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玄门 >

第177部分

玄门-第177部分

小说: 玄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桃夭夭面色阴晴不定,哼道:“断我手臂还是好心?你们心肠那样好,为何在阳春白雪居设法咒,不听琴曲的来客就给变成石头?”妙昙道:“宝光法咒是我设的,奇珍异宝只是画样。琴仙以音韵作法,怎会用物象迷人 ?'…'那等诳语只骗得了千影小儿。我师兄在此守护倒流音瀑,已多年未回阳春白雪居。”

琴仙道:“惊闻衍空卷遭毁,老夫方回故居探察。一见分身立知尊驾法力奇高,老夫万不是敌手,因此奏曲勾魂先占优势,得罪处尚请多多包涵。”

妙昙指着残塌的山崖,道:“衍空卷维系三境平衡,倒流音瀑更是遮挡法咒外传的屏帷,现两宝为阁下破坏,三五天内,奇域的野化法咒将传向凡间,世人变成毛人,皆拜阁下所赐。”琴仙道:“奇域本该由他打破,此事无足怪责。”

桃夭夭寻思“琴仙豁达,画仙刁钻,昆仑仙客品性,不能一概而论。”神情渐转和缓,说道:“我能破坏刹那国,也能保全人世,这点用不着你担心。”妙昙道:“愿闻阁下妙策。”

桃夭夭道:“但凡在某地布下法咒,施法者想久离,必然留下法印维持长效。元宗祖师辞世千年,岂能不留后手?只须找到祖师留下的法印,除去发效则万事大吉。这等常识峨嵋弟子入门即知,昆仑仙客反倒不懂么?”

师聪道:“话虽如此,但峨嵋祖师的法印深藏在噬魂大洋,天武神镇守武运堂……”妙昙接过话头:“适才我才把夜千影送入海底,交云笈师兄照管,彼处离武运堂不远。桃君既要取印,可顺带探望我那小孙儿。”

桃夭夭沉声道:“武运堂在哪?”

妙昙道:“噬魂大洋边刻有天山卦象,从那入海东行三万里即是。阁下力可搜天,何妨水域走走。取印寻人一举两得,昆仑两仙预祝阁下成功。”

桃夭夭面朝琴仙道:“前辈,令师妹为难一个小孩,你怎么说?”

琴仙道:“非是为难,势所迫耳。峨嵋派自命‘除魔行仁’,千百年游走凡尘,涉世已然太深。你们仗着神通行仁道,必将给人间造成大祸害。昆仑派带走百里文虎的儿子,是因文虎神功强猛盖世。收其子入我派,或可制约其行,也能使文虎成为峨嵋派内部的制衡之力。”

桃夭夭道:“说穿了,就是怕峨嵋派太强。仁者行仁,自然越强越好,所谓最强者害世的怪论,不知是谁昏了头编出来的。”

琴仙分说许久,气力渐近虚脱,奋而振作道:“贵派祖师法力强绝,一入刹梦奇域,就要阻止人类变魔,到后来弄成怪谲混乱的局面。有善愿却成恶果,强者干涉人世的祸患,由此可以想见了。”

桃夭夭心牵夜千影,怕耽久了凶多吉少,道:“前辈的高论留着教训贵派子弟吧!事急不奉陪,告辞了!”五指劲气忽伸,缠住妙昙的肩膀,道:“烦令师妹替我做个向导。”妙昙猝不及防,被桃夭夭力透经脉,登时挣脱不得,恨恨的道:“师兄断了两手心包经,若不用昆仑真气打通周天,半个时辰元神化灰。峨嵋派的大仁者,忍心让我兄妹生离死别!”

桃夭夭早知师聪伤情严重,思量此言顺清合理。再者画仙素行诡诈,带在身边弊大于利。盘算已定,冲师聪拱手道:“前辈风骨晚辈甚为景仰,斗法致伤实出不意。且留令师妹护持,愿仙体早日康复。”琴仙道:“好说,噬魂大洋吸纳阴魂,化生地府。尊驾阳气鼎盛,最好日落后再深入。”

桃夭夭道声“承指教。”放开妙昙,转腕一捞,夺过她那化真仙笔,道:“以免你再骗小孩儿,这支笔暂由我保管。”

妙昙道:“毁破衍空卷,令琴仙伤残,抢夺我法宝。阁下对昆仑派施惠良多,老婆子迟早要回报的。”桃夭夭笑道:“我等着你!”将化真笔插进腰间,腾云飞离河谷,运灵念选准了方位,向东直飞五六千里,早望见乌沉沉接天连云的海水。

按云头跳落海岸,桃夭夭手搭眉角远望。但见长风垂挂,好象展开千面旗帜,自九霄外连到海面上,点点荧光顺风传入波涛,从上至下,隐然传出阴魂的啸叫声。

桃夭夭道:“这噬魂大洋古怪的紧。”凝思计较“天山连山图的名头,应当不是妙昙杜撰,勾蒙也说岸边有神木宫主的铭刻。这会儿天没黑,找到了何不观摩一番。”意待用分身法搜索,想起琴仙控魂神技,不由得打个寒战,暗想:“分身尽量少用。”只使玄门行脚法,撒开腿奔驰长滩,少顷千里越过,忽看侧方字影闪光,一行行刻在临海的峭壁上。

走近细察,那字迹道是“昆仑武玄英约战炽厉魅,缠搏海底三千岁,终判正道属昆仑。万灵归藏,是为全真,非天山蓬莱所及也。今刻图弘法,留铭作纪,覆于神木宫主遗图之上,以彰我昆仑独秀仙道之妙旨。”笔划放光,垂照黑海,俨有抑暗扬明的威势。

桃夭夭吐舌道:“好家伙,这个武玄英张狂的没边儿。说他们昆仑派高过天山和蓬莱,还乱涂乱写盖住神木宫主的遗迹。”目光向上移,刻字上方确有连山易卦图,却又多了些杂乱的划痕。桃夭夭挥拳放出霹雳锤,雷光击中卦图,激的火星四迸,烟散了看并无多少破损,暗笑道“连山图由神木宫主亲手刻成,内含天山灵法。武玄英劳神费力没刮干净,愚行适得其反,徒招后人笑话罢了。”

再往下看,轻蔑之意登收,铭文底下是武玄英刻的图案,线条长短错落,排成六十四幅卦象。起首是“天气归”爻形,相当于易经中的坤卦。含义则更深微,揭示天晚日暮,天下元气归入地窍的情形。后续的“归藏定”卦象厚重坚沉,爻线又透着灵动,表明地气积蓄到某种程度,即可孕育各种灵妙变异。

桃夭夭暗中感悟“玄门修道,先要把真气积累起来,然后才可炼成各类法术,与此卦象同出一理。”

第十八回 仙曲动魄泛鬼槎4

移目看第三幅,果然是“归生魂”卦象,表示地气归集,首先要化成魂器,作为积运地气的基础,接下来的“归育物,归止居”等卦,均是集气固基,处静待变的态势。从第九幅“地气藏”往下“藏归交,藏生卵,藏动鼠”,地气稳厚将至极处,静中生变,内部微生蠢蠢欲动,到第十六幅“藏杀盗”峥嵘乍露,气象雄霸,已不容外力盗犯。

第十七幅卦图意象突变,厚积的地气终于喷泻分化,先分成“木气生,生归孕,生元胎,生克杀”等象,进而分成“风气动,动乘轩,动止戒,动杀虐”,转换激进,复次再到“火气长”“水气育”“山气止”等卦象,内中衍变多端,或柔或刚,成法亿万种,相互生克无穷无尽,后边的“金气杀,杀归尸,杀藏基”等象尤为激烈,动转狂躁,对应法术当是强猛之极,到末尾两幅“杀无伤,杀止动”溘然而歇,卦象久和长宁,昭示地气重敛,等待下次积厚时再生变动。

自始至终,卦象都围绕“气”来推演。天地之气居首尾,中间分“水气,木气,金气,火气,山气,风气”六类,万法应之而生。如将卦爻对应修仙,那种种飞腾生杀之力,实际就指以仙家运气施放的各类法术。积气修道具万变之能,其后六合归宁,藏气永厚,终达完满和谐的道境。

桃夭夭喃喃道:“这就是归藏易理了,仙道炼气修真的原理,却是从此而来的。”

上古“归藏易”,始于河图,早于易经,记载驾驭万物生灭变迁的至理。商周以后失传,仙道各派虽多以归藏为法源,但传到后世支离破碎,极少有仙派能将归藏易完整复现。今看图纹同世传的散爻歌诀相仿,证明为归藏全貌。细究之下,发现这种卦图对“气”的来源,运行,用法,都有着深瀚无比的描摹。

回思仙道源流,峨嵋九阳六出昆仑,两派均以炼气为主,法理上存在很大的共通处。只是峨嵋派吸取部分天山仙法,法义宏博而偏杂,运用归藏就不如昆仑派精纯了。有此缘故,即使峨嵋高手此刻在场,也难以尽解卦图的奥秘。桃夭夭体藏魔剑,一身妖法,看那卦图的更是云里雾里。虽知仙家正法的大概,但具体怎么修炼,真气如何收放,全然不明究竟。此情此景,好比小孩闻到糖果香味,却又找不到打开糖罐的工具。

他挠了挠后脑勺,心下寻思“我不会仙道正法,照样把仙人打得落花流水,由此可见,不炼正法也没什么。”细想这理由讲不通,自己身为玄门师尊,不通正法如何使得?难道日后教弟子们炼妖术?剑仙门的剑术可根据神木法诀揣摩,其余八门都是门外汉,莫不成如玉银童所说,兼顾各门方可授徒,师尊大位不能给他,请他来玄门当教师似乎可行……

刚冒出这怪念头,桃夭夭撇嘴苦笑。一敲脑门,抛开杂念,提起精神继续参详。眼里是归藏卦爻,脑子里却飘现连山易卦图,弯弯曲曲爻线勾缠,分也分不清,心里烦躁似火烧,忽而想起“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宫外悬挂的玄门口号,我怎地给忘记了?”

当即放松心情,顺其自然,管他是连山易还是归藏易,眼里所见心中所思,天马行空再无拘束。条理因果已不重要,心思混混沌沌的一片模糊。谁知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状态正符合“昏昏闷闷,婴儿未孩;恍兮惚兮,惟道是从”的玄门要诀。渐渐的,连山归藏爻线象变活了,在思维里弹缩跳跃,若隐若现。猛然桃夭夭打个颤,灵感如泉涌,悟到了个中旨趣。

回忆前番勾蒙王子的讲解,连山易是远古圣人“立山承天”取得的。开头的卦象,红日从山顶升起;结尾的卦象,日头落入山底,始终以天日为轴心。若此太阳行于天,天光生万物,万物生灵性。所以天山仙宗崇尚“天道”(乾道),炼性不炼气,法成可通灵万物。至于太阳落山后万物又怎样运作?连山易所示较为简略,归藏易却专攻其详,指出太阳虽没有了,但阳气(天气)归入地藏,乃是万物转变生灭真正的原动力。阳气藏于土地,万物立地而生,伏地而亡,因此昆仑派崇尚“地道”(坤道),修道以炼气为本,道成可使万法。天山通灵万物,昆仑气运万法,两派宗旨不同,皆因连山和归藏各有侧重。

桃夭夭领悟到这层,禁不住道:“昆仑仙法博大精深,武玄英倒不是瞎吹牛皮。”

手抚归藏卦图,又有了新的感想:图中详记诸多驭使万物的方法,那么这些方法由谁来运用?联系“育动渔,育杀畜”等象,“渔畜”是人类活动,设法驭物的不正是人类么?遍观诸图莫不含此意,只是隐而不宣,暗喻“天地人”三者和睦共生。类比连山易只彰天地,丝毫未显人类,乃是把人类视作万物中的一分子,并无任何特殊的地位。连山易不立人道,故称“天地无人(仁)”,其实是将人类归入天地万物,平等无差别的爱惜。翅鳞族偏执兽性,只当“天地无人”是指灭掉人类,实与天山仙宗的法义相去甚远。

再想到时代上的区分:连山易得自远古,人类尚处野生,一切顺乎自然,通灵感天是最主要的能力;归藏易形成略晚,那时人类已发明渔耕,初显驾控万物的特征,卦图就着重描绘可驱动万物的“气”。时间再往后推,人类能力越大,“人道”愈渐彰显。到了周易出现,“人道”已和“天道,地道”并齐而论,人的地位超离万物,“天地间,人为贵”的理念也逐步深入道家,炼气炼丹以保人身长存,成为道家主流,甚至妖类都以修成人身为荣。与此相应的,天山仙宗淡出世间,昆仑仙宗名迹渐隐,世上剩下峨嵋派开山传法,七道宗门庭兴旺。这趋势随从人道兴起,也符合易理变迁。连山,归藏,易经,孰为至高真理?仙道各派孰兴孰废,谁的法理正统,实则无须比判,只不过是天地物理不同阶段的体现而已。

桃夭夭追古忆今,神思久久徜徉,暗想“师尊说仙宗修的是出世法,而今看来中间尚有差别,天山仙宗出离人世最远,昆仑次之,蓬莱派还没见识过,想必也有出世的独特学问。倒是我们峨嵋派兼收各家,秉持仁道,在俗世和仙界之间铲除邪魔。”心有所得,失笑道:“看几眼弄清这么多道理,这图好生奇妙!带回去跟灵儿细细钻研,定可增补玄门道法。哈,昆仑仙客武玄英刻石纪功,不曾想便宜了峨嵋派的后生小子……”忽觉卦图光线转强,恍似凸出壁面,回望云蔼黑沉,却是天将入夜,衬托的图字分外明亮了。

桃夭夭道:“时候不早,救出夜兄弟要紧。”打开地藏眼,将六十四幅卦图印入脑海,随即手捏避水咒,分开波浪跳入海中。

那避水咒是水族妖术,隔绝水浸分减水压,妖力越强潜的越深。桃夭夭法力使足,追星逐月般下潜百万丈,反觉压力渐轻,距海底十里处竟没水了。碧幽幽青气蒸浮,连作云层托起海水,俨然构成幅员辽阔的海下天地。仰望蓝光泛漪,大海高悬头顶,奇异神秘的景观里,笼罩着令人心悸的银霭。

桃夭夭收法落脚,只见地表皲裂,红色岩浆在裂缝下涌动,散发的焰光照亮四方,上浮的青气也由地火烤出,到近处映着光就不显眼了。举目远望,黑红色裂纹密如蛛网,一直铺向视线之外,仿佛传说里燃烧终古的火山地狱。当中有条驷马大道,笔直伸向极远处。桃夭夭运灵感测,判定此路通往东方,道声:“正好!”使开行脚法,沿大路疾奔。

刚跑出千余里,忽闻道旁有人呻唤:“哎哟,哎哟,撞煞我也,痛煞我也……”桃夭夭觉出那是个鬼魂,不加理睬照直赶路。少时,又听那鬼在路边叫:“哎哟,孤老贫寡无人怜啊,撞车受伤躺了半日,路过没个行人看上一眼。人心不古啊,没道义没良心了。”听这几句有些刺耳,桃夭夭停下了脚步。那鬼又叫:“嫌老欺弱,见死不救,人跟畜生一样德行。”

桃夭夭眉头一皱,掉头几步纵跨,循声冲到面前,叱问:“你骂谁畜生呢?”只见阴雾蒙蒙,地上坐着个老太婆,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抚腿哭道:“老身敢骂谁来?只骂我那忤逆不孝的亲儿子!”这话又击中桃夭夭心坎,问道:“你儿子怎么了?”

老太婆擦抹眼泪,呜咽道:“老身粱孟氏,丈夫早亡独遗一子,千辛万苦养儿长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