经常给我讲郭守真的故事,所以这首诗我记得很清楚:
  “隔断红尘别有天,磨穿铁杵已多年。
  猛然打破无缝塔,偶尔栽成出火莲。
  运起坎离天上月,佩来卯酉水中眠。
  雪深无尽寒梅放,荷我仙师指道渊”
  虽然那时候小,但是对郭守真的故事记得特别清楚,明朝末年,郭守真来到本溪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修行,康熙年间,沈阳连日大旱,郭守真得知此事,算出乃是沈阳地区有个旱魃在作怪,这个旱魃已经修炼成型,杀神屠佛,所到之处,赤地千里,几个修行比较高的阴阳先生,都被这个旱魃给杀害了,郭守真以解救天下苍生为己任,亲率五大弟子前往沈阳,去斗旱魃。郭守真率五大弟子和旱魃斗了三天三夜,最后他们师徒都受了重伤,郭守真冒着兵解的危险,用了“天师兵解符”才把旱魃给镇压了,由于郭守真这种舍身的表现,感动了东北野仙的三个头头,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胡三太爷,胡三太奶还有黑妈妈”这三个东北野仙的头头,用法力保住了郭守真的性命,旱魃被镇压以后,开始下雨了,沈阳的老百姓奔走相告,郭守真名号也就在东北传开了,不少老百姓都去本溪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去参拜郭守真。郭守真祈雨成功,朝廷为了表彰他,在沈阳的西北处给修建了“三教堂”,从此以后,郭守真和他的龙门派开始名声鹊起,一直到郭守真羽化,来参拜他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郭守真一生只收徒14人,因为他的师傅紫气真人也是收徒14人,这14人分别是“王太祥,王太兴,高太悟,刘太琳,赵太源、傅太元,沈太宗,秦太玉,刘太护,吕太普,刘太华,刘太应、刘太静,昆仲”郭守真这十四个徒弟也非常出名,不仅在东北,就是在山东,河北河南一带也非常出名。
  这回听到宋贤良说自己是郭守真的徒弟,就算是郭守真的徒弟,那活到现在还不得几百岁啊,怎么他看起来才50多岁,在说了郭守真这十四个徒弟当中也没有叫做宋贤良的。就连姓宋的都没有。
  “靠,还敢糊弄我,是以为我不知道郭守真是谁吧”我怒道。
  “没。。。没。。。小弟真不敢糊弄你,我说的是真的”。
  小弟,我晕,就算他再害怕,也不应该在我跟前称小弟啊,正想说他,就见宋贤良开始揉搓自己的脸,不一会,竟然从脸上揭下来一张人皮面具,露出了一个小伙的面孔,看上去也就是20多岁。###第六十四章 宋贤良的故事
  我靠,这不是在写小说吧,怎么都出来“人皮面具”了?我伸手在宋贤良的脸上又摸了几下,然后又使劲掐了一下,直到宋贤良喊疼,我才放手,确认这不是写小说,更非在做梦。
  “这是怎么回事?”我神魂未定的问道,宋贤良才把他的遭遇跟我说了一边,原来是这么回事:
  宋贤良小的时候就在本溪铁刹山下住,父母也是普通的农民,他七岁那年父母出车祸,双双去世,他就成了孤儿,被镇里的福利院领养着,还好镇里让他免费读书,他也把初中念完了,准备考高中的时候,由于他们镇子要和旁边的镇子合并,福利院也没人管了,只好辍学,为了维持生计,他就在铁刹山下,摆了个小摊位,卖点小挂件之类的东西,钱还是同学帮他凑的,好在铁刹山的游客非常多,他这个小摊位每个月还能赚个千八百的,那年他才十六,本来他想扩大点货物,可是兜里也没钱,只能这样对付着。
  有一天,上午天就阴了一上午,一直到下午才开始下起了小雨,雨不大,就属于那种牛毛细雨,进山的游客也没有那么多,他就想早点收拾摊位回家,正要收拾摊位的时候,来了一个老头,跟他说:“小伙子,你知道八宝云光洞怎么走吗?”
  宋贤良看了一眼老头,老头没有打伞,手里拿着一个蓝布包,衣服已经都湿透了,头发和胡须都白了,能有个七八十岁的样子,但是看面相挺慈祥的,就给老头指了指路,可是老头还是直摇脑袋,宋贤良看着路上也没有什么人,这么大岁数的老头独自上山,再出点意外怎么办,正好自己也没什么事,就把地上的小挂件收拾收拾包好了背在身上对老头说:“我领你去吧”,老头自然是千恩万谢。
  这条进山的路,宋贤良也不知道走了多少次了,非常熟悉,就带着老头直奔八宝云光洞,走了大概两个小时,到了八宝云光洞附近的“龙泉井”,这几年旅游的兴盛,八宝云光洞附近都经过了修缮,虽然下着小雨,路还是很好走的,一路上也和老头了聊了不少,老头告诉他是来参拜郭守真的,好在宋贤良从小就在这地方住,对郭守真那也是羡慕的犹如传说中的神仙。
  一直到了“龙泉井”,宋贤良一直在前面带路就没注意身后的老头,可是这一回头,发现身后跟着的老头不见了,这下可把宋贤良吓坏了,这大山里要是找个人,就跟大海捞针似的,宋贤良也着急,就沿着来时的路开始寻找老头,找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发现老头,这时宋贤良发现,自己不知道身处何地,正走在一个羊肠小路上,两旁的树木,遮天蔽日,不时的有一股股雾气在身边飘过,刚才那淋漓的小雨也停了,虽然还是没有阳光,但是没有了刚才的寒气,并且还有阵阵的花香传入鼻孔。宋贤良感觉自己就是来到了仙境,毕竟是小孩子,把刚才找老头的焦急心态,也抛在了脑后,顺着这羊肠小道,朝前面走了过去,不一会来到了一个山洞跟前,山洞上面有几个隶书大字“八宝云光洞”,宋贤良这一惊可不小,因为八宝云光洞他去了可不止一次,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这山上还有另外一个八宝云光洞。
  由于少年的好奇心,宋贤良,就走了进去,洞很大,能有50多平,洞的最里面,有一个雕像,雕像是个老头盘腿坐着,宋贤良被这里情景弄的脑袋又点大,也搞不清楚,这是什么情况,就走到了雕像前,当看清雕像的时候差点没把宋贤良的尿吓出来,因为雕像的这个老头,就是刚才宋贤良给带路的那个老头,雕像刻的太像了,就跟刚才的那个老头亲身坐在那一样。那个蓝布包还在雕像的手上。好一会,宋贤良才捋了捋思路,走到了雕像前,说道:“小子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老神仙,还请老神仙恕罪”。
  因为小时候这地方各种传说就非常多,所以宋贤良很恭谦的在雕像面前磕了头,刚准备往回走,一眼扫到雕像旁边有个黄色的东西,拿起一看竟然是个罗盘,这个罗盘是铜质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宋贤良拿着这个罗盘,就不想放下来,寻思这要下山找个地方卖了,是不是就有钱进货了,正寻思呢,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把包打开”。吓了宋贤良一跳,四下看了看,除了他之外没有任何人,这是谁呢?管他的呢,打开看看,打开布包一看,里面有本书,还有一个人皮面具,书好像有年头了,纸张有点发黄,封面上写着“奇门风水”落款是“郭守真”,宋贤良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老头就是郭守真,这是来点化他的,当下当着郭守真的雕像磕了三个头,把罗盘和布包收拾好就下山了,出了洞口转了几圈,就找到了下山的路。
  回到家以后,宋贤良还是觉得不稳妥,连续几天上山去找这个“八宝云光洞”,可是怎么找都找不到,也就把这事放下了,白天还是继续摆个小摊,晚上回家就看这本“奇门风水”。他只是个初中生,里面很多字都不认识,所以只把自己能看懂的看了看。
  一年以后,他们镇里盖学校,可是这个学校老出事,不是墙倒了,就是工人出事,有人就开始传说那个学校闹鬼,正好宋贤良那天去进货就路过了拿所学校,也没太在意,就是看了一眼这个正在施工的学校,可是怎么感觉就是对劲,突然发现这个学校的选址跟“奇门风水”里讲的一样,这个学校的选址在镇里的最西头,以前这里是片乱葬岗子,过了乱葬岗子是两个小山头,两个小山头中间还有个小日本建的塔楼,据说小日本投降以后,这里的所有日本兵都自杀了,这和奇门风水里说的,犬牙之地,特别像,在加上,那个塔楼形成了一箭穿心之势,“夫犬者,如两牙交错,地势低洼,位居近者,大凶也”。“独高而立,箭影穿心,位西,庚辛之地,金者,大凶之兆”###第六十五章 守夜
  想到这些,宋贤良也惊呆了,虽然那本“奇门风水”他也看了很多遍,但是没想到自己能用上,可是他要这么去镇里告诉那些官员,肯定没人相信,虽然这些做官的都比较迷信,毕竟他自己的岁数太小,一下想起了那张人皮面具,虽然他自己在家没事的时候也拿出戴过,但是这个面具是个老头的形象,让他很失望,有时候还抱怨:“为什么是个老头形象,要是四大天王的形象多好”。
  想到了人皮面具,宋贤良,跑回了家,就把人皮面具蒙在了脸上,经过一番修饰,跟真的老头差不多少,第二天,宋贤良拿着罗盘,来到了学校的工地上,正好政府的几个官员还在议论这个学校的事,当看到一个老头手里拿着罗盘在转悠,眼睛都亮了,由于最近老出事,这些当官的心里也打鼓,虽然一直强调相信科学,但是这些科学解释不清的东西,又让他们不知所措,正好看到宋贤良假扮的阴阳先生,手里还拿着罗盘,就上前去问宋贤良,宋贤良也装着一副高人的摸样,几句话把这些当官的都忽悠相信了,就按照宋贤良说的对这个工地的四周,进行了改动,
  没想到的是,经过宋贤良这一点拨,又在学校的四周,种了一些松树,这个学校工地再没有出过事,这下让这些当官的对宋贤良是刮目相看,听宋贤良自己说是四海为家,就在当地找了一个比较好的房子让宋贤良住了下来,这件事不久就传开了,整个镇里的老百姓都知道来了个阴阳先生非常厉害,都来找宋贤良看事,宋贤良从小在本地长大,对镇里的一事一物都清楚,所以把这些前来问事的人忽悠的晕头转向,就这样名头就传开了,也有不少外地人慕名前来,而宋贤良就自己定了下规矩,一天只接待三个人,而且是晚上,白天就出去打探消息。
  从那以后,宋贤良也不去摆摊了,腰包也越来越鼓,就在去年,死去的那个王庆纬找到了他,请他帮着给公司选址,才认识的王庆纬,没想到这个公司业绩不到一年时间,竟然翻了好几十番,王庆纬自然也把宋贤良当做了活神仙供着,家里不管是谁有点什么事,就跑到本溪去找宋贤良,所以宋贤良在王庆纬这个村子也出了名。
  听完了宋贤良的故事,我也一脸惊讶,靠,这都行?故事听完了,对宋贤良的感觉也好了点,对他说道:“你还把那张面具戴回去吧,别打了你的饭碗,对了你以后别骗普通老百姓,那些当官的你随便忽悠,别弄出人命就行”。
  “谢谢风哥,我知道,我也没有骗老百姓,”说着宋贤良把面具戴了回去,刚才的那个老神棍又出现了,但是看在我眼里,没有了刚才的那种厌恶的感觉了。
  陈仁芳说道:“哥们,你忽悠人的本事,比我高,咱俩合伙干得了,我还有个店”。
  “行啊,我正想来大连发展呢?”宋贤良高兴的说道。
  靠,这骗子还能遇到同行,什么世道,哎。。。。。。。。。也是好事,宋贤良要是跟着陈仁芳,有六爷看着,他俩倒不敢做什么坏事。我也就点头同意了他俩合伙的事。
  我们这一聊,聊了一个多小时,可能魏忠一也等着着急了,就来招呼我们出去吃饭,说实话,我还真饿了,就拉着宋贤良和陈仁芳一起出去了,魏忠一狠狠的瞪了一眼宋贤良,才对我说:“大兄弟,不不。。张先生,张天师,忙了一下午了,赶紧吃点饭吧”。
  “为大哥别叫我什么张天师,叫我小张就行”。
  “这。。。。。。。”
  “这什么这的,我们都比你小,叫他小张,叫我小陈就行”。陈仁芳抢断了魏忠一的话说。
  饭桌上我帮着宋贤良圆了谎,说他的符咒,来的时候见了水,失去了灵性,所以才没有去除王夫人身上的邪祟,至于筷子仙,本是宋先生请的,我只是正好赶巧,魏忠一和其他人也相信了我的鬼话,又对宋贤良毕恭毕敬的,至于我说的这些话我自己都不信,他们还真相信了,愚人啊,我只能这么来安慰自己。
  大爷的,我怎么也有做骗子的天份了,其实我也好不到哪去,老是借用人家张天师98代的徒子徒孙来骗人骗鬼,可是骗鬼,没有一次成功的,骗人每次都能成功,看来当今社会还是骗子的天地。如今何处不在骗呢,各行各业都在骗,只是看谁骗的比较高明罢了,我也许就是那比较高明的骗子,想到这些我苦笑了下。
  吃完了饭,我提出要守夜,魏忠一倒是满嘴同意,守夜这在中国古代非常盛行,到了近代,基本都是火葬,所以守夜这个风俗,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一些农村,还是比较流行的,
  守夜又称守灵,它是一种民间的习俗,就像古代新娘子要坐花轿,过年要分压岁钱一样。守灵也称为守夜。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灵堂内,等他的灵魂归来。每夜都有亲友伴守,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演变到现在,守灵便是亲人们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
  还有说守灵是因为活着的人认为,他的亲人虽然死了,但是灵魂还留在人间,没有去阴间,灵魂也很留恋他那些活着的亲人,它也不愿意一个人孤零零地去阴间那么远的地方,所以它会在去阴间之前,回到原来的家里看一看。活着的人害怕灵魂在回家的路上迷路,所以会点一盏灯,放在去世的人的尸体旁边。活着的人害怕灯熄灭了,而使去世的亲人找不到家,于是他们就彻夜坐在停放尸体的房间,保证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